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学生党员
① 发展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意义及存在的不足
意义:
(一) 积极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把他们中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二) 积极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赢得青年,就要用先进的理论引导青年,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培养教育青年,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智慧和才华的可靠接班人。
(三) 积极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吸收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有利于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新的社会阶层和新的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1、社会的嬗变,价值的颠覆及利益的多元化,导致年青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渐行渐远的去传统化倾向,作为这个群体的组成部分,党员大学生的每个个体也很难独善其身,被卷入东西方各种文化体系相互激荡的洪流之中,他们的政治立场、人生目标、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自然加上了新时代的烙印。再去按传统的党员标准去衡量必将产生心理的错位。
2、党员质量也基于上述大环境的变迁而有所下降。受到自由化、无政府主义、西方政党政治制度、社会伦理价值观念、个人集体国家关系等各种思潮的冲击,我们有些大学生在对个人利益诉求,个人对党和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困难、利益面前的行为选择等方面都不能完全符合传统党员的严格要求。
3、党员标准的模糊化。一般的理解上,所谓党员,就是思想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党的历史和现实、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扎实的了解;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做出较大的贡献;在为人处事上纯朴热情、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在困难和牺牲面前毫无怨言、勇于奉献;等等。但在我们党员大学生的发展实践中,现在存在一个标准的模糊化:思想标准的虚无主义、专业成绩标准片面化问题,曾经是最主要标准的思想标准现在反而是最不能把握的,除非是违法犯罪、违规违纪、道德败坏、过街老鼠式的同学,否则都有一些自己的优点,都可以祭出作为谈资,只要专业成绩好就行。
4、 培养教育和入党程序的缺失
(1).培养教育:流于空谈,在学生入党之前,他能受的党的意识教育仅来自少得可怜又乏人去听的公共课、两课教育,很少进行专门、专职的政治思想教育,因为他们听不进去,因为我们的方式方法有问题;撰写入党申请书有些都是在家人朋友的说服下,以获取入党后的各种资源为目的,还有从众心理。入党后除了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几乎没有过民主生活,没有过党员组织生活,没有过比较明确目的实践活动。党员意识非常淡薄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2).至少是基层党务工作者,至少是我和我所接触到的部分学生党支部书记们,自身理论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不到位,把关不严,精力不足,党支部成为空架子,很难发挥党员教育和基层堡垒的功能。目前我们学院有本科党员和预备党员近140人(刚刚毕业的01级、04级专升本除外),却只有一个党支部,我是党支部书记,可以想象怎样才能真正教育培养。
(3).在程序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中存在名不符实。
首先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确定上辅导员随意性大,尽管我们的挑选总体上反映了优秀的标准,但在制度设计上是不合理的,没有完全落实票选制度。
其次在党校集中学习问题上,存在突出问题,名义上是两个目的课,还有实践环节,还有考试考核,实际上呢?只有8次、7次甚至更少的课。每个星期上一次课一个多小时,尤其要命的是,这些课所讲的基本上是他们的公共课上学过,甚至是高中政治、历史课中嚼了多少遍的;实践环节无外乎就是到王稼祥纪念馆、神山公园参观;至于说考试,现在居然出现作弊现象,简直是不知其可,所以我们的党校学员有的甚至被开除。
还有党校力度上,以往每年2期,每期二三十个名额,现在增加到七八十名,由学院单独办党校组织教学管理等。当然,加大力度是中央方针。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却是有把好经念坏之嫌,有大跃进和突击之疑,使坚持少数发展原则逐步被突破,也给工作的细致性、严肃性、严格性带来挑战,就如现代生产工艺的流水线一样的批量生产,质量下降也就不难理解了。
问题还存在于党员发展的外部监督和广泛征集意见的不足上。我们也有群众座谈会来搜集对发展对象各方面情况的评价,决定是否合格,可实际中大家的真实意见并不能畅通反映,反映了也在所谓全面看问题的旗号下作为瑕疵而忽略了;很多人在座谈会和支部民主评议会上人云亦云、语焉不详;而作为专业教师,本应比较了解学生,很有发言权,而实际上要么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要么有个别老师不甚了解学生,征求也是白征。
最后是党员审批和继续教育时存在失控。党支部大会通过了后面就是总支审查和总支讨论。可现在每次发展几十人的情况下,仅把人名过一遍就要好几个小时,如何切实地把关?而要分批多次少量发展是不现实的,实事求是地说,我自己就没这份精力和时间,至于说组织部的作用无外乎就是盖章,或者表面的把关,如用圆珠笔还是钢笔写材料,思想汇报写了几份,都是避重就轻,隔靴搔痒的东西。
5、党员教育的多方面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应该说,教育党员的工作是以党务、德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老师为主体,专业教学教师、行政管理和各种服务人员共同完成的,应该注重多方齐抓共管、互相补充的联动效应,但现实是其他部门及老师们有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泾渭分明地仅对课堂专业教学负责,至于说其思想状况,学生党员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则少之甚少。(比如发展党员的公示制度,就几乎没有哪位老师提出过意见,甚至他们都没注意过橱窗里的公示,或者根本不了解这些同学)
另一个方面,党员教育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形成却又十分脆弱的系统工程。正面教育效果,往往在其他方面负面因素的冲击下荡然无存。如后勤服务的不合理、不合格、缺乏人性关怀和党性精神,使学生曾经接受的这样那样党员的理论轰然倒塌。
6、由于人情世故导致的特殊党员的存在,大大损坏了党员发展的严肃性、神圣性,削弱了党的威信和感召力。有个现实而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每个学院、每个年级都有那么几个学生是某些熟人的关系户,他们要求“关心”这些学生的成长。当然很多这样的学生本身素质的确很不错,而也有个别情况下实在让人为难。他们往往直接提出要奖学金、要党员、要好工作这些超出原则范畴的要求,一旦满足其后果就是部分导致人心松散、标准混乱。我们有些辅导员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有的学生真的是明白无误地问,“为什么像张三李四这样的人也能入党!”
7、党员发展规模扩大的力度太大,速度太快,导致党员质量的参差不齐,鱼目混珠,鱼龙混杂。我完全赞同在大学生中加强党员发展工作,但必须注意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有节制地均衡、稳妥发展,这种大跃进式的扩大,不仅不能提高党员中的高素质人才的比例从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反而会把一些意见不坚定,动机不纯正,素质不过硬的人裹进来。
8、党员身份的庸俗化和异化倾向。党员身份是政治地位的载体,是人性品格的最高荣誉,它本身既是一种终点和结果,又是一种起点和原因,也就是说,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应发展入党,吸收其入党是对他的肯定;但同时入党后应该更严以律己、精益求精,更应该多谈谦让、放弃和管理的服从。可现实中是,部分党员大学生阉割了党员的真正内涵,只讲前者不讲后者,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有时也不得不如市场运作一样,以党员荣誉换取他们的牺牲、奉献。
五、如何改进高校党建和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的几点想法。
实际上述几个方面的弊端一经找到就不难对症下药。主要是:
1、在全球化、市场化和社会形态的迅速转型、价值观念急剧发展的视野中看待当下的党员质量这个微观问题,适时地、主动地变革我们的评判标准和身份期许。
2、摒弃那种思想政治工作一抓就灵的方法论,按照邓小平的“发展就是硬道理”的原理。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党员的合理要求而提供更多的条件,而不是一味地做贡献作牺牲,否则就会导致“价值疲劳”。
3、在上述两点基础上,完善党员发展的稳健的指导思想、严格的发展程序、科学的奖惩标准、长效的教育机制、有效地监督体系。
4、既要扩大党员发展中意见来源渠道,又要尽量排除非组织、非同一标准的外部干扰。
5、尽快适应学分制条件下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趋势,大力探索和开展学生公寓、学生社区党员发展、管理的新模式,大力倡导切实可行的实践服务、锻炼和成长。
6、及时抢占网络教育的阵地,以正面、有说服力和强大的舆论来争取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地位。可以建立健全校园信息网、党建专栏、德育之角等栏目,按照现代互联网信息快速、及时、生动、易行的特点来运作。
7、提高各级党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改进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教师和其他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多做少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党员的浩然正气感染学生。
8、改革我校、我院党员的管理组织形式,缩小基层党支部规模,在指导老师的统筹下,交给学生放手管理党支部党务工作的权利,相信他们能够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② 党中央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意义
一、党中央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把大学生中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二、党中央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赢得青年,就要用先进的理论引导青年,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培养教育青年,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意为党的事业奉献智慧和才华的可靠接班人。
三、党中央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重大举措。吸收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有利于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新的社会阶层和新的经济社会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③ 发展大学生党员应着重考察哪些方面
考察内容多元化 我们常说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党员发展上更应突出考察发展对象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以往发展中,我们较为侧重于智育,大多数是以个体成绩来判断其是否优秀。
相对而言,均衡发展原则更为强调的是发展对象的综合素质,不仅要考察发展对象的智力,在学习上要起到先锋、表率作用,更要考察德行。如果发展对象的品德有缺陷,在入党动机上就有存在瑕疵的可能,应慎重发展,甚至一票否决。
同时,还要考察健康状况,既要身体健康也要心理健康,不仅能在学习上作表率,也能成为健康生活引领者,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此外,合格的发展对象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在社交圈子中能带头组织开展健康的审美活动,积极传播先进的审美文化。
考察内容的多元化,突出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有利于准确把握发展对象是否具备了成为先锋模范、先进分子的基础,是否将作表率、会引领融入到自身自觉言行中,通过多元化的考察内容将发展对象的素质以立体的形式来呈现。
(3)发展大学生党员扩展阅读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
1、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考察一个月以上;
2、各班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及班干部)根据入党申请人的表现,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名单;
3、学院团总支召开总支大会对各班团支部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名单进行审核、表决;
4、党支部召党员大会对团总支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名单进行审核表决,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安排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党校培训。
同时,为每个入党积极分子安排本支部两名正式党员作为他们的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至少要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培养,党支部每半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并如实填写考察情况;
5、未通过党校培训的将取消入党积极分子资格。
二、发展对象的确定
1、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满一年的,召开入党积极分子所在班级座谈会(参会人员包括班干部、宿舍同学和其他群众等)和团总支座谈会(参会人员包括总支委员、学生会干部等),听取团组织和群众的意见。
同时,向入党积极分子所在班级的全体学生发放无记名调查表,进一步了解积入党极分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
2、召开支部大会,由入党积极分子向全体党员汇报一年来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并对党员的提问进行公开答辩。
在听取培养联系人的意见建议后,全体正式党员根据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表现(思想汇报、获奖情况、出勤情况和宿舍内务情况,考察期内不得挂科等规定),投票确定拟发展对象的名单,并进行公示;
3、党支部将拟发展对象名单和材料报院党总支,由党总支委派专人找拟发展对象谈话,填写谈话情况,并向党总支汇报。经党总支审核后,报学校党委审批。
三、预备党员的培养
1、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至少每季度向所在支部递交一份思想汇报,介绍人每季度对预备党员进行考察;
2、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支部大会,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情况进行研究,并做好考察记录;
3、对不符合预备党员条件的或预备期间未返学校规定的,应延长预备期。
四、预备党员的转正
1、预备党员应在预备期满前一周主动向所在支部递交转正申请书;
2、召开支部转正会议,审议党员转正,并上报学院党总支。学院党总支审核后,报学校党委审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大学生党员发展应关注过程性考察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学生发展党员程序
④ 对于大学党员发展的建议与方法
一、大学生党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1.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功利性目的明显。大学生入党动机虽呈现多样性、复杂性,但总体上是为了趁年轻累积些政治资本,学校入党相对宽松,有了一顶共产党员的桂冠,将来就业就容易。许多家长也千方百计托人找关系,甚至请客送礼,为孩子多争取一种就业资本,这种动机严重背离了作为共产党员所应追求的思想境界。
2.对入党的标准把关不严。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有些学校党务工作者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水平把握不准,没有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在社会上或者在毕业生就业单位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3.党务工作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学校党务工作者一是数量不足,二是质量不高。
4.发展大学生党员程序格式化,缺乏新意。发展大学生党员从写入党申请开始,写个人思想汇报,支部确定培养对象,培养人参加党校培训,直至支部讨论通过某人为预备党员,这些程序都是必须的。
5.缺乏入党后的继续跟踪教育。许多大学生党员入党后自我放松。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这种格局,就会影响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进而影响全体党员的质量。
二、大学生党组织问题探讨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问题是复杂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完善入党机制。
1.建立灵活设置党支部的运行机制。大学生党支部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特点,灵活设置,分层推进,不留空白点。
2.建立新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机制。我们应当采取四项工作措施:一是做好新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登记;二是对新生党员的入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摸底;三是抓培训测试,做好新生党员的入学教育;四是院、系党组织继续培养教育考察。
3.建立发展新党员的培养与考察机制。建立一个:评议-推荐-培训-推优-考核-初拟-公示-预审-确定-纳新的工作流程和机制,真正把品学兼优、政治思想成熟的青年学生吸收入党,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
4.建立新党员的继续教育机制。各级党组织尤其是高校党组织必须积极创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把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