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考古跨考考研复试
㈠ 跨专业考研难吗
跨专业考研比较难,跨专业考研相当于零基础开始。如果不是本专业就业前景真的不好,或者真的是不喜欢本专业外,一般是不建议跨考的。
在为期一年的复习过程中,如果去跨专业,而且从冷门跨到热门,或者跨到完全不相干的专业,比如原来学生物,非要学金融,原来学医学,非要学管理、会计,这样面临的难度比较大。毕竟一个是你学了4年的,有专业基础、竞争优势的;一个是要从头开始完全零基础的。
跨专业考研注意事项:
1、适合自身
在决定考研时,先问问自己,我考研的动机是什么,我的兴趣在哪里,兴趣能和考研联系在一起吗,哪些院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加之半年的复习,我大概能达到什么分数水平,有望考到哪些学校。这些问题是你择校之前必须思考的。学校和专业就在那里,而适不适合你,才是最关键的思考点。
2、专业适合
全国共有多少所院校符合你专业选择的要求,你的能力适合冲击哪个层级的院校,这个层级的几所院校是否符合你的期待值,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你的目标专业是否是这些院校的重点专业。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考生谨慎考虑的。毕竟,研究生时期的专业很有可能影响你未来的职业生涯。
3、地域选择
对于不跨专业跨院校或者“三跨”的考生来说,地域问题同样是择校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有必要看一看院校的所在地是否符合自己今后长远的发展需求。很多人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会继续留在读研的那座城市打拼,而那座城市和家的距离、和自己职业生涯走向的规划是否存在冲突同样需要考生们慎重思考。
㈡ 想跨专业考考古学研究生,会不会很困难,得准备些什么哪些院校比较好,哪些院校好考一点
跨专业都是有点困难的,而且你现在已经大三了,要早做决定了,放弃现在的专业很难很痛苦,而决定另一个专业需要很大的决心,无论你现在的选择是否正确,你只要坚持到最后,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考古学在全国来说,一流的肯定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
然后是西北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等,其它的就不是太出名了。
考古考研,就初试来说,只要复习好专业课,英语就应该没有问题,而且最好是去报考学校找资料,因为初试很多题目都是老师讲过的,每个学校都不一样的;至于复试的话,最好与老师接触接触,考古老师一般都比较随和,而且老师一般都有考古工地,如果你能去考察或是实习,当然是最好的了。
最后,有必要告诉你的是关于考古的前景,考古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田野考古,这是考古人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你会获得很多收获,知名的考古学家也都是从田野考古摸爬滚打出来的,而且田野考古也是考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工作前些年必然是要在田野考古工作一段时间的。
你要考虑好你的爱好、兴趣对于事业的意义所在,好好做决定,因为你的这个决定意义重大。而且,如果做了决定,就不要怕难,坚持自己所选择的并且努力就对了。
㈢ 南京大学考古与博物专业的研究生有收跨专业的咩
有的呀~有专业硕士、学术硕士。不过跨专业考研考考古以后是没有机会考领队资格证的,慎重啊!考不了领队基本没出息的
㈣ 我想明年跨专业考研,考考古专业,有什么好的学校,现在需要学什么科目
跨专业考研,考考古专业,难度较大。因为既要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还有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比较精通。
需要学的科目有: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史、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田野考古等。
考古专业比较好的高校、研究所有: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等。
希望帮助到你,欢迎追问。欢迎采纳!
㈤ 我是一名普通大学的大三学生。我学的不是历史学,但想考南京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请高人指点一下。
南京大学的历史学专业中世界地区、国别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科研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学科优秀梯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就业很保障!
与你分享一些复习方法吧!
1 先具体后抽象
历史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时间性。如果不考虑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可以说,一部古代史就是各个王朝的累加。基于这样的特点,复习中国古代史,应以时间为线索,先了解、熟悉、掌握各个朝代的具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再去关注跨越几个朝代甚至整个中国古代的重要专题。缺乏对具体朝代、具体事实的了解,匆忙进入专题史的阅读,将会遗漏许多知识点,对专题的认识也不会深入,只是一种死记硬背,考试时很难有好的发挥。
2 以面为主,以点为辅
这个方法主要针对初学者而言。具体说来,初读教材,目的在于对历史过程的概括性了解,可以说没有任何重点,尤其不要过于关注或强记考试点,特别是十分具体的考试点,如考试中的选题填空,教材中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那样将会分散对历史整体了解的注意力。以西汉为例:不分轻重,阅读三次,然后试着回忆,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十分具体、琐碎的知识点印象模糊,如汉文帝时期赋税征收的数额、减轻刑罚的具体名目、察举制的年代、对匈奴作战的年代等,留在你脑海中的是比较概括性的内容,如文景之治有经济方面的减轻赋税,法律方面的轻刑慎罚,民族方面的和亲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一些重大举措等。这说明你的阅读有了重大收获,已经开始建立起对文、景、武三朝的平面认识。至于模糊的知识点,不要着急,那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各朝代均是如此。
3 阅读与回忆相结合
一部教材,可以先读三遍,有了一定了解后,试着回忆学过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回忆的并非零碎的知识,而是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整个古代史,这其中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按顺序回忆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及对外关系等。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个: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如车上、路上、枕边甚至排队时均可从事这项工作;而且这种回忆用时甚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教材内容回忆一遍。二是变死记为记忆。你的记忆并非对原文的复述,而是大概意思的回忆,不求与原文一致,只求大意,最终的收获将是“得意忘言”。进行回忆,你只需带一支笔,一片纸,将印象模糊或一无所知的内容做成笔记,然后再到教材中寻找,补足。
当然,按朝代顺序的回忆做得足够好以后,你就需要变换回忆的主题了。可以再以人物或专题为线索,进行回忆。你可以随时在空闲时间回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迹,也可以随时回忆某个专题,如汉与匈奴的关系,唐与突厥的关系。整个古代史肯定经不起你这样纵横结合的无数次回忆,如果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你将会发现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最终达到很高的境界,整个历史将转化为你自己的知识,任由你使用、发挥。无论纵向、横向,还是选择、史料,你将无往而不利。
4 相互比较,适当剪裁
对教材有了比较充足的了解后,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内容。例如:每个朝代的经济发展均包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繁琐、细碎,全部牢记既费时费力,亦无必要,应将精力放在每个朝代有特色的方面。如农业生产工具在整个古代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要掌握的内容主要有:商代耒耜、春秋铁器、汉代犁铧、唐代曲辕犁、简车等。其他内容亦应如此处理。这样,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较之教科书要大大减少,掌握起来难度也将大大降低。
5 固定复习时间
这个固定主要指每天应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保持连续性。历史学需要记忆,但并非死记硬背的学科,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掌握,效果会事半功倍。理解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因此集中时间段对历史进行冲刺,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尽量保持每天一读,这样始终保持对古代史的一种感觉,同时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效果会更好。每天交叉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不要连续数天只看古代史、或世界史,这意味着每一专业的复习周期延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前面又忘了后面,这种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同时交叉复习(最好古代与古代对应,近现代与近现代对应),可以将两者互相对比,互相联系,比如同一年代发生的事件,就可以联系起来记忆。时间的长度也最好固定,比如每天各拿出三小时复习中国史和世界史。
不妨听听跨考2012年考研历史学导学班,可以为你解决考研初期的很多困惑!
㈥ 考研可以跨专业考吗
当然可以啊,不过有些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否需要基础
这点小伙伴们必须要注意阅读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有部分专业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
如果没有基础,就算侥幸考上了,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因为基础不足而导致在学习专业课时非常吃力,例如一些艺术类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相关专业等都是需要基础的。
二、是否限制本科专业
有的专业由于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所以会限制你的本科专业。一般来说,很多医学类专业会限制本科专业,如果你本科不是法学专业,就不能报考法律硕士(法学),只能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
比如中国 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三、是否需要加试
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毕业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
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
四、分数线是否不同
跨专业考研和本专业考研的要求在复试和初试的要求是一样的。有同学会认为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和别的考生不同,但实际上,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因为你是跨专业生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由于你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