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骗心得体会
❶ 预防电信诈骗心得体会
预防电信诈骗的心得体会
预防电信诈骗,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校园生活中,大学生更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以下是我对预防电信诈骗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提高防范意识是关键
电信诈骗手段多样,且不断更新换代,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利用人们的贪念、恐惧或好奇心来实施诈骗。因此,提高防范意识是预防电信诈骗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或短信,特别是那些涉及钱财的信息。同时,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
二、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电信诈骗的重要一环。我们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轻易将个人信息、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透露给陌生人。此外,还要学会使用安全软件、定期更换密码等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电子设备和个人信息安全。
三、增强同学间的沟通与互助
在高校生活中,同学间的友谊和互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分享经验来增强对电信诈骗的防范能力。当遇到可疑情况时,可以及时与同学讨论、寻求帮助,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也可以向身边的同学宣传防骗知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四、保持冷静与理智
在面对电信诈骗时,保持冷静和理智至关重要。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婪或恐惧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要学会用理智去分析问题、判断真伪,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电信诈骗,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❷ 大学生如何预防金融诈骗心得体会
大学生如何预防金融诈骗?概括的说,电信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路等通讯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篇1
为了使全县信合员工更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金融犯罪的严峻形势,提升全体职工的防范意识,在县联社的安排下,我社于3月12日下午组织全体职工观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所发生的典型案件现场模拟,案件多发、数额之大令人触目惊心,使我感受深刻,倍受教育。更是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何时何情都不能放松思想警惕,否则,微有疏忽就有可能犯错误,甚至走上一条不归路。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慎用权利,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认真执行联社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做起。现将我观看此次案例模拟现场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触动灵魂,警钟长鸣 。 做金融行业,手中管理与经营特殊的商品—货币,没有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职业观、权力观,不加强学习,不加强改造,就会断送我们自己的美好前程,毁掉幸福美满的和谐家庭。县联社组织的此次观看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对正在作案或有作案动机的人员发出的一次警报,是对执行制度不严,以人情代替制度的行为发出的一次警报,是一次触动灵魂,对全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提高防案意识的再次清洗。
二、加强学习,高筑篱笆
学习可提高人的心智,可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可增加知识积累。作为新时期一名农信社员工,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只有经常加强自我学习,开展自勉、自诫、自省活动,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休养,强化职业道德学习,使自己时刻保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只有加强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努力提高执行力,学会运用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业务经营活动,努力作好执行制度的表率,高筑执行制度和思想防范的篱笆。
通过此次学习,在我们的脑海中要时时绷紧防案工作的弦,要深刻牢记其经验教训,注意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要深刻认识到防案工作也是我们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识到案件的发生对本单位带来的严重后果和造成的巨大风险、对个人的前途带来的灭顶之灾,对家庭带来的巨大不幸。对案件的防范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决不能心存半点麻痹和侥幸,做到警钟长鸣。
篇2
网路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计算机网路,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它是利用网路实施的一类罪,包括普通诈骗、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罪等。诈骗犯罪本身并不属于新型犯罪,但一旦通过网路环境的转化,所引发的社会危害性也随之放大。
一、网路诈骗犯罪的特点
1、网路诈骗以网路为平台,利用了网路空间的开放性、网路系统的脆弱性和网路安全措施的缺失等网路特点。特别是随着经济活动与网际网路的联络日益紧密,网上资讯的经济利益十分惊人,网路诈骗的犯罪者也因此散布大量的虚假资讯以达到其贪利的犯罪目的。
2、网路诈骗的受害群体广泛,具有显著的跨地域性,极易引发群体性、跨省市的 *** 申诉。网路诈骗不同于普通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路本身的无限性特点和超级影响力,能够轻易地将犯罪的触角伸向广大的城市和农村。一旦案发,极易引起被骗事主跨省市的群体性 *** 、诉讼现象,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
3、网路诈骗的隐蔽性,给侦破、取证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由于网路诈骗犯罪的犯罪行为、犯罪物件的数字化特点,导致犯罪的时间和地点难以确定,犯罪时间和犯罪结果相分离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
一应当增强网路安全监管,建立专门的、高素质的网路安全专业执法队伍
笔者认为,要应对专业性和智慧性较高的网路犯罪,必须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网路警察队伍,人员的来源除了对在岗的警察进行定期专门培训、选拔以外,应当从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中招聘 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充实网路警察队伍,还可以聘请网路公司和软体公司中的技术专家做顾问,参与或协助案件的侦破工作。
二设立电子证据鉴定的权威机构,确立电子证据效力
储存于软盘、硬碟、光碟等载体中的计算机资讯资料经审查核实是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重要证据,同时也能生动、形象、准确地为侦破案件提供资讯以发现和蒐集新的证据。这对司法机关准确地查明案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电子证据的制作无法完全摆脱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科技装置越先进,利用它来制作虚假的电子证据也就越容易。而电子证据也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判断核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否则将不具有任何证明力。因此,可设立专门的电子证据鉴定权威机构,以提高确立电子证据效力的能力。
三通过加大安全监管、舆论宣传,减少网路犯罪“黑数”,更有效地打击网路犯罪
由于网路犯罪具有智慧性、虚拟性等特点再加上目前受侦查机关侦破能力的限制,网路犯罪存在较大的“黑数”,而侦查力量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犯罪力量的嚣张。因此要加大网路安全监管力度,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形成重点打击的严厉态势,加大舆论宣传、引导的规模,预防和消除预备犯罪行为,最终形成对网路犯罪的威慑和控制。
篇3
概括的说,电信诈骗就是犯罪分子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路等通讯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
有资料显示,仅20XX年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这四个省市因电信诈骗犯罪老百姓被骗走的钱就有6个多亿。骗子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全国各地,原来沿海多一点,现在西部地区甚至中部大中城市也屡屡发案。有的人被骗了以后可以说是倾家荡产,瞬息之间家里毕生储蓄都被骗走。
每年全国各地都会发生大量的电信诈骗案件,使受害人蒙受大量的财产损失,其实骗子的手段往往并不高明,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呢?总结一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防范知识和防范意识不强。要预防电信诈骗,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会掉馅饼。许多人喜欢贪小便宜,会在接中奖电话或者是简讯的时候,就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上当受骗。
2、防止身份资讯泄露。在个人身份资讯或者是家人资讯的保密工作上,不要轻易将填写有个人资料的凭证、单据等随手丢弃,这样会给诈骗分子有机可乘。另外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电子银行口令卡、U盾等,切莫将资讯透露给他人。尤其老年人更不要在取钱的时候,相信外人,最好只求助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3、如果你在接到了简讯或者是电话的时候,记得,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资讯。收到简讯时,可以打电话给当事人,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只要仔细核实,就能将大部分的诈骗手段识破。如果还是不能确定真伪的话,就找家人或者朋友商量一下。如果是银行发来的,你可以拨打银行的服务热线咨询一下,比如是建行的资讯,可以拨打95533核实。
4、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恐吓电话。遇到这一类的电话,不要惊慌,因为99%以上的“涉嫌洗钱”、“法院传票”之类的电话都是假的。这时你可以让对方向你提供证据,你把这些证据收集好,拨打110电话举报。
5、平时的时候,多身边人分享一下这些诈骗的资讯,把这些资讯与大家共享,你也能得到一些诈骗的资讯类,这样,你遇到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急于上当了。
最后大家应牢记“三不一要”,即: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简讯﹔不因小利而受诱惑,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资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遇到任何可疑电话,要拨打报警电话咨询。相信大家做到这些,就可以将电信诈骗拒之门外了。
❸ 防诈骗的心得体会的作文怎么写
电信诈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诈骗不是每个人都遇到过,但是在校园生活中我们大学生经常碰到电信诈骗的情况。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以下情况:骗子冒充朋友跟事主借钱,有短信黄成娱乐节目节目中奖了,让事主转账缴税,骗子冒充外地的公检法让事主转账等等。这些都是电信诈骗的案例。大学生受骗上当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轻率,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
因此大学生要做好对校园诈骗的预防就必须做到: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在高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
❹ 大学生如何防止诈骗的心得体会
今天晚上学院组织看防诈骗电影,影片利用动画片的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看完本影片,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 诈骗形式主要有街头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人员很狡猾很“聪明”,他们的诈骗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办作假医生,假出车祸者,假出差者,假老师,假朋友,假同桌的你,假女儿等各种身份,骗钱、骗物。他们触碰着道德的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放过你,他们最开始时用好听的语言劝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机恐吓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
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一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诈骗成功。
往事不堪回首,遥想当年,我青涩少女一枚,独自一人来武汉上大学。来大学第一天就被学姐学长骗,对我这个对大学充满幻想的小女生来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记得当时刚来为自己买完生活用品回 寝室,一学姐自称是关心学弟学妹敲我们的门,她进来后就大谈她的大学生活经验,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军训、不要想家之类的。我们当时都觉得学姐真的很好,觉得学姐很亲切。
但是呢,当她讲完讲完这些后,就开始说让我们买英语资料,考四级、六级各种资料,推荐我们买。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学校大一是不可以考英语四、六级的。还有就是一份要200块钱,对我们来说数目还是很大的。都怪我们耳朵软,相信她,就买了她的资料,刚开始时,她还有给我们送几份报纸、一本词典,然后就杳无音讯了。
学姐骗学弟学妹这种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是一种变相诈骗行为。我认为这种行为和我们影片中看到的诈骗分子欺骗老奶奶、善良的路人、担心孩子的妈妈、怀念旧情的同桌的你一样,是很不道德的一种行为。
被骗,在很大程度上是诈骗机关的人员太“聪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被骗人员的某种贪便宜的心理,软弱善良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不被骗,就要练就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心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对人对事,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