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专区 » 上大学辛克莱刘易斯

上大学辛克莱刘易斯

发布时间: 2021-12-20 22:59:24

❶ 辛克莱·刘易斯的人物影响

1929年8月10日,赵景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二十年来的美国小说》一文,将美国小说家分为“罗曼小说家”、“神秘小说家”、“心理小说家”和“社会小说家”等几种类型,刘易斯被贴上了“社会小说家”的标签,首次被译介到中国文坛。一年后,郑振铎在《文学大纲》第46章“新世纪的文学”中介绍了杰克·伦敦、辛克莱·刘易斯等作家,称他们“已被公认为重要的美国作家”。三四十年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写作潮流几乎主宰了整个中国文坛,随着这股写作潮流,刘易斯及其作品《大街》在这一时期被多次译介到中国,20世纪30年代竟出现了三个不同的译本,掀起了译介高潮。
尽管刘易斯的才能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衰退了,但他还有一个基本观点没有改变:他声称自己的作品受亨利·大卫·梭罗的影响最大。他作这样的表白意味着自己本人也在寻求强调个性自由的重要性。在《不会发生在这里》中刘易斯写道:我在思索历史的时候,越来越坚信当今世界上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是由自由、探究、批评的精神所完成的,因而保护这种精神就比保护任何社会制度更为重要。
在《大街》和《巴比特》中,刘易斯展示了这种精神的毁坏;在《阿罗史密斯》中,他证明了这种精神对于具有威胁性的物质主义、随波逐流和自满自足的胜利。要是刘易斯仅仅写了这三部小说,要是他在1926年或者1930年逝世,他的文学声望也许会更牢靠。然而,他毕竟写了这些作品。正如《曼彻斯特卫报》所说,只要“打字机在响着,工资是高的,教育是自由的,影剧院是繁荣的,政府是由人民组成,受人民监督,为人民工作。要使脚步迈得轻松而愉快”,那么这些有关自由精神对保守势力的争斗以及对于平凡庸俗的大手笔描绘仍然有其中肯之处。

❷ 谁能给介绍下新克莱刘易斯 sinclair lewis

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1930年11月的评奖结果,在美国评论界引起的反应主要不是欢迎和赞赏,而是谴责和攻击。大多数评论家不但谴责辛克莱·刘易斯,而且谴责诺贝尔奖评委会“对美国的侮辱”,说授奖给辛克莱·刘易斯是“因为他的书满足了欧洲人侮辱美国的欲望”。辛克莱·刘易斯本人对此当然不会感到意外,因为1920年他的《大街》出版后引起的反应也是爆炸性的。《大街》一方面在当时美国出版史上创了销售量的最高纪录,千万读者争相购读,一年之内印刷了二十八次;另一方面,它也招致保守的评论界对作者猛烈的谴责。《大街》的讽刺太辛辣,揭露批判太尖刻了。作者的乡亲(认出自己成了小说人物原型的)不原谅他,辛克莱·刘易斯的父亲(《大街》主人公肯尼科特大夫以他为原型)也不原谅自己的儿子。从1920年到1929年辛克莱·刘易斯的五部小说都充满了批判性,无怪乎保守势力对他那么深恶痛绝。辛克莱·刘易斯本人当然毫不妥协。和1926年他拒绝接受普利策奖不同,1930年这次他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在领奖时发表了题为《美国对文学的恐惧》的长篇演讲,继续抨击保守势力。嘲讽、揭露、批判落后和保守势力,是他一生的创作基调。他一生的价值在这里,他对美国文明、进步的贡献也在这里。他死后,墓碑上镌刻的,除了姓名和生卒年外只有“《大街》的作者”这几个字。

辛克莱·刘易斯1885年2月7日生于美国中西部明尼苏达州索克森特(Sauk Cenrte)镇。该镇在辛克莱·刘易斯出生时只有2870人。他父亲是医生。辛克莱·刘易斯从小性格内向、孤僻,他爱阅读、思考,爱观察、写作。十七岁中学毕业,到俄亥俄州奥伯林学院(Oberlin College)读了半年书后,考入耶鲁大学。1903年至1908年,在耶鲁大学念书这几年当中,他曾利用假期到船上做工,借机去过两次英国;他还曾短期到作家厄普顿·辛克莱(Upton Sinclair,1878—1968)在新泽西州创办的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农场干过活;他还到纽约做过临时工,编辑儿童诗向各杂志出售;他还曾坐轮船统舱去巴拿马运河区找工作。1908年6月他在耶鲁大学获得学位,然后在美国各地漫游,做过编辑、记者,认识了不少左派作家,包括杰克·伦敦。他大学毕业后主要就是靠一枝笔维持生活的。他结婚两次,都以离婚告终。他一生出版过二十多本书,文章不计其数。20年代成名后他经济收入丰厚,但他多次游欧洲,常以旅馆为家,生活始终显得落漠、孤单。辛克莱·刘易斯于1951年1月10日因心脏病在意大利罗马逝世。按照他遗嘱的要求,他的骨灰运回故乡安葬。

辛克莱·刘易斯的早期(20世纪20年代之前)文学创作没有什么突出成就;30年代以后的文学创作也走下坡路,尽管作品不少,但都算不上大手笔。20世纪20年代这十年是他文学创作上了不起的时期,写了五部杰作。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上详加评论的也就是这五部小说:《大街》(Main Street,1920),《巴比特》(Babbitt,1922),这两部小说不仅成了美国小说史上的扛鼎力作,而且两书的书名已作为词条收进《美国传统词典》、《韦氏新世界大学词典》、《简明牛津词典》等词书中;《阿罗史密斯》(Arrowsmith,1925),写一位正直的医生阿罗史密斯为坚持科学研究、造福人民而到处碰壁、历尽艰辛和磨难的事迹;《埃尔默·甘特里》(Elmer Gantry,1927),写一个宗教骗子埃尔默·甘特里劣迹昭著,但步步高升的荒唐经历。教会保守势力对这部书极为恼火并对作者威胁、谩骂了多年;《多兹沃思》(Dodsworth,1929),反映20世纪20年代两性关系观念的变化。工程师出身的富人多兹沃思,其妻自私、虚荣、追求享受,最后家庭破裂。总之,这五部作品足以体现辛克莱·刘易斯的思想及艺术成就。

长篇小说《大街》出版后没有几年,“大街”就在美国成了家喻户晓的流行语。前面提到的英、美出版的几种权威性词典,以及我国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对“大街”一词都有特定的解释,即泛指一种保守、狭隘、实利主义、自我陶醉的观念和行为。讽刺、批判这种观念行为是长篇小说《大街》的主旨。当然,如同一切文学杰作一样,《大街》的思想、艺术和人物形象是丰富、复杂、多层面,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大街》写了八十多个人物,其中出场较多的人物有三十多个。卡罗尔和她丈夫肯尼科特医生是两位主要人物。两人思想性格不同,优缺点不同。他们对待镇上的不同事件和各种人物持不同态度,自己的思想性格也从而展现出来。书中描写的众多人物又以其各自的言行及人际关系,构成了格佛草原镇这幅五光十色的风俗画长卷。

女主人公卡罗尔出生在一个法官的家庭,从小受良好的教养,聪明美丽,思想单纯,心地善良,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大图书馆短时工作过。她和肯尼科特这位乡村医生结婚后愿意随丈夫到格佛草原镇定居,是抱着“改造草原小镇”的愿望而去的。但她在回家的火车上已经感到肮脏、混乱,下火车后在她面前呈现的小镇面貌寒碜、丑陋、单调、呆板。人际环境同样糟。镇上的人,包括可以左右镇上事务的上层人物,大都心胸狭隘,思想保守,自满自足,庸碌粗俗,爱搬弄是非,爱打听别人的闲事,甚至偷窥别人的一举一动。她想做点实事,如改建市政厅,改造旧房,但上层人士和富人不支持,她碰了一鼻子灰。在她之前,律师盖伊·波洛克也抱有和她类似的愿望,但碰壁之后畏缩、消沉,自称感染了“乡村病毒”。镇上也有以青年、少女为主体的俱乐部、读书会,但他们的活动乏味、肤浅,那些读书报告在学术上完全是空洞、过时的。时间稍长,卡罗尔在众人眼中就成了高傲、任性、自命风雅的人。大家对她敬而远之,她无法融入这个社群。因为与律师波洛克有较多共同语言,因为对裁缝店小工人埃里克的爱读书有好感,想助他一臂之力,卡罗尔在众目睽睽之下又成了闲言碎语中的焦点人物,思想压力不堪忍受。对这个镇,她在厌恶之外,又增加了一层恐惧。更使她目瞪口呆的是恶势力对弱者的欺凌、迫害。工人迈尔斯因为相信无神论,于是不为教会所容;因为言语直率、敢顶撞有钱人,所以被全镇孤立,最后丧妻失子,在镇上无法立足,一走了之。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来镇上当教师的弗恩·马林斯小姐,遭到流里流气的男生调戏,反遭学生家长辱骂,最后也不得不离开这个小镇。对工人迈尔斯和女教师弗恩真正表示同情并给予精神安慰的,全镇只有卡罗尔一人。后来她在小镇实在待不下去了,也只好出走。

卡罗尔在华盛顿待了两年,感到首都和小镇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她明白了:恨个别的人和事是不必要的,这些人和事带有普遍性。挫折和打击磨掉了她的一点棱角,但她的锐气并未消磨尽。她成熟、灵活一些了,但并没变得虚伪。易卜生的“娜拉”出走后是一去不回的,卡罗尔两年后却从华盛顿返回格佛草原镇。那不是兴高采烈的凯旋而归,她是怀着失败英雄的悲壮感回去的。尽管她承认自己失败了,但她恪守自己的信念,声称对镇上的陋习还要继续批评指摘。

和卡罗尔热心改革不同,肯尼科特大夫思想保守,没有什么“开拓、前瞻”的兴趣。要说“前瞻”,他结婚后想先攒点钱再生个孩子,然后盖一所让全镇刮目相看的漂亮房子,再就是攒够养老的钱。为此,在行医之外他热衷于做地产生意。他的兴趣过分向物质倾斜,略显低俗。他不仅不同情、支持卡罗尔激进的思想、言行,而且无法进入卡罗尔读诗、听音乐那些精神领域。他不仅循规蹈矩,对激进的言行还以“绳之以法”之类的口吻加以谴责、反对,而且他把卡罗尔欣赏的高雅文艺斥之为“破烂货”,嗤之以鼻。这些都是作者对他的贬抑,甚至对他的粗鲁举止,如当着别人的面搓脚趾之类,辛克莱·刘易斯描写起来笔尖也是饱含辛辣味的。

但作者决无全盘否定这个人物之意。相反,他处处赞颂这个人物的优秀精神品格,使读者对肯尼科特油然而生敬意。首先是肯尼科特埋头苦干的踏实精神。作为乡村医生,哪怕半夜三更接到病人电话他都马上出诊,风里来雨里去,冰天雪地不能开汽车就赶马车,病情危急就在病人家中简陋的条件下动外科手术。卡罗尔是目睹了这些情景的。平时因两人性格不合她忧郁感伤,但在丈夫的救死扶伤的英雄行为面前她变得像小学生一般崇拜、惊叹。另外,肯尼科特心地善良,因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比起卡罗尔他平时是多了一点等级观念的。对身处社会最底层的人他平时是不太放在眼里的。但一旦这个下等人得了病他就会尽心尽力去救治。贫穷的病人因暂时付不出医药费而畏畏怯怯,他会加以宽慰,甚至还关照家人拿点食物给病人充充饥。他虽然不懂济慈的诗和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但他医术精湛,并努力追赶医学新进展。无数病人就在他那双外科医生的巧手下转危为安了,尽管他那双手不善于爱抚自己的妻子。还有,肯尼科特医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家人。哪怕中伤他妻子的流言蜚语满天飞,他也不为所动;哪怕妻子出走,他也到华盛顿去向妻子表达自己的诚意。这都是男子汉的宽阔胸怀。肯尼科特和卡罗尔两人之间这种互相包容,是他们克服差异免于家庭破裂的基本条件,也是他们各自的内涵和修养的表现。他们都是有突出的优点又有严重缺点的。作者显然爱用对照的手法来显示人物性格。比如拿卡罗尔的缺点和肯尼科特的优点一比照,就更清楚她缺乏韧性,缺乏埋头苦干、一干到底的精神。拿卡罗尔和女教师维达·舍温一对照,也显出卡罗尔缺乏灵活、变通的弹性。维达·舍温毕竟干成了一件漂亮的实事,把新校舍建起来了。这事关键在筹款。向富人游说募捐不但要有耐心而且要有技巧。像卡罗尔那种一语不合调头就走的性格最终是一事无成的。她的思想带有空想、浪漫色彩,她的性格也略显肤浅,虽然她对自己的信念很执着,对下一代的进步充满信心。

卡罗尔和肯尼科特的突出优点,不但与一个国家的立国精神是一致的,而且也和全人类的普世伦理主要原则是一致的。文明、进步是先进力量对保守、落后势力作斗争的历史进程。自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社会又一次掀起大规模的社会改革潮流。改革的中心任务是消除贫困和愚昧。社会改革的深化导致20年代美国经济、文化的繁荣。美国有文学史家认为斯托夫人和辛克莱·刘易斯是最能顺应历史潮流的作家。斯托夫人用《汤姆叔叔的小屋》唤起人们对蓄奴制的憎恨,辛克莱·刘易斯则用《大街》唤起人们对深化社会改革,战胜愚昧、落后的热情。《大街》的问世,无疑是对美国文明、进步的贡献。

❸ 辛克莱·刘易斯的介绍

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美国作家。1914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我们的雷恩先生》问世。主要作品有《大街》、《巴比特》、《阿罗史密斯》等。1930年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获获得者,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920年以前以写通俗小说为主,1920-1929年是其“黄金时期”,他创造了地地道道的美国风格,最早反映出女权主义意识。第三个时期是1929年之后,是刘易斯创作的衰退时期。

❹ 辛克莱·刘易斯的长篇小说《大街》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辛克莱·刘易斯的长篇小说《大街》采用自然主义的纪实性写法,对人物、风景的描写细致入微,语言风格俏皮、幽默,善于运用讽刺手法,题目一语双关,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❺ 辛克莱·刘易斯的长篇小说《大街》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长篇小说《大街》的故事梗概如下:卡罗尔和丈夫结婚后回到他的家乡戈勒镇居住。不久就发现这个小镇的呆板、守旧、愚昧、落后。为了要改变小镇的面貌,她不遗余力地积极尝试着做了许多努力,但却受到当地居民和丈夫的批评和冷遇。种种努力宣告失败后,卡罗尔夫妇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卡罗尔独自来到华盛顿感受自由和文明。当她回到小镇,发现小镇还是依然故我,终于妥协了,只是把改造世界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

❻ 威廉·刘易斯有什么学习经历

1915年1月23日,威廉·刘易斯出生在英属西印度群岛圣卢西亚岛上一个黑人家庭里。

刘易斯14岁读完了中学,毕业后不得不开始工作。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一切机会抓紧学习。求学的迫切心情驱使他决定参加圣卢西亚政府在英国大学设立的奖学金考试。起初他因年龄太小不能参加,直到1932年,他才取得考试资格,通过考试获得了到英国去学习的奖学金。

在思想保守、等级分明和种族歧视严重的英国,一个来自附属领地岛屿上的黑人青年,要进大学学习是有很多限制的。按照英国政府规定,黑人只能在大学学习法律和医学,他却希望能学工程技术,以便将来当个工程师。他的这个愿望根本无法实现。于是,刘易斯决定进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企业管理。他以顽强刻苦的精神认真学习每门课程。1937年,他不仅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优等毕业生荣誉,而且学校还给他攻读工业经济学博士的奖学金。1938年,刘易斯应聘在母校任教,担任助理讲师。此后,他又到伦敦大学,被提升为讲师。刘易斯继续刻苦钻研,于1940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聘请一个黑人青年到英国大学任教是极罕见的,刘易斯的任命曾在各大学引起了轰动。但他的才智终于战胜了社会上的偏见,1948年,年仅33岁的刘易斯成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他在这所大学执教十余年,直到1958年才离开。自1959年到1962年,刘易斯先后任西印度大学的校长、副校长,为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1963年,刘易斯移居美国,到普林斯敦大学任公共和国际事务教授、政治经济学教授。

❼ 辛克莱·刘易斯的长篇小说《大街》的主题是什么

辛克莱·刘易斯的长篇小说《大街》描写了文明和传统观念发生强烈冲突的美国社会里人们那种复杂、微妙、无所适从的尴尬心态。一方面留恋淳朴的大自然,欣赏传统的风俗、恪守传统信条,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这些又是阻碍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利因素,二者难以调和。

❽ 辛克莱·刘易斯的写作特点

现实主义
刘易斯善于嘲弄“美国生活方式”,他擅长运用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等方式进行讽刺,充满讽刺、诙谐,风格粗犷、直率。这一切,也是美国新文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实利主义
追求实利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典型体现。在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中,利益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追逐利益几乎是所有人行动的中心。在《巴比特》中,人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赚钱,这是“美国商业社会的活力和远见对教育科学所作的贡献”。家庭自学课程辅导班为了吸引学生,广发广告传单。为了吸引更多生源,获得最大利益,广告商抓住民众热衷于赚钱的心态,在广告传单上大肆宣传自己的课程可以帮助他人赚钱。“第一张正上方是启发教育的符号——不是过时的灯盖、火炬、或者智慧之神密涅瓦的猫头鹰,而是一排美元的符号”气有些广告为了吸引客户,大标题就开门见山地标上“钱!钱!钱!”。教育被同利益直接联结起来。对利益的追逐,使得人们更为浮躁,比起耗费大量时间学习,短期速成的学习更吸引人。“任何男人、女人或儿童不需要累人的练习、特殊训练或者长期研究,也不必浪费时间、金钱或精力,都能学会看谱演奏钢琴、班卓琴、短号、黑簧管、萨克斯管、小提琴或击鼓,并且学会视唱”。
辛克莱·刘易斯在他的小说中大量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关系的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有利益来维持,刘易斯批评了这种关系。在物质化的社会中,人都是自私的,贪图物质享受,任由物性支配着自己。为了取得成功和发财致富,人们可以不择手段地打击自己的同伴。与人交往时,也以获得利益为目的。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和利益的,则积极交往,巴结逢迎;反之则敷衍回避。人同人之间只剩下冰冷的利益关系。
标准化
标准化和一致性是当时的一种不良社会现象。辛克莱·刘易斯在此以巴比特的经历作为例子,有力地攻击了标准化与一致性。它们的势力如此之强以致成了人们的精神枷锁。有些人受其束缚却毫无感觉,反而乐在其中,其他人呢,虽然意识到这令人讨厌的限制,却又无路可逃,只好忍受着。这正是辛克莱·刘易斯的抨击目标之所在。
文化
刘易斯《大街》等小说就是对2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方式的生动和逼真的呈现。当时的美国正从一个以生产为主体的社会向以消费为主体的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代表现代文化思潮的青年与保守的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与对抗,出现了一系列带偏执狂色彩的“非寻常事件”。而当时的文学领域则主要是两种现象的并存:一是占据主流地位的豪威尔斯式的粉饰太平、温文尔雅的“乡镇神话”,二是不满于国内保守的文化氛围、自我流放巴黎的“迷惘的一代”的特殊的文学景观。刘易斯正是通过对长期浸润其中的文化的深刻体验、精细观察和理性的思考,以一名斗士的勇气,勇敢地站了出来,一反当时流行的歌功颂德的叙事文风,也不同于以逃避现实、以理想和梦的破碎来阐释迷惘的叙事文风,对其中感受最深的“集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于一体”的民族文化特征所呈现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叙事。由于它所叙述的反叛的文化叙事与20年代特殊的文化历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特殊时期民族文化共享的意义、信仰与价值,因此,其所体现的观点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民族文化意识的一部分。而这一切成就绝非空穴来风,又都与作家刘易斯自小的成长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刘易斯的成长环境虽然也有缺陷,如生母的过早离世、父亲的不理解、对周围环境的不满意等,但更多的是关爱、强烈的求知欲和书海漫游的历程,是细密观察环境、犀利解剖环境然后改变环境的磨砺过程。收获的不是恨,而是非凡的观察力、准确的表现力、渊博的知识储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追求美好、揭示丑陋的意志力和反叛精神。刘易斯《大街》等来自大街的反叛文化叙事小说,从埋下种子,到破壳而出,经历了差不多三十年的锤炼过程,正因有了这些独特的历史语境,辛克莱·刘易斯这位美国人在精耕细作的民族文化沃土上开创出了新的文风——美国式的风格,辛克莱·刘易斯成为了美国文学的开路先锋。
女性主义
刘易斯小说中的女性问题也吸引了当代批评的注意。刘易斯的成名作《大街》就是通过一个女性的意识,通过她矛盾的心态来展开故事的。《大街》出版的同一年,美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那正是历史上女权运动勃然兴起的时候。而今天,女权或女性研究已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话题。在这部成名作中,刘易斯选择女性作为小说主人公,对一战后美国生活的好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映:在这个政治解放、社会变迁的时代中职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女性的认识态度的改变,以及对传统的性别角色进行的反叛等。因此《大街》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除了《大街》以外,《职业》、《安·维格斯》和《卡茜·丁伯莱》(Cass Timberlane ,1945)等,都表达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不愿成为“ 附件” 而寻找自我的主题。在20年代,已婚妇女有没有工作权利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在《职业》中,刘易斯将职业妇女尤娜·戈尔登作为小说主人公,将她追求事业面临挫折的经历展现在读者面前,明确支持妇女在就职方面的平等权利,反对性别上的双重标准。他的很多思想早于60年代的女权意识。刘易斯作品中女性主义题材十分丰富,还有待于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刘易斯的小说也绝对不是只突出了文化意义而缺乏艺术性的作品。马丁·巴库指出刘易斯努力使得美国小说既是艺术的描绘又是一种美国生活的严肃批评。而且也正如罗伯特·麦克拉夫林所说的不是因为刘易斯有美学上的缺陷,而正是因为他艺术上的成就,刘易斯的小说才如此出色。
象征性
刘易斯在他的小说中所创造的人和物往往都具有象征意义和普遍意义,譬如《大街》中的“大街”和《巴比特》中的巴比特。刘易斯从美国民族的乡镇、商业等文化群体中撷取一些最具代表性的故事,通过运用适合其文化形式的叙事策略在小说中把它展示出来。由于它所叙述的故事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这些文化群体共享的意义、信仰与价值,因此,其所体现的观点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认同的成员既包括所述文化内的成员,也包括所述文化外的成员。刘易斯的文化叙事使得此前只能被人们体验和感觉到的无形的习俗成为了有形的习俗,获得了英语世界各民族文化成员的广泛认同。如“大街”(Main Street)泛指以保守、狭隘等为特征的典型小城镇居民和以狭隘乡土观念和实利主义为特征的地方或环境。“巴比特”(Babbitt,Babbitism,Babbitery)成了自满、庸俗、短视、守旧的中产阶级实业家的代名词。如费伦所论,刘易斯的这些叙事也可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它的文化成员可以从完全符合这些习俗的特点到完全地颠覆这些习俗,而颠覆这些习俗正是刘易斯文化叙事的目的。
细节描写
辛克莱·刘易斯笔下对于物的细节描写,其实是在传达一个重要信息,物的每个细节都让主人公不自觉地迷恋,而每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对于物的迷恋,都是一种欲望的呈现,辛克莱·刘易斯的诸多小说都在展示物欲迷恋的方式同时,表达了一种警惕和忧思。在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当中,关于物质主义、物质崇拜等相关的描写涉及到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小说《巴比特》中,巴比特有深深的物质崇拜倾向。巴比特的家中充满了不必要的商品。他使用的闹钟是全国最好的一种闹钟,带有全部现代化的配件,模仿大教堂的钟声,连钟面都是夜光的。巴比特太太的梳妆用具几乎全是纯银的。巴比特卧室中的床塾是花了大价钱的现代化床垫,桌子上摆着一本标准床头书。就像桌子上的那本从来没被翻过的床头书一样,这些商品本不是人的必需之物。这些满足了巴比特虚假需求的商品让他感到幸福。他对自己充斥着各种商品的家充满了自豪感。巴比特有一只精致的雪菊点火器。在对这台点火器向往了一个星期之后,巴比特终于为了节省买火柴的钱以及划火柴的时间而买了这台点火器。对这台点火器充满喜爱之情的大有人在。巴比特的顾客对此也赞不绝口,还兴奋地同巴比特讨论了点火器的各个细节。购买商品不能满足巴比特对物质的崇拜之情,他还返歌赞美一切机械器具,把他们看作真与美的象征。对商品的虚假需求,使得人们成了商品的奴隶。商品不是因为人的需求而被生产出来,而是人为了消费商品而活。人占有的商品越多,获得的幸福就越多,人们完全成了拜物教信徒。
叙述
以往学术界认为刘易斯的小说没有艺术性或者是艺术性低劣,有的人还认为刘易斯的小说是现实主义和讽刺文学的矛盾杂糅,但是现代现实主义多元化叙事策略的揭示对刘易斯小说的认识起到了促进作用。这表明了刘易斯的小说不是缺乏艺术性,更不是艺术性低劣,而是拥有相当超前的叙事策略。
连接-发展-断裂-连接的多元化叙事线条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把人物置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中,与生活中各种艺术的、科学的、宗教的、政治的、商业的、边缘的、中心的、偏狭的、自满的等各种个人和社会群体相连结,从而生动逼真地呈现出各种迥异的现实生活画面,体现了“集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于一体”的矛盾的文化特征在个体性人物和社会群体身上的各种同中有异的表现特征。
刘易斯对其感受最深的民族文化特征的文化叙事是成功的,其成功也在于他对叙事艺术的贡献,他的现代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叙事特征及其多元叙事策略的建立为其对民族文化特征的深刻揭示提供了有力的表述手段。刘易斯灵巧娴熟地驾驭这一工具,对美国文化所呈现了五彩斑斓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生动逼真的叙事。

❾ 辛克莱·刘易斯受奖演说<美国人对文学的担扰>。请帮莪正确翻译下面的话。

它像一股强劲的自由之风,从西部地区吹进了狭隘沉闷的美国文坛,这是继马克·吐温和惠特曼之后给我们带来的第一股新鲜空气。

热点内容
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 发布:2024-10-06 10:31:55 浏览:965
武汉大学有美术专业吗 发布:2024-10-06 10:29:32 浏览:557
蜗牛上大学 发布:2024-10-06 10:29:23 浏览:238
函授大专可以上全日制本科 发布:2024-10-06 10:27:14 浏览:661
美国大学老师条件 发布:2024-10-06 10:27:07 浏览:847
济南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电话 发布:2024-10-06 09:54:54 浏览:622
徐州大学数学老师授课 发布:2024-10-06 09:46:32 浏览:424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工程专业 发布:2024-10-06 09:37:50 浏览:49
温江大学城电影院 发布:2024-10-06 09:36:46 浏览:967
大连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专业课 发布:2024-10-06 09:28:50 浏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