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气大学生
Ⅰ 为什么有很多没上过大学的人看不起大学生
现在好多没上过大学的人他们会瞧不起上过大学的人,因为他们会发现他们学历高,但是每月的薪资还不如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学历高有什么用,能力才是更重要的,而且他们有的学生即使是大学生,但是他和许多人一样找不到工作,或者是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丝毫没有体现出自己学历高的优势。我觉得现在不仅存在没上过大学的人看不起上过大学的人,那些上过大学的人他们也会瞧不起没上过大学的人,他们觉得彼此之间会有代沟,说话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且他们身上的社会气息会更加的重,并没有和同一阶段的人在一起相处舒服。
Ⅱ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如何选择自己的婚姻
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往往是寄托了家庭甚至更多的希望。因此,他们会更加努力,想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不再像父母一样去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但对于农村大学生毕业后的婚恋问题,很多人都会拿出来专门作对比和“研究”,并把“农村出身”的影响最大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大学生都会在城市里处于劣势。
从小相对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他们坚强的性格。他们更懂得珍惜机会、把握时机,也更容易抓住竞争的尾巴,搭上奋斗的列车。所以不少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自身的条件不比城市的大学生差,所以在选择婚姻时并不必刻意强调自己的“农村特色”。
但有一些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和有些城市人一样,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于物质过于重视,也学会了用“非常”手段获得一些额外利益,包括用婚姻换取物质。他们在面对婚姻时,往往把对方的经济基础作为最重要的考量指标,努力让自己“嫁得好”,以免去自己的奋斗之苦。但这种选择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风险,一不小心便会让自己陷入家庭或者经济危机。
所以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还是应该靠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地赚取在城市里生活的资本,靠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也让婚姻中的另一方对你肃然起敬。那些因为自己家庭条件不好而非要选择嫁入豪门或者做凤凰男的农村大学生,在婚姻中会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也不会得到对方及家庭成员应有的尊重。
婚姻是以情感为基础的结合,而不应因为“农村”的因素而把婚姻当成交换物质的工具。
Ⅲ 怎样才算农村大学生
出身是农村的大学生,户口尽管是城镇的,但是你一直在农村生活,这只是一种称谓回,没有实际意义。答就像说城市人和农村人一样,以貌取人,比如你户口是城镇的,实际你就是城镇人,但是你一直在农村生活,打扮穿着,言谈举止要是有些土气,就会说你是农村人,可实际你是城市人
Ⅳ 大学堪比整容院,网友晒对比照,男生比女生更惊艳,你怎么看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希望。
考上大学之后就意味着再也不用像高中一样整日被老师和家长念叨,在大学里,我们可以穿好看的衣服,可以自由化妆打扮,甚至还能美美地谈个恋爱。
这种自由的生活不仅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还将很多人从内而外地进行了“重塑”。
当一个大四的学生去翻看他大一刚入校的照片时,一定会发出这样一番感慨:啊,这真的是我吗?以前的我好土哦!
Ⅳ 上大学后为什么会变得社恐
很多大学生在自己宿舍里可以不受任何拘束的夸夸其谈,甚至可以说是肆无忌惮,而在陌生人面前却寡言少语,一味发扬沉默是金的精神。这可能是大学生所处的这个特殊阶段的原因,进入青春期,年少气盛,大学生都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对外界的各种反应比较敏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观点,怕自己一旦说错话会遭别人排斥、鄙视,尤其在异性面前担心会更重,所以尽量使自己保持沉默,从而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出现,这种原因可以归结为青春期的特殊原因。
还有的大学生并不是发自心底的不愿出现在公共场合,做事交往等都束手束脚,不能根据自己得意愿来处理当前所遇到的各种事件,这就需要追溯到其家庭环境。大学生在从小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会不断地给予教育,可能在此过程中就不自觉的受到压抑,家教稍严的家庭,大学生在外所受到的各种来自意识里的束缚会更多,尤其是女生,家教的过程中会不断提醒其需要有个女生该有的样子,需要自敛,而不应该放任自己随心所欲,这就毫无疑问的加重了大学生与人交往中的心理障碍,这种原因可以归结为家庭环境原因。
有的大学生不愿意过多的与人接触交流是因为总觉得自己在任何地方都低人一等,尤其才进入大学,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而自己却什么都不会,每次表演或开会都只有当观众的份;有时又会过多的在意自己是农村来的,觉得自己的言谈举止都显得土里土气,跟不上所谓的潮流;有时还会不自觉的将自己和别人作比较,比如家境,别人家有轿车自家只有自行车,别人家有三层洋楼,自家只有小平房……诸如此类,总觉得自己在人前抬不起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因而拒绝与人过多交流来往;这种情况可以概括为自卑心理引起的社交恐惧症。
二、怎样解决大学生社交恐惧症
首先,我们大学生要一定要自信,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只有自信了,才会有勇气去挑战以前没做过的认为难的事情,才会使自己常常快乐;一旦自信了,就可以很好的克服自卑和害羞,“社交恐惧症患者最深处的原因就是无法接纳自己。‘如果自卑是毒,你自己就是解药’,从而有效抑制社交恐惧症的发生。
第二,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若是将自己的目标定的太高,就容易脱离现实而不容易实现;若是常常追求完美,就容易患得患失,太过在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试图采取各种方法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从而迷失自己。因此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不用过于在意别人的种种看法,就不会出现手足无措、伤心失望的情况。
第三,时常给予自己积极地心理暗示,不断告诉自己,社交恐惧症的情况是可以克服和消除的,这样可以逐渐否定以前种种消极的意识,从而变得更加乐观。
第四,可以适当的强迫自己改变现状,到人多的地方,比如食堂和大街上,主动向路人问询;试着参加聚会、活动和各类表演,试图展现自己的长处,试图参与发言;不断地强迫自己不断地联系,时间长了肯定会有好转。
第五,适当和父母进行交流,诉说自己的想法,尤其女生,毕竟大学生自身已经步入成年阶段,不可能永远随着父母的意志生存,从而减轻来自家庭的束缚,这是应对家庭环境原因最好的方法。
第六,药物疗法,这是专门针对生理原因所诱发的社交恐惧症,运用药物来进行调节改变身体里化学物质失调状况。
三、大学生社交恐惧症的表现特征
(一)缺乏或丧失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的缺失导致患者在人前不知道如何与人说话和相处,见人就紧张,与人说话的时候面红耳赤甚至颤抖。
(二)对外界感到不安和排斥
社交恐惧症患者通常都不愿意和人接触、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做出让人注意的事情,由此他们感觉到面对任何人、在任何公众场合都是不安全的,于是就对外人产生排斥情绪,害怕出现在公众场合。
(三)强迫性的恐怖情绪,想象出恐怖对象自己吓唬自己
(四)害怕
社交恐惧症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害怕,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出现在公众场合等等。在患者害怕的时候便会脸红、出汗,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发抖、心慌气短、手脚颤抖甚至晕倒的现象。
(五)回避
怕虽然是一种心理过程,但它必然要影响生理功能,于是紧张、出汗、心慌气短以及颤抖都会接踵而来,这些反映,其实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为了摆脱焦虑,回避、逃避便是唯一的手段。在回避的时候,许多患者还会发生“过敏性牵连”,这是一种自我防卫心理机制。对害怕的场面或人,会发生“草木皆兵”的心理泛化,对外部事物产生异常过敏的反应。
四、大学生社交恐惧症的自我调节
1、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2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我们心里以前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心。
2、放松入静训练:找一个安静没有人打扰的地方,舒适地坐下来,闭上眼睛,想像自己来到一个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幽静地方,心境变得平和起来。现在开始放松,从头部到脚部依次想像变松变软……每天至少一次,通过经常这样的练习,能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身体,有助于克服紧张的反应。
3、别太在意自己的反应:紧张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根据强化理论,如果紧张时我们太在意自己的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反应,就相当于在强化自己的紧张行为。使其一步一步的加重。而当我们不去管自己的紧张反应后,由于紧张得不到注意和强化,紧张反应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4、具体可以用系统脱敏法来消除恐惧心理。它是反复接受恐惧的刺激,接触恐惧目标,从而逐渐适应这种刺激,逐渐消除这种恐惧,其刺激强度可由弱到强,循序渐进地呈现,否则会加重恐惧感。
5、可以用厌恶疗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根皮筋套在手腕上,一有恐惧情绪或想法就用力弹一下,要感到疼痛才行,这也是一种强化,过段时间症状就会缓解。
Ⅵ 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有什么区别
同样是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在外貌上,还有在思想上、心理素质上以及其它方面。首先,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是不同,农村大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还需要帮助自己的父母干农活,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还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总的来说,由于受教育环境的不同,以及家庭成长环境的差异,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差距也比较大,要想摆脱这种现状,还得依靠国家和自己,国家要加强对农村的政策扶持,加强农村教育,同时自己也要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不断的鞭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