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专区 » 安徽大学研究生王星星

安徽大学研究生王星星

发布时间: 2024-09-29 22:20:19

① 丁洁的人物生涯

获奖与演出:
2006年 获全国艺术人才选拔活动古筝专业优秀辅导老师
2007年 代表西安音乐学院参加CCTV民族器乐大赛西安巡演音乐会、中日建交35周年音乐会
2007年 参加陕西省首届民族器乐大赛获金奖
2008年 星星烁中华民族艺术比赛获古筝专业金奖
2010年 指导学生参加东方青少年艺术明星推选活动获古筝金奖,同时获优秀园丁奖
2011年 参加安庆师范学院艺术周教师专场音乐会演出,古筝独奏《溟山》,协奏《五陵吟》
2011年 指导学生参加首届亚太国际艺术大赛香港总决赛获古筝专业组金奖,同时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2012年 学生参加安徽省音乐类高考获80.7分(满分90)的高分,为安徽省艺考单项第一,所教授的学生现已被华侨大学、江南大学等一本高校录取
2012年 指导学生古筝四重奏获安徽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三等奖
2013年 学生参加安徽省艺考音乐类取得副项46分(满分60)等高分

11月18日,丁洁老师在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厅成功举办了“丁洁艺术硕士古筝独奏音乐会”。丁洁老师系安庆师范学院古筝专业教师,首都师范大学2012级艺术硕士研究生,陕西秦筝学会会员、安徽古筝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安徽古筝协会考级委员会考级评委。自幼习筝,本科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师从薛莲副教授。2012年考入考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攻读艺术硕士,师从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古筝演奏家蒋莉学习古筝。
音乐会选曲严谨,表现形式多样。音乐会以一首古筝合奏《百花引》拉开序幕,三人合奏将此曲描绘出一幅春光明媚、蜂碟飞舞、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美丽图画,喻示了人们欢快、幸福、文明的新生活。乐曲取材与流行西北地区的“迷糊”音乐,通过不同色彩的两种调性对比,音乐欢快而秀美,怡然而自得。《月儿高》,王中山改编,本曲在琵琶曲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在曲意表达上又有了新的拓展,有若风轻月白的晚上,使人联想起飘飘欲仙的优美舞姿。王中山先生于2006年创作的《晓雾》以其独特的构思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成为古筝现代作品的经典之作,深受广大演奏者的青睐,在乐曲的快板乐段,左手快速的指序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春涧流泉》描绘的是春天山涧流泉的奇异景象:如龙吟虎啸,急湍出谷,直泄千里;又如娇啭莺语,委婉潺缓的意境,该曲演奏手法细腻,表达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幽美景象。丁老师随后又演奏了日本著名作曲家三木稔的典型代表作品《风雨》,乐曲如轻风飘入耳际,令人倍感柔意,遐思万缕。又如大雨滂沱,小雨淅沥,风雷卷雨,屋檐垂溅的雨天景致,作品明快洒脱,有如酷暑顷降甘霖,清透致爽。最后以一首《五陵吟》钢琴伴奏压轴,魏军先生用“五陵”借指汉唐故地,以陕西地方戏曲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五陵吟》,与钢琴演奏者共同将作者表达的痛苦、孤独、迷惘、挣扎、坚持、奋发等丰富内心活动,娓娓道来。
此次音乐会高潮迭起,沁人心脾,并受到专业老师以及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展示了青年教师学无止境,不断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② 大学生诗歌的八十年代大学生诗潮纪要

《星星》诗刊下半月理论版资料 1、吉林大学校园诗人群: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苏历铭、包临轩等
2、复旦大学校园诗人群:胡 平、许德民、孙晓刚、李彬勇、邵 濮、张 真、卓松盛、傅亮、韩 云、杜立德、施茂盛、朱蓓蓓、韩国强、陈先发等
3、华东师大校园诗人群:赵丽虹、宋 琳、张小波、于奎潮、徐 芳、张黎明、林锡潜、陈鸣华、于荣健等
4、安徽师大校园诗人群:姜诗元、吴尚华、曹汉俊、沈天鸿、钱叶用、祝风鸣等
5、北京大学校园诗人群:吴稼祥、熊光炯、骆一禾、海 子、西 川、戈 麦、老 木、藏棣等
6、北京师大校园诗人群:苏 童、马朝阳、宋晓贤、伊 沙、桑 克、徐 江、候 马、蓝轲、冰 马、黄祖民、杨 葵、钟
品等
7、武汉大学校园诗人群:高伐林、王家新、洪烛、李少君、邱华栋等 1、1977至1978级(大多是1949至1959年出生)重要诗人:徐敬亚、王小妮、高伐林、王家新、程光炜、徐晓鹤、赵丽宏、石光华、张曙光、丁 当、叶延滨、孙武军、韩 东、周伦佑、曹 剑等
2、1979至1983级(大多都是1960至1964年出生)重要诗人:许德民、宋 琳、邵璞、李亚伟、骆一禾、海 子、简 宁、翟永明、杨 克、于 坚、张小波、陈东东、钱叶用、苏历铭、西 川、程宝林、傅 亮、陈鸣华、尚仲敏、潘洗尘、杨榴红、伊 甸、臧 棣、树才等。
3、1984至1989级(大多都是1965至1969年出生)重要诗人:西 渡、伊 沙、桑 克、徐 江、侯 马、洪 烛、中 岛、戈 麦、小 海等
4、其他目前尚无学校、年级资料的重要诗人:贝 岭、吕德安、孟 浪、安 琪、蓝 蓝、路 也、周 瓒、尹立川、娜 夜、梁晓明、余 怒、叶匡政、田晓菲、唐亚平等 1、1980年诗刊社邀请的17个全国顶尖青年诗人举办的第一届 “ 青春诗 会 ” ,其中就有8位来自大学校园,他(她)们是:梅绍静、叶延滨、高伐林、徐敬亚、王小妮、徐晓鹤、徐国静、孙武军。
2、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甘肃〈飞天〉杂志开设〈大学生诗苑〉专栏,专门刊发大学生诗作,培养了大批校园诗人。
3、1983年,哈师大潘洗尘着手编缉第一部全国性大学生诗选〈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并于次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前,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复旦大学诗歌选〈海星星〉已公开发行超过八万册;1984年,潘洗尘、杨川庆合写的国内第一篇专门研究大学生诗歌的文章〈诗的蓓蕾在校园绽放〉在〈当代文艺思潮>发表。同年,中国第一个跨校诗歌社团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学会成立,会员620人,由潘洗尘任理事长并编辑出版全国第一本公开发行的大学生诗刊《大学生诗坛》。此后,重庆大学生联合诗社(会刊《大学生诗报》)、福建省大学生诗歌学会(会刊《南十字星》)相继成立。
4、1983年,吉大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在〈当代文艺思潮〉发表并引发诗坛地震,该文与谢冕和孙绍振的文章被批判者们统称为“三个崛起”。
5、1985年,中国人大81级学生程宝林自费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大学生自费诗集诗集《雨季来临》引起巨大轰动。另一本引起影响的大学生自费诗集是吉林大学苏历铭和中国人民大学杨榴红合作出版的合集《白沙岛》。 本名录根据以下资料综合整理(共计195人):
1、《八十年代大学生诗坛历史备忘录》(姜红伟著)
2、《飞天“大学生师苑”1982-1985合订本》(张书绅编)
3、《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北方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潘洗尘编)
4、《当代大学生抒情诗选》(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董小玉周安平编)
5、《中国当代校园诗歌选萃》(作家出版社1990年版马朝阳编)
1977级(27人):
吉林大学中文系 徐敬亚 王小妮 吕贵品
武汉大学中文系 高伐林 王家新
河南师大中文系 程光炜
湘江师院物理系 徐晓鹤
湖南师大中文系 骆晓戈
东北师大中文系 徐国静
陕西师大中文系 梅绍静
西南民院中文系 吉狄马加
华东师大中文系 赵丽宏
安徽大学中文系 蒋维扬
四川师大中文系 石光华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张曙光
湖南师大中文系 刘 犁
中山大学中文系 马 莉
河南师大中文系 易殿选
四平师院中文系 薛卫民
北京大学经济系 吴稼祥
陕西财经学院 丁 当
华东师大中文系 戴达奎
杭州大学中文系 吴 晓
西北师院中文系 韩 霞
复旦大学中文系 韩 云
浙江大学中文系 张德强
内蒙古师大中文系 赵健雄
1978级(26人):
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 叶延滨 陆 健
浙江舟山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孙武军
山东大学哲学系 韩 东
西昌农专 周伦佑
西安财经学院 沈 奇
上海大学文学院图书馆系 张 烨
广州外语学院英语系 柏 桦
上海铁道学院机电系 陈燕妮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沈天鸿 姜诗元
复旦大学中文系 孙晓刚
山东大学数学系 蔡天新
吉林四平师院中文系 宗仁发 于耀江
杭州大学中文系 王自亮 力虹
北京大学中文系 朴康平 熊光炯
四川达县师专中文系 张建华
江苏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曹 剑
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卓 凡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其钢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邓万鹏 于二辉
山西大学中文系 周同馨
1979级(28人):
复旦大学经济系 许德民 邵 璞 李彬勇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宋 琳 张黎明 于奎潮 于荣健
西南师院中文系 李亚伟 万 夏
北京大学中文系 骆一禾
北京大学法律系 海 子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曹汉俊
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系 简 宁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翟永明
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 张子选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 林 雪
山东大学生物系 小 君
广西大学中文系 杨 克
西北大学中文系 杨争光
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刘 杨
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 沈宏菲 汪国真
新疆大学中文系 刘 虹
杨州师院中文系 祁 智
西南民院中文系 尚 方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李光武
湖北宜昌师专中文系 姚永标
重庆大学电机系 李元胜
1980级(21人):
云南大学中文系 于 坚
华东师大教育系 张小波
华东师大中文系 徐 芳 郑 洁
复旦大学中文系 卓松盛 张 真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苏 童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王 寅 陈东东 陆忆敏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钱叶用
兰州大学中文系 封新城 菲 可
吉林大学经济系 苏历铭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杨川庆
北京大学中文系 老 木
兰州大学中文系 普 珉
吉林财贸学院 朱凌波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 阎月君
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彭国梁
浙江师大化学系 荣 荣
1981级(21人):
北京大学英语系 西 川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程宝林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傅 亮 杜立德
华东师大中文系 陈鸣华
四川江津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梁 平
浙江湖州职大中文系 柯 平
四川外语学院 张 枣
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 查结联
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胡万俊
山西大学中文系 潞 潞 张锐锋
重庆大学电机系 尚仲敏
重庆师范学院 燕晓东
暨南大学中文系 黄灿然
苏州大学中文系 陶文瑜
四川大学外语系 赵 野
甘肃电大中文系 人 邻
华中师院中文系 胡 鸿
杭州大学中文系 黄亚州
山东师大中文系 张清华
1982级(5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潘洗尘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系 杨榴红
兰州大学中文系 苗 强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 祝风鸣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宋庆平
1983级(7人):
浙江湖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伊 甸
北京大学大中文系 臧 棣 王清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树 才
陕西绥德师院物理系 刘亚丽
云南昭通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雷平阳
黑龙江大学中文系 陆少平
1984级(8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 西 渡
华中师范学院 张执浩
漳州师院中文系 安 琪
复旦大学中文系 朱蓓蓓
北京大学俄语系 洛 兵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宋晓贤 马朝阳
复旦大学中文系 韩国强
1985级(10人):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伊 沙 桑 克 徐 江 候 马
武汉大学中文系 洪 烛 李少君
复旦大学中文系 陈先发
北京大学中文系 戈 麦
南京大学中文系 小 海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 岛
学校及年级不祥或1986级以后的校园诗人(42人):
贝 岭、吕德安、孟 浪、叶匡政、橡 子、京不特、森 子、郑单衣、陈 染、蓝 蓝、路 也、周 瓒、尹立川、娜 夜、沈 苇、梁晓明、余 怒、哑 石、周瑟瑟、葛红兵、田晓菲、巫 昂、赵红尘、张华夏、师永刚、葛根图娅、马高明、徐 鲁、唐亚平、林 珂、阿 吾、柏常青、李 笠、余笑忠、刘洁岷、莱 耳、黄 梵、陈朝华、马永波、鲁西西、谭延桐、邱华栋。
周运华、陈剑州、傻正、郑子龙、余辜、黄剑锋、吾同树

③ 在兰州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我是考研才有缘来到兰大,本科生都是在榆中县就读,所以就不谈榆中了。说说城关校区这边的情况吧。

一开始本来没打算报考兰州大学的,考研期间看了一篇关于兰州大学的考研经验贴,有部分文科专业研一的时候会先到江苏南通就读一年,单人寝室,落地窗,海景房,超大浴室和浴霸,这幸福的条件立马就让我动容改了自己的第一志愿,当时仅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备考,本来没抱多大希望但是很幸运的过了初试,复试也是最后一个被录取的,真的是很幸运的选手一枚。来到了兰州,第一次看到了黄河,很激动。

兰州大学真的是一个值得的选择,不会后悔,兰大也不会让你失望。

④ 朱子清的介绍多,急用

【生平】
sheng ping

朱自清(1899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州(今连云港市),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海州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朱鸿钧由海州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朱自清妻子名叫陈竹隐。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

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

1916年中学毕业后,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毛泽东曾赞扬过朱自清的骨气,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朱自清走上文学道路,最初以诗出名,发表过长诗《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致力于散文创作,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和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有写景文、旅行记、抒情文和杂文随笔诸类。先以缜密流丽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给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的一种典范;最后以谈言微中、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他对建设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作出了贡献。
作为学者,他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诸方面研究上都有实绩。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国文教学》(与叶圣陶合著)和讲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等。著述收入《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字佩弦,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与上述绚丽禾农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

【著作】
zhu zuo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言。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

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著作书目】
zhu zuo shu mu

《雪朝》(诗集)1922年,商务

《踪迹》(诗与散文)1924年,亚东图书馆

《背影》(散文集)1928年,开明

《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开明

《你我》(散文集)1936年,商务

《伦敦杂记》(散文集)1943年,开明

《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年,开明

《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年,文光

《诗言志辨》(诗论) 1947年,开明

《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作家书屋

《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文光

《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年,名山书屋

《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年,观察社

《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三联

《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年,百花

《朱自清全集》(1-3卷)1988年,江苏教育(未出齐) --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声》
3、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4、 《温州的踪迹》
5、 《背影》
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8、 《女人》
9、 《<梅花>后记》
10、《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11、《怀魏握青君》
12、《阿河》
13、《儿女》
14、《哀韦杰三君》
15、《旅行杂记》
16、《飘零》
17、《说梦》
18、《白采》
19、《海行杂记》
20、《一封信》
21、《序》
22、《春》
23、《绿》

【名家论佩弦】
ming jia lun pei xuan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绝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叶圣陶 :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这样的经验,她这样的想头,不是我也有过的吗?在我只不过一闪而逝,他却紧紧抓住了。他还能表达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浓,味道极正而且醇厚。”

【佩弦逸事】
pei xuan yi shi

函请接济家父

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朱自清先生转往大后方,他写信给当时在上海教书的李健吾,请他就近接济自己住在扬州的老父亲,李健吾自然不会让老师失望。那么,朱自清先生何以有信心如此重托他人呢?原来,这二人之间早已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先生应聘来到清华大学担任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李健吾这时刚好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考取了清华大学中文系。上第一堂课,朱自清先生点名,点到李健吾时,问道:“李健吾,这个名字怪熟的,是不是常在报纸上写文章的那个李健吾?”李健吾回答:“不敢瞒老师,是我。”确实是在师大附中读书时,李健吾就和蹇先艾等组织了爝火社,从事新文学活动了。“那我早认识你啦!”朱先生高兴地说。下课后,朱自清先生劝李健吾:“你是要学创作的,念中文系不相宜,还是转到外文系去吧。”当时中文系只念古书,所以朱自清先生这么说。李健吾听了朱自清先生的话,第二年就转到外文系去了。师生虽不在一个系,但李健吾写了作品,都先送给朱先生看,始终把朱自清先生当作导师。朱自清先生也每次都字斟句酌地帮李健吾定稿。多年互动,使他们真挚的师生情笃定终生。

不领美国面粉
bu ling mei guo mian fen
由于长期的困苦生活和工作劳累,朱自清先生患了严重的胃病。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他的病情也加重了,然而他顾不得疗养,倒是更加忘我地投入到斗争中去。此时的朱自清先生,已经重病缠身而且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立即让孩子把面粉配给证退了回去。8月上旬,朱自清先生病情恶化,入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2日逝世,终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先生以微弱的声音谆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这让我们看出了他热爱民族的伟大精神!
吴 晗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99页)我对这件事特别感到亲切、悲愤。事隔十几年了,现在读到这几句话,当时情景还历历在目。所谓“救济粮”是这么一回事:1948年6月间,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法币像大江东下一样,时时刻刻在贬值,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但法币贬值更快,物价涨得更快,原来生活比较优越的教授们,此时也和广大人民一样难以生活下去。特别是家口众多的人,生活更为困难。国民党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别是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他们更是对这种情况忍受不下去。于是便耍了一个手法,发了一种配
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也正当这个时候,美国政府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侮辱的叫嚣。一面是廉价收买,一面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国人民。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
声明是这样的:
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
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也和往常一样,决定每人负责联系若干人,年纪大一点的教授多半是归我跑腿的。我拿着稿子去找朱自清先生。当时,他的胃病已很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吃一点就要吐,且面庞瘦削,说话声音低沉。他有许多孩子,日子过得比谁都困难。但他一看完稿子,便立刻毫不迟疑地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了他的名字。于此,也应该交代一笔,1946年从昆明回到清华园以后,他的态度有了显著的改变,不再沉默了。他反对内战,讨厌国民党。对共产党的看法也开始改变了,他曾在公开集会上朗诵解放区的诗歌,有时候还和学生们一起化装扭秧歌,弄得满头是汗。在反对美国反对国民党的一些宣言、通电、声明等等的斗争中,我总是找他。他一看见我,也就明白来意,“是签名的吧?”看了稿子,就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我记忆所及,大概十次中有八九次他是签名的。也有不签的时候,原因是文字的火气大了一些。这次,我也曾找了另外一些教授,都是平时比较熟的,或是住在附近的,大多数签了名,但也碰过钉子。有个教授只有三个孩子,但他的答复很乾脆:“不!我还要活!”朱自清的胃病是饿出来的,家里人口多,要他养活。在昆明的后期,有人算过帐,我们这类人的薪水折合战前的银元仅约十几元钱。 朱自清对政治是关心的,但不大发表意见,可说是温文尔雅,没有火气。抗战时期,消息被国民党封锁了,对于国民党对日本帝国主义消极抗战,对共产党却积极摩擦,掀起几次反共高潮的真实情况,大后方的人们是不清楚的。他认为只要抵抗,生活过得苦一些也应该,少发牢骚。昆明的许多政治活动,他虽然同情,但很少参加。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闻一多,他感到极大愤慨。复员回到北平以后,又看到美帝国主义帮助国民党发动内战,大打特打,他的态度变了,在美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除了很少几次的例外,他参加到我们的行列里来了。有几件事值得提出,一件是他对编纂《闻一多全集》的努力,我在全集的跋文中曾指出:
佩弦先生是一多十几年来的老友和同事,为了这部书,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搜集遗文,编缀校正。拟定了目录……一句话,没有佩 弦先生的努力,这集子是不可能编辑的。
在当时,编印一多全集这一举动,就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抗议和谴责。相反,和有些人相比,这些人曾经是一多的同班或者旧时同学,有二三十年的交谊,但在一多死后,却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件事,也没有写一篇纪念的文字。另一件是他对青年学生的爱护。举一个例子,有一回他系里的两个学生打架,一个是民主青年同盟的,一个是国民党三青团的。打架的原因当然是政治性的,两人都到老师面前告状。自清先生怕民青这位同学吃亏,背地里劝他让一点。我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写一封信提出意见,请他要考虑政治上谁对谁不对,大概措辞的口气尖锐了一些。第二天他就到我家里来了,非常认真严肃地说明他的用意,春秋责备贤者,他说了进步的学生几句,目的是为了保护他,免遭三青团的报复,同时,他也同意我的意见是正确的。事后我把这情况告诉了民青的同学,这个同学也很感动。他对国民党特务统治的反对,虽然没有大声疾呼,却也可以从我亲身接触的一件事看出来。这时候,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挽救濒于死亡的命运,加强了对高等学校的特务控制。为了抗议,我写了一篇学术论文《明初的学校》,说的是明初,骂的是国民党反动派,送给学校刊物《清华学报》发表。学报的编辑有些是国民党员,他们当然不肯发表,认为这不算学术性文章。我和自清先生谈起,他也是学报的编辑委员,写信给主编,极力主张发表,终于发表了这篇文章。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由于他被胃病长期折磨,身体过度衰弱,但他也明白天快亮了,乌云就要过去了,好日子要来到了。他感到欣慰,在自己的书桌上玻璃板下,写了两句诗:“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从唐人李商隐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套来翻案的。这两句诗十分贴切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7月23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举行“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政治活动。我亲自到他家请他,和他一起漫步从北院走到工字厅。他走一会儿,停一会儿,断断续续地对我说:“你们是对的,道路走对了。不过,像我这样的人,还不大习惯,要教育我们,得慢慢地来。这样就跟上你们了。”开会时他也发了言,主要一段话也还是这个意思,他说:“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有这种人。一条是向下的。知识分子是可上可下的,所以是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阶级。要许多知识分子都丢开既得利益,是不容易的事。现在我们过群众生
活还过不来。这也不是理性上不愿意接受,理性是知道应该接受的,是习惯上变不过来。”
自清先生在理性上知道要丢开既得利益,要过群众生活,他又进了一步了,这是大踏步前进的一步。他拒绝购买美援面粉,在签了名以后,这天的日记记了这件事:6月18日,此事每月须损失600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不止如此,在逝世前一天,他还告诉他夫人:“有一件事得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自清先生是旧时代知识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经是自由主义者,他不大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特别是比较激烈、斗争性较强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具有正义感,随着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奴役、压迫的加强,和向中国人民的武装挑衅、屠杀、镇压,他毕竟忍受不住了。他说话了,行动了,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态度。
另一方面,他坚决不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当时有人要他参加国民党办的中间路线刊物《新路》,他坚决地拒绝了。但是他却带病参加了我们的座谈会。
他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在衰病的晚年,终于有了明确的立场,抬起头来,挺起脊梁,宁肯饿死,坚决拒绝敌人的“救济”,这种品德,这种气节,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1499页)毛泽东同志赞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骨气,说“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这是我们未死者,特别是一多先生和自清先生生前战友的责任。这种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颂歌,还有待于未来。这一篇文字,只能算是重读《别了,司 徒雷登》一文所引起的一些回忆罢了。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李广田在《最完整的人格》一文中说:“《背影》一篇,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这里说的是解放前的情况。至于解放后,选《背影》的少了一些,而《荷塘月色》一文,则因其文笔的优美,一直被选作教材,为大中学生所吟诵。
为什么朱自清的散文如此为人所推崇?主要因为他的散文具有真、善、美的品格。真,就是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善,是指作品表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是进步的,作者是非爱憎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致。美,当然包括很多方面,而特别为一般散文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它的语言秀美而富有韵味,既如溪水般清澈流畅,又如橄榄般甘美耐嚼。
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中是怎样追求真、善、美的呢?
从内容看,朱自清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不仅大的事情有根有据,就是一个细节,也力求真实准确。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散文中出现丝毫不真实的地方。有这样一件事:他的《荷塘月色》里有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后来有一个读者写信告诉他,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觉得自己那晚确是听到了蝉声,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问了好几个人,并写信向某昆虫学家请教。结果大家都认为蝉子夜晚是不叫的,只是偶尔才叫。朱自清因此怀疑自己是记错了,准备在散文集《背影》再版时,删掉蝉叫这个句子。可是后来,他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而一般人对月夜蝉叫的认识不准确。他为此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观察事物之不易。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自清在对待写作内容的真实性方面,态度是多么认真严肃。
朱自清散文感情的真挚更是有口皆碑。他的《背影》、《给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他在《论逼真和如画》、《论标语口号》、《钟明<呕心苦唇录>序》等文章里,强调“真”“就是自然”,强调“修辞立其诚”,强调“宣传与写作都不能缺少……至诚的态度”。正是这种“至诚的态度”,使他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倾注在字里行间。而这种从心灵深处流露出来的喜怒哀乐之情,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⑤ 高手来!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可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处境,人的精神渴求,写出了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肖复兴的散文创作涉猎范围很广,有有关风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乐艺术的记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笔细腻,意味隽永,写出了水之经典、山之精魂、音乐之永恒,引导读者漫游于自由广阔的艺术天地。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
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
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
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舒婷

舒婷,原名龚佩瑜。
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
1969年下乡插队;
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80年至福 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刘墉,1949年生,号梦然,祖籍北京,现任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及副教授,著名的散文家及画家。其作品以教导读者如何面对人生为己任,行文穿插各种小故事及自己的人生体会,虽无特别的哲理智慧但却颇有寓教于乐的功效,是较高雅的都市文化快餐。(宇慧撰写)

作品年表:

文艺理论:

《中国绘画的符号》(《幼狮文艺》·1972)

《诗朗诵团体的建立与演出》(联合报1981)

《花卉写生法The Manner of Chinese Flower Painting(中英文版)》(纽约水云
斋·1983)

《山水写生法The Thousand Mountains(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4)

《翎毛花卉写生书The Manner of Chinese Bird and Flower painting(中英文
版)》(纽约水云斋·1985)

《唐诗句典(暨分析)》(纽约水云斋·1986)

《白云堂画论书法Inside The White Cloud studio(中英文版)》(纽约水云
斋·1987)(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林玉山画论书法The Real Spirit of Nature(中英文版)(纽约水云斋·1988)
(太平洋文化基金会奖助)

《中国绘画的省思》(专栏系列)(中国时报·1990)

《艺林瑰宝(专栏系列)》(《财富人生杂志》·1990)

《内在的真实与感动》(联合报·1991)

《中国文明的精神(三十集二十七万字)》(广电基金·1992)

《属于这个大时代的丽水精舍》(太平洋文化基金专刊(1995)

画册及录影:

《欧洲艺术巡礼》(中国电视公司播出·1977)

《芍药画谱》(水云斋·1980)

《Th ReaI Tranquility(英文版录影带)》(纽约圣若望大学·1981)

《春之颁(印刷册页)》(纽约水云斋·1982)

《真正的宁静(印刷册页)》(纽约水云斋·1982)

《The Manner of Chinese Flower Painting(英文版录影带)》(纽约海外电视25台
播出·1987)

《刘墉画集(中英文版)》(纽约台北水云斋·1989)

《刘墉画卡(全套三十四张))(水云斋·1993·1994·1995·1996·1997)

有声书:

《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飞扬(刘墉·刘轩演讲专辑)》(台甫德兰启智中心·只供义
卖·1994)

《这个叛逆的年代(刘墉演讲专辑)》(马来西亚华侨董事会联合总会·只供义
卖·1995)

《在生命中追寻的爱(刘墉演讲专辑)》伊甸社会福利基金·只供义卖·1996)

译作:

《死后的世界(瑞蒙模第原着)》(水云斋·1979)

《颤抖的大地(刘轩原著)》(水云斋·1992)

诗、散文、小说:

《萤窗小语(第一集)》(水云斋·1973)

《萤窗小语(第二集)》(水云斋·1974)

《萤窗小语(第三集)》(水云斋·1975)

《萤窗小语(第四集)》(水云斋·1976)

《萤窗随笔(诗画散文集)》(水云斋·1977)

《萤窗小语(第五集)》(水云斋·1978)

《萤窗小语(第六集)》(水云斋·1979)

《萤窗小语(第七集)》《真正的宁静(诗画散文小说集)》(水云斋·1982)

《小生大盖(幽默文集)》(皇冠·1984)

《点一盏心灯》《姜花》(水云斋·1986)

《超越自己》《四情》(水云斋·1989)

《创造自已》《纽约客谈》(水云斋·1990)

《肯定自己》〈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水云斋·1991)

《人生的真相》《生死爱恨一念间》(水云斋·1992)

《冷眼看人生》《属于那个叛逆的年代(改写·改写·刘轩原著)》《离合悲欢总是
缘》(水云斋·1993)

《冲破人生的冰河》《作个飞翔的美梦》《把握我们有限的今生》(水云斋·1994)

《我不是教你诈》《迎向开阔的人生》《在生命中追寻的爱》(水云斋·1995)

《生生世世未了缘》《抓住心灵的震颤》《我不是教你诈②》(水云斋·1996)

《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杀手正传》《在灵魂居住的地方》(水云斋·

热点内容
大学生安全1500字 发布:2024-11-28 19:30:54 浏览:766
浙江有哪些大学宿舍 发布:2024-11-28 19:28:48 浏览:816
2016最热门的大学专业 发布:2024-11-28 19:27:28 浏览:998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考试时间 发布:2024-11-28 19:22:55 浏览:101
赴美国加州大学富勒顿 发布:2024-11-28 19:21:59 浏览:291
女大学生美女 发布:2024-11-28 19:05:57 浏览:672
浙江大学顶尖教授 发布:2024-11-28 19:04:21 浏览:25
大学刚毕业研究生导师就让去他那里 发布:2024-11-28 19:02:35 浏览:766
东北师范大学合作专业 发布:2024-11-28 18:54:03 浏览:472
天津大学一级教授名单 发布:2024-11-28 18:49:10 浏览: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