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挪用班费
1. 认定挪用公款罪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我们在学生时代都会缴纳社团费或者是班费用作课余活动支出,但是几乎每一次的缴纳都不会用得完。有的班级会退回有的则不会,而那些没有退回班费的班级则会认为是负责保管费用的人挪作他用了。其实班费的数额是很小的,那么认定挪用公款罪时存在的问题是怎么样的呢?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同武律师解析。
一、认定挪用公款罪时存在的问题: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2)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2、在认定某一挪用公款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本法第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范围。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之一,该行为人也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确认。
(2)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
(3)考察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具有三性。即从事非法活动性、进行营利活动性和超过三个月未还性。
(4)考察所挪用的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范围。这里的公款作广义解释,既包括货币,也包括有价证券和特定款物。
(5)对于营利型、未退还型的挪用行为而言,还要考察被挪用的公款数额是否属于数额较大,即一万元至三万元范围。其中,公款数额不包括挪用时至案发前所生的利息;营利的多少并不影响对营利目的的认定;案发后行为人是否积极退还公款,并不影响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但退赃行为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6)对于非法活动型挪用公款行为而言,没有数额、时间上的限制。同时,非法活动泛指一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命令和规章的活动,不管该非法活动是否完成,只要行为人把所挪用的公款用于从事非法活动时,即视为非法活动型挪用公款行为。
(7)挪用公款罪的挪用人与使用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但并不影响对挪用人犯罪的认定。
高同武律师补充:
二、挪用公款罪的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对挪用公款案量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
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3、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人挪用公款的数额。
4、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
5、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末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挪用公款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其他情形,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上述规定的数抵幅度,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数额标准,参照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
6、缓刑问题。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1996年6月26日)规定,对下列挪用公款犯罪分子可不适用缓刑:
(1)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没有退赃,无悔改表现的
(3)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将赃款用于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的
(4)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有数罪的
(5)曾因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6)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特定款物,情节严重的
2. 大学生必须交班费吗
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仅需要缴纳学费,还需参与班级和系里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团队建设、学术交流、文化娱乐等,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班费的收取,是学校经费的一部分,用于支持各类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交纳班费是每个学生应尽的义务,它有助于保证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班级组织的户外拓展、运动会、文艺演出等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此外,班费还能用于班级日常管理,如购置班服、购买学习用品、维护班级公共设施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开支,却是班级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交纳班费不仅是对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对学生个人成长的一种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班费的收取应当公开透明,班委会应定期向全班同学公布收支情况,确保每一笔费用都用在刀刃上。同时,学校也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滥用或挪用班费的情况。
总之,大学生交纳班费是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持班级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通过参与班级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