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约大学生的渠道
❶ 大学生求职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十大途径通向实习路,就业也差不多
途径一:在本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寻找实习机会。许多公司在招募实习生时,往往先和校内就业指导中心进行接触和联系。
途径二:浏览各大公司网站的招聘主页。这些公司每年都会集中招募实习生,此时投递简历是最好的办法。
途径三:参加各大公司的学生俱乐部。通过加入这些俱乐部,或者参加他们的宣讲活动,会优先获得实习信息。
途径四:浏览各个名校的bbs求职版或者兼职版,这里常常会发布相关实习信息。
途径五:登录知名人才网站如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网站首页常常发布一些企业的实习信息。
途径六:利用人脉关系,通过已参加工作的学友、亲戚、朋友来获得实习机会。
途径七:大胆给所选定的公司打电话,如果公司求贤若渴,很容易获得机会。
途经八:参加跨国公司的商业大赛,如微软“推荐就业之星”大赛,欧莱雅的“全球大学生在线商业策略大赛”等,可近距离接触跨国公司的招聘人员。
途径九:申请奖学金计划。如普华永道设立的“容永道会计学奖学金”,通过层层选拔后获胜的学生将获得资助和实习机会。
途径十:选择专业机构的内部推荐。如北京的HIALL和过来人、上海的罗客、浙江的求职菁英社等,其有众名企的实习就业内部推荐渠道,有着更高的成功率。
❷ 应届生有哪些渠道找工作
首先恭喜你毕业啦,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要开始自给自足了。
其次,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一定要在规划好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后,明确了前进的目标后,再做选择。毕竟你第一脚迈入的行业,也许会成为你一辈子深耕的事业,它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和财富。
应届生有很多渠道找工作
1.线下的招聘会,有很多专场招聘会,这种面对面的招聘会,会让用人单位第一时间获取对你的印象,你也可以直接的了解对方公司及职位适不适合你。
2.校招。现在大学都会举行校招,汇聚了很多对口专业的企业来学校校招,全是对自己学校毕业生的福利了。
3.大学老师的推荐。如果你足够优秀,专业成绩在学校数一数二,大学的老师,辅导员会给你推荐工作,毕竟推荐名额有限,你得足够优秀才能有这待遇。
4.各大招聘网站。现在网上招聘很火很简便,还可以视频面试。不过要注意,要去正规的有名的那几个招聘网站,正常注册账号,填写简历,投递简历就可以,有让你先交钱的一定骗子,切记。
5.公务员,事业编。有一部分同学的志向在公职人员,可以关注国家人才人事等相关招聘信息,公务员考试等相关信息,认真备考,摘的头魁。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找工作的渠道,希望供刚毕业的学弟学妹参考,人生路漫漫,不要急于一时,放稳心态,每一步都走的踏实有力,五年十年后,你一定是走的最远的那位。加油吧,少年!
喜欢我,就给我点赞关注呗,我需要你的鼓励哦。谢谢。
❸ 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有利于促进我们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就业市场中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
1.政治体制改革提高了大学生就业期望岗位的门槛
政治体制改革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巨大。长期以来,我国企事业单位冗余人员众多,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近几年,政府职能转变,政企分开、政事分离,各单位都在转轨改制、减员增效,机关事业单位因编制紧缩而使其门槛提高。1998年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国务院率先在国家机关实行机构改革,目标是机关干部编制总数减少一半,之后全国政府工作机关相继裁员〔1〕。同时,部分大学生受传统社会观念影响,“官本位”思想严重,认为进入政府等事业单位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好。一方面是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岗位缩水,严格控制进入人员数量,另一方面是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激烈竞争,扎堆现象严重。
2.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不足
从对人才的需求方面看,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决定因素,经济总量增长会引起就业岗位总量增加,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应该解决大部分毕业生就业问题。但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不断下降,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减少,即就业岗位增加的“加速度”在逐年减小。相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下,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拉动就业可以达到两百多万人。从目前来看,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只能拉动60~70万个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规模缩减了2/3〔2〕。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创造性地摧毁”了很多就业岗位。一方面,一些旧的产业逐渐退出,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新的产业逐渐形成,不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另外,长期以来,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就业率提高,主要采取增长优先的发展思路,致使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需求相对下降,低层次的产业结构造成了低层次的劳动力需求,没有创造出大量的供大学生选择的岗位〔3〕。
从人才的供给方面看,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全社会就业环境不宽松,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力成长的新的高峰期,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约1000~1200万人。同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计划经济时期的隐性失业人员逐步成为显性失业,城市下岗工人增加。我国目前处在城市化推进时期,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至城市。从全国的整体趋势来看,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数量庞大的社会新增劳动力和急速增加的再就业劳动力造成叠加,使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劳动力市场。
从长远来看,在调整的中前期,被破坏的就业岗位会远大于新创造的就业岗位,肯定会造成失业。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就业问题会逐渐好转。产业结构升级完成后,市场对高素质的劳动力的需求会大量增加。所以,中国的大学生并不是过剩,这只是一个转型期的暂时状态,是中国为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二、现行就业政策与传统的就业制度不协调
1.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了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改革
建国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20世纪80年代末前,主要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需要制定的“对口就业、统包统配”;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就业政策转变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双轨制”;从20世纪末至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高等教育大众化启动,就业政策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从中我们可以明晰: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
2.人才市场的层层壁垒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效率
人才的流动受到制度的制约。如今大学生已经作为人力资源进入人才市场,但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人才就业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在劳动人事、户籍、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制度不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受到很多限制,影响着毕业生就业范围的选择。如果要进入北京、上海,受到了“指标”限制,跨地区、跨行业就业困难;如果大学生到基层或中西部就业,户口和档案会一同派到工作地,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工资福利差别十分显著。城市和农村收入比在1999年就已经达到2.64倍,如果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就意味着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前景。据统计,沿海12个省级行政单位除京、津、沪外均为高校毕业生的纯流入区,内陆各省则为纯流出区。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直接造成了毕业生扎堆现象,造成大学生区域性失业。
人才市场制度不健全。在大学毕业生走向市场后,并没有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全的就业市场,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主要因素。人才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人才发挥作用,实现和提升其价值的根本途径。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发布是大学生及时就业的前提。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不规范,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
三、高等教育体制与市场经济需求不适应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因滞后而脱节
根据社会发展规律,高等教育体制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发生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目前,高等教育体制还留有很多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隶属于政府或某行业的管理部门,按照政府有关的指令性计划设置专业、招生人数、制定教学计划,从而造成高等教育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由于专业设置有极强的目标性,导致培养的学生过分“专业化”,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欠缺灵活性,最终导致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层次设置、招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2.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因求全而雷同
在专业设置上,高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政府对大学的限制较多,面对时刻变化的人才就业市场反应不灵敏。在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后,市场需求情况并没及时成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的风向标。招生部门只按照办学设施和师资等基本条件负责招生,却较少理会就业部门的信息反馈。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出口已经市场化,但高等教育入口却沿用计划形式。这造成了学校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供需矛盾突出。例如法学等文科专业,前几年各种院校都盲目跟风,开设法学等专业,直接导致了今天这些专业学生就业的困境。
3.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因灌输而呆板
在培养模式上,高校延用“重灌输轻实践”的计划经济传统培养方式,“身体已经穿上大众化的外衣,但思维还停留在精英教育”,导致毕业生缺乏应对社会挑战的素质。。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人才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国高等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是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缺乏适应社会的广博知识和实践能力。
4.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的设置因趋同而失衡
在层次设置上,不少高校不顾自身实际,贪大求全,盲目提高办学层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办学定位不准确,形成了“中专升高职、专科升本科,学院升大学、大学升重点”的现象;同时,很多高校都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看齐,形成办学目标“趋同化”,“学术型”人才泛滥,“技术型”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层次结构和产业需求结构间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了“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的尴尬局面。在目前的人才市场上,一方面,企业高薪难聘高级技工,急需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另一方面,大批大学毕业生陷入失业的窘境,部分学生不得不“回读”技工学校。
四、大学生自身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1.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还不够高
各种数据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培养人数不是太多而是不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截至2003年中国大专以上的人数仅占全国15岁以上劳动力的7.2%,而美国是47.5%(2000年),日本是30%(1996年),甚至同为人口大国的巴西也达到了23%(1989年)〔4〕。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们的大学生还很少。从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来看,美国600人(1990年),韩国300人(1992年),中国48人(1997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口径对比,1999~2002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中国为7.45%,韩国为71.69%,菲律宾为29.45%,泰国为31.92%。
2.大学生就业难与扩招没有必然联系
当前,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但我们认为,扩招并不是根本原因,它只是放大了大学生就业原有的深层次矛盾。有关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2年,高校毕业生数为83.0万、84.8万、95万、103.6万、133.7万。1998年毕业生的供需比为1:1.1,1999年供需比不足1:1,到2002年这一比例变为1.26:1。从1999年开始,大学毕业生就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似乎停止不前,但扩招后的专科生、本科生在2002年、2003年才走向就业市场。这说明毕业生就业矛盾在扩招前就有所体现,大众化并不是就业问题的全部原因〔5〕。
3.大众化速度的过于超前使各种矛盾凸显
1999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比1998年增长了47.3%,2000年比前一年同比增长38.16%。而在西方甚至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年增长率一般都在5%~10%左右。各高校在还未明晰本校在大众化教育中的准确定位情况下,便一窝蜂扩大规模,为扩招而扩招,设置一些投资较小而容易申请的专业,或设置一些新颖但就业市场不成熟的专业。部分高校只注重规模而不考虑质量,只注重外延而不考虑内涵,只注重招生而不注重就业。另外,国家及各级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资有限,一时出现了校舍、实验设备、教师数量均紧张的情况。部分高校的师生比甚至达到1:30,而新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又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在校生开设的课程数量、每门课程的学时均有所减少,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些由于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均造成培养的学生质量不合格,不符合市场需求,缺乏就业竞争力。
4.大学生自身素质的高低才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
就业观念与市场竞争的要求不匹配。在就业观念上,大学生深受精英教育的影响,仍把自我定位在“精英”位置,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校学习期间,不能全面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在就业期间,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竞争意识不强,一味等待就业机会,就业目标往往锁定于薪水高、福利好、待遇优厚的精英单位。大学生不符合实际的想法,造成了部分学生的选择性失业,即“有业不就”,主动放弃不合意的就业机会。纵观其它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国家,大学生初次就业也并不理想。美国大学生找到工作也非常不容易,法国毕业生喜欢去中小企业,日本每年有1/4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印度每年能有10%的毕业生找到理想岗位已是不错。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就业目标要根据实际重新设立。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同时,必然要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从事较低一级的工作。
就业意识与市场竞争的要求不匹配。受计划体制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简单——“小学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精英教育下,只要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就业。当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大众化教育来临后,原有的教育模式就显得格格不入了。在美国,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学校就开始引导他们进行职业理想方面的思考,根据自己需要、兴趣、能力等,结合社会环境,综合考虑自己最适合从事什么工作。目前,我国大学生很少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造成他们的就业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就业意识,他们动力不足、得过且过,无形中便降低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能做到“人——职匹配”。而部分有明确规划的大学生,则充分利用大学时间,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己奠定职业资本。
就业能力与市场的选择需求不匹配。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趋势是:学历社会—学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小学、中学的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阶段则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但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学生从小就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固态知识的增长,“死读书、读死书”,而忽视了各种能力的培养。有调查显示,目前市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责任心、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希望大学生能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办事能力。目前许多用人单位不要“应届毕业生”,也从一个侧面证实刚从大学走出来的毕业生确实存在某种能力上的不足。
总之,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在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大背景下出现的特别历史现象。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就业难”只是结构性相对过剩,需要高等学校树立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61-368.
〔2〕 刘勇军.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变动的非一致性理论综述及评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3(11):8-15.
〔3〕 胡鞍钢,杨永恒,盛 欣.经济增长转型与就业促进〔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6):1-9.
〔4〕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6.
〔5〕 邬大光.中国教育大众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1-242.
〔责任编辑:成方哲〕
❹ 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在没有经验,实际的管理能力。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大学生好高骛远,追求专业的统一,纠结薪资待遇高低。瞧不起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千军万马都去挤公务员,国企和高科技公司。
这样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面窄,就业路不宽。每年大学毕业生成百万,而市场就业岗位却不能完全满足每年的应届毕业生,这就造成了粥少僧多的局面,无形给大学生就业困难,造成了压力。
现在的生活节奏快,职场竞争激烈。大学生想要快速找到和专业对口的优质单位公司。光凭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还不够,还要靠天时地利人和,要想找到一个好的公司和薪资待遇满意的公司,应顺其自然不可强求。
大学生就业虽然困难重重,但这叫个人的努力,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就业方面首先选择的是有发展方向的公司,而不是刻意追求薪资待遇公司。先就业后薪水再图发展。
❺ 当代大学生就业趋势如何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比‘十一五’期间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
人社部预计,“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超过700万人。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研。调研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的原因
第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第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第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第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劳动者65% — 80%在其中就业(包括社区与中介)。但我国中小企业太少。
日本1.25亿人——中小企业 660万个
中国13亿人 ——中小企业 1100万个
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1100万家,个体工商企业超过3400万个。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为什么就业容易?鼓励人人创业,中小企业多,就业相对容易。
第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我国高等院校近年来毕业生大增,但是专门人才的素质不能适应需要。据2000年《洛桑报告》称,在我国“合格工程师可获程度”以及“合格信息技术人员可获得程度”两项指标,在30多个国家中均属倒数第一位。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中“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弊端。
世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尽管中国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真正适合到跨国公司工作的估计在16万人左右。大多数毕业生缺少项目实践,或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据统计,目前因为信息不畅,导致20%的人“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就业机会丧失152.6万个。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才中介机构和媒体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短缺的重要作用。特别需要强调高校、人事、劳动部门与企业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第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