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大学生供求

大学生供求

发布时间: 2024-10-06 21:19:26

⑴ 当代大学生就业趋势如何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
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超过700万人。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的原因
第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第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第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第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 — 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国中小企业太少。
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 660万个
中国13亿人 ——中小企业 1100万个
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企业超过3400万个。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为什么就业容易?鼓励人人创业,中小企业多,就业相对容易。
第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尽管中国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据统计,目前因为信息不畅,导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业机会丧失152.6万个。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才中介机构和媒体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特别需要强调高校、人事、劳动部门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第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⑵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如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政府要积极引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努力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学校要面向市场办学,促进教育同就业相结合。在新形势下,高校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坚持面向市场的办学方针,实现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把教育与就业联系起来,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大力培养多层次实用人才,以适应市场需要。

大学生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是“等”、“靠”、“要”,依赖学校和家长为其找有固定收入的工作,找有所谓“铁饭碗”的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就业观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潮流。因此,树立现代择业观是大学生成功择业的根本保证。

⑶ 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现状
大学生选择自己岗位的时候,应该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但是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整体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高校毕业生高达900多万,再创历史新高,加上非应届毕业生、待业人员以及留学生,这一年的毕业季,预计将有高达1500万人要选择就业。现阶段,大部分毕业生都是缺乏实质性的锻炼,在学校几乎都是混日子,混过四年等到找工作的时候,由于传统的就业观念,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也就是说不想屈就于薪水低,待遇不好的职位,从而找不到工作,使得就业率随着年份的增长反而越来越低。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对待毕业生呈现了多元化的态度,不仅是看能力,更要看学历,即在意他们的办事能力和人际处理,又在意他们是本科学历还是研究生学历,乃至更高。尽管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了,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供求不平衡
近年来,由于各大高校开始了扩大招生的方案,使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但是大部分企业对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需求更大。也就是说有些岗位空缺却没有人任职,反而有些不需要新人的岗位许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去。因此对于高校扩大招生和应届毕业生快速增长的需求,就造成了不平衡的结果。
(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大学生毕业都相对集中,所以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多了许多竞争者,另外,选择工作的时间也相对较短,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提高,毕业生的数量持续增长,虽然毕业生数量增多,但就业岗位却是有限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除了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相互的不断竞争的关系,各大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之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关系。
(三)岗位有限,用人单位理念不适当
毕业生增长飞速,但岗位却没有增加,相反,国家政府机关和一些企业单位正在加快改革,就业岗位急剧减少。
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些企业会存在着某种误区,比如说过分注重文凭,都觉得文凭越高,能力越强,这一点其实是错误的,其次,有的用人单位还会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劣势,然后是生源地,很多单位都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最后是工作经验,而应届毕业生本来就缺乏工作经验,所以这些误区都给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抛开那些因为社会这种大背景所产生的各种原因。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大学生自身。比如,平时在课堂中老师所教导的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于刚出社会的大学生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实践作用。而由于大学生在刚毕业时还只是一张白纸,所以对社会这种大环境也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在刚毕业的时候也是对整个社会充满幻想,并不知道寻找工作的困难之处,并且太在意公司的福利以及工资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很多人在工作岗位还没有学到真正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技术的时候就已经辞掉了这份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
除此之外,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着急赚钱而茫然的去选择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就导致了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这个社会的不友好更深了一层。并且由于他们对自己参与工作的工作规划和信心比较缺乏,不会特别自然地选择自己喜欢、热爱的工作。而且还有不少学生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哪个方面比较适合自己。所以在学习方面也是历经坎坷,并且在毕业后也没有找到一个自己十分心仪的工作。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
(一)高校方面
各大院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来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首先,这并不是说高等院校在设置学校的专业时是一定要根据社会的需求,相反高等院校应该对就业市场有所了解对市场的洞悉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根据这一点来掌握怎么样才能让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在高校课题经费得到解决的同时,锻炼了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使得在之后的应聘中有一定的优势。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想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脱颖而出,那么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点,那是必不可少的。也正因如此,各大院校才更应该针对这一点搞好教育。不过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需要加强,加强培养学生的各方面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不能总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要知道如何把理想的工作岗位和现实的工作岗位相结合。当然,大学生应该面对残酷的现实,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定位,不能总是在等机会,要学会主动出击,所以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来增加就业几率。同时大学生也应该了解现在的就业市场,要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所以必须要调整自己的择业观。
此外,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对学习要有积极主动性,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在就业之前打基础的阶段,千万不能有混日子的想法,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所谓技多不压身,多一份技能就会多一个机会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三)政府方面
政府要加大对应届毕业生的支持力度,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增加。除此之外,更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现如今,大学生创业的呼声十分高,当然,难度也十分大,尤其在初阶段的时候,政府更要在各个方面给予资助,同时,也能缓解就业的压力。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不仅仅是一个长期问题,更是一个严谨的客观问题。如果在整个社会以及各种企业的帮助下,再加上大学生本身的努力。相信这个问题,一定能够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现实问题。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都会接踵而至。而各个类型的毕业生也一定会在中国未来的教育发展以及各种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自己独特的作用,也一定会为党组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贡献,让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热点内容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4-10-06 23:00:43 浏览:852
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发布:2024-10-06 22:57:13 浏览:341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初试 发布:2024-10-06 22:19:27 浏览:719
茶园新区大学城 发布:2024-10-06 22:08:12 浏览:56
西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 发布:2024-10-06 22:05:47 浏览:212
暨南大学研究生是统考吗 发布:2024-10-06 22:05:40 浏览:475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论文 发布:2024-10-06 22:05:01 浏览:577
陕西科技大学咸阳附属中学校园网 发布:2024-10-06 21:57:12 浏览:440
自考本科可以考外省的吗 发布:2024-10-06 21:57:10 浏览:135
西安理工大学专科专业 发布:2024-10-06 21:47:01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