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观调查
⑴ 大学生毕业择业观以及就业状态、平均薪资等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调研
首先大部分学校每年会出大学生就业白皮书,不过这是各个学校的,要你去单独查阅统计,还有就是一些就业网站可以获得直观数据,薪资什么的都有
⑵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报告
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现在正做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期待你的参与!
基本信息:
性别:男 女
年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大五
出生地:农村 城市
1、 您毕业后的打算
A、直接求职找工作 B、考研 C、考公务员 D、自主创业
2、择业时您首选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城市 B、乡镇 C、西部及基层地区 D、国外
3、您择业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A、工资及福利 B、工作环境
C、未来发展潜力(包括企业与个人) D、其他( )
4、您求职的月收入期望值底线是
A、1500以下 B、1500—2000元 C、2001—2500 D、2500以上
5、您希望今后在哪种企业就职?
A、机关 B、国企 C、外企 D、民营 E、学校 F、科研单位 G、三资企业 H、自主创业 I、其他( )
6、您对未来毕业和就业的心态是:
A、充满信心,凭自己的实力迎接挑战
B、镇定自若,有家人或熟人关照
C、心里没底,有观望从众等心态
D、有自卑或恐惧心里,害怕毕业就是失业
7、在择业时,您认为下面哪个方面素质最为重要?
A、人际交往能力 B、专业能力 C、思想品德素质 D、业务能力
8、您认为什么时候应做职业规划?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9、选择职业时您会受什么因素影响?
A、专业 B、父母的期望
C、根据市场需求决定 D、其它( )
11、您在择业时会把专业考虑得有多重?
A、一定要与自己专业相对口
B、即使不与专业对口,也要与专业相关
C、不想找与自己专业对口的
D、即使不与自己专业对口,也要与自己专业相关
12、您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求职最为合适
A、毕业前一年 B、毕业前6个月
C、毕业前一个月 D、其它
13、您的求职渠道是?
A、相关媒体 B、校园、社会招聘会
C、亲戚朋友的介绍 D、其它( )
14、在择业时,您最希望得到的求职信息是什么
A、公司介绍和招聘信息
B、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以及职场礼仪
C、某些大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
D、其它( )
15、您认为当前毕业生择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专门人才供大于求,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
B、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了解不够
C、就业市场不规范,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
D、国家急需专门人才的重点部门和边远地区得不到足够的毕业生
⑶ 大学生职业选择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大学生们往往首要考虑的是未来的就业前景。我们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看法,进行了一次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该调查于2021年4月14日至2021年4月20日进行,采用线上问卷的形式。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地点、企业类型以及期望薪资都有一定的期望。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工作,也有一部分人有进一步提升学历的想法,如专升本等。同时,他们对于就业的企业规模也有一定偏好,倾向于进入大中型企业。
在薪资方面,大部分大学生期望的起薪为3000元以上。这反映出他们对自身技能和职业发展有着一定的预期。此外,调查还揭示了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的一些普遍心态,如对城市的选择、企业规模的偏好以及薪资期望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助力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就业意向上存在差异。理工科专业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高薪行业,而文科专业学生则可能更注重工作环境和个人兴趣。因此,我们还应该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特点,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建议。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大学生对就业的看法,还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和问题。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教育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和支持。
⑷ 大学生就业及择业观调查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观,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大学生群体的择业观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择业时,其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关系,工资水平期望与地位获得后月收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苦乐意识与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1]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择业观方面文献的分析和解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并分析这种择业观的嬗变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由此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
1.从择业方式来看,呈现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并开始出现“自主创业”的嬗变特点
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一个由国家“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嬗变过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实行的基本上是国家“统包统分”的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无须自己多操心。这种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因为这是“铁饭碗”,没有“风险”。
19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开始在市场大潮中追求自我价值,社会观念逐渐商品化和个体化,大学生择业开始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原有的“统包统分”观念逐渐淡化。有调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部分学生的择业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一次就业转变为多次就业,自主择业转变为自主创业。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比例为33.2%,选择“在国内报考研究生”的比例为50.5%,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为5.6%。[2]关于“自主创业”,认为“可以尝试”的比例达到了58.1%,认为“可行”的占28.2%。[3]大学生创业观念得到加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1世纪出现的就业高峰导致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困难,许多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创业来解决工作问题,这种转变与其说是一种择业观的转变,还不如说是被“逼上梁山”后的无奈之举。当然,社会环境的转变和个体的这种行动趋向极大相关,这种“权宜之计”逐渐使社会大环境提高了对创业的认同度,促进了创业的升温。
2.从择业首选标准看,呈现从“看重社会价值”到“看重经济价值”再到“看重未来前景”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首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职业的社会地位与声望”和“专业对口”。198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习条件好”和“有社会地位”排在择业考虑的前两位,“经济收人高”被排在了第4位,[4]这反映了当时大学生更看重知识的渴求和职业的声望。因此,1980年代初,大学生大多选择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因为在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刚刚起步,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还是襁褓中的婴儿,生命力还很弱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未能很好地体现,而全民所有制企业、大专院校和政府机关呈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于是,虽然已经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但是大学生择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改革前。
到了19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型”,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收入高低”作为自己择业的重要标准,而将“专业是否对口”、“职业地位与声望”等都放到了较为次要的位置,至于“职业风险性”等问题,多数大学生能够承受。北京大学近几年来的连续调查中,“经济收入高”一直居大学生职业选择标准的重要位置。以1996年为例,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为73.7%,远高于其他选项的比率。[5]择业中把经济收人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大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实际上,市场化改革对人们包括广大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到这个时候才真正开始凸现出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择业观由更看重经济收入开始转变为更看重未来的发展前景。大部分学生认为,一个单位的发展前景决定了它能给员工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给人信任感和拼搏的动力。调查显示,关于“你选择职业首要考虑的问题”,有44.5%的大学生选择“发展空间”作为他们择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18.5%的大学生选择首要考虑薪金与福利。[6]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大学生择业时更看重“未来发展空间”也就不难理解了。
3.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呈现从首选全民所有制单位向首选“三资企业”到理性看待单位性质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首选的行业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主要基于对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的考虑。因为这种单位没有风险,是大家都认可的“金饭碗”和“铁饭碗”。这时中国虽然已经启动市场化改革,但是各种体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计划体制几无二致,平均主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于是大家纷纷迫求稳定的职业,而不是有挑战性的职业。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定,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开始成为一些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工作单位。调查显示,2005年,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有53%选择的是中外合资企业及政府部门。[7]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希望自己的单位性质为机关、事业、企业、其他的比例依次为14.0%、25.9%、46.l%、8.1%;希望单位性质为国营、集体、三资、私营、其他的比例依次为26.2%、6.8%、49.2%、11.7%、5.2%。可见,“三资”和“企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首选。[8]加人wto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我国相互竞争的局面日趋凸显。此时,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单位为:国家机关(13%)、国有企业(20%)、私人企业(14%)、合资企业(19%)、外资企业(23%)、其他(12%)。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共同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这说明随着竟争的加剧和职业风险的增加,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开始转向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与收入。
4.从对薪金的期望来看,呈现由“不看重薪酬”到“过分追求高薪”再到“注重个人发展”的嬗变特点
1980年代,大学生择业首先看重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对薪资没有过多的考虑。1990年代初以来,多数大学生择业的首选标准是经济待遇,薪资期望最高达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对薪资期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00元/月,就业心态趋向理性化。深圳市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的预期工资水平比较符合市场的实际水平,60%的大学毕业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标准在3000元以下,与特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2552元/月基本一致。[9]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已趋向理性化,对于能发挥自己才能、适合自己个性、有发展前景的就业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学生开始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比较健康。对于月收人达不到期望值的岗位,为了能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部分学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日渐趋向成熟。
5.从地域选择的去向来看,呈现从“服从祖国需要”到“首选东南沿海”再到选择更趋理性的嬗变特点
20世纪五六十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典型表现为:“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时充满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义激情。19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首选地域一般都是东南沿海发达城市。1997年上海市4.5万名大学毕业生,其中有2.1万名学生在上海就业,有2500名学生在江苏就业,有1700多名学生在山东就业,有1600多名学生在广东就业,有近700名学生在福建就业,有近1000名学生在北京就业,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学生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66.67%。[10]对杭州大学生的调查也显示,关于“您期望选择的工作地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分别以91%、87.6%及62.7%居于前三位。[11]因为在此时,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因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不断加强,与此相随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收入也水涨船高。另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才自由流动的空间开始增加,于是,大学生择业“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在改革开放10年后达到了高峰。
但是进人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学生择业的首选区域不再集中于东南沿海,开始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一项对武汉市大学生择业期望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61%的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26.5%的大学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工作[12]这说明,虽然沿海发达地区生活、工作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但随着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中西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一些大学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机会多,生活成本低,且压力也不大,大学生择业呈现出更加理性化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增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
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分析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过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和以教育大众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始终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主要因素。另外,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嬗变也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1.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时代变迁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基础
1980年代,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家对利益讳莫若深。而到了19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言利已不再“内向化”,而是趋向“外向、公开化”,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利益观念逐渐深人人心,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的不良倾向。大最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以及政府机关的职工纷纷下海淘金。表现在大学生择业观念上的功利趋动也在不断强化。大学生开始以经济收入的高低来决定职业的选择。正如世界银行公布的《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在篇首就指出:“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不论是穷还是富,工作收人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主要决定因素。”[13]
另外,市场化改革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而是开始主动地适应环境和时代。这无论对社会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不再接受“统包统分”这种被动的择业方式,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等更为主动的择业方式。
2.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现实选择
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招,大学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56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3%,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实现了“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转换,竞争观念已经超越了,双向选择”的规范,在更大程度上向市场机制靠拢。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精英”优越感逐渐消失,学校和社会舆论也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去”。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产生了无助的感觉,伴随着这种就业困难局面的出现,大学生择业的途径、方式网络化、中介化、市场化等特征开始出现,大学生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都更趋现实和理性。
3.大学毕业分配和就业制度的变化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推手
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85年以后,我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1994年以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学需要自己分担教育成本,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
这项制度的改革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推手。一方面,打破了大学生原来统包统分的依赖观念,让大学生走向竞争的市场经济大潮,在竞争中去检验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因此,从这方面来看,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更像是市场的“逼迫”。在这种“逼迫”下,大学生开始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这种制度的变化也同时打破了扼杀人才自由选择和创造的空间“樊篱”,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理想选择职业和工作所在地,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4.当代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嬗变的重要条件
当代中国正处在激烈的社会转型中,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经济社会转变,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社会转型是大学生择业观念嬗变的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大学生开始更加注意个人发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以此适应发展越来越快、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比如,大学生择业更注重“未来发展空间”,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时代感,能够积极转变自己的择业观念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更更加频繁的时代,择业模式也因此改变。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能够一辈子做同样的工作,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工作或新的需求,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现象将日益稀少。有些高校进行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工作几年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或调换了工作单位。[14]这些情况表明,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已成明日黄花,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些都促使着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观念。同时,随着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和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提法将被淡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追求未知科学的素养和分析事物变化规律的思维能力,将在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适应能力将更强,就业领域将更加宽广。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⑸ 请谈谈择业观
对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毕业生就业制
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
大,并出现了“就业难”问题。党的十七大
报告明确提出了“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的要求。大学生“就业难”,有
专业结构上的问题,也有用人制度上的
问题,更有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因此,分
析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和存在的主
要问题,对探寻和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
就业是大有益处的。
一、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择业观是人们对择业的目的和意
义、职业的评价和意向所持的根本观念
和基本看法,它是人们的择业倾向和行
为在思想观念中的反映。正确的择业观
能指导毕业生对职业进行正确的评价、
正确的定位和合理的选择。随着我国教
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择业
观呈现出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凸现出鲜
明的时代特点。
(一)择业的主体意识增强
主要表现为在择业中有强烈的主动
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当前,大学
生能够坦然面对社会变革的严峻挑战,
能正确看待择业,对就业问题表现出积
极的关注,在择业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主
动意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
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明显增强。有资料
调查发现:面对激烈的求职竞争,59%的
大学生选择在择业时应“积蓄力量、迎接
挑战”,55%的大学生对毕业找工作充满
信心;54.2%的同学赞同在择业目标没有
实现时应“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对
于目前的就业形势,73%的大学生清醒地
认识到当前毕业生的竞争主要是全面素
质的竞争。这些调查数字说明,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大学生择业的竞争意识和危
机意识明显增强。
(二)择业倾向呈多样化趋势
1.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市场经济利
益观念影响,大部分大学生在择业的过
程中,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
标准,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他们把经济
收入的高低、能否发挥个人才能、工作环
境是否优越作为重点考虑的职业评价标
准,讲求实惠的功利化择业倾向正影响
着当代大学生。
2.择业动机自我化。大学生在择业动
机方面比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
才能的发挥。追求个人发展,实现自我价
值是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直接
反映,也是大学生们积极上进的内在动力。
3.目标取向多元化。由于社会多元化
发展的影响,大学生对择业的目标选择也
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倾向,毕业以后的出路
选择主要为:直接就业、考研、出国深造、
自主创业等。在行业的选择上,多数大学
生不再只盯着国有企事业单位,三资企业
成为许多大学生择业的首选目标,出现了
“六增多”现象,即到非公有制单位的增
多,自主创业的增多,到大城市临时打工
的增多,到东部就业的增多,报考研究生
的增多,出国留学人数增多。
4.择业期望值偏高。许多大学生择业
时把工作地点、经济收入和发展前途作为
择业的三项重要指标,由此导致择业期望
值偏高。他们在择业时首先考虑工作地点
在大城市、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职
业;在单位的选择方面,多数毕业生把目
光集中在国家党政机关和一些知名的外
资企业上。除此以外,工资待遇也是毕业
生择业过程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念日趋成熟,
其主流是好的。他们崇尚自我价值的实
现,人生态度积极向上,对前途充满信
心。但在大学生择业的主体意识增强、择
业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存在
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过多重视个人价值
部分学生在职业追求上过分强调自
我价值的实现和追求个人利益,更多地
看重职业名声、社会地位和收入高低,而
忽视了职业的社会价值;更多地考虑自
身的利益,很少考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
益的结合。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
矛盾时,不能服从集体利益,这是价值取
向上的一种失衡。实现个人价值已成为
大学生普遍的思想核心,并主导着毕业
生的择业方向和行为。
(二)过高追求眼前经济利益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
择业时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追求高
收入的择业愿望十分强烈,过于追求经
济利益,忽视远大理想,不同程度地存在
着追求实惠的功利化倾向。许多毕业生
择业时看重待遇、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
高工资、高福利、高奖金成为优先考虑的
择业因素。
(三)过分强调个人发展
大学生把追求个人发展视为职业目
⑹ 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调查报告怎么写
当今大学生就业观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也愈来愈多,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心和有待解决的问题。XX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毕业生的第一年,毕业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XX年毕业生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XX年毕业生达到了338万人;而XX年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五百多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大学生就业作为大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关口,初次就业和第一份工作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成才和成长,因此,选择工作务必要慎重。作为一名刚步入社会的我认识到这一严重的问题后,进行调查。让我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以下便是我总结出来的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观的分析。 首先,大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报酬问题。虽然薪水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干”,这曾经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学生找工作时定下的月薪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学生就业的工资底线也越来越低,随着大学毕业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单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转变: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岗定薪,更强调员工为用人单位带来的实际利润。职场中的机会永远不是遇到的,而是争取到的。同时很多大学生认为他所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为他今后发展的一个过度口,积存经验。除了薪酬是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环境、企业声誉与企业文化、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的稳定性、户口和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等因素也是学生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大学生对于选择工作时因素的看重,与他们认为的工作意义是直接相关的。在大学生看来,最重要的工作意义是自我实现,其次是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个人兴趣所在。而“学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没有得到太多体现。有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对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小部分的人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适就行”,也就是说有大半的人并不强求专业要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学了4年的专业知识。而认为“应该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人只有少数。经常在那里听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说,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饭吃,先养活自己。然而,有很多企业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很多企业认为目前有很多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资低。很多学生着重选择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而相对一些中小型企业情况不是很好,他们认为某些大学生只是抱着学经验的态度,把小公司作为自己进军大公司的跳板,发展不长,对他们公司的长久发展不利。这也是个非常现实的观点,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应当慎重的考虑。此外,大部分人都热衷于名牌企业或者外企,认为比较有面子。其实我认为很多中国本土的中小企业也很有发展潜力,不一定要局限于所谓的外企,给别的国家的人打工,这样才更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也许不是很实用,但我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