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复旦大学博士

复旦大学博士

发布时间: 2021-01-09 21:51:57

Ⅰ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毕业的月薪多少待遇怎么样

你这样问谁能回答?又没个专业的,我说不到一万你能接受不?
不能接受也就这样了,无论你本科还是硕士博士,刚开始谁都不会给你高工资的。大学名头再大都一样。除非你有自己的项目或专利。

Ⅱ 报考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要哪些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专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属,遵纪守法。
3、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4、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 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我校部分学科、专业(如哲学)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具体参见《复旦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相关院系备注栏;
② 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③ 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过1篇学术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五名)。

Ⅲ 经济学博士出来能进投行吗复旦大学,求问,博士真有这么厉害吗我不是学经济的,不懂

进入投行工作,复要看投行的具体招制聘要求。学历肯定是必备要求之一,经济学博士的学位肯定是达到投行的学历要求。但是一般来说,用人单位还会看你的人品、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会有综合考量,不是光有学历就一定能进的!

Ⅳ 当年走红的复旦“最美女博士”,38岁至今未嫁,这是为什么

提起最美女教师,大家当然有各自的说法,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教过自己的某位教过自己的女教师是最美的女教师,教师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而女教师就像是妈妈一样,她们可能会很严厉,对你很严格,但其实都是为了你好,当你长大以后回忆起曾经的往事,你会非常的感谢她,小编今天要讲的正是一位美女教师。她是被誉为复旦最美女教师的陈果老师。她是一名真真正正的其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也正是因为她的特殊,她受到了媒体大量的关注,而在近期她的一些关于婚姻观念的问题,也是她在网络上走红。



对于这样的一位复旦最美老师,大家怎么看呢?

Ⅳ 复旦大学博士毕业可以去哪些高校任教

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能去什么学校任教取决于个人的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家庭背景等,并没有绝对的情况。只不过复旦大学毕竟属于国内的名校,只要有点水平能力,一般是可以去一个不错的高校任教的,待遇一般也不会差。

Ⅵ 读复旦大学计算机博士怎么样,具体包括研究能力,就业等

读复旦计算机博士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复旦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就业基本是没有问题的!!回
复旦答是中国很好的学校,但是必须记得中国排名靠前的几所学校和美国前五十名的学校在师资力量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虽然中国大学生不会比美国最好学校的大学生差。
但是既然存在这种差距,就必须要抱着自习的精神,不要以老师说的为圣旨,多去MITOCW这样的网站,或多看看Knuth的《Art of Programming》这样的书。
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建议你最好跟随一位青年教师,有国外学术背景的更好。如果没有这方面背景的老师,只要是肯实际操作、有动手能力的导师,能够考虑到学生发展前景的导师,都很好。
祝你成功!!!

Ⅶ 复旦大学博士好考吗

复旦大学是211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博士是相当难考的。
复旦专大学,简称复旦,始建于1905年,初名属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复兴中华”,寄托着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愿望。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成员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复旦大学涵盖了文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

Ⅷ 在复旦大学就读传播学博士是怎样的体验

作者:德川咪咪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341214/answer/403363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由此可见,大学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象牙塔,它是一个有机的、变化的存在。

正因为此,时代或个体的差异,常使“大学就读体验”成为一个开放性问题。然而,在那些庞杂、模糊、千变万化的个人体验中,我们依然能够找到一些共性,这些共性经过积淀、总结、升华,最终成为了一所大学的内在气质。正如当我们谈论复旦时,首先会想到“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它几乎成为母校的“非官方校训”或“精神图腾”。

一所大学的内在气质是怎样形成的?当我还在复旦读书的时候,就常常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命题。如今,至少有一点能够确定,复旦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复旦,校方的努力和推动是重要的一环——在这里,“校方”并非是高高在上的、与复旦师生对立的概念,事实上,为复旦设定制度章程的那些人,原本就是这里的学生。我诚惶诚恐地敲下这篇答案,既是为了感激母校的培养,也希望它能为正在、或即将进入复旦学习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视角。草长莺飞几度,但有些东西仍会留存。

1
2007年8月底,父亲送我去复旦报名的第一天,我们拿到了一样对他来说颇为新鲜的事物——选课书。此后4年共8个学期,我每学期都会收到一本选课书,可选课程越来越多,选课书也越来越厚。每学期末,我总要花上几天时间,仔细筛选、比对几千门课程,从中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输入选课系统并等待结果。

然而,1979年,当我父亲考入复旦时,并没有“选课”一说,所有的课程都是安排好的。他的大学生活更近似于我的高中,每天清晨起来晨跑、背单词,和本专业的同学一起去上课。与他几乎同时代的复旦学生王德峰——现已是复旦哲学系教授,与我父亲有着如出一辙的经历。他说:“1978年到1982年,我在复旦读本科时,所有的课都是定好的。但只要没课,我们就到各个院系去听课,中文、历史、物理、哲学……我都旁听过,虽然题目不会做,但我因此接触到了这些学科的精神。”

上世纪90年代末,复旦课程改革启动,牵头者们正是那些曾经在校园里四处“旁听”的教授们。课程改革最直观的呈现,首先是选课制度的推行,其次是十多年来日益变厚的选课书。我曾在一份资料中,看到复旦教授方家驹这样描述课程改革的目的:“为了给复旦学生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活跃起来。”

2
“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间”——多年以后,我才明白这句话中的深意。

如今,我已经懂得自由的可贵,明白“拥有自由而不能独立,仍是奴隶”的道理,并愿意为其承担责任、偿付代价。但在复旦学习的头两年,突如其来的自由让我一度迷茫。这种迷茫,在大二时看到一篇在复旦同学中流传极广的《选课学导论》后达到了顶峰。

这是我的朋友如获至宝分享给我的“选课秘籍”。当学生们被赋予选课的自由后,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因为对课程的选择并不仅仅意味着你想学什么,还意味着你能拿到怎样的成绩,而成绩又与大学之后的人生息息相关。

而《选课学导论》推崇者们,就是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就是在钻课程政策空子”的功利主义者。在《选课学导论》中,作者“指导”新生们通过选择评分宽松、内容轻松的课程拿到高绩点。在开篇他这样写道——

同学们,我所要教导大家的选课方法,其实是一种投机的思路和对未知事物的判断能力。不错,选课就是一种投机思想——你选得上好课,就必然有别人选不上好课。你轻轻松松地拿A,就必然会有人累得半死还拿C和D。竞争有时候就是这样残酷,世界也因此变得精彩。

这一举动引起了许多争议。在许多同学看来,选择一些学术价值不高、对完善自己少有帮助的课程来获得高分,似乎太过功利。同时,也有人认为,这种投机行为使坚持选择“累得半死还拿C和D”的学生,成为了不公平竞争的牺牲者。

类似的争议旷日持久。事实上,直到我毕业后,又诞生了许多类似《选课学导论》的衍生品,比如某种可以查询课程老师给予学生评分比例的软件。理所当然的,这个软件在客观上助长了一种现象:学生们又一蜂窝地涌向了评分“手松”的老师,以至于一课难求。

毕业后,我终于有机会辗转联系上《选课学导论》的作者。那时,这位学弟刚刚以全专业绩点第三的成绩毕业,正在MIT深造。他说:“成功申请到这里来的中国学生,几乎每个都是成绩极好的‘学霸’。我深知自己资质有限,倘若当年错选了一门课,可能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在那次聊天中,学弟承认自己上过很多“水”课,也逃过不感兴趣的课。他说:“有很多同学来批评我啊,说我怎么能把大学读得那么功利。我很能理解这样的声音,但也不会放弃我的观点,这就是大学的多样性的体现。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3
然而,这种“功利”的想法,却与当年复旦课程改革的推进者,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的观点不谋而合:“改革就是要打破制度上的弊病。学校不能做一个保姆,为学生安排好所有的事情,我们把精力放在给同学提供更多的机会上,让他们自己选择。因为我相信选择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在复旦,“自由”就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让我们自行选择成才的道路。“无用”就是不强行输出价值观,告诉你这一种人才高于那一种人才——自由与无用,却使灵魂独立有了基础。

2012年末,我已经毕业一年余。因某次机缘,曾与复旦一名通晓课程改革前因后果的老师聊过此事。他曾感慨说:“这样的改革,我们是很难看到回报的。因为我们没法像判断科研成果那样,用指标去衡量人才的质量,然后判断这一种培养模式优于那一种。但我们不会放弃探索和改革,因为这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

正如有现实主义者,就有理想主义者,在校园的其它角落,也活跃着另一种人。不知诸君是否记得,2012年时,曾有一份“复旦蹭课地图”在网上流传甚广。这份地图共推荐了25门公共课,其中9门被标注在地图上。这些课涵盖了各个领域,从文史经典到哲学思辨,从科技文明到生命关怀,从艺术创作到审美体验……既有开了10多年的“老牌”课程,也有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小众”课程,每一门课都注有详尽的推荐理由。
<img src="https://pic3.mg.com/_b.jpg" data-rawwidth="652"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2" data-original="https://pic3.mg.com/_r.jpg">

地图由《复旦研究生报》发布。它的制作者之一,是一位当时在复旦读研二的女生,她告诉我,在考研进入复旦之前,自己从未去蹭过一门课。但刚进研一,就有同学推荐她去蹭一门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政治课,授课者是陈果。

陈果的课让她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陈果老师说,孤独是一种圆融的高贵。那段时间,我总是挣扎于自己的处世方式,羡慕那些交际广的朋友,怀疑自己太过孤僻。听到这句话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明白这种处世方式并无不妥,于是就能够坦然前行。”

至于为何要制作这份“蹭课地图”,这个女生提到了发生在1994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它由上海学者王晓明、陈思和、张汝伦、朱学勤等人发起。这场“不合时宜”的讨论持续了两年,讨论中所展现的精神生态和人文关怀问题,在之后越来越体现出了价值。

这枚人文精神的火种,正在被一代又一代学生传下去。归根结底,智慧高于知识,正如课堂高于课本,一门门的课程构成了实现大学价值的最基本单位。复旦鼓励学生自由选课、蹭课,就是鼓励我们从更广阔的领域获取知识。学生在教室间穿梭“赶场”,追逐适合自己的知识,这样的场景,成了“人文精神”的具象化体现——在复旦,一门好课可能有超过500个听众,其中六成是旁听生,能够容纳数百人的大报告厅里坐得满满当当,过道上也站满了人。

我始终觉得,上课是一种本分,蹭课是一种境界。蹭课是真正的出于兴趣、自愿,出于对知识和学术的热情,并体现出大学的基本特质——“知识殿堂”,一个学术共同体,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

4
事实上,大学身为一个社会的思想中心,这种“自由与无用”的理念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复旦的学生。

我的朋友 @肖文杰 在大二时曾长期观察过两名旁听生,并写下了他们的故事。其中一名旁听生叫庄索远,他是个早产儿,无法离开轮椅生活。因为无法参加高考,又不想“使自己最好的年华白白虚耗”,萌生了到复旦旁听的念头。

肖肖的文章中这么写道:

每回上课,父子俩总是提前半小时到教室。父亲庄亚伦推着庄索远的轮椅进来,先将书包放好,然后去搀扶儿子。庄索远扶着父亲的手臂,贴着桌边一拐一拐地挪到座位上,坐定后,拿出一本印有复旦校徽的笔记本,端端正正地放在课桌上。从2006年开始,时年21岁的庄索远就成了复旦大学的长期旁听生。

他旁听的第一门课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的《国史概要》。那是2006年9月4日的早晨,他和父亲提前40分钟就打车到了学校。当时,惴惴不安的父子俩最害怕的是进不了校门。此前,庄亚伦还曾通过同事辗转找到了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的傅德华老师,希望能够帮忙打一声招呼,以免“被挡在校门口”。

但这样的担忧在走进校园后一扫而空——他们没有被挡在门外,樊树志教授进教室后看到了父子俩,上前打了个招呼。8点上课铃响,他们的旁听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另一个旁听生是个女生,闲来喜欢翻看《红楼梦》。每周的某一天,她都会从单位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复旦听《红楼梦与人生》。每堂课上,她都是讨论最积极的,想法也常常让授课老师罗书华感到“惊叹”。

“我甚至很羡慕她,因为她那么小的年纪就对《红楼梦》那么熟悉,对内涵把握那么深刻。我像她这么大的时候,比她还差得远呢。”罗书华对学生说,“来上课的学生都是真正对《红楼梦》感兴趣的,正式学生和旁听生没什么区别。”

好几年后我仍然惦记着肖肖的这篇文章,有一回聊天问起时他告诉我,这段旁听经历也改变了那个女生的人生轨迹,那时,已经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在银行工作了5年多的她,决心辞职,并在之后考取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

旁听生的身影在一流高校并不少见。其中不乏生活落魄,贫无立锥之地,却满怀学术热情,数十年如一日的旁听者。历史上,“旁听出大师”的案例比比皆是,他们的存在,成了高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5
父亲曾对我回忆过30年前的复旦校园,他的描述让我悠然神往。

他说,那时,高考制度刚刚恢复,压抑了多年的对知识的渴望喷薄而出。白天,在复旦的校园里,每一个教室,每一块草地,甚至每一处转角都能看到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学生,整个校园生活仿佛一首气势恢弘、高度统一的交响曲。到了晚上,他在寝室里和似乎永远都说服不了的同学们争论各种社会问题。30年前,正是中国的历史发生重大转机的时刻,历经千辛万苦踏入校门的这群年轻人,多多少少怀着兼济苍生的责任心,开始了他们的大学生活。

那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大学时代,大学承担的责任感和神圣感比以往和以后的任何时候都要清晰。但我同时深知,那种交响曲般经典而统一的大学生活一去不复返,如今,复旦与时代一同前行,我更热爱这片校园里到处闪烁着个性的灵光。自由是复旦给予我们最珍贵的财富,在这里,每个人都被允许怀着不同的梦想,做自己认为值得一做的事情。

人生之路漫长,不知那方3000亩的广阔天地所给予我的,我还能保有多久。但愿如毕业时老师所寄语的:“多年以后,我还能在你们身上看到复旦,看到大学,看到你们身上闪烁着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光辉。”

Ⅸ 复旦大学博士生学费

复旦大学
收费标准:
1、 学费:
学费按学分收取,按学年预收。各专业预收标准:大部分本科专业5000-6500元/学年·人【艺术设计专业为10000元/学年·人、软件工程专业四年学费为31000元/人】;高职:7500元/学年·人。
2、 住宿费:
按实际住宿条件收取,600-1600元/学年·人。
复旦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简介
为激励广大研究生潜心钻研,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校安心学习,复旦大学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在现有国家拨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校
各方面资金的投入,自2007年起建立和实施以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三助”、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奖助新体系,尽最大可能帮助广
大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研究生奖学金
研究生奖学金是根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而实施的,主要由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构成。
1.学业奖学金
由学校出资设立,面向非定向研究生,根据我校改革方案,博士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不低于90%,一等奖奖额10000元;硕士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不低于70%,一等奖奖额8000元。按学年评定,按学期发放。
2.专项奖学金
由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在我校捐资设立,目前每年约30个奖项,名额为500余名,奖金总额200余万元。奖额为1000-10000元不等。
二、研究生三助
指研究生助管、助教、助研。学校每年分别提供约600个助管、助教岗位;非定向博士生每生每年可获得不低于5000元助研津贴。
三、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贴息以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性信用商业贷款,是国家最重要的帮困助学渠道之一。与其他贷款相比,国家助学贷款有如下
特点1)手续简便:无需担保和抵押;(2)条件优厚:与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相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财政补贴;(3)还款方式自由,时间宽裕:
学生毕业后开始偿还利息;本金由毕业生选择毕业后两年内的任意一天开始偿还,还款总时间为毕业后6年。新生报到注册后由学校组织贫困研究生申请,一次申
请,分学年发放,即每生在校期间只能申请一次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学年最高贷款额为6000元(博士生)、5600元(硕士生)。
四、困难补助
我校困难补助分为两类1)应急补助:学校建立“应急基金”,对在读期间学生本人或与本人有直接经济关系的家庭成员因灾祸疾病等导致学生生活困
难的,经本人申请,学校视情况给予一定补助,帮助同学度过难关;(2)社会资助:学校接受社会团体和热心人士的捐资捐赠,用以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住在复旦:
从以往的情况看,很多考生早在报名前夕就进入了要报考院校的附近住下,为参加培训班、见导师、套题、搜集资料、以及为明年的考试踩点,有的同
学干脆常住学校,在感受校园气氛熏陶的同时准备研究生(Q吧)
考试。由此引发的高校内外的吃住显得特别紧张,而随着各校开始严令禁止留宿外来人员的规定,以及上海打击取缔群租的力度,在上海住宿“学长房”和“群租
房”都变得越来越难。那么,异地考研学生如何在上海高校内外解决住的问题呢?万学海文帮您解决难题。
复旦大学校内的宿舍都安装刷卡设备,不通宿舍楼的学生都不能串宿舍,外校要混进去住上一阵怕是无门。你可以住到复旦南区(校门对面)国年路上
的复旦招待所,3人一间房间,每天四五十元,不接受预订,所以要住得赶紧。如果你是短期住又对住宿条件要求比较高,可以考虑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同舟大
厦,就在国定路边门对面,房价在200元左右。还有邯郸路上的兰生大酒店,价格当然更贵。
位于邯郸路10号、兰生大酒店对面的职达求职旅社上海复旦大学店(原两星级酒店:迎宾楼),经过改建后,格局变为国际青年旅社的标准,房型与
价格:8人间-20元/天/床位、6人间-25元/天/床位、4人间-30元/天/床位、2人间-120元/天/间。步行大概有10分钟的路程。

Ⅹ 复旦大学博士住宿是几人间

博士1人间,硕士两人间。这个是北区公寓,大部分博士都在这里。

分配宿舍是拿到复旦OFFER 后,里面会说明什么时候开通网上选宿舍的。

但是博士在复旦校内貌似还有一个博士楼,那里的应该不是1人间。

热点内容
2015全国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获奖名单 发布:2024-11-26 01:30:49 浏览:503
上大学了谈恋爱 发布:2024-11-26 01:30:09 浏览:970
重庆大学城怎么找校鸡 发布:2024-11-26 01:21:23 浏览:230
美国东北大学金融工程 发布:2024-11-26 01:19:11 浏览:91
大学生个人自传800字 发布:2024-11-26 01:17:48 浏览:63
大学城小区出租 发布:2024-11-26 01:15:17 浏览:756
大学生自习室歌词 发布:2024-11-26 01:14:45 浏览:77
大学二本专业有哪些 发布:2024-11-26 01:13:41 浏览:937
韩国中央大学电影研究生 发布:2024-11-26 01:11:31 浏览:24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刘杰教授 发布:2024-11-26 01:10:04 浏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