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发布时间: 2021-01-20 03:49:52

㈠ “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谈谈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写一篇2000字论文

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个人方面来讲,关系到自身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社会方面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关系到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有人说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不重要,这绝对是极其错误的。它给了广大蒙蒙董董的大学毕业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对相当一部分人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就业选择,是对一个人十年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决策,是极其重要的。那么找怎么样的工作比较好?什么样的行业算好?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如何正确的理解当前工资和未来发展?一系列的问题摆在大学生的面前。
中国现阶段职场利益集团划分这才是一个大学毕业生首先要知道的大问题。学校的主任不会和你说的,公司招聘时也不会和你说的,因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分到;你父母也不一定会和你说的,因为他们很可能也是糊涂的。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总量上来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的 现实问题是:一方面,“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另一方面,“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和艰苦行业,以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大量积压,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人才资源浪费严重。
中国的社会处在重要的转型变化中:由计划经济转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一是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二是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其中增加教育投入、改革管理体制、扩大招生规模这三项重大举措,使得整个高等教育战线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值得认真研究的新问题。
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1.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2.从80年代 中期开始“共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过度。3.从90年代初开始推广“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这是人力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使人才分布集中在具有优势的地域和行业。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已逐渐发展成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级技术实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重视。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国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1091所,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427万人。这些数字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1.经济转型期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下岗再就业人员多,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2.高校扩招使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增大,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低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校毕业生需求仍然短缺。3.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类型特征鲜明、整体走势明朗、社会认可又认证、难度初见缓解、产学途径渐趋畅通、人才市场趋理性、观念得以改变。4.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大学生难在传统的就业领域或岗位就业。<2>就业体制存在障碍。(3)就业率统计和评估方法有待完善。(4)促进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协调发展。(5)加强大中小学就业与创业教育。(6)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如“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7)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学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一些求职者面试时弄虚作假,企图欺骗蒙混过关,谁知很快就被有经验的用人单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试失败的惨痛教训。而这样久而久之,用人单位也会觉得大学生不诚信而丧失信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业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短期内不会缓解。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38万人,截至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为81.7%,高职高专为62.1%。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当前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有待进一步改善。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知识、人才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2.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主成。3.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教育目标的明确导向、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办学体制的灵活性、教学考评的技术技能。4.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落后于经济发展;转变观念,改变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旺盛。

㈡ 大学生就业好,还是创业好

大学生就业复好,还是制创业好,是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面临的问题和选择。不同选择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各有利弊。

  1. 如果选择就业的话,自己承受的压力比较小,也比较稳定,专心学习一门专业,在一个行业扎根,工作几年后也是行业内比价资深的人才

  2. 如果选择创业的话,需要个人的特质、能力以及领导力比较强一些,以及相关的资金投入还有办公室的租赁,员工招聘等各方面的事情都要准备到位,所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压力与要求。

    因此创业好,还是就业好,就看自己的能力与志向了。勇敢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㈢ 简述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区别和联系

总地来说,创业是指创业者投入一定的资本、
智力、精力和时间等去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行为。
就业是一个相对于创业而言的对称概念。就业是
指就业者到别人创办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去找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通过劳动获得一份工资收入的行为。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相比较具有以下本质区别:从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看
从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看,创业与就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创业是主动的,就业是被动的;创业是就业的前提,就业依赖于创业。没有创业也就没有就业,如果社会上创业的人少了,那么社会上就会出现大量的失业者。
(一) 从解决社会就业的角度看
从解决社会就业的角度看,创业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提供了解决他人就业的工作岗位,从而能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排忧解难;而就业者只能依靠创业者来解决就业问题,在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者也就加重了社会就业的负担,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增大了压力。例如,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近700万人,如果大学毕业生中有10%的人去创业,那么全国创业的大学
毕业生就有70万人,一个创业的大学毕业生若能解决10个大学毕业生就业,那么7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创业者们就可以自我解决了。如果大学毕业生们都不去创业,等着社会、国家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相应地,社会、国家就要提供700万个就业岗位。可想而知,社会、国家
为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其压力和负担是何等之大。2010年8月,一项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披露,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1.94%[1],北京毕业生创业者仅为1%[2],这样看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也实在是太低了。难怪中国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难怪2013年公务招录2万多人,而报考人数多达200万,出现了100:1的百人争一岗的残酷现象。
(三)从自主权和才华施展的角度看
从自主权和才华施展的角度看,创业者的自主权大,才华可以得到充分施展。这是因为企业是属于创业者自己的,因此创业者有权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在这种条件下,创业者有多大的能耐都可以在企业这个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施展出来,从而也就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华。而就业者的自主权也就比较小了,才华的施展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是因为企业不属于就业者的,就业者没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志对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就业者只能在企业分工的狭小岗位上发挥自己有限的作用;就业者在经营管理方面,虽然也有很多好的金点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能被别人认同和采纳,千里马往往没有伯乐来发现和赏识。因此,就业者的知识和才华往往无用武之地,施展不了。这种情况在家族企业里表现尤为突出。
(四)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
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如果将一个创业者和一个就业者进行比较,那么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比一个就业者对社会的贡献要大得多。

㈣ 大学生如何就业和创业

一.就业

就业,针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最好的选择,也是大部分大学生最无赖选择,找不到自己满意工作原因走:和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长等。即使找到工作也是将就着。很少有人找到合适的工作。

就业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就业,这种大学生明确自己目前处境,包括家境,自身情况,学历,能力,知识,技术等达不到自己想要工作。主动选择能维持生活,还算不错工作,等自身情况好转后再去找自己理想工作。第二种是被就业,为什么有被就业呢?主要还是大学生自身问题,空有一身本事,有能力,有想法,可是面迎社会现实,出现怀才不遇,浪费人才,被迫选择就业,解决温饱问题。总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就业,竟然选择了就业,就要认真对待每份工作,不仅会给你们带来财富,还能带来相应知识,能力,人脉,自己的为人处世。



二.择业

择业,就是选择自己理想工作,择业也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大学一出来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但这种概率很少,不过还有。第二种就是通过就业后,有一定经济能力,自身能力,能胜任自己想要的工作,不安于现状,有想法,有机会,他们毫不犹豫选择自己想要的工作。

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自由并不是万事大吉,还要靠自身努力去学习,去获得相应知识能力,培养出自己能够独当一面,临危不惧,大将风范。为以后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凡事都要靠自己。

三.创业

创业,自己有自己一番事业,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次机会,又是一次赌注。在这个时代,创业项目很多,有很多创业平台,机会很多,但危机也很多,稍不留神就回前功尽弃,九死一生的局面。面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有他们优势,他们有新思想,敢拼,敢做,敢想,有一颗对未来憧憬的心,所以好多大学生一毕业就选择自己创业,即使艰辛也乐意,他们享受不是那份成果,而是经历。也有后期创业,他们也许通过就业到择业再到创业。即使面迎种种困难,敢于去做,都是了不起,加油!!!



最后,无论选择先是就业,还是择业和创业,都是最好选择结果。只要做到: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最好;不要丰功伟绩,活着实在最好;不要背信忘义,诚信守信最好。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天下掉馅饼,有付出就有回报。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坚信自己所选择的,不要后悔。

㈤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政策有哪些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1、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2、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3、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录取;
4、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今后相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参加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1、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2、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
3、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取;
4、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
5、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

三、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高校毕业生在参与项目研究期间,享受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补助,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1、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2、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方面的服务;
3、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
4、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5、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6、灵活就业并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五、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1、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
2、机关、事业单位免收招聘报名费和体检费;
3、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
4、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由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并组织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

㈥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问题

不现实。
创业抄最基本的,即袭便是没有资源人脉,但基本的创业思维要有
刚毕业大学生,还没有社会经验阅历,加之没钱,创业基本不会成功。
我们训练一箱思维,比如数学思维,都是经过十几年的培训演练,何况创业之难度及复杂程度,不单是思维层面,还包括心理层面,比如抗压,抗挫折等所谓逆商
想详细了解,不妨看下我在其他创业话题下的回答

㈦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区别

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相比较具有以下本质区别:从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看从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看,创业与就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创业是主动的,就业是被动的;创业是就业的前提,就业依赖于创业。没有创业也就没有就业,如果社会上创业的人少了,那么社会上就会出现大量的失业者。
(一) 从解决社会就业的角度看,创业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提供了解决他人就业的工作岗位,从而能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排忧解难;而就业者只能依靠创业者来解决就业问题,在社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业者也就加重了社会就业的负担,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增大了压力。
二,如果大学毕业生们都不去创业,等着社会、国家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相应地,社会、国家就要提供700万个就业岗位。可想而知,社会、国家为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其压力和负担是何等之大。2010年8月,一项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披露,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1.94%[1],北京毕业生创业者仅为1%[2],这样看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率也实在是太低了。难怪中国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难怪2013年公务招录2万多人,而报考人数多达200万,出现了100:1的百人争一岗的残酷现象。
(三)从自主权和才华施展的角度看从自主权和才华施展的角度看,创业者的自主权大,才华可以得到充分施展。这是因为企业是属于创业者自己的,因此创业者有权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管理。
(四)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从社会贡献的角度看,如果将一个创业者和一个就业者进行比较,那么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比一个就业者对社会的贡献要大得多。

㈧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简历怎么写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简历怎么写目前大学生创业就业四处开花,好多在校大学生想走出去走大学生创业之路,可见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维已经开放,不再单单为学习而学习,但是大学生创业过程艰辛,下面是大学联分享大学生创业简历书写经验
简历:放弃“废话”
我看过太多学生的简历,最大问题就是“废话”太多。所谓“废话”就是指没有意义的信息。例如格式方面。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在A4纸的最顶端打上“个人简历”四个大字。事实上,完全没必要。这就好比在桌子上写上“桌子”二字一样,属于废话。一张A4纸容量有限,不用来充分展现自己,却腾出地方给“废话”实在可惜。
这样的废话还真不少。例如,写自己的计算机技能,“熟练使用Windows”、“会操作Office”,这些都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应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有必要写吗?不写HR难道会认为你连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会吗?有的大学生,写教育背景时,罗列一大堆所学的课程,有必要吗?还有那些大而无当、空洞的自我评价、自以为是的感慨,这对你求职有什么帮助吗?记住,简历提供的信息都应该和应聘职位紧密相连。
我想对个人简历的布局提点建议。HR看简历的时间非常短,据统计,招聘者平均在每份简历上花费1.4分钟。所以,简历应该在第一时间向HR呈现你的“亮点”。而这“亮点”是教育背景还是实践或者是技能,就要根据企业和应聘职位要求来决定。决定了“亮点”,你就该把最优的位置和最大的篇幅分配给它。基本信息后放什么,放多大地方都取决于你对“自我亮点”的判断。
对于简历制作,还有一条建议:“亮点”要“亮充分”。“亮充分”就需要依靠数据和事实。例如,获得某奖学金。这一亮点没有什么特色,应聘的学生中有太多拿奖学金的。拿奖学金说明你优秀,却不能说明你到底多优秀。如果你能用数字描述一下奖学金,HR就能对你的优秀程度一目了然。如,说明该奖学金整个院系才3人拿,该奖学金的获得者是年级排名“Top10”等等。
简历:简练的经历
简历就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你的工作经验,用 最简练的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你自己。首先要做到的是基本信息的简练:可在首页上端填写你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户籍、常住址、毕业学校、专业、所获主要证书等。
以上就是大学生创业就业简历书写方面常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学生能够避免在这些问题,欢迎中国大学生一同学习交流,欢迎大家加入大学联,在这里分享经验,中国大学生自己的天地。

热点内容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专业 发布:2025-02-25 03:21:44 浏览:960
暨南大学特聘副教授 发布:2025-02-25 03:14:23 浏览:280
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 发布:2025-02-25 03:11:35 浏览:8
让大学生回校 发布:2025-02-25 02:56:49 浏览:536
现在大学生入党难吗 发布:2025-02-25 02:53:05 浏览:1
磨牙大学生 发布:2025-02-25 02:47:35 浏览:222
抗击疫情华中师范大学音乐老师事迹 发布:2025-02-25 02:37:32 浏览:516
研究生暗恋导师 发布:2025-02-25 02:21:50 浏览:905
美女胸大学生 发布:2025-02-25 02:13:00 浏览:932
河南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发布:2025-02-25 02:06:49 浏览: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