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博士材料
㈠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主要介绍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生物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等五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材料学(原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全国首批博士点之一,也是国家和原国家建材局重点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九五”、“十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学科, 教育部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学科,还是“长江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一、基本情况同济大学材料学科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基地,联合功能材料研究所、玻耳固体物理研究所、复合材料研究所等单位,教学实力雄厚,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在水泥基材料、玻璃、高分子化学建材、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尤其在新型建材(绿色建材)、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始终保持与国际同步的状态。
二、建设成果同济大学材料学科是国家1981年首批建立的博士点学科之一。1987年本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7年成为“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被批准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第二批设岗学科。2000年12月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通过评审答辨,这样,本学科在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等3个二级学科都具备了博士点。2001年1月设立该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1月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成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材料学学科再次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9月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项目的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列入“211工程”第二期重点建设学科。三、整体发展规划保持同济大学土木建筑学科全、实力强、国内外知名度高的优势,联合同济大学医学院等,走医工结合之路,以新型工程与功能材料基础与应用研究为龙头,重点发展绿色与生态建材、信息材料和功能材料,使同济大学材料学科成为面向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在各类新材料领域具有综合优势、国内领先的研究中心,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汽车工程、环保、医物医用、军工、信息等所需先进材料研制开发基地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重点学科。 为了达到“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目标,学院自1998年9月起设立一个本科专业,既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设五个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建筑材料。学院师资力量雄厚,至2014年已拥有“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其它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多名。在岗教职工13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3人、正高职教师27人、副高职教师40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43人。在读本科生近500人、研究生360余人。
2007年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承担了大量的纵、横向课题,包括国家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等,向社会输出了高效益科技成果,形成了以建筑材料为优势、无机高新技术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齐头并进的学科格局。学院长期坚持与国内外同行密切交流,聘请了来自德、美、日、瑞典等国及我国材料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荣誉或顾问教授。
㈡ 同济博士有哪些
同济大学是一所以工程、科学和建筑为特点的著名研究型大学,位于中国上海市。该校具有多个学院和研究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
1、 土木工程: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力学等。
2、 交通运输工程:包括交通计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等。
3、 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等。
4、 机械工程:包括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
5、 材料科学与工程:包括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复合材料等。
6、 化学工程与技术:包括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等。
7、 生物医学工程:包括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等。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
9、 管理科学与工程:包括项目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业工程等。
10、 法学: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等。
11、 经济学:包括金融学、国际贸易、产业经济学等。
12、 文学:包括汉语语言学、外国语言学、比较文学等。
请注意,这些专业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研究重点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建议您查阅同济大学官方网站以获得最新的博士专业信息。
为了让您更深入了解,
学习方式:
教育部规定,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就业方式:
教育部规定,研究生就业方式包括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类,定向就业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政策说明:
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的博士生,分“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全日制定向就业”“非全日制定向就业”三种类别。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全部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须在入学时转入同济大学可参加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优秀奖学金的评定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在学期间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毕业时可自主择业,并纳入学校就业方案,按照学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实施办法执行。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录取前本人须与我校和所在单位签订三方定向培养协议书,在学期间,人事关系和档案保留在原单位,毕业后回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该类学生不参加学业奖学金、助学金和优秀奖学金的评定。
同济大学2024年在国家专项招收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试点项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等专项。
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学生的奖助、就业和保险,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包括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和“同济大学思政工作队伍计划”等专项。对于非全日制博士生,学校不提供住宿。
不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在学期间不纳入上海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且就读期间不能转变为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除了上述专项外,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的博士生均为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生。
㈢ 同济大学任天斌教授怎么样
任天斌是一位杰出的工学博士,目前担任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他在多个专业协会中担任要职,包括上海市粘接技术协会秘书长,上海新材料协会降解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以及中澳纳米科技协作网络(ISTA-ATN)的同济大学代表。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中国复合材料协会复合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展现了他在复合材料领域的深厚造诣。
任天斌的学术之路始于湖北大学,他在1997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了材料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他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深造,攻读材料学博士学位。2003年1月,凭借其卓越的研究潜力,他获得了德国亥姆霍兹协会的奖学金,有机会在德国GKSS研究中心化学所进行生物材料相关的科研工作。
在学术研究方面,任天斌教授在生物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不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还获得了多项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的资助。他的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生物材料科学的进步,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在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任天斌教授还致力于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指导了多名研究生,帮助他们成长并走向学术或工业界的成功之路。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为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学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任天斌教授的研究兴趣广泛,涵盖了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不仅关注基础科学问题,还紧密联系实际应用,致力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材料科学难题。他所取得的成就为同济大学乃至整个材料科学领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