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上大学就是
Ⅰ 上大学的时候,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上大学以来,我感觉我最遗憾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刚入学的时候,没有去竞选一个班干部。其实在大学中,有很多磨练人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的住。其实在刚上大学之前,也有很多人去告诉我大学应该怎么去做。但是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自己没有经历过也不知道。在大学之前我一直都是一个对管理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也从来没有想过去当个一官半职。但是到大学之后,我为什么会对这个提起兴趣呢?我感觉到大学之后,我需要一个磨练。但是有些东西是可遇而不可得的。你失去了机会就再也没有了。
Ⅱ 如何形容大学生活
计划好你的大学生活
高考刚结束,9月份又有大一新生踏入大学校园。作为学长在大学生活了几年,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学弟学妹分享
1、多交朋友。宿舍里,和舍友们打成一片,可以说舍友是大学朋友中最重要的,你和他们生活一起最多。在班上,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功利上讲,大学同学对你以后的事业很有帮助。还可以在学校里多交一些朋友,有了这些人你的大学生活会更有趣。
2、学习。我的观点是,不要把学习看的太重,注意自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校学的永远赶不上社会,教材用的都是老的,工作后用不上,不然为什么现在的企业招聘的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人。而且你学的未必就是你以后干的。
3、英语和计算机。记住学好这两门。不管你以后考什么都要用,比如考研、考公务员等等;平时玩电脑不要只顾玩游戏多学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4、生活费的使用。不要乱花,省下那些不必要的花销,平时积攒一些。报一些考试等等,或者到一些景点玩玩,长长见识。
5、爱情。在大学谈个恋爱无可厚非。有一点要记住,有了爱情不要忽略了朋友。有些同学交了女朋友后,天天和女朋友腻在一块,结果和身边的朋友交往淡了。参考第一条。只有爱情没有友情你会失去很多的。
6、对自己负责,不要对他人要求什么。大学不像高中--有些人有私心,有些事让人很愤怒。有时候班里通知事情或者报名参加一些比赛等,你不知道,不要埋怨你的舍友同学没告诉你,这很正常。等你呆久了,你就会发现学校很霸道,有些事情很没道理很蛮横,注意习惯,习惯了就好了。
7、参见学生组织,锻炼你自己。学校里有很多组织,广播台、学生会、社团等,去加入他们,这些组织很能锻炼人。我曾亲眼看见一个极度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同学,在社团锻炼了一年,能力突飞猛进的提升,后来成为社团负责人。
8、把大学当作社会。可以说大学是亚社会,自己去好好感受体会吧。
9、去干些兼职工作。可以锻炼你的能力,也可以赚点外快。
10、给自己定未来的目标,要有危机感。不要光顾玩,大一大二你没感觉,等你到大三大四你就会痛苦,因为没有目标,不知道以后干什么。我一直很有危机感,痛苦过一段时间,前段时间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现在正为这个方向努力,所以过的很充实.
Ⅲ 上大学要家长送吗
反对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大学是孩子迈入成年的新开端,新起点,父母要看到孩子作为学生和成年人的双重身份,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上大学。何况,各高校对迎新生的各项工作都有安排,绝大多数学校会在火车站设点接新生,只要学生平安坐上火车或飞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放单飞”,锻炼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在大学四年里,孩子可能随时会遭遇困难,这些困难都应该让他们自己去面对、自己去解决。
由于每个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基本都用在了学习上,因此,父母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等到上大学以后,孩子要从家庭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过去较小的生活范围来到大学生活,这一切都需要从头学起。
现在的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以往在检查学生公寓时,女生宿舍的卫生状况相对好一些,推开男生的宿舍门,难闻的气味呛得人直流眼泪,不是谁的袜子没洗,就是门后堆放的垃圾没人清理,甚至有的学生一学期没有叠过被子。家住西宁市城西区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就读于兰州商学院,今年放暑假回家,孩子大包小包地往家提了一大堆,原以为是给家人带的礼物,谁知打开包一看,都是些脏床单、被罩、衣物,这让黄女士的心一下子凉了下来。
上大学是孩子迈入成年的新开端,新起点,从现在放手至少是个好的开始,多一次机会,多一份成熟。
赞同送的认为:父母亲陪同更多的是一种解放,一种圆梦的感觉。送孩子上大学包含了许多情愫,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贯想的孩子不独立这么一个媒体加上去的问题。
几年前我也被家长送上大学,但这好像也并没有让我变得很不独立。在厦门这个大学生云集的城市,我想问,有几个因为被当年家长送一下,就变得不独立了?
现在好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孩子考上了大学皆大欢喜,要是重点,更是值得纪念一番,要是名牌,摆酒请客都不在话下。要上学了,家长一合计,走,送孩子去,一家人浩浩荡荡杀到北京,那种心情是一种光荣,是一种自豪,顺带再去看看鸟巢,那好像更是一种全家出游的享受了。
高中三年,特别是高三,哪一个家长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看个电视,也要把声音调到最小,生怕打扰到了孩子的复习。高中三年,不但学生很苦,家长也不轻松,憋!高考一结束,分数榜一放,录取通知书一发,解放!送孩子上大学除了有不放心的因素外,何尝没有一种出去放松放松的意思?
所以,有时候家长陪送,倒不一定就是说孩子不独立、娇生惯养什么的。
大学生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工作的,只是一部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要么就留在了大学所在地的城市,要么就转移到了外地,从孩子离开家乡、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雏鹰离巢的时候,远离父母,在另一个城市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就像是飘啊飘的蒲公英,父母慢慢就成了一种永远的守望。在家长去送孩子上大学的路途中,看着火车外飞逝而过的风景,你能否想象出,他们心里都是怎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