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研究生院邮箱地址
⑴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在哪外国语学院,具体地址,谢谢。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在重庆大学A区,具体地址是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整街174号。外国语学院在虎溪校区,具体地址是大学城南路55号。
⑵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在哪给个重庆市大地图。。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⑶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咨询电话
联系电话:023-65105286、023-65102374
联系部门: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通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研招办
工作时间:工作日08:00-11:30,14:30-17:30
邮政编码:400030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重点学科介绍:
1、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2、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材料学、工程热物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岩土工程、采矿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
3、重庆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信息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工程、城市规划、市场营销、采矿工程、软件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车辆工程。
⑷ 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离江苏徐州有多少公里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在重庆大学A区校园研究生院,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街道重庆大学A区校园。距离江苏徐州大概1467公里。
(4)重庆大学研究生院邮箱地址扩展阅读
到2018年,学校有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5个学科门类招收博士研究生,除军事学、农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5年学校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招收工程类型硕士研究生试点学校,1993年成立重庆大学葛洲坝研究生分院,由厂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并相继在嘉陵集团、攀枝花钢铁集团、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国防军工业单位建立了工程硕士培养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连续与我校合办多个工程硕士班,在嫦娥奔月卫星发射中,发射场从上到下几乎所有技术骨干全是我校培养的工程硕士。
2002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试点EMBA(高级管理人员MBA)的33所院校之一,与此同时也是全国首批试点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招生学校之一。学校于2002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启动资助开展“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试点的高校之一,于2010年被确定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单位。
至2018年,学校已连续8年获得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并建成了以“培训引导、研发实训、团队培育、竞赛提质、空间孵化”为主线,以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为主体,以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研究生科慧众创空间、《中国研究生》杂志重庆通联站为支撑的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在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⑸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数学专业在哪个校区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数学专业在虎溪校区,具体地址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南路55号。
⑹ 怎么在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看招生目录
考生可以直接登录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在该页面点击招生信息,然后进入,找到通知公告后,查找相关的招生目录文件,如果考生没有发现,则点击该通知公告框架的右下角更多选项,进行翻页查找,就可以得到相关信息了。
因受网报系统部分字段长度的限制,专业目录中某些考试科目、备注的复试科目、同等学力等加试科目部分内容及其他内容可能被省略,请各位考生仔细查阅重庆大学的《专业目录》中相关专业的详细内容,不明之处请咨询所报考学院。
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工作日08:00-11:30, 14:30-17:30)
联系电话023-65105286或者023-65102374
研招网址:http://yz.cqu.e.cn
通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重庆大学A区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研招办
邮编:400030
⑺ 重庆大学邮寄地址是什么
重庆大学共分为四个校区。其中A、B、C校区是老校区,D区也就是虎溪校区在大专学城。属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坝正街174号(A区)邮编: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B区)邮编:400045
重庆市沙坪坝区渝碚路131号(C区)邮编: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镇杰青大道重庆大学虎溪校区(D区)邮编:401331
(7)重庆大学研究生院邮箱地址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重庆大学在职教职工5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特支计划人选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余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国家“四个一批人才”1人,部、市重人才工程人选24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600余人。[19][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