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博士后留校
Ⅰ 郎建平的人物生平
郎建平,男,江苏太仓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0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05年)。84.7苏州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助教,88.9~93.7年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93.7-95.4苏州大学化学系讲师。95.4~97.4日本名古屋大学化学系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97.4-98.8名古屋大学COE研究中心博士后;98.8-99.8美国哈佛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后;99.8-01.3名古屋大学物质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博士后。01.3-至今本院任教,03.4任副院长,无机化学学科带头人,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及“分子设计和器件”校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2004-至今)。
Ⅱ 东北师大和苏州大学哪个好
提到东北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很多人会关注它们的博士后流动站数量。有人声称东北师范大学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而苏州大学没有,这显然是一个误解。实际上,苏州大学目前拥有20个博士后流动站,远超东北师范大学。
当我们讨论这两所学校时,不能仅仅依靠教育部直属与否这样的标准。如果着眼于更容易找到优质工作的目标,苏州大学无疑更具吸引力。假设你的分数只能达到东北师范大学的录取线,那么苏州大学就不再是一个选项。在排名上,苏州大学常年保持在35位左右,而东北师范大学的排名信息则不明确。
苏州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数量众多,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这不仅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推进,也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相比之下,东北师范大学虽然也有其优势,但在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上,显然不如苏州大学。
对于那些希望在毕业后能够快速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来说,苏州大学无疑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其数量众多的博士后流动站不仅能够提供更广阔的研究平台,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东北师范大学虽然也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但在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上,显然逊色于苏州大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博士后流动站的数量,还是从就业前景来看,苏州大学都更具有吸引力。当然,最终的选择还需根据个人兴趣、专业背景和职业规划来决定。希望每位学子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Ⅲ 苏州大学博士后出站要求
苏州大学博士后出站要求要有工作期满等条件纤薯罩。手备
1、工作期满。具体时间为博士后人员与设站单位签订毁闹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在站时间一般为2―4年,总在站时间不得超过6年。
2、.达到设站单位出站要求,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通过设站单位出站考核,设站单位同意出站。
Ⅳ 苏州大学博士后读完可以留校吗
不一定的,不过理论上可行,前提是读博期间你把关系全疏通。
Ⅳ 孟凯的国籍
山东 孟凯,男,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副教授。1980年出生,山东淄博人。2009年毕业于上海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10月进入苏州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10月出站后留校任教。
Ⅵ 博士后王永强销声匿迹20年,不管亲妈死活,是因为什么
2019年常州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妪病危,临去之前想要见自己失去20年音讯的小儿子一面,但是很遗憾最终虽然有人联系到身在国外的王永强,但是他以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表示,拒绝了回去探望病重的母亲。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一位博士后竟然变得如此冷漠,让母子之间的关系恶劣至此?
虽然父母部分做法很大的伤害了身为儿子的王永强的感情,但是毕竟也是生身父母,虽然有劝辍学,但是18岁前,还是有省下来钱给他交学费。20年不闻不问,甚至临死之前想见一面都不行,属实有点冷漠,也有些不近人情。当然未经他人苦,莫言他人事,孰是孰非,各人自有看法。
Ⅶ 乔耀章的人物简介
乔耀章,1954年生,江苏扬州江都市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乔耀章教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政治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政府重点学科政治理论首席专家;江苏省民政厅决策咨询专家;江苏省人事厅考试专家;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
乔耀章1978年7月从苏州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78年9月至1981年8月入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习。现任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行政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东吴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创建苏州大学行政管理硕士、政治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及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一级硕士学位点、政治学一级博士点与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