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卫生调查报告
① 学校学生满意度调查报告
我们正在打一场反对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反对人类自身错误行为及观 念的战争。保护环境需要政府的决策,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公民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如果 都能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从选择善待自然的生活方式做 起,我们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长流,青山绿野常在。 但是当你踏出家门:门前的河成了臭水沟,楼下公交车来往那烦人的报站声,小区内那一堆 堆装修后的垃圾,还有那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热天气。哎,就在方圆几平方米,噪声污染 .水 源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真是一应俱全,无所不有啊! 路过的人们看到,闻到,是什么滋味,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但是他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 样,自己应该去怎么做? 眼下环境问题,保护环境无时无刻都在被提起,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活动也时刻提醒着人们该 怎么做。但是现在始终是宣传归宣传,教育归教育,行动归行动。一切活动的教育宣传在一 部分的老百姓心目中都成了在给人民给舆论做“秀”,走形式,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而现在老百姓中间,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是增加了,但是还是很少一部分。人们不能主动的 保护环境,当发现有组织和个人破坏环境时,更不知道通过何种渠道去解决。 对于自身更是一种宽恕。认为自己小小的举动能对全球环境造成影响吗?环境保护是国家政 府的事,又关我们老百姓什么事? (以下引自中国环保网) 今日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共同开展营建绿色家庭系列活动。在此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以 崇尚简约为荣,节能节水,保护资源;使用绿色产品,认识并防范各种化学污染;树立绿色 消费观念,减少一次性产品选购和消费,抵制白色污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清洁生产,关 爱健康,珍惜生命;注重对子女的环境教育,增强其环境意识,使他们从小养成文明健康、 珍惜环境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遵守公民道德行为规范,为环境保护做出积极 贡献。 破坏和污染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爱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 境是每个家庭应尽的责任。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参加营建绿色家庭活动,用良知和热 情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用智慧和勇气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让绿色观念渗透到我们生活的 各个层面,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每个家庭的自觉选择。 中宣部、全国妇联、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六部委去年联合发出通 知:在3~18岁青少年中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将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具体 化为“五小”行动,即做父母的小帮手、做文明礼貌的小标兵、做小朋友和同学的小伙伴、 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倡导家庭、学校、社会鼓励儿童自主策划,自 觉行动,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支持儿童积极建 立“助人小组”、“环保小队”等各种自己的道德实践组织,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立 环境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了解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前景,争做小康社 会合格的小公民。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更为了我们热爱的家园,在暑假期间我进行了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调 查。为人们能走出误区,增强人们的环抱意识,让更多的人奉献出他们对于环境的热爱,我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献上我的一分微薄之力。参考资料: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3152.htm
② 急求<大学生网络消费调研报告>一份!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处在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再加上目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如现在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真实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并非易事等,因而对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各种需要就难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而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实现自身需求的最好舞台。网络游戏可以使他们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网上聊天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和对象。当他们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第一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由于他们相对较弱的自制力,这种重复行为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当达到失控的程度时,他们也就上瘾了。
此外,青少年中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也易于使个体成瘾。如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并希望得到重视但又十分孤独的人;生活中受到过某种挫折的人;家庭不和的孩子;没有特长、学习成绩不突出、心情压抑,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青少年最容易上瘾。这些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败,而网络具有的匿名、有限的感官接触等特殊性质,使他们在网上易获成功。这种网上的游刃有余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断梁郑冲遭遇挫折,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
---网络具有的独特魅力。美国心理学家格林菲尔德指出,网络之所以有让这么多人上瘾的强大力量,是因为它能让使用者产生亲密感、无时空感和无压抑感,而这种力量是其他任何事物都不曾有过的。这正是网络的魅力所在,也是由其本身的好处与优点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一是网络为青少年拓宽了一条信息来源和沟通的渠道。在信息社会里,谁能更快、更多地掌握信息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为快捷、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青少年们就会求助于网络,而他们较弱的自制力则往往会使他们依赖上网络。
二是网络扩大了青少年的社交范围和沟通对象,满足了人与生俱来的渴望参与、合群的原始动力。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重顾虑的青少年可以在此尽情地发泄情感,放心地畅所欲言,并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归宿"。而现实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更使他们沉迷其中。而一旦习惯于人机对话式的交往方式,他们必将在现实的社交活动面临更多的问题甚至遭受失败,从而更加迷恋网络。
三是网络为青少年提供了花样繁多、引人入胜的娱乐活动。网上最新的流行歌曲、精彩的影视大片,新颖刺激、变化无穷的网络互动游戏对他们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一旦被这些娱乐所吸引,为获得更多乐趣,他们就会不惜大量时间上网,结果是欲罢不能。
---网吧因素。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吧也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由于网吧的数量多、通宵营业、价格便宜,自然就成了青少年上网的首选。但由于目前网吧行业中存在的不规范经营、非法经营等现象,使得一些网吧成为荼毒青少年的一大公害。一些商家受利益的驱使,为长时间留住顾客而提供食宿上的方便,使一些青少年通宵达旦地鏖战在电脑前,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网吧经营者甚至公开向客户提供含有赌博、色情、反动等内容的电脑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网吧对上网青少年的放任自流甚至是纵容,势必使他们最终染上网瘾。
---学校因素。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校园网,有的还铺设了宽带网,为大学生的上网提供了便利。网上冲橡歼浪已成为高校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约5%-10%的在校大学生患上了网瘾。国外的调查也证实了高校正成为网瘾滋生的主要温床。为何如此?我认为,初尝摆脱父母的约束、拥有大块的自由时间、逃避学习和社交的压力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学校缺乏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有效引导和管理。有的老师即使看到有些学生投身和痴迷于网丛察上聊天和互动游戏,也不加以制止,最终导致部分学生陷入网瘾。
---家庭因素。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前不久,在北京6个城区对400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生中80%以上的家中都有电脑,但其中却有47%的家长并不知如何使用。由于许多家长对网络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微,因此错误地认为,不管孩子在网上做什么,都比浪费时间看电视要好。于是父母对孩子的上网并不干涉,也不限制他们的上网时间,对孩子在网上做些什么也不加以顾问。他们甚至还高兴地对亲友说:"我孩子对英特网知道的比我还多。"但是,他们不知道,一种类似毒瘾的疾病正在不知不觉、悄无声息中侵袭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一旦发现问题,家长又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把英特网拒之门外,他们天真地以为这样就能一劳永逸地保护孩子免受英特网的引诱和威胁。
我们可以从青少年自身、网吧、学校和家庭四个方面作些努力,具体来说:
---从青少年自身来看。①不要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消极情绪的工具。虽然上网能让你暂时忘掉烦恼并给你快乐,但下网后问题仍在,只有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出路。②上网要有目的性和时间性,切忌盲目性和随意性。上网前,你应把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及大概需要的时间列在纸上,并用闹钟或其他能定时的东西来提醒你的上网时间。③不要把上网作为你惟一的课外娱乐活动,而应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譬如,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俱乐部、兴趣小组、外出旅游、找朋友聊天、散步、锻炼等等。④要提高自己的自制力,注意远离含有赌博、色情、反动、暴力等内容的电脑游戏。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资料以帮助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才是现代网络消费的根本。
---就网吧而论。管理部门除了对非法经营现象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外,更重要的还是应该对网吧业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和规范经营。因为网吧毕竟是一个给网民提供网络应用技能和普及互联网的重要工具和形式,从长远来看,应该积极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譬如,要加大立法和执法的力度;相关部门要联合起来定期对网吧进行抽样检查、突击检查;在行业内部建立网吧协会组织,相互监督,统一规范经营;对网吧经营者则需要进行职业道德和守法经营教育,等等。
---对学校而言。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关英特网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告诉他们网络的优点,同时也让他们知道网络具有的潜在威胁;告诉他们在网上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等各注意事项。其次,学校应对学生机房、电子阅览室加强管理。比如配备相应的人员对学生的上网进行指导和监督;在每台机子的浏览器中设置一些限制条件,以使学生远离游戏、色情和暴力的影响;禁止通宵开放等。再次,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和"成功教育",使人人都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自然就会减少青少年对虚拟世界的依恋。最后,学校应对那些痴迷于游戏和聊天的学生引起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作用,帮助他们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从家庭来说。父母对孩子的上网行为采取放任不管或者完全禁止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明智的做法是支持孩子,但不纵容,也就是要对孩子的上网活动进行干涉、监督、顾问和限制。如果可能家长最好与孩子一起上网,这不仅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网上冲浪的乐趣,更主要的是能够对孩子的上网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当然,如果家长没有时间与孩子一起上网,则可以让孩子自己记录每次上网的时间以及参加活动的内容。但不管怎样,你一定要及时检查记录,掌握情况。另外,为减少孩子的上网时间,父母要鼓励孩子参加其他活动,最好能够帮助孩子找到一种健康的替代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与上网时的同样感受。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是近年来伴随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问题,也是青少年青春期成长过程的又一新陷阱。如何避开陷阱,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得力助手,这仍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尚待深入的问题。
③ 求一篇大学生认为生活枯燥的 调查报告。
大学生在校生活产生枯燥感的调查报告
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
国贸092班16号刘祺林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一些大学生觉得在校生活越来越枯燥,不仅仅与高中时不同,简直有点怀念高中时的压力下的生活,对此,我于2010年 4月25日---30日做了一次调查问卷,主要面向我院在校的学生,从他们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状态与生活细节中展开调查,并从中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原来不是生活枯燥就能概括的了得,其实不单纯生活枯燥,简直就是生活空虚乏味,缺乏大学生的朝气蓬勃,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与方向,简单的说就是过度的自由与放纵,让他们找不到积极的生活状态!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500份。
二.调查的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男生占43%,女生占57%,其中大一的占63%。大二的占23%,大三的占14%。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生活习惯
参与调查的同学都提到了一点,生活变得越来越没有规律了,主要跟高中时的比起来差了好多,几乎是96%的调查者表示大学生活使他们失去了固有的节奏,现在在大学里愿意咋着就咋着,一点节奏感也没有。高中时都是定时定点的学习生生活,像是机器一样,到大学以后,时间松散的让人也感到散漫了许多。对待事情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激情与活力。但仍有4%的同学还是有一个较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规划好自己的每一天!同时他们提到的是随着自己有了电脑以后,作息更加没有规律了,经常熬夜看电影什么的,自己想控制一下,可是一个宿舍的同学却很不配合,本来自己意志薄弱,所以就跟着一起打乱了作息,还是缺乏管制的原因,自控能力太差!这样的人占到97%左右。再有就是这样的作息的后果就是白天浑浑噩噩,晚上精神的不得了。早上根本没有上课的意识,于是一睡就是上午已过,下午精神不太好,补个午觉,又错过了几节课,整天算下来好像根本没获得什么,所以缺乏成就感,因此便觉得生活好单调也就很枯燥了!
二.生活状态
其实生活习惯会引导生活状态的发展,如果生活习惯不好,那他的生活状态也不会好的,就想刚才描述的一样。约47%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生活状态一点也不好,早上睡懒觉,中午补觉进行时,吃饭让人家带,水用别人的,床铺不整理,逃课经常地事,有时间就对着冷冰冰得电脑,有时候整天都宅在宿舍里,宁愿吃泡面他也不出去买点饭吃。个人卫生更是差的要命,除了将自己打扮的漂亮以外,基本不干其他卫生!约有51%的同学的生活规律虽然差点,但还是有着较好的生活状态,因为他们忙的事情都是很积极有意义的事。如为班级里的活动,学生会的活动,社团的活动,自己跟其他人打球玩等等,这都是好的积极地生活状态!值得我们钦佩的是有坚持原来高中时的某些生活习惯的!比如早起跑步和晨读,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有问题主动询问老师,课本及时复习,图书馆是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尽管人数只占到2%,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仅从生活状态上来看,好像没有关系跟产生枯燥感,但是问卷中我们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过得有意义还是仅仅偶尔几天而已或者周期性很弱?92%的同学选择后者。由此可见,大学生活的枯燥也有这一原因!
三.生活细节
要究其根源还得从细节上入手,所以我们还设计了一些关于他们生活细节的问题,如是否坚持整理床铺或自己的书桌?是否自己洗衣服还是直接交给洗衣房或让别人代洗?是否按时作息等在上两个方面中涉及到的!很一致性的显示,生活习惯不好的,生活状态欠佳的同学都是生活细节搞的鬼!他们对时间规划很差或者根本就不规划,一切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因为时间分配不合理,所以做事情就变得很没条理,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往往是做了这件忘了那件,这样常常会出现差错,生活被搞得一团糟。但他们却不吸取教训,于是就变得对生活产生了无聊之感!枯燥之情也就产生了!
四.调查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大学生在校的生活,表面上令人羡慕的大学,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在校的大学生活远没有高中时的幻想的那么美好,甚至令人失望。但是大学生活并不尽然是这样,只是刚刚从高中时代过来,就想趁此机会好好放松一下自己,弥补高中是暗淡的青春,一时间没把握好度,也就成这样了。关于这次调查的结果,我本人以为很值得去分析并从中吸取教训,所以我有一些建议,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
大学是我们挥洒青春的最美好的地方,我们要好好把握,不要再说高中时没有机会,初中时太过幼稚,现在就是很好的时机,我们一定将自己的光彩与活力展现出来!大学的生活可简单的分为学习生活,日常生活,娱乐生活等几个方面。日常生活应该好好搞一下,起码有一个年轻人的样子呢!早睡早起,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学习生活更不用说,我们还是学生啊!一定得搞好学习,别贪图自由的享受而忘记学习。至于娱乐生活,就不用说太多了,大学生最会搞娱乐活动了,但是不要忘了把握好度,要积极的健康的才行!时间无疑是最应该重视和筹划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生活才会变得有规律,做事情才会游刃有余。所以要搞定一个好的作息时间表,不一定要像高中是那样严格,只需必要的就行。在这就是要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不能只知道浪费时间娱乐,娱乐也得有度,也有高雅低俗积极消极之分,所以自己要想清楚什么事情适合自己干,应该干!至于学校班级的活动,如果感兴趣的话要积极参与,要明白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锻炼,社团啦,学生会啦,讲座啦有时间有精力就去试一下,保证自己生活会会丰富多彩,不要整天呆在宿舍对着电脑玩游戏,这不无聊才怪呢?图书馆也是一个好的去处呢!跟几个同伴经常去打球上自习等也是不错的!
所以在我们人生最为精采的一段中,请大家不要留下遗憾,好好释放自己青春的最炫的那道光吧。
④ 如何处理大学寝室关系的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宿舍关系调查报告
一、调查研究背景
1.高校“班级”地位的削弱 寝室地位的上升
我国高校的“班级”作为最小群体单位已逐渐为寝室所取代。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化,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各种成人教育与自学考试教育方式的逐渐兴起和发展。高校的教室已普遍不能满足一室一班的教学需求,因而多实行流动教室制度,传统意义上“一室一班”的班级空间观念被打破 。同时,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与第二专业的开设,全校性选修课不断增加,均使得原来传统“班”的地位日益削弱。以班级形式出现的场合与次数大大减少,班级的涵义发生了变化,而新建的各种选修课班、第二专业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班级也只是一个临时的组织,行政班级逐渐被课程班级所代替,班级的群体被淡化。 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就成了最小的群体单位。寝室是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达到13-14个小时,扣除睡眠时间,每天有5-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 。寝室不仅是大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园地,信息获取的窗口,思想交流的渠道,娱乐的天地。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寝室氛围的影响,学生中的事端也往往发生在这里。寝室虽小,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人,但它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人际关系的场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何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那么,了解目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现状,展开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调查研究就成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
2.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在高校寝室中出现的各种恶性事件给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亮出了“红灯”。2003年云南大学“2.23”马加爵杀人案的直接导火索就是马加爵与寝室成员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寝室人际关系恶化。上海《文汇报》报道:2002年上海高校自杀事件中,人际关系紧张的占27.8%,以恋爱为诱因的比列为22%,健康原因的5.6%,精神疾病的11.1%,其他占5.6%,人际关系紧张已取代恋爱失败成为上海高校自杀事件的最主要因素。成都某高校去年在校园网上对近千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寝室人际关系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0%的大学生认为寝室里有自己最不喜欢的人,33%的大学生寝室里室友不能互相关心、相处不融洽。不久前,河北大学对在校1200多名大学生展开人际关系现状调查,调查显示,寝室人际关系是让大学生感到最苦恼、最难适应的人际关系。另一项全国性的调查也显示,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大学生呈现的心理问题增多,而且在重要次序上发生了变化。在老一代大学生中,情感、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要程度在心理上分别列前三位。现在的前三位仍是这些问题,但是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上升到了第一位,其中寝室人际关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在现状面前如何针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出现的不良趋势,探讨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积极性建议,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二、调查目的与意义
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同性朋友交往最多的场所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寝室,他们长期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主要生活模式中,寝室成为大学生大学活动最主要的生活单位,是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最活跃、最宽松的场所,也是信息交流最不受拘束的渠道。它集学习、休息、娱乐、沟通交流等各种功能于一身,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在寝室里,舍友朝夕相处,在近距离的人际交往中,成员各自的思想特点、个性爱好、生活习惯、品行修养得到充分暴露,从而产生复杂的寝室内部人际关系,大学生在寝室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大学生思想、行为与情感的晴雨表。它影响着大学生寝室生活的质量,寝室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常的生活及学习等方面。
寝室是学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寝室人际关系的和谐直接关系到整个校园的和谐。因此对寝室人际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同时还对构建和谐校园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宿舍内部及其周围的人际交往关系,找出宿舍人际和谐与不和谐的原因,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营造健康良好的宿舍氛围,即如何构建文明和谐的寝室氛围是我们这次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调查,试图了解和分析了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寝室人际关系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的对象:
有选择地以湖北工业大学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分为网上问卷调查与纸质问卷调查两种,问卷采取封闭和开放相结合的结构,由32个单项、1个多项选择题和1个开放题组成。为使调查客观、全面,在问卷的发放过程中,注意考虑了性别、年级、来源地等因素,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网上问卷50份,纸质问卷50份。
(三)调查内容及目标:
1.调查大学生寝室关系的现状: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对于宿舍居住条件的满意程度;宿舍同学整体的作息时间;舍友间彼此的熟悉程度;舍间的交流沟通情况以及宿舍关系的融洽程度等。
2.分析导致寝室关系部和谐的因素。
3.为促进寝室关系的和谐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四)计划解决的问题: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调研、剖析,探讨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尤其是寝室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从理论上总结出各方面可能导致寝室关系不和谐的因素,通过小组调查、讨论、总结,为改善寝室人际关系提出可行的建议方案。同时也为我校及其他学校的大学生进一步构建文明和谐的寝室文化提供示范和比较与借鉴的依据。
(五)问卷设计:
宿舍关系是我们大学阶段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日常最基本的活动单位。宿舍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每一个成员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成长。关系融洽,心情舒畅,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也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倘若关系不和,甚至紧张,这就会给我们的生活涂上一层阴影,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调查问卷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影响宿舍关系的相关内容现实情况的调查;第三部分为调查对象对改善宿舍关系的个人见解的问答调查。
第一部分的设计是基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了解,考虑性别、年级、出生地、性格等因素不同而对宿舍关系的影响,从而能够更细致、全面地了解调查对象不同的反映,作出更合理的分析。
第二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围绕影响宿舍关系的相关内容现实情况的调查,包括宿舍人数、成员状况、舍长的选举、作息时间、卫生清洁、集体活动情况、宿舍成员的关系、对待公共物品的使用、发生的矛盾等方面进行调查。这些因素,是每个宿舍基本上都具备的,对全面了解宿舍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我们可以根据收集的调查问卷,统计和分析哪一个因素的影响最突出,从而有针对性采取必要的措施构建和谐的宿舍关系。再者,我们在这一部分问题的设计上是经过反复讨论的,相对来说,这一部分问题的设计能够全面、有效地支持调查分析。
第三部分的设计主要是调查者对改善宿舍关系的个人见解的问答调查,以简答题的形式,作答的空间更大,主要是为了让调查者不拘泥于所提供的选项,更自由、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也是宿舍关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采用这种形式,也便于我们收集行之有效的、更好的建议,来达到改善宿舍关系,创建和谐宿舍的目的。
(六)调查实施时间: 2010年6月15日到18日
四、调查分析与结果
(一)样本选取与结构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我们采取了随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95.2%。回收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
类别 样本数 比重
性别 男 51 51%
女 49 49%
独生子女 是 21 21%
否 79 79%
年级 大一 14 14%
大二 36 36%
大三 40 40%
大四 10 10%
(二)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收回的100份调查问卷,我们得到了以下一些数据:
1. 关于宿舍满意度的调查:
附:Q9 请问您对现在的宿舍感觉怎样?
A、很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很不满意
调查表明,在 100份样本中,只有 6位同学表明对自己现在的住宿环境不甚满意,而持中立态度的同学占将近三分之一;对住宿环境满意的同学占了大多数。尤其是女生,基本没有对自己的住宿条件极不满意的情况出现。
2.关于就寝时间问题的调查:
附:Q13 您们宿舍的作息时间是否一致?
A、很一致 B、差不多 C、不一致
对于男生来说,大一与大二的情况相差不多;而对女生来说,就寝时间上在新生中有较大分歧,但以大二同学生活的经验,大多数的宿舍都可以做到同学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早晚时间差别控制在一小时之内,尽量不打扰到别人,大家也都可以和谐相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休息时间也会逐渐统一。
3. 宿舍之间的交流情况:
附:Q22 宿舍成员之间是否经常聊天?
A、经常 B、很少 C、几乎没有 D、看情况而定
根据调查结果,能够清晰地看出,大二的同学在各个宿舍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广泛。大致是因为新生同学之间还没有大二同学之间那么熟悉,比较喜欢在各自的寝室里有自己的活动,同样不涉及到非常严重的人际关系及交往问题。
4. 关于宿舍关系的调查
附:Q33、您觉得您当前的宿舍关系是?
A、十分融洽 B、基本和谐 C、偶有矛盾 D、非常紧张
根据调查结果:在调查的人中宿舍关系十分融洽的24,基本和谐的65,偶有矛盾的9,关系紧张的3。
分析:一个好的寝室氛围能够给人一个家的感觉,能够让人有一种渴望呆在寝室的感觉,而不是恐惧回寝室。从调查结果发现,舍友之间相处得基本和谐,而且也有部分的宿舍相处得十分融洽。但是,“偶有矛盾”的加上“关系紧张”的占了11.5%。所以大学生寝室关系有必要继续研究。
5.在宿舍有没有和您特别要好,能无话不说的同学:
附:Q24、在宿舍有没有和您特别要好,能无话不说的同学?
A、有 B、没有
根据调查结果:93%的人都能找到无话不说的舍友,但还有7%的大学生独自一人生活没有结交舍友。
分析:一般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存在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大家都是远离家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虽然各有差异,但是大家都会从中选择性格和自己比较相近,比较合得来的舍友一起。
6. 宿舍成员之间聊天时,一般的话题涉及哪些方面
附:23、宿舍成员之间聊天时,一般的话题涉及哪些方面?
A、感情 B、学习 C、生活 D、其他
根据调查结果:对于聊天话题涉及,84.3%涉及到生活,感情占60.9%,学习占54.6%,其他的占66.8%。
分析:一个好的宿舍关系往往是从聊天开始的,一般女生宿舍会经常聊天,而男生会看情况而定,彼此之间的性格和聊天的话题,都会影响到聊天的时间的长短。
7. 当有舍友不开心或者生病了,您会
附:Q31、当有舍友不开心或者生病了,您会?
A、主动热情帮助 B、只是礼貌性地询问,意思一下 C、视而不见
根据调查结果:82%的人会热情帮助,18%的人只是礼貌性地询问,意思一下,很少有视而不见的。
分析: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看到别人不开心或生病时,很多人会主动热情关心,是否进一步的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则是个人问题啦。有些人礼貌性询问一下,意思一下,但很少有人视而不见。所以,适当的关心他人,多给予关爱于人,能促进舍友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
综合以上七大方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宿舍中的同学之间以及各个宿舍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来说能够和谐相处,人际关系问题并不十分严重。但值得一提的是,有少数宿舍中“三对一”的情况仍然存在,个别是因为宿舍调整搬入新宿的,对新宿舍同学生活习性不熟悉,相处不甚和睦,关系甚至有些紧张。
8.原因分析
根据问卷第34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导致大学生出现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寝室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价值观及人生观不同,就容易造成一些意见上的分歧,从而引发一些小或大的矛盾;
2、个人生活习惯及作息时间不尽相同;
3、一些人缺乏对别人的理解和宽容,自己内心的自私,也会很大地影响寝室舍友之间的关系;
4、心智不够成熟,遇事易冲动,欠缺冷静地思考。
六、对策和建议
(一) 加强教育引导,重视寝室文化建设
寝室是学生在学校与同学相处时间最长、相互了解最深的地方。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他们想关心别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有交友的愿望强烈,却总感到没有机会。这些都阻碍了他们交往的顺利进行。作为校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重视寝室文化建设,通过组织一些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提高寝室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要做学生的知心人,帮助学生排解在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 加强交流沟通,培养学生自身修养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大学生集中把精力在学业上,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反之,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则可能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带来不适感、焦虑感、压抑感等消极心理体验,甚至造成心理障碍。要处理好寝室里的人际关系,室友之间应该加强沟通,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平时要善于表现自己。找到和别人的共同点,找到和谐相处的纽带;正视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要学会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诚信待人。
(三) 加强服务意识,改进寝室管理模式
现在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与十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管理的理念。现在的学生较十年前的学生对生活条件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而我国目前高校寝室的管理模式较十年前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在不断改善寝室住宿条件的同时,要加强寝室的软环境建设,加强服务意识,淡化管理意识,改进寝室安排和管理模式,逐步提高学生选择寝室的自由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七、总结
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其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是其作为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大学生社会化主要在人际互动、角色学习、自我认同、社会实践中完成,这些都与他们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密切相关,而寝室人际关系又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化而言,寝室人际关系既是社会化的一种手段,也是检验社会化水准的一种标准。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渴望交往、期待沟通,但是,由于他们在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经济背景乃至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当他们共处一室时,必然会发生种种磨擦与冲突。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呈现出人际认知偏差、人际情感危机、人际交往经济化倾向及寝室人际关系指导的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启发性建议,以期解决寝室人际关系给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