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大学城
『壹』 近代吴淞地区的历史变迁
吴淞,这个在近代上海历史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名字,见证了上海从古老到现代的转变。其历史变迁不仅体现了区域发展的脉络,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上海城市的变迁与国家命运的起伏。
从十世纪前后成陆的吴淞江守御千户所起始,历经明朝的防御体系建立,到清末的自开商埠尝试,再到现代规划下的城市升级,吴淞的历史是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典型的缩影。在19世纪末,随着上海开埠的逐步扩展,吴淞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埠区域,其地位日益凸显,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内政挑战,吴淞的开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1898年,清政府主动将吴淞设为商埠,成立吴淞开埠工程局,标志着吴淞近代市政机关的开端。短暂的开埠时期,吴淞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修筑了多条道路,建成了吴淞大桥,有效改善了交通条件。然而,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吴淞的开埠地位受到严重冲击,加上开埠章程未给予列强特权,导致外国资本投资热情不高,开埠最终无疾而终。
20世纪初,吴淞再次尝试自行开埠,虽未能达到预想效果,但其留下的市政建设成果为吴淞的近代化、城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教育的兴盛,以及多所高等学府的汇聚,使得吴淞成为上海周边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等企业的创办,标志着工业化的推进,而同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建立,则为吴淞地区注入了教育活力。
然而,吴淞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并非全然顺利。1924年江浙战争的爆发,使得吴淞成为战场,校舍被毁,大学城的辉煌一度消逝。这一时期,吴淞的近代化、城市化之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
百年前的吴淞,不仅见证了上海城市化的进程,也映射出国家在近代的兴衰与变迁。从守卫边疆的军事重镇,到开埠尝试的交通枢纽,再到教育兴盛的大学城,吴淞的历史变迁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区域发展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贰』 哪几个城市有大学城
哈尔滨也有的啊,西安也是!...........
现在啊是个大学泛滥的时代啊,只要差不多的地方都会有的!
基本每个省都有,象北京,郑州,青岛,大连,西安不用说了,
不过好像西安的大学蛮多的啊
『叁』 临港新城的大学园区
临港大学园区(又名临港大学城)位于临港主城区沪城环路沿线,是上海高校布局结构调整“3+2+X”计划的组成部分,园区于2004年开工建设,最初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软环境建设服务平台,以航运产业和海洋高新科技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一个松散型教育园区。临港大学园区目前共有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三所高校入住,远期还有同济大学海洋科技中心、上海建桥学院等高校及实验室入住。
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原名上海海运学院,是一所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具有工、管、经、法、文、理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滥觞于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伴随历史变迁,曾一度停办,1959年上海海运学院在沪复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海运学院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原为交通运输部直属高校,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
上海海洋大学(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原名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3月更名。学校前身源于1912年创办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是上海市属唯一一所农林类高校,也是国内水产学科设置最为齐全的大学,被誉为“中国现代水产教育的摇篮”。1985年上海水产学院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学校原为农业部部属院校,2000年由农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并与农业部共建。2010年1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电机学院(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由上海电气集团与上海市共建共管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上海电器工业学校,1985年在全国首批试点举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1年,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与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合并。2004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
『肆』 宝山区适合建大学城么
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宝山区是以工业为主
她的环境就像空气质量这些就不是很理想
而且宝山区城市热岛效应很严重
弄个大学城还是算了
开点分校好了
『伍』 上海市大学城都有哪些
上海市大学城有:
松江大学城(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汇大学城(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昂立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临港大学城(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奉贤大学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杨浦大学城(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海湾大学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
二十世纪初叶,上海最早的学府多集中在吴淞镇与炮台湾之间,这里堪称上海最早的大学城。其中知名学府有:
中国公学
创办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先借民房开学,次年两江总督拨炮台湾百余亩土地为校址,兴建校舍,1907年由北四川路迁入,地址为现在的永清路东、水产路南侧,该校后发展成有名的综合性大学。梁实秋、罗隆基、朱自清等许多文化名人均曾在此任教。沈从文在其自传中曾写道:“中国公学是第一个用普通话教授的学校。”在学校里全国“各省的人差不多全有”,可见其影响之广。
复旦公学
1905年由著名爱国教育家马相伯、严复、熊季廉、袁希涛等人共同努力创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徐家汇迁入,位于现在泰和路99号吴淞中学内,先借用吴淞提镇行辕为校舍,后辗转迁徙,于1922年在邯郸路今址建复旦大学,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二字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复旦”二字之意,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同济医工大学
建于1917年,地境为现在的同济路以西、水产路以南,系上钢五厂1号门与2号门之间,曾名为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占地150亩,规模宏大,尤以医科闻名全国,1927年更名国立同济大学,即今日同济大学前身。当年殷夫等人在此读书,“8·13”淞沪抗战校舍被毁,学校内迁昆明,抗战胜利后在四平路新址复建同济大学,现宝山的同济路就是以该校而得名的。
吴淞商船专科学校
是我国最早的一所航海高等学府,创办于1909年,1911年迁于炮台湾地区,现塘后路东侧,占地20亩。学校曾一度停办,于抗战胜利后在沪第三次复校。国立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创办近40年间,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航海人才,在1000余名毕业学生中,大都卓有建树。中国第一个外洋轮船长,首任肇兴轮船公司总船长,曾任中国商船驾驶员联合会长的陈干清、中国最早的海轮船长之一郏鼎锡、招商局最早的海轮船长之一马家骏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素有“中国航海家摇篮”之美称。1950年,原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运管理系及海关总署税务专科学校海事班合并,改名为上海航务学院。为今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
是在我国著名民族实业家、著名教育家张謇、黄炎培、蔡元培等人鼎力相助下,于1912年发起创立的,又称吴淞水产学校,地境为塘后路西,水产路一带,当时占地60亩。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水产学校、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等阶段,1952年升格为中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为今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
国立上海医学院
由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创办于1927年,现吴淞中学的位置,学制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国立医学院,初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28年2月改名为江苏大学医学院,1928年5月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32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是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前身。
国立政治大学
创办于1923年,以吴淞商埠局旧址为校舍,原名国立自治学院,1925年更名国立政治大学,1927年停办。
由于吴淞炮台湾为上海的门户和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两次淞沪抗战,校舍民房均遭毁坏,许多大学迁徙到江湾五角场和上海其它地区,但昔日炮台湾的美好记忆,仍深深地印留在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心中。
『陆』 中国哪些城市有大学城
中国有大学城的城市有:上海、广州、北京、南京、重庆等等。
1.上海大学城
目前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所有项目基本完成,上海共有8座集聚高级知识人才、现代化教育设施的大学城。
二十世纪初叶,上海最早的学府多集中在吴淞镇与炮台湾之间,这里堪称上海最早的大学城。其中知名学府有:
中国公学、复旦公学、同济医工大学、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国立上海医学院、国立政治大学。
2.广州大学城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城区分布在珠江两岸,面积为34.4平方公里。一期进驻地为小谷围岛,岛内面积18平方公里。大学城一期东侧有黄埔军校、辛亥革命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等旅游景点,南汉二陵博物馆也将于2018年开馆。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建设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19个月后一期工程正式完工。2004年9月1日,一期进驻十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
广州大学城二期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进驻。
广州大学城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国家一流大学园区,中国南部的“信息港”和“智力中心”。
3.北京良乡大学城
北京良乡高教园区位于良乡卫星城东南端,南邻规划中的六环,距市区广安门23公里。园区规划占地974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99.17万平方米。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经贸职业学院已与房山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园区内包括教学科研区、中央景观及公共设施区、学生生活区。
教工住宅区、高科技园区独立于园区外建设。2003-2006年间,5所院校陆续入驻,最终学生规模达9-10万人。以国际化、社会化、科学化、人性化、知识化的建园理念构建世界一流大学城。
4.南京江宁大学城
江宁大学城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中部,方山脚下,距离新街口16公里。
江宁大学城由江苏省教育厅与南京市江宁区政府合作、南京江宁科学园负责开发,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由两大功能区(大学集中区和资源共享区)组成。
截至2013年8月,已有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晓庄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金陵协和神学院、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正德学院等院校入驻。
5.重庆大学城
重庆大学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虎溪街道、香炉山街道、丰文街道和陈家桥街道,占地约20平方公里。将以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科技产业发达、综合配套完善、开放式现代化的风格,成为西部地区的高级人才培训中心、科学研究与创新中心、国际科技教育交流中心。
重庆大学城于2003年4月4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
重庆大学城是重庆西部新城的中心区,距市中心约15公里,规划和建设面积3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建设总投资300亿元。背倚缙云山秀峰,远眺歌乐美景,地势平坦,林木葱笼,依山傍水,交通便捷。规划入驻大学15所,教师、学生人数15—20万人,社会人口25万人。
重庆大学城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功能分区、资源共享。主要包括城市资源共享区、大学校园区、学生居住区、教师居住区、集中研发孵化区。
参考资料网络-重庆大学城
网络-江宁大学城
网络-良乡大学城
网络-广州大学城
网络-上海大学城
『柒』 上海海事大学怎么样
我认识一个网友就是上海海事大学的,他给我介绍过上海海事大学的环境等各方面,在航运、物流、海洋这些方面,上海海事大学还是比较不错的。
对于大多数广东孩子来说,报考上海的大学是有些浪费分数的,因为地理优势、城市氛围的一些因素,上海的大学录取分数普遍虚高,如果你追求上海的大学,也欢迎你的到来!
『捌』 上海临港大学城有哪些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历经吴淞商船学校等发展阶段,1959年恢复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迁入临港地区,坐落于南汇新城镇海港大道1550号。
上海海洋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1912年成立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52年成为全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正式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学校位于南汇新城镇沪城环路999号。
上海电力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1年,最初名为华东电力学校,1985年更名上海电力学院。从1985年起开始本科教育,200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形成了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201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位于南汇新城镇沪城环路1851号。
这五所高校——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建桥学院,加上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英低碳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共同构成了“双海双电一桥三院”的新格局。
上海海事大学注重航运与海洋工程技术教育,上海海洋大学专注于水产与海洋科学,上海电力大学则在能源电力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上海电机学院致力于电气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而上海建桥学院则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主。
此外,中央美术学院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英低碳学院、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也各有特色,为临港大学城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