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研究生17篇sci
1. 天津大学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论文,这是什么水平
一、话说回来,这年头要发CNS,工作的出色程度,通讯作者的人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平平无奇的小兵工作再出色,想直接发正刊难度会比大牛组高出很多倍,这就是现在的科研现实,资源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认清并接受这一点也不是坏事。能在身边见到这样一个真正意义科研天才,说实话十分震撼。这之前我也无法想象本科生发science这种事,更别说就发生在我身边,但现在看来,虽然肯定有些运气成分,但足够强的能力是足以击破你们眼中的牢不可破的所谓阶级壁垒的。
其实一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也是往这方面想的,毕竟一个普通本科生哪有那么容易就榜上国际著名教授,还能受到谷歌学术引用超10万的大佬亲自指点。但即使是学二代或者其他人猜测的别的背景,都无法掩盖他发的文章是science这个事实。共同一作本身就是他对这篇工作实际贡献最好的证明。而且一个本科生做出science共一的成果,其中受到的训练也是99%以上的学生无法企及的。
文章的共同作者是一名初中校友。 他是我高中一年级的同学,也是我化学竞赛班的两年同学。 一位多年的朋友说,他的一些事迹应该反映他。 我们高中根据每学期期末考试排名分班。 1-50 年级和 51-100 年级分别分为子类别 1 和 2。 我们属于第二个子类。 上课期间,不得自学比赛内容。 李普利多次违反这条规则,偷偷看比赛书,刷比赛练习。 他多次被各科老师抓到,但他还是没变。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高中最后一个学期决定在学期末分班。 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有451人,理科有460人左右。 他们成功地退回到并行课程。 平行班相对不那么严谨,老师也不太在意竞争。
2. 如何看待天津大学研究生赵永贵一年发表17篇SCI论文
在还没有发英文的文章前,总觉得写一篇英文的文章是艰难万分,再加上道听途说,听那些有经验的人说审稿周期多长啦,审稿意见多难回答啊,整个过程多么复杂啊,所以对发英文SCI文章总是有一种恐惧感。有一段时间都心里安慰自己,这辈子就发发中文的文章吧,只要研究结果好,中文的照样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再后来,身在国外,不得不用英文写文章,一段时间下来才发现,其实发英文文章不难,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国、美国出版的)都是被SCI收录的,这个要比入选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所选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录的。只要是经常看的文献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在国内,有中文核心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要比科技核心层次上高一点。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收录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给收录的非常少。那么换成英文期刊,就成了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跟低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只存在期刊水平的差别,不存在SCI跟非SCI的差别。
SCI一共收录3700多种期刊,所以按照研究领域划分的话,一篇文章可以找到几十个个可供投稿的期刊。如果是跨领域的文章,适合投稿的期刊的数量更多。反观中文的期刊,每一个领域一流的期刊的期刊也就是4-5个的样子。每期刊登的文章的数量受限,于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单位都有发文章的要求。在这种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一流期刊数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录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因此还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投英文的期刊。写英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苦了一些,但是换来的将是更宽广的道路。
在审稿周期上,综合上看英文期刊的审稿周期反而是要比中文的短。当然,这里比较的是普通的SCI期刊跟国内一二流期刊的比较。国内的一些二三流的期刊的以收版面费为生。对文章的质量控制不严格,编辑觉得差不多的文章就录用了,文章的修改主要靠作者完成,这样的审稿周期确实很短。但是国内一流期刊的审稿周期都比较长,主要也是因为学术能力强的学者通常都兼带一些行政职务,平时都比较忙,审稿的事情自然是拖得比较久一点。
在审稿意见上,国外的审稿意见的确是要更加专业一些,要更难回答一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一个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一个一针见血的意见要比那种笼统的审稿意见好多了。而且国外期刊的审稿意见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同行相轻的恶意评价。关於语言问题,完成之後可以找专业的润色公司如英论阁 www.enago.cn 协助语言。SCI论文写起来也不是那么难。
3. 北京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哪个好差很多吗
天津大学好,天津大学分数线比北京理工大学高,差别也不是很大。具体分析如下:
1、天津大学
2019年最低分数线为650分。在2013年公布的2012年度科技论文统计中,学校被SCIE、EI、CPCI-S收录论文数分别为1626篇、1805篇、722篇,515篇论文被评选为表现不俗的论文。
据中信所发布数据,2014年度我校SCI收录论文2450篇,EI收录论文2495篇;据学校图书馆数据,2015年我校SCI收录论文数2661篇,一二区论文比重达到44.3%。
2、北京理工大学
2019年最低分数线为637分。截至2018年11月,“十二五”以来,学校累计申请专利5155件,授权专利2804件。
2016年,专利申请首次突破了1000件。2017年专利申请达到1303件,授权数达到921件。“十二五”前三年,学校三大检索(SCI、EI、ISTP)论文达到800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2500篇,比“十一五”期间的总篇数增加了18%。
(3)天津大学研究生17篇sci扩展阅读:
北京理工大学截至2020年3月,占地188公顷,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馆藏藏书276.55万册,固定资产总额64.47亿元。现有教职工3420人,其中专任教师2284人,全日制学生28460人,其中本科生14727人,硕士研究生8381人,博士生4274人,国际学位生1105人。
天津大学截至2019年12月底,卫津路校区占地总面积136.2万平方米,北洋源校区总占地面积243.6万平方米,滨海工业研究院总占地面积30.9万平方米。
4. 天津大学研究生补助
各院基本抄都是一样的
研究生奖学金有四等,一等14800每年,除去10000的学费+生活费每月余400;
二等13600,就是不用交钱,每月给300;
三等10000,就是不用交钱,也没补助;
四等1500,就是意思一下,实际上相当于每年交8500,没补助。
研一奖学金由入学成绩评定,最高二等奖学金,占60%,三等10%,四等30%;
研二研三奖学金由上年加权成绩评定,具体有一个评定办法,包括学习成绩、论文发表、社会活动等等,一等15%,二等45%,三等10%,四等30%。
另有企业单项奖学金、人民奖学金若干。
在学期间发表SCI收录的论文也有奖励。
5. 胡清华天津大学教授
胡清华,一位1976年出生的天津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博士生导师。他以复杂数据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及其应用为研究领域,对混合数据和多模态数据的知识发现表现出深厚的兴趣。他获得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的荣誉,展示了其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胡教授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积极参与了多项面上项目、重大项目以及973子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对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应用粗糙计算》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丰硕,发表的学术论文超过90篇,其中近60篇被SCI检索,论文引用次数超过1000次,特别是在Pattern Recogni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和Knowledge Based Systems等知名期刊上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名列前茅,是这些杂志近五年来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
在学术会议上,胡清华教授的表现同样出色。他荣获了“PRICAI2006”、“2007年和2010年中国粗糙集与软计算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以及在“2010年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和“2nd Workshop on Massive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等国际研讨会上的特邀报告机会。他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在多个国际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展示了他在粗糙集、概念格与粒计算领域的权威地位。
胡教授还担任过多个国际会议的重要职务,如2010年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ugh Sets and Current Trends in Computing的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以及2012年中国粗糙集与软计算会议和2012 Joint Rough Set Symposium的主席,他的学术影响力和组织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