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本科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

发布时间: 2025-04-12 00:27:55

1. 求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学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评分细则,越详细越好

辅仁心智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
个性测试
1.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测验 16PF
2.
人生观测验

3.
艾森克人格测验 EPQ
4.
自信心心理测验

5.
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
6.
自卑感测验

7.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MMPI
8.
乐观性测验

9.
超常行为检查测验
10.
固执性测验

11.
中国青年人格测验 CPI
12.
个性成熟度测验

13.
气质测验

心理健康测试
14.
SCL-90心理健康测验
15.
生活事件测验

16.
抑郁自评测验
17.
大学生行为问题测验

18.
焦虑自评测验
19.
压力应对方式测验

20.
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测验 UPI
21.
自杀态度测验

22.
Beck抑郁测验
23.
社会适应性自评测验

学习能力测试
24.
考试焦虑测验
25.
学习动机测验

26.
学习方法与技能测验
27.
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测验

意志力测试
28.
承受能力测验
29.
应付困境能力测验

30.
意志力测验

情绪测试
31.
嫉妒测验
32.
情绪紧张测验

33.
情绪类型自测
34.
情绪自我控制测验

35.
情绪社交孤独测验
36.
恐惧情绪测验

37.
情绪稳定性测验

交际能力测试
38.
包容能力测验
39.
学生与教师相处的行为困扰的诊断测验

40.
交际能力测验
41.
交往焦虑测验

42.
处世能力测验
43.
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测验

44.
取悦能力测验
45.
交往回避与苦恼测验

其它
46.
恋爱方式测验
47.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

职业测试
48.
升学就业指导测验(职业倾向)

建议你咨询下
辅仁心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2. 教育部课题组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每个维度包括哪些项目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共有80个评定项目,可归类为10个因子,各个因子所包含的项目如下:

(1) 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包括10,14,23,31,49,53,71,79,共8项,该因子主要反映受试者人际关系方面的紧张,敏感等。
(2)心理承受力差:包括2,17,26,40,50,62,74,77,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觉困难,遇到困难,挫折时,觉得工作学习负担重与难以完成,对待杂乱环境不能忍受。
(3)适应性差:包括6,18,35,38,48,61,69,80,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事情,环境,人不适应等。
(4)心里不平衡:包括8,15,24,39,42,54,63,72,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感到别人对他不公平,抱怨自己赶不上别人,别人有成绩时自己生气,自己出力不讨好,觉得别人亏待自己,对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
(5)情绪失调:包括1,13,22,37,45,52,57,65,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不稳定,心情不愉快,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等问题。
(6)焦虑:包括4,20,28,34,47,58,67,70,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对许多事情心烦,预感有坏事发生,心里烦躁,无缘无故紧张,担心自己有病等焦虑症状。
(7)抑郁:包括7,12,21,27,33,55,59,66,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情绪低落,对前途感觉无希望,对事情不感兴趣,觉得生活没意思等抑郁症状。
(8)敌对:包括3,11,30,41,44,51,76,78,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喜欢与人争论,不能控制脾气,爱刺激别人等敌对症状。
(9)偏执:包括9,16,25,32,43,56,64,73,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不信任人,固执己见,总认为别人背后议论自己与自己作对,不能接受别人意见,我行我素等偏执症状。
(10)躯体化:包括5,19,29,36,46,60,68,75,共8项。该因子反映受试者心理紧张,特别是情绪产生的躯体化不适或症状,如手发抖,头痛,睡不好觉,胃不舒服,心跳加快等

3.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密码有误怎么办

这个软件都是独立的,如果出现其他的问题,只能联系管理员。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4. 郑日昌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简称CCMHS每个维度包括哪些项目

由 12 个分量表组成: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强迫、依
赖、冲动、攻击、退缩、自卑、性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倾向。

5. 沈德立的研究方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主要贡献:
他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心理学专业人才。他统编国家教材,改变中国心理学 “言必称欧美”的面貌。他主持研制第一代和第二代国产心理学仪器,促使中国心理学研究手段现代化。他创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儿童心理实验室,开辟了我国实验儿童心理学的新研究领域:如研究学生阅读汉语的眼动过程,为提高中国学生阅读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研究左右脑协调开发,为中央制定国家的脑科学研究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咨询建议;研究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出许多可操作性建议。他根据国家需要,2001-2006年间主办了10期培训班,为我国334所普通高校培训了66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他主持制定了符合中国社会文化特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为当前高校所急需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2004年对全国高校30万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查,为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奠定了重要基础。他治学严谨,成果丰硕,三十年来长期深入中小学教育实际。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攻关课题,出版专著、教材18部,丛书7套,发表论文7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基础心理学》(1987年教育科学出版社)、《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1997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学生汉语阅读的眼动过程研究》(200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实验儿童心理学》(2004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和《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200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等。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89年国家教委和2005年教育部各一次)、“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992年国家教委)、“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年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2006年教育部各一次)、“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2004年中国心理学会)以及“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0年国家人事部)、“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国务院)、“全国模范教师”(2001年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先进工作者”(2005年国务院)和“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2003年天津市人民政府)等27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与荣誉。他的先进事迹和主要科研成果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读书报》、新华社等媒体均作过专门报道。
一、出身于爱国的知识分子世家
沈德立出身于一个具有爱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满清末年,他的曾叔祖父沈荩因反对清廷与沙皇签订卖国的《中俄密约》而被慈禧下令杖死。抗日战争时期,他的伯父沈其震参加了叶挺将军领导的新四军并出任军卫部长;他的父亲沈其颐奔赴云南,在崇山峻岭的险恶环境中修边滇缅公路,为保障中国后方运输大动脉的畅通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舅舅周先彝参加了中国空军,在南昌上空与日机激战中壮烈牺牲。沈德立的小学是在抗日战争中度过的。他本人曾亲身遭受过200架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长辈们爱国思想的熏陶和个人的亲身经历,使他从小深感国家不强大,人民就要受欺侮,就要挨打,并且懂得了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的重要关系。1949年10月1日下午,他在长沙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的集会与游行,聆听了毛主席发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召唤,决心要为祖国的强大而发愤读书。
二、立志要为中国的心理学建设添砖加瓦
1952年考入大学后,他学习了心理学,毕业后又留校担任心理学教师,从此立志要为中国的心理学建设添砖加瓦。
(一)全国模范教师
从1956年担任心理学教师以来,已经50个年头了。目前,年过7旬的他每年仍坚持给本科生讲课。他的教学始终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许多外系和外校的学生都慕名来听他的课。为了解决“文革”后国内高校心理学教材内容陈旧和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他和张述祖教授承担了国家教委下达的全国统编教材任务,他们两人用了5年时间,编著了一本《基础心理学》,全书62万字,340幅插图,被国内名家誉为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并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为了克服心理学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缺点,他还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代国产心理学教学仪器10种,被全国各高校采用,并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为了全面肯定他在教学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2001年授予沈德立“全国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
(二)中国实验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
作为一个大学教师,他还一直坚持搞好科研工作。他的科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始终做到为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为基础教育服务。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要发展中国的实验儿童心理学。
实验儿童心理学是将自然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相结合,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各种精密的心理学仪器设备去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很少有这方面研究。于是沈德立80年代初在一次全国性的儿童心理学学术会议上,提出要发展中国的实验儿童心理学。随后他做了四件事:
(1)主持研制了第一代国产心理学仪器;
(2)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的心理学仪器设备,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现代化的儿童心理学实验室;
(3)通过文理交叉和学科渗透,在国内组建了一支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并善于攻关的实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队伍;
(4)运用心理学仪器,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感知觉、记忆、思维、情绪、动作、个性等领域的实验研究,为中国儿童心理学取得了一批很有学术价值并且又紧密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的8项主要研究成果:
第一项,研究汉字的形音与形义联系的巩固性问题,为小学汉字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二项,研究我国青少年理想、动机与兴趣,为中央制定关于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文件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项,研究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为解决学生厌学和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出指导性意见。
第四项,研究中小学生阅读汉语的眼动过程,为提高中国学生阅读水平积极开展工作。
第五项,研究左右脑协调开发,为中央制定国家的脑科学研究规划提供重要的咨询建议。
第六项,系统研究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为中央制定未成年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七项,研究高效率学习的心理机制,为贯彻中央提出的素质教育提供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第八项,通过实验研究,排除了一大批所谓“多动症”儿童,为他们摘去了“多动症”帽子,对保证这些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天津师范大学已成为国内实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心。
三、当代中国青少年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拓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青少年与大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中央为此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做好青少年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沈德立受教育部委托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
(一)领导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文件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成员,2003年沈德立承担了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带领全国22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对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6万多大中小学生(包括10多个民族)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普测。其研究结果为中央进一步部署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全面指导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研制我国第一套“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
2004年以前,中国没有自己正式研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2000年以来,沈德立带领全国十多位知名的心理测量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经过4年努力工作,研制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包括4个量表及其软件系统。它的标准化工作是以测查了5万大学生后所建立的常模为基础的。这是中国第一套既符合我国社会文化条件、适合大学生使用,又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测量工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主持的鉴定会通过了这项研究成果,给予很高评价并建议在全国高校推广应用。
2.对30万中国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普查
2004年秋季,沈德立主持了全国高校30万新生入学后的心理普查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使用统一的量表进行如此大面积的心理普查工作,有助于教育部及时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出台和制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政策,以便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同时也有利于参加普查的高校及时掌握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相关的心理预防和干预工作,减少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对本校大学生的影响。
3.对全国334所高校660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开展培训工作
教育部成立了以沈德立为召集人的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教材编写小组,所有编写人员均是我国从事心理咨询治疗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名专家学者。最后出版了一套5本培训教材:《基础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评估》、《咨询心理学》、《心理卫生学》。
2001—2005年期间,天津师范大学受教育部委托,由沈德立主持举办了10期培训班,共培训了全国334所普通高校的660名教师。为我国高校培训了一支受过系统培训、并具有较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
4.组织编写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目前,全国各高校大多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缺乏统一的教材。沈德立领导这项统编全国教材的工作。预计2006年9月,供全国大学生正式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将与广大学生见面。
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赞誉沈德立所指导的上述四项工作“对于推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05年9月,教育部正式任命沈德立为“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四、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工作,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
沈德立长期担任教育系的教学工作,每学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现在,他虽已达古稀之年,除指导博士生以外,每年仍坚持给本科生讲专题课。
在教学过程中,他自觉做到言传身教。他认为一名教师时刻不能离开学生,因为“学生能净化教师的灵魂”。他每接触一个教学班,都要先翻阅“学生登记表”,召开座谈会,找学生个别谈心,深入、具体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
他十分重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曾发表《怎样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搞好教学工作》的论文,对这一很有实践意义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阐述。多年的教学已形成他自己的习惯:上课前,一定要认真准备。对各个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落实,备课、上课的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的选择与利用都一丝不苟。仅是教学用的投影仪胶片,就制作了上千张。他十分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每次上课都要对所授内容一次又一次地设计,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都有一种体会:既受到知识的熏陶,又有教学艺术的享受。他讲课内容丰富确凿,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精辟扎实,但又深入浅出,从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他十分讲究教学艺术,注重启发,研究语言,做到课堂用语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他讲课时表情丰富,生动形象,音调、音量恰到好处,课堂气氛专注、和谐、融洽,师生双方互动。一次,一位学生因故迟到了,没忍心去打乱沈先生的课堂气氛,硬是站在教室门外听了一节课。由于他多年来将心血和智慧倾注于教学,成绩卓著,赢得学生的尊重。
每当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时,他都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给学生作“伊拉克战争与中国的外交政策”的时事报告,澄清学生中的一些模糊思想认识;“非典”时期他组织身边的几位博士生导师,用心理学知识参与抗击SARS的斗争,并将宣讲材料制作为光盘以扩大教育影响。他的先进事迹已被市教育工会收录入“师德楷模”的光盘中,在教育系统发行。
五、热爱祖国,严于律己,乐于奉献,人以德立
沈德立教授始终把自己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溶化在培养学生的工作中,教育学生为祖国而学习。由于他总是充满着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去讲课,去教育学生,所以经他培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都能比较正确地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在大事上、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
他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成长过程,教育学生要有理想、有信念,这样才会有学习动力,才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强盛奋发读书,刻苦学习。他常以我国老一代科学家的爱国主义形象,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且教育学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许多学生因此而纷纷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和思想汇报。
沈德立教授有很高的思想境界,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一书中说:“人的一生能够有效地为祖国服务大约只有四、五十年,对于一个专业工作者来说,这四、五十年是十分珍贵的。因此,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充分地、甚至顽强地展示自己。但对于个人职务和待遇,则应看淡一些,不去计较。”
沈德立十分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珍重自己的责任。一次,他肠粘连发作疼痛难忍,腰都直不起来,为了学生他服用了止剧痛药“可达因”,准时赶到教室上课。学生知情后,热泪盈眶地要求他休息,但他硬是上完了课才离开教室;又有一次,他因急性肠梗阻住院,四天水米未进,病情稍有好转,便把研究生叫到床前进行论文指导。
沈德立是一个不好张扬的人。为了珍惜时间,他经常默默地超负荷工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基本上没有双休日和寒暑假,几乎每天都在学校。他的孙子因此叫他为“办公室爷爷”。有一年春节,天津市领导到学校给博士生导师拜年,就是与他在实验室见面的。
他经常说:“人总要有一种精神,不能光考虑物质利益。不能以自己为中心来考虑问题,要多想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还要想想其他同志的利益。”为此,他曾多次把荣誉和奖励让给别人。他的一位学生说:“在沈德立身边工作,如果自己有私心杂念,会感到脸红”。
心理学界的同仁都知道沈德立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学者。因此大家都非常愿意接近他,乐于同他商讨问题。他也乐意把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告诉别人。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学同仁向他请教治学之道和管理实验室与建设心理学科的经验。他总是热情接待,乐于提供咨询。他还常接受外地同行的邀请,到全国各地的心理系或教育系作学术报告和传授办学经验。“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乐于助人的沈德立教授自然也越来越受到我国心理学界同仁的尊敬。
沈德立长期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又几届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作为心理学界的头面人物,自然掌握相当权力。如何用这些权力,既反映一个人的学品和人品,也是整个心理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沈德立站得高,看得远,注意从大局出发,考虑整体利益。比如,在一次中国心理学会换届的时候,关于谁做理事长的问题,当时对沈德立呼声很高,但他毅然决定并表示由北京的同志、特别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同志来出任理事长更合适。这样,既增强了心理学界同行的团结,也表现了他的欲求有度和为人谦和的品格。许多人反映,在评博士点、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各种奖励时,沈德立总是态度慎重,考虑周到,做到公正。通常,他既能掌握原则,坚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又有一定灵活性,实事求是地考虑方方面面,例如,对西部地区、非重点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均给予应有的关注。评学位点、评项目、评重点学科、评奖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但心理学界的同仁对他领导的这些工作是满意的。同志们还反映,他虽身居高位,但依旧平民作风,平易近人,热情可亲。
沈德立在担任多个全国性学术机构的负责人时,能协调好和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往往涉及个人定位、利益和价值问题,如名、利、面子、看法和评价等。在这方面,沈德立总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无论什么人包括对自己有意见的人也能相处甚至热情相待,即或当面听到一些刺耳的过激言辞也能够承受,特别有肚量,能够宽厚待人。这种考虑个人少、考虑他人较多的人文素养,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体现。他是我国心理学家中最能团结人的长者。他既能团结年长的心理学者,也能团结中、青年心理学者。特别是他能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心理学者。一般人容易做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友好相处,但要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就比较困难,而沈德立却做到了。这是因为他胸怀大局、严以律己、谦虚谨慎、真诚对人。
正是由于沈德立身上具有这些优秀品质,因而能得到广大心理学界同仁的支持和拥戴。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根据平时对沈德立同志为人处世的了解,特意写了一幅条幅“人以德立”送给他,以示敬意。

沈德立男,汉族,1934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现任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院长。1956年毕业于河北天津师范学院。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学进修实验心理学。长期在河北大学和天津师范大学任教。曾任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和中国心理学会第六、七届副理事长。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他胸怀全局,办事公道,长期兼任多项全国性重要学术领导职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与召集人(1992年至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科评审组组长(1997年至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004年至今);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2005年至今)。他出身于爱国知识分子世家,热爱祖国和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深受师生爱戴,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心理学专门人才;他统编国家教材,改变中国心理学教材“言必称欧美”的面貌;他主持研制第一代和第二代国产心理学仪器,促使中国心理学研究手段现代化;他科研创新,开拓了我国实验儿童心理学的新研究领域;他根据国家的需要,开创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他治学严谨,成果丰硕。先后承担“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攻关课题,出版专著、教材18部,丛书7套,发表论文7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基础心理学》、《非智力因素理论与实践》、《学生汉语阅读的眼动过程研究》、《实验儿童心理学》、《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和《揭开儿童心理与行为之谜》等。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以及“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等26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与荣誉。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沈德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3月13日10时46分在津逝世,享年80岁。
http://59.67.75.245/office/tjnu/skin/one/show1.asp?id=2014

热点内容
我考上大学和别人考上大学 发布:2025-04-16 04:13:21 浏览:84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论文 发布:2025-04-16 04:13:11 浏览:696
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就业 发布:2025-04-16 04:12:28 浏览:440
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王文湛 发布:2025-04-16 04:05:37 浏览:400
广州工业大学教授工资 发布:2025-04-16 04:05:31 浏览:201
导师与研究生的情恋 发布:2025-04-16 04:04:54 浏览:574
陕西考四川大学研究生 发布:2025-04-16 04:04:11 浏览:265
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词 发布:2025-04-16 03:58:17 浏览:976
大学生日常生活日记 发布:2025-04-16 03:49:07 浏览:544
大学生医保卡报销时间 发布:2025-04-16 03:47:31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