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简历造假
『壹』 3.对于大学生找工作简历造假,不按期还助学贷款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表现
从各高校每年组织的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来看,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违约还贷引发信任危机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高校中确实有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目的是用于帮助他们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的大学生诚信观念淡薄,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有的甚至有意不还贷款,此类现象枚不胜举。这种尴尬的现状可能会使银行开办助学贷款业务时更加谨慎,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更多的大学生由于部分人的诚信而失去了助学贷款的相助时,恐怕我们该担心的就不仅仅是失学的问题了。(二)应聘求职材料掺水严重
为了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归宿,不少学生在个人的求职简历里动手脚。于是招聘会上人人都是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人人都有一叠荣誉证书,人人都有一流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在网上有新闻报道,在某招聘现场一用人单位收到的应聘材料里有三份声称自己是校学生会主席,三个学生都是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让人哭笑不得。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面对大学生中不诚信事实的大量存在,发出道德感慨有助于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诚信缺失得以存在的种种原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缺陷,使得人们的诚信意识存在扭曲的一面
首先,儒家传统文化缺乏外在的约束力。
我国传统的诚信观念成于内而形于外,个人的内在诚实、坦诚是其社会行为能够信守承诺、遵守契约的心理基础,这种道德约束力量主要来自于内在的精神信仰,我国人民这种精神信仰的形成儒家文化是占主导地位的。但儒家文化对事物只求“盖棺定论”不讲“来世报应”,故其缺乏使人内心恐惧的手段。
其次,儒家传统文化使得人格分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偏向实用化。儒家提倡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身体力行,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但由于缺乏实践途径,实际很难做到,所以带有一定虚假性。同时儒家文化提倡礼节,而且重视程度尤高于信,在人们过分重视烦琐的礼节和虚假的客套时,诚信的本真就不断被忽视,被忽视的诚信细节慢慢沉淀,就体现在中国人细微而又其害无穷的为人处世之道。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也充斥着一些歪曲观念,如“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真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等流传至今,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我们诚信的观念。
(二)社会现实消极的一面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
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使得大学生在社会认识上产生错觉,认为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最有效的途径。另外,目前社会各种信息良莠不齐,而它们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速度非常快,部分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成熟的情况下,消极影响在所难免,如前些时候的热播反贪电视剧和电影,大学生更多的在讨论怎么逃避侦察,怎么体察人情世故,以便在官场有所作为,这些负面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灵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三)在信息社会,网络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网络的虚拟性,却使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网络交往,人们的行为都被符号化,不负责的言论、撒谎、制造病毒,剽窃他人成果,制造黄色垃圾,诈骗等丑恶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无诚信观念的人更是找到了新的肆虐空间。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最多的群体之一,不可能不受到这些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受到空前的考验与磨练。
(四)学校教育方式滞后,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教职工的诚信素质偏低也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教育普遍存在只管“教”,不管“育”的弊端,只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强调理论知识学习,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引导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学会怎么做人的德育工作则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由此产生的恶果就是只有道德认知,却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更妄谈具备内化的道德行为习惯,那大学生践行诚信又从何谈起呢?高校内部管理不严,制度不完善也给大学生不守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诚信机制未能引入学校及学生群体,学生不用为他们不诚信的行为支付高额成本,也使得学生诚信意识不强。言传重于身教,在大学生群体里模范作用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部分教职工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为了学生,而是过多的考虑个人利益。他们在工作中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不倾听学生的心声,为了捞取个人政绩而弄虚作假,推选学生干部、发展学生党员讲关系开后门,相对处于弱势的学生被潜移默化,诚信缺失就不足为奇。
(五)考试功利化使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扭曲,不诚信成了获取利益的有效手段
目前各类考试标准划一,功利目的明显。现在作弊暴光最多的四六级考试,分析其根源,也是就业市场要求和学校盲目追求通过率催生的。大学生的学术浮躁症在各高校非常普遍,学校主流声音呼唤课程设置、考试成绩为学生就业服务的不在少数,社会上各种技术技能认证、资格认证考试更是遍地开花,学生趋之若骛,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一些诚心信缺失的行为就变得符合“规律”了。
在我带过的学生中,手持四五个证很正常,多者则有十个各种认证,试问这部分学生在大学专科三年里搭建起来的知识框架能牢固吗?对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习惯的思考能深刻吗?
(六)法律意识、契约意识薄弱,社会和学校诚信监督制度缺失是大学生群体出现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
首先,大学生违约还贷,请枪代考可能从某层面来说是对契约缺少认识,这一认识的不足也体现在高校中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淡薄,虽然目前本专科院校基本上都开有《法律基础》课程,但假如经过实际的调查就会发现,这些课程基本上是走过场,而学生可能有兴趣的也仅仅是一些案件的情节,对具体的法律规定,对具体的法律原理可以说是比较的陌生的。
其次,高校管理体制上的不完善给大学生不守信以可乘之机。在学校,许多管理领域和部门存在着许多弊端和漏洞,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决策制度不完善。一方面学生对学校、学院乃至本年级的重大决策、诸如重要课程设置、学生干部的任用事项、学生入党、教师的评分标准、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等等关系学生的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形同虚设。
少数人决定重大决策的事情在学生中经常发生,特别是在一些与学生关系特别密切的职能部门,为图本部利益或方便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工作无序、制度缺乏、管理松散、监督不力等弊端。二是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以后,缺乏有效的实施与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诚信缺失学生的侥幸心理。
『贰』 在简历上造假,是违法的吗
在简历上面造假不违法,但是公司一旦发现他们会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而且不会给任何的赔偿因为公司占理,我们在填写简历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觉得自己学历比较低的话,就要利用其他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学历,这样才会有更多机会。
三、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历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学历提升永远都是不能放弃的,如果你是初中学历高中学历,最起码得拿个大专,然后再慢慢的往上升本,你如果是个大专学历,升本读研究生等等。学历越高你的机会越多,你向前走的空间越大,不要让自己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