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参考书目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参考书目

发布时间: 2024-07-01 08:29:16

⑴ 2018南京大学934社会学方法考研经验分享,想考南大社会学专业,想知道要怎么开始备考呢

一、934社会学方法专业课基本考研情况:
1、适用科目:
934社会学方法
2、适用专业:
社会学院:社会学
3、适用专业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③614 社会学理论④934 社会学方法
复试科目:0701 社会学综合
4、934社会学方法专业课参考书目: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五版)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推荐复习资料:
2018南京大学934社会学方法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

⑵ 劳动与社会保障考研科目有哪些

劳动与社会保障考研每个学校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中国人民大学
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 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2、《劳动经济学》 赵履宽 中国劳动出版社
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山东大学
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3年获得。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保障概论》,张克非,高等教育出版社
3、《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袁方等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华中科技大学
设在社会学系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 2、公共管理学或宏观经济学
参考书目:
初试: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或《宏观经济学》,梁小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复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外语。形式为口试。
3、南开大学
设在法政学院,2003年新增。
考试科目:1、社会学理论或西方经济学流派2、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 《社会保障概论》 孙光德、董克用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版
2、 《社会学概论》杨心恒 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3、 《社会学概论教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
4、 《社会学》(美)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译 人民大学出版社
5、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魏勋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4、厦门大学
设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考试科目:1、政治学与行政学 2、综合考试:
参考书目:
1、《政治学》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年版;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编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苏州大学
设在社会学院
考试科目:初试:1、管理学原理 2、西方经济学
复试:社会保障原理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张彦、陈红霞编,南大出版社
2、《管理学原理》孙慧中主编,中国财经大学出版社
3、《西方经济学》(笫二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现代社会学》(第二版),吴增基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5、《保险学》,陈继儒主编,立信出版社。
16、陕西师范大学
设在国际商学院
考试科目:1、管理学 2、西经
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厉以宁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经济学》(第二版,上、下册)斯蒂格利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管理学》(第四版)斯蒂芬.P.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北京师范大学
设在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1、公共管理概论 2、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 商务印书馆
2、《公共管理导论》(澳)欧文.E休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 北京大学出版社
7、西北大学
设在公共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
初试:1、西经 2、社会学(含社会研究方法)
复试:社会保障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齐海鹏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现代社会心理学》周小虹 上海人民出版社
3、《社会学》 【美】戴维·波谱诺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4、《现代社会学》 吴增基 上海人民出版社
5、《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杨小卿、刘星海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版
6、《经济学原理》【美】曼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吉林大学
设在哲学社会学院
考试科目:
初试:1、社会保障理论 2、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复试:综合(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社会政策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理论》 李珍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2、《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穆怀中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风笑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社会政策与法规》叶海平、李冬妮,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劳动社会学教程》刘艾玉(袁方审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南京大学
设在社会学系
考试科目:
初试:1、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2、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复试:社会保障综合考试
参考书目:
1、《西方社会学理论》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2、《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二版;
3、《社会保障与管理》童星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华东理工大学
设在社会学院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与社会学理论 2、社会学研究方法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社会保障概论》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范伟达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四川大学
设在公共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 2、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复试:社会保障国际比较与实务研究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险》邓大松,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2、《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林义,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3、《劳动经济学》杨河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版)胡君辰、郑绍濂,复旦大学出版社
12、沈阳师范大学
设在社会学系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 2、社会保障综合知识
参考书目:
1、《社会学概论新修》 郑杭生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经济学教程》 梁小民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3、《社会保障概论》 孙光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设在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运行分析》,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10月版,赵曼。
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赵曼。
3.《西方经济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厉以宁。
4.《政治经济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逄锦聚。
5.《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周三多。
6.《劳动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袁伦渠。
14、同济大学
设在经济与管理学院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 2、管理学概论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学》,郑成功,商务印书馆,2000;
2、《管理学概论》,尤建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复旦大学
设在人口研究所
考试科目:1、社会统计学或卫生综合2、社会保障或卫生统计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等中国人民出版社
2、《中国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王东进 法律出版社
3、《社会统计学》卢淑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4、《社会研究的统计分析》李沛良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16、西安交通大学
设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考试科目:1、社会学 2、现代管理学
参考书目:
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 董克用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现代管理学》李景平 西安交大出版社2001年版

⑶ 求一篇关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要有格式、摘要~、参考文献~

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的个案分析
内容提要 当代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整合的关节点;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是整合的切入点;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是优化整合的着力点;交互点是俱、群体、社会几个层面的交叉整合。
关键词:影响 优化 合整
几十年来,多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一门统一学科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对人类行为的科学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出了要把个的和社会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探讨整合起来的呼呈,建立整合的科学大一统的整合社会心理学。人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在多种学科之间形成的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行为心理学的提出和构建妆衰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势在必行,总的设想是将社会行为的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整合起来,从丰富多彩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切入,着力研究聚群行为心理的优化整合。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整合趋向
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日起,以罗斯为代表的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以麦独孤为代表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后来又出现了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心理学不同研究取向有各自不同的基本特点。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嬉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解释,强调社会呀群体变量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但是,俱、社会、文化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是持续不断的。要充分准确地描绘人的社会行为,单一的研究取向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建立一种综合的研究取向才有可能。从本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开始,欲图将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加以整合的努力得以具体实施,尽管许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学科间的联姻却未能获得预想的成功。最近20多年,不同研究取向的论争再度兴起,当理智战胜了感情之后,开始迈上了整合之路。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不同研究取向的整合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从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多种研究取向的整合发展和现状启示中,我们认为,社会行为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文化和人格及派生物地位、角色和自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塑的造的综合应用社会科学,是从心理层面上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的流行性反应的总体把握。从学科性质上讲,它既不是心理学的分支,也不是社会学的分支,而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独立的事合社会心理学。它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正如南京大学周晓虹博士所言:“我们只有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以至生物学的多维视野出发,才能获得对人类社会行煌完整解释”。从社会心理学的起源上看,它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边缘学科,是母体学科在解释人类行为及春与社会、文化、人格的关系时彼此接近、相互渗透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体系来看,它虽然是在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它既不是某一学科的附属物,又不是多种学科的简单的拼凑和混合,而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全新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学应独立地着力于社会行为心理的整合研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整合社会心理学,其研究对象分为三层次或三个单元:第一层次为宏观层次,又叫社会主体单元,其基本概念是社会、文化和人格,认为社会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S)=f(S.C.P);第二层次为中观层闪,又叫个人主体单元,其核心概念是地位、角色、自我,认为个人行为是这三个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I)=f(S.R.S);第三个层次为微观层次,其操作概念是目的、工具和态度,又叫行为主体单元,认为任何作为社会行动的行为都是这三因素的函数,其公式为B(A)=f(O.M.A)。夏学銮教授“三层次九因素”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在水平层次上的任何一个主体单元的行为都必须考虑行动的三个参照系数的综合作用。总之,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合在一起的。
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最适宜的入手处或生长点哪里? 从“三层次九因素整合说”中可以盾出,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的整合及个体作用、群体互动、社会影响的整合是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关节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心理是社会行为的内在过程,而社会行为则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现。社会心理整合研究是指社会行为流行性反应的内在心理一般本性和一般规律的研究;社会行为整合研究是指现实生活中人们直接关注的流行性心理反应的外在行为特征研究。社会心理的维度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社会行为的维度则往往有所忽视。目前,社会心理研究所有社会学化和社会行为研究有心理学化的整合趋势。社会行为心理学既要探计内在的社会心理学过程,又要研究外在的社会行为规律,以避免行为主义忽视行为内在心理过程,而认知论学派忽视心理过程外显行为的偏向。
二、社会行为心理不足合的切入点
中国社会近10年来,社会心理学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心理学知识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又不知傣何下手方能切合实际研究中国社会的具体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因为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行为也是千姿百态的,对社会行的总体把握不仅涉及到对鞭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对其各种存在样态及方式的把握,面对五光十色的
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社会流行的社会行为心理问题,并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科学的研究能够为这些总是提供依据和答案,因而开始了社会行为心理与现实社会问题结合上的研究。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信息资源,限定了研究的切入点或理论的生长点。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最适宜的切入点只能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热点问题。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反映,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心理热点问题也是社会行为的心理的重点问题,这些行为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进程和前途。社会行为心理热点同时也是社会行为心理的难点和焦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尖锐的社会矛盾,是很敏感、很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解决起来也往往难度不小。社会聚群行为是种种社会行为心理的起始点和矛焦点,也是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整合研究的着力点。
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生活和处于热烈社会生活聚焦点上的人们所思所虑、所作所为的本质的思考,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是为解决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以后的每一步发展都直接从社会生活的急需中获得了无限的动力。显然,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例如,20年代“霍桑试验”中士气与生产效率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当时工业生产之急需;30年代舆论、流言、种族和价值冲突等主题,是为适应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之需要;40年代信仰、态度、民族性格等主题,是应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需要;而五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相对稳定和平发展,许多具有明显应用性的分支学科相继出现,既繁荣了社会心理学本身,又使它在社会生活需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不仅在欧美国家,而且在日本、俄罗斯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心理学这门应用科学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有人统计,这10多年中《全国新书目》上刊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有数百种,其中90%以上都与应用于社会生活有关。并且社会心理学应用成果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着力点
大量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互动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在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种种群众行为、大众行为、集群行为。也就是不受通常行为规范所指导的、自发的、无组织的、无结构的群体行为方式。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聚群行为。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积极的社会聚群与人们积极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之间正相关,而消极的社会聚群(矛偏行为)与人们社会观念的偏颇和社会行为的偏离也有正相关。特别是当代中国青年有一种比西方更重视同辈凝聚的矛群意识,在这种社会心理环境下,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在聚群面对面的互动中会越聚越热,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将问题自然聚焦,聚焦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施放出来。由此看来,聚群和赤心理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变昔的掏力。所以,假公济私在生生的聚群行为心理入手,探寻研究社会行为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整合社会心理学具有生命力的着力点。
布鲁姆(H. G. Blumer)1946年曾把集合体分为四种:集群、大众、公众和社会运动团体。后来,布罗温(R. W. Rrumer0又把集群分为两种:暴众和听众。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有机程度和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全划分的,有利于人们对无序群体的理解和把握,对聚群行为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众与聚群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两类群体都是一种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现象。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群体现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为数众多的一群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接触是间接的,是通过大众媒体发生作用的。聚群是以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相互之间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的人与事。大众和聚群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
国外将聚群行为称为collective benhavior,也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大众集合现象。原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把它称为“非集体行为”(或译为“集体外行为”),而我国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文献上,一般译为“集体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教授称为在公共场合或社会活动中出现的集群现象。兰州大学曹孟勤教授等认为,译为集体行为不妥,称为“群体行为”失之过宽,没有限制,称为“非集体行为”也不妥,因“集体外行为”并非个体行为。因此,人道我这种偶然聚在一起无组织的一群人的行为为集群行为。我们认为“聚群行为”这个概念更能全面地动态地表达无组织的、自发偶然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激烈行为特征。
社会心理学认为,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之一,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趋向于合群。社会生产方式越发达,生活方式越先进,各类人员的趋群意识和结群倾向就越强烈。面对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社会聚群现象普遍存在的、经常发生的,发生的原因、情况和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随意性、自发的、无拘无束的聚群现象无所不在。它的启动原因之一是出于人们最基本的交换信息需要。这一需要最原始的生物学价值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聚群者希冀在集合中寻找到共鸣点,并力图补充缺陷,达到志趣相投、知能互补。不仅如此,而且聚群行为心理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聚群已由过去的单一性发展到多学科广泛交叉,层次日益增多,品位日益提高,形式日趋复杂。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优化整合聚群心理与聚群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征和规律,即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探求对积极聚群行为的鼓励、强化,以及寻求对偏离聚群行为的预测、预防和调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6年10月3日给沙莲香教授的信中所强调的:“在现代科学技术九大部门之一的行为科学部门中,社会心理是一门重要学科。而行为乘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在条件和依据,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聚群需要形成聚群动机,聚群动机驱使聚群行为。“因为一切行为的基础和根据都是心理现象的规律,同样一切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构成某种行为”。人的行为无一不是由动机所引导、维持和导向,而动机又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一个人的行为是这样发生的,一个聚群集合行为也是在相互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发生的。聚群心理是聚群行为的内中动力,聚群行为是聚群心理的外在表现。可见,个人行为与聚群行为都是一种动机性的心理行为。所不同的就是聚群行为中有大部分人只能模糊地意识到这种需要和动机,而简单的幼稚认同就应声而起,被动地或奇特地介入进去了。四、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社会行为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与社会聚群行为活动等三大领域。当代社会行为心理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整合科学。整合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三大层面的内容,即社会环境、文化心理、人格信仰、角色地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宏观社会文化行为心理整翕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意志、社会态度之间相互作用的中观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层;亲和行为、互动行为、聚群行为、规范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社会聚群行为心理整合层;这三大层面内容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整合构成了当代社会行为心理研究的有机整体,力图发挥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三者的“杂交”优势,克服不足,建立共性与个性、世界化与本土化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学。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注的社会文化与亚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心理的积淀,对社会成员人格信仰、角色地位等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人格与角色待社会和赤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社会环境与文化心理的建构。
在个人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所关心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怎样在社会认同层面,人际关系层面,人际沟通层面相互作用产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行为,以及后者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前者。
在群体与个人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关注从群体到个体又从个体到群体的影响过程,在群体合作、竞争、冲突、调适等对称性社会互动和模仿、暗示、感染等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如何影响人们的亲和行为和规范行为,以及人个行为又如何作用于群体行为。在各体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点上,社会行为心理整合主要研究社会与社会、群体与群体、文化与文化之间,在聚群行为、群众行为、大众行为、偏离行为、规范行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鼓励强化规范行为心理和优化整合聚群行为心理,为适应跨世纪社会的现代化而加快人的行为素质的现代化而努力。综上所术,社会行为心理学的发展趋向是整合;关节点是要将社会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社会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起来研究;切入点是当代社会热点、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而聚群心理的外在行为律与聚群行为的内在心理律整合探讨是整合的着力点。社会行为心理整合的交互点主要表现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群体与个人、群体与群体、社会与群体交叉作用上。我们可以相信,21世纪将是心理学大有作为的世纪,整合社会心理学也会迎来光辉灿烂的时代!

⑷ 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内社,2002年版;《西方社会学理论》容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复试参考书:《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张鸿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交易秩序的结构研究》汪和建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热点内容
美国大学生巴哈比赛 发布:2024-07-03 04:53:20 浏览:987
清华大学教授周易八卦 发布:2024-07-03 04:53:19 浏览:43
耶鲁大学在美国哪个州 发布:2024-07-03 04:36:17 浏览:343
澳大利亚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发布:2024-07-03 04:21:12 浏览:58
二流大学宿舍外放 发布:2024-07-03 04:12:21 浏览:352
大学生美容师 发布:2024-07-03 04:06:34 浏览:297
山西大学考古系研究生 发布:2024-07-03 04:06:01 浏览:440
内蒙古民族大学专业代号 发布:2024-07-03 03:58:10 浏览:842
小语种专业专科大学排名 发布:2024-07-03 03:57:03 浏览:416
上海交通大学宿舍网络 发布:2024-07-03 03:56:08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