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专区 » 大学城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形态

大学城大型商业建筑空间形态

发布时间: 2025-02-14 05:52:56

1. 商业建筑室内开放空间的创造

城市中的商业环境对于城市社会和市民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买卖、经营、购物之所,而且作为城市文化的窗口,成为城市生活的生动写照。它是整个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承接、发送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商业环境是汇集商品,收纳资金之地,是体现竞争的环境,由于它富有吸引力,成为人的公共交往空间。商业环境中的中庭与室内商业街,是商业环境中非营业性的开放空间。因为它具备舒适的步行条件,结合了游乐活动,文娱设施,文化展示,而成为城市中欢乐愉悦的场所,是市民休闲生活的重要背景,有"城市大起居室"之称。它为人们提供了休息、交往、观光会晤的空间,同时,将商业人流高效地组织到交通中去。
这种室内开放空间具有解决交通集散、综合各种功能、组织环境景观、完善公共设施、提供信息交换的作用。沟通了与消费者的促销渠道,随时随地向人们发出商业的信息与动态,对于提高购物活动的效率以及开发商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庭开放空间的形态创造 中庭(Atrium)最先见于古罗马时代,由建筑物围起一个院子,有时也采用柱廊式墙体围合,作为公共活动空间使用。到十九世纪,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钢铁和玻璃材料的使用,使人们在露天的中庭加上有玻璃的顶盖,成为室内型公共空间。
中庭为现代商业建筑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中庭空间是商业建筑空间形象的一个精彩高潮,也是创造别致的商业气氛的重要场所。在这里,空间艺术的创造使中庭形成整个商业建筑独特而别具风格的景观中心。 中庭作为建筑物体内部带有玻璃顶盖的多层内院,多设置垂直交通工具而成为整个建筑的交通枢纽空间。不同方向的人流在这里交汇,集散。同时,这里也是人们憩息,观赏和交往行为的场所,使中庭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活动空间。这种新的内部空间形态反映了现代建筑中室内室外化,室外室内化的倾向。因而中庭不同于一般的室内空间,在尺度、形状、内容等方面也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室内空间观念。
1、 内院式中庭 这是最常见,最典型的一种中庭形式,大型商业建筑内部、宽大的直通屋顶的"内院",各层营业厅向中庭开敞,顶部通常为大面积的采光顶,通过扶梯式观赏电梯做为垂直交通,从而使中庭形成交通枢纽。
① 例如:日本的MYCAL桑名市郊的大型综合商业中心,其中1号街的中庭空间贯通四层,四周环以走廊,顾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中庭营业层面貌,在中庭设置了喷水、画廊和绿化等形成富有活力的商业气氛。
② 大阪的亚太贸易中心的ITM中心共享空间相配合,使庞大的空间有了变化,设计上不采用昂贵的材料,为表现空间的活力,着重以色彩为主。强烈的原色创造了很有活力的空间氛围,增强了空间的跃动感。
2、 建筑间相联系的中庭 这种中庭形式往往存在于两段或几段建筑实体之间。以高架的玻璃采光顶和围护结构将建筑空间联系起来,为人们提供一个最佳的气候环境。空间相当高大通透,使人有种身处室外的感觉,中庭内的巨大空间为设计师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形成人们游憩、娱乐、餐玩、交谈等活动的中心场所,也为演艺、集会、展示等商业活动的加入提供了空间。
日本京都港区的浮桥大厦连接两栋建筑中间的拱形共享空间是南北两广场室外空间的延伸,设计尽力创造丰富的都市中心生活,使特有的各种价值观都可以共同欣赏,这样的空间同时为外来者和在此工作者创造了交流的场所,实现了充满阳光的开放空间设想。(见图4)
3、 沿街中庭 如果在设计中有意识地把公共空间置于购物中心一侧,形成沿街中厅,并以大面积的玻璃窗向外展示,非常有利于提高内部空间的开放性。在这种中庭中向各层开放的走廊有的设计得层层后退式叠错有致,形成一个生机盎然的温室花园。由于采光极好,又亲近室外,亭阁、绿化、流水、山石…常常是中庭置景的主角,甚至可以引进大自然的景色,使人置身中庭犹如处在湖畔山川之间。
4、 建筑顶部的采光顶中庭 当建筑要追求尽量大的使用面积时,中庭就上升到建筑的顶部一层或几层作为一片相对独立的休息和接受阳光的空中花园,相当于空中商业街的交汇广场,消除了高层与地面的隔绝感,这种中庭虽然没有宏大的气势和壮观的商业色彩,但仍给人一种空间开朗,阳光融融的愉悦。
5、 线状中庭 线状中庭的特色在于创造一种以人深邃的纵深感的空间并诱发人产生走向尽端的心理。通过色彩纷呈的广告,店面,独具特色的采光顶棚处理,营造出丰富,繁华的商业气氛,形成一种全天候立体化商业街式的中庭。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尼卡市圣卡广场,中间的双层线式中庭,上空是高耸的玻璃拱廊,每层开放的挑廊上都种植花草,垂挂在廊外,从中庭下方看去是一片生机盎然,这个中庭还是一个多层的中心枢纽,通过电梯和扶梯与地下各层停车场相连通,每层都有相应的观赏平台,这个空间如同一条热闹非凡的全天候市场,连接着两端的商业综合体。
6、 相对独立的中庭 所谓相对独立是指这种中庭往往拥有四个采光的墙面,使中庭内的空间与其它部分相对独立开来,也有些中庭在处理上用相对独特的语言使自身空间得到强调。
德国杜塞尔多大商业综合体中的中庭是东西南北四条商业步行街的交汇之处,周围多家店面,咖啡馆,露台,将它全部环绕起来,这种核心的位置强调了中庭空间的向心感,通过对称性的阶梯布局以及向心性的地面铺装强调自
身空间。顶部是一个高出其它营业厅二层高度的巨大半球形玻璃穹顶,将中庭完全遮罩起来,更加强了空间的内聚力,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受。
以上几种中庭在空间上各具特色,在使用功能与视觉效果上也是各有利弊,在大型商业建筑中,一个中庭往往兼具备上述的几种空间特色,很难将它们严格区分,它们在商业建筑中以全天候的条件,千变万化的空间形象以及巨大的玻璃天棚将建筑空间变成富有休闲情调的购物世界。
二、创意的空间--商业文化以及空间多元趋势 商业建筑的中庭是商业建筑关注公共性、舒适性和文化品位的体现,人们追求"安全、舒适、愉快的购物"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开放空间创造中关注历史性、民族性、地方特色以及个性表现已经成为空间创意的重要内容。
地方建筑材料有助于突出地方特色和色彩的统一,圣地亚哥郊外的乡村广场以木构创造出质朴的商业空间,这显示了商业设施构成形态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定位。又如日本的一些商店,为了创造吸引人的交往环境,内装修变化很快,同时用园艺设计等简便的方法更高频率变换面貌,给人出其不意的新鲜感。
随着商业环境的发展成熟,单一的购物空间也在发生着变化,越便宜越好的时代过去了,商业设施的魅力在于娱乐性,多种选择,空间舒适。包括吃喝玩乐的所有内容。因此,商业广告、餐饮娱乐展示,演艺等多种商业形式也加入进来,愈来愈密切地与购物融合在一起,形成老少皆宜的城市文化,在这个进程的发展中,呈现出几种趋向:
1、餐饮化 从80年代开始,大都市中几乎所有的购物中心都把购物与餐饮结合在一起,如在中庭中设置冷热饮,咖啡座或者开辟出独具风味的快餐广场,休闲茶座等,甚至特色餐馆也挤入购物中心,以尽量为人群提供方便。
2、娱乐化 现代化的购物环境呈现出"购物 N种娱乐"的模式,电影院、夜总会、旋转木马等娱乐设施也走进购物中心,中庭的设计创意空前大胆,甚至是蒙太奇式的。特色上有彻底的"好莱坞化""迪斯尼化"叫人仿佛走进了童话的乐园,体验时空的错觉。也有一些开放空间内容包括了溜冰场和游泳池,休斯顿加勒里亚购物中心(Houston Gallena 1997年)就是以溜冰场为中心构成的,上方有架空在冰场上的走廊,顶棚为采光拱顶,购物的游客与冰上的溜冰者相望,形成奇妙的景观。
3、展示演艺的加入 在中庭内设时装表演在购物中心已经非常普遍,这种表演使营销形象变得引人入胜,这种免费的演艺形式是消费者不花钱就能享受到的娱乐。
中庭还是购物中心多功能的展览空间,信息在这里千变万化,商业广告更是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中庭内的巨型屏幕随时报导着从世界大事到总统绯闻,从天气预报到商品价格无所不包的信息,人们来到这个空间,有如身在世界中心,世界在这一方庭院里大同起来了。
4、社区中心化 大都市购物中心的开放空间逐渐担负起社会活动交往中心的作用,其中各种社交活动,集会以及私人会晤使它成为市民重要的交往场所,这种类型的开放空间中,配备了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设施,如邮政、图书馆、证件办理处,银行等,使市民可以方便地解决社区的日常生活需要。
商业环境的内部开放空间是商业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焦点,是空间乐章中的华彩高潮,它是整个城市休闲生活的重要背景。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是工业文明,城市商业,文化特色和空间序列多个领域的综合,空间设计被并入商业和文明这两大复杂系统使设计师的工作成为创造空间感受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富于社会责任感的高尚职业。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 校园公共空间设计

校园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学习、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校园公共环境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校园公共空间综合设计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提出了新的要求,校园公共空间成为非正式交流、个性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其空间品质的高低、活力的大小深刻地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文章以交往活动为线索,着重关注空间形态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希望利用人的行为或社会活动来启发环境设计,探讨如何在校园中营造富于归属感和人性化的公共交往空间。

【关键词】大学校园 交往活动 公共空间设计

一个大学校园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成,它的建造是百年大计,其场所精神的营造更要经过岁月的沉淀。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将深刻影响校园发展,包括其场所精神的形成、教学的质量,甚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等,因此对它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很多新建的校园中,由于规模巨大,建设速度快,缺乏长远持续发展的考虑,因此影响了使用者的感受和使用需求。本文对已建成及改造的、正在进行建设的大学校园公共空间进行归类、分析,并从规划、建筑、景观三方面提出校园公共空间的综合设计要求。

一、校迅衡衡园公共空间的规划模式——整体考虑、层次丰富

大学园区的主体空间框架是在老校园的架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除了常见的串联式、组团式和均质式三种布局形式外,更多的是综合几种结构形式并依据用地特点而设计。新的校园生活已走向多元化、现代化,综合、灵活的布局形式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归纳起来,大学校园主要还有开敞式布局、集约式布局及综合式布局三种。

开敞式布局的校园空间形态较为自由,并不形成强烈的围合形态,多与地形良好结合,形成自然的空间关系。但由于缺乏建筑对空间领域的亩做控制,容易造成尺度的不适。如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就是一个开敞式布局,虽然其中有图书馆及主体教学楼形成校园主轴,但外部空间尺度巨大,仍无法围合与限定空间,应注意空间节奏的控制,以多种手段强化。

集约式布局多在小而精的学校建设中出现。它以建筑为主,强调空间的集约化利用,一般来说外部空间比例较小。在我国香港这个人多地少的城市,集约式布局的校园最为常见。香港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理工学院都是这类实例。广州大学城广州美术学院分校区、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区也属于集约式的布局,特别在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园里,除了必需的体育与活动场地,校园就是建筑,建筑也就是校园。进入建筑也就是进入了校园,重点开发了中央教学楼的内部空间,在比较苛刻的条件下设计出了动人的空间艺术形象。

综合式布局的校园多数应用于大型的综合型新建校园。由于新校区地域资源充足、地形变化较复杂,单一的布局形式显然不能通用于整个校园的建设,其校园发展模式力求近期紧凑,远期合理,预留足够的扩建用地。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西南交通大学新校区、南京大学浦口校区等。

此外,在很多大型传统院校中,由于面积较大、发展迅速及多方面原因,已逐步形成非单一中心结构。如清华大学的东西校区、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文科区、理科区和中心教学区,这种做法虽然是建立在原校区基础上的一种布局调整,但仍不失为一种值得参考、借鉴的做法。

目前,很多新建校区规划中以使用类型来进行建筑划分,如教学楼类、图书馆类、行政办公类、体育馆类等,难以形成多中心、多领域结构。

事实上,这种布局对于空间资源利用、学科的独立发展及师生之间的内部交流有很大的益处。一方面,以公共服务区为中心,其他学拦铅科群呈辐射状布置可以有效地控制师生步行的距离在公共服务区的服务半径之内,大大提高了其使用效率,能够保证在学校规模不断扩张的情况下,校园设施仍被充分利用,而步行距离仍可掌握,在尺度上能形成宜人的区域;另一方面,多组团的次中心结构可以形成多层次的公共交往空间,为学院与学院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合适的场所。

二、建筑围合形成户外空间——空间交接、界面形成

1.建筑自身围合形成公共交往场所——建筑体自身内的庭院、天井、附属绿地等,一般来说尺度不大,舒适宜人,是师生课间休息、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类型空间中发生的交往活动多是与专业相关的交谈、研讨,需要的环境相对安静,要提供充足的倚靠、围合措施以便逗留。

2.建筑群围合形成公共交往场所——校园中比较重要的、由多个建筑体围合而形成的中心广场。尺度大、形状规整、向心性强是这类户外场所的特征。在广场中可以举行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大至学校的大型庆典活动,小至儿童的游戏、玩耍,都是经常可以看见的。使用的人群类型也相对复杂,使用要求有所提高,需要多种设施以适应多种要求。在这些大空间设计中,一是要注意空间内的区域细化,以适宜的设计模数进行领域划分;二是要加强校园的户外识别性,形成醒目、有强烈导向的校园识别系统;三是要从美学上对整体尺度、图案、纹理各方面多加考虑,创造环境优美的公共场所。

建筑边缘、建筑以外的户外交往场所——校园中的自然山体、湖泊、绿地、运动场等均属此类。它们是校园中环境最优美、气候最宜人、可变性最大的区域,是学习以外的休憩、娱乐、锻炼等场所,人们都喜欢在这些地方进行绿化栽培及维护。同时,增加相关措施、提供充足的照明,做好安全防护也是必要的。

三、校园交通系统——步行优先、适度穿越

校园道路是校园与城市、校园内部之间的交通联系方式,和城市道路系统一样,分为纯车行道路、纯步行道路和人车混行道路三种,是校园景观的一项基本要素。人们在道路上通行时,往往可以通过感受空间的转换而构成整个校园的意象,人们对校园的印象就是通过对穿过过程中经历的景象与事件的片段组合而来的。因为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室内外之间穿行,一系列的公共开放空间被步行系统串联起来,形成了强烈的空间收放序列关系。

校园道路系统不像城市道路系统一样有过分严格的限制,在形式上更为自由,人们在途中相遇并停下来攀谈的情景随处可见。如果道路旁边有可停留的边界,人们甚至会有目的地经过或到达这一区域进行活动,因此校园道路系统除了有交通联系的功能外,还可以负担部分交往需求,成为“路上的交往场所”。

四、综合设计手法——创造有活力、可及、宜人、可感知的校园户外交往空间

1.尺度

尺度处理是否恰当是公共空间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没有人愿意在尺度不舒适的场所停留。它包括了人与实体、空间的尺度关系,实体与实体的尺度关系,空间与实体的尺度关系等。尺度可分为整体空间尺度和内部使用尺度两种。

首先引用《城市空间设计》里面的一组数据,D表示距离,H表示高度。当人与实体的距离由远到近发生变化时,人对户外实体的认知程度也慢慢深入。右面的数据说明,当D/H<1时,人会感觉到内聚、宁静并有压抑感;当13时,场所就会使人觉得空旷离散。所以,很多环境宜人的自由广场,教学楼、图书馆、礼堂、活动中心等的附属式户外交往场所,D与H的比值都应介于1—3之间。

事实上,有些校园主广场或主要集会区域希望营造适当的开阔感,往往D与H的比值会大于3。对此,日本的芦原义信先生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对户外空间尺度有详细的论述,他提出以20—25米为设计模数,“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材质有变化,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即使在大空间里也可以打破其单调,有时会一下子生动起来…”。②为了使公共交往场所尺度亲近宜人,设计者应注意在不影响整体感的情况下,对外部空间进行小型化领域的划分,促进交往的形成。

2.形状

简单来说,大学校园户外交往空间的形状分为两种——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通过对场地的设计而产生的户外空间形状多数比较规整,由周边道路、建筑的围合而形成的户外空间则大部分呈不规则形状。

规则形状的户外交往场所多见于大型的广场,尤其是在新建的大学校园中,由于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得比较多,因此大多数校园广场的形状都是比较规整,有理可依、有迹可循的。这种类型的交往场所有利于举行大型的集会活动,人流进出路线也相当清晰明确,向心性、安定感也比较强,是校园内部瞬间人流量最大、标志性最明显的户外交往空间。如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主广场、华南理工大学主广场。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不规则形状的公共交往场所就像一切不规则构图一样,有时候会让人觉得随意、自然,有时候又可以让人感到兴奋、刺激,有着引人探寻、新奇有趣的吸引作用。建筑实体的附属性活动场地及自然绿地多是形状不规则的,同时也是师生休憩、娱乐等场所。“在大型交往空间里的活动多数是有组织、有主题性的参与,而散见于各种自由活动场地、自然绿地的活动才是校园交往的本色体现。”③因此,不规则形状设计的户外交往空间里面所进行的活动是否活跃是校园活力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要营造及延续校园的活力,必须重视这部分形状自由的活动场地设计。中国美术学院休闲小广场、广州大学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药学院的休闲绿地均属此类。

需要注意的是,形状不规则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分地随意,还是应该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空间里面表现一定的中心或者主题,运用灵活的围合形成隐约的界面限定,而且内部空间也同样可以遵循上述的尺度设计原则给予细小的功能区域划分,并提供部分设施以满足交往的需求。

3.质感与色彩

空间质感是指围合形成界面的建筑实体的立面、构筑物、空间地面以及设施的表面质感。

形成比较统一的空间质感可以给人以界面连续的感觉,有利于两个不同的户外空间、室内外之间的交流与延伸。常见的方法是将建筑立面或构筑物的设计结合考虑,利用相同或相近的材质、拼接比例、凹凸变化、色彩等塑造一种整体空间感。当人们途经或逗留时,都会有空间舒适、流畅的感觉。在某些优秀的设计里,甚至可以用独特的装饰工艺将立面和地面统一处理,从而特别适合某些特别活动的发生,形成独特的交往氛围,留下与众不同的交往意象。

色彩是塑造空间性格、营造场所氛围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里,色彩的运用特别广泛,尤其在一些步行商业街或商业广场中,大多运用绚丽的色彩作为广告及外立面色招揽人群,对于促进消费者购物有刺激作用。在大部分老校区的建设中,校园整体色调都比较素雅,以蓝灰、墨绿、深红色居多,透出丝丝的稳重感和历史感。但在新建的大学园区内,则建议采用比较活跃的色彩。一方面,用鲜明的色彩设计可以有明确的标识作用,夹杂部分活跃的色调有助于彰显新校园的个性;另一方面,新校区的外部环境在一定的时间内都未能完善,利用户外空间及建筑的色彩变化来作为场所的提示与引导也会对促进校园交往有很大帮助。

总的来说,校园空间色彩宜明快大方,忌杂乱。

如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楼的内庭院,以蓝、黄、绿三种色调搭配处理,在严谨的秩序中凸显出大学校园的活力。又如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楼及广场、庭院,其色彩基调以白色、灰色为主,给人以宁静幽雅之感。

4.地面

地面指的是户外交往场所里面的地面设计,也包括水面。人们的各种交流、活动都在一定的地面上发生,所以地面的设计非常重要。

场地铺装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既能美化整体环境,也能对局部的建筑、小品、雕塑等起到衬托的作用。整体的铺地色彩、图案的设计还能在零散的场地之间建立有机的、和谐的联系,使环境更趋统一。可选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如彩色陶制广场砖、仿古广场砖、花岗岩、方砖、混凝土等。各种不同的材料能构成不同的性格,或严谨或活泼,或雅致或粗犷,需要与校园不同公共空间中发生的交往活动特点以及环境氛围相一致。

5.小品与设施

小品与设施是校园空间里最吸引人眼球,最容易出效果的元素。人们在公共场所逗留,多数都会使用一些环境小品和设施,因此它们与人们发生最直接的接触,值得在设计中再三推敲。

校园雕塑是校园小品的主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校园雕塑甚至可以成为校园的标志。它除了供人观看之外,有的是为象征性或纪念性而设,可以表达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体现特定的文化与思想内涵。

综合来说,环境小品与设施可以分为可坐性、可用性、可观性三种。室外的座椅、花坛边、台阶等都可以有坐的功用,是可坐性设施;除了坐以外,还有其他功能的设施,如宣传栏、电话亭、自行车停放架等都属于可用性设施;而喷泉、灯具、文化墙等就可以列为可观性设施。三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定,很多可坐性、可用性设施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可观性。优秀的设计应该是同时将实用和美观结合在一起,为人的使用提供最大的可能。

6.绿化设计

绿化设计是户外环境设计的重点,植物覆盖也是室外空间组织的要素之一,良好的绿化环境是绿色城市的标志,更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所不能缺少的。经过精心筛选、栽培的树种通过合适的行植、列植等种植手法,还可以起到净化空气,改善校园小气候的作用。在北方很多高校里,校园的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绿的是松、红的是枫、黄的是杏,像一个充满色彩的童话世界,一点也不比春天逊色。即使在冬天依然一片绿色的南方校园,也可以通过不同花期、不同品种的种植搭配令校园环境鲜活起来。

绿化的真正意义是为人们的交往提供适宜的环境,而不是纯粹的美化游乐。在实际的交往中,绿化非常适合于围合、分隔或者烘托场地的不同功能空间及空间的连接通道,将功能区转化为功能空间,提供给交往人群一个柔性、舒适的界面,成为人们依靠的背景。

什么是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的设计不仅是目的和结果,也不是设计迎合少数人的标志,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大众参与并不断展现其生活变换的过程,新的设计并不仅是新的风格或新的形式,而是指新的内容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空间从物理形态上的界定可以清晰地分为:占有空间和未占有空间。人们对空间的占有是靠物化的标识来界定的:如堆起的石头.刻有标记的界碑等,当然最有效的是建立起构筑物,或干脆建个房子来巩固对空间的占用,这样的物理界定是靠数字和实物等有形而清晰的界定。在相当正常的情况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划分往往是区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必要手段,理所当然,公共空间对于公众的利益的理解和服务负有特殊的责任,我们追求的是如何使其适应人的各种需求,而不是让公众去适应各种环境。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机的整体,所以这个问题是我们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或者是已经成为设计师的永恒的主题!

3. 龙湖U城的商业部分

项目介绍:龙湖U城天街商业体量高达24万方,是大学城第一个开业的商业街,打造的是集购物、休闲、娱乐、运动为一体的shopping mall。自身的商业因子浓厚,有独立的商业体做支撑,容易形成一个集中性商业,带来更浓郁的商业氛围。2012年9月,总面积5万平方米的U城天街一期的开业,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开业率已达60%,吸引了永辉超市、GAP、热风、屈臣氏、满记甜品、沁园、鲁西肥牛等百余个国内外品牌全面入驻大学城。更难能可贵的是,在U城天街开业之后,基本上每个月平均就有2到3家商家选择入驻,从而为U城天街带来更加丰富的商家资源,为大学城带来更加多元化的商业选择。
一、价格信息均价:12000元/平起价:最低110万起价格说明:均价11000-15000元/平方米付款方式:银行按揭贷款,项目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历史价格:价格时间 最高价 均价 最低价2013年7月15 日 38000 19000 90002013年12月15日 19000 18000 90002014年3月25日15000 12000 7500
二、规划明细1)体量整个U城天街占地24万方,其中自持11万方,北地块自持2万方,南地块自持9万方,目前天街一期已于2012年10月开馆,现在永辉超市、鲁西肥牛、屈臣氏、满记甜品等均已入住,天街二期初步预计会设置迪卡龙卖场,大型旱冰场。
2)硬件配置电扶梯配置:6部观光电梯,8部扶梯电梯,12部客运电梯。整个天街2号的电扶梯配置动线来看,几乎每隔50米就有电扶梯的设置,使得整个天街2号购物的体验感非常好。
车库入口:正南正北2个车库入口,7组团的洋房及别墅入口也是经过天街2号归家,天街2号独立的车库入口配置使得整个商业配套更加高端大气,也为购物者解决了后顾之忧。
车位配置标准:637部,两层。商业的车库的配置为消费者停留的时间预留了很大空间,而且,高标准的车库配置,更能彰显商业的气势。
LOGO、导视、灯光设置:不同的业态楼层功能分布,广场的LOGO导视能让你更清晰的扑捉到每个铺子,楼层导视、灯光的设置让消费者购物体验感更强。
3)层高设计整个天街2号的铺子每层楼层高都为4.5米,摒弃了以前一楼高层高,2、3楼只有标准层高的配置,此次天街2号让每层楼的层高都设置在4.2米,可以增加商家的经营内容,同时也能使商家的经营形象品质提升,使得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不会因为层高产生压抑感,2、3楼也能感受到临街的体验。
4)内部动线天街2号100%的人流动线,整个商业70%商铺主面临街,展示面宽,单栋楼多个途径进入,楼栋之间间距最宽30米,最窄4米,自然采光面较好,通风性较强,整个商业氛围较好,场地之间更聚有人气及人流疏散。
5)结构转化层为了形成通畅、有效的商业公共空间,天街2号三栋物业形态形成商业连廊,采用了结构转换。扩大商业的通达性,增大商家的可视性,并形成了最舒适性的人流动线。结构转换增加成本预估3.3万平方米*90元/平米*2=600万
三.项目动态龙湖地产日前发布消息称,目前龙湖U城天街一起商业运营已非常的火热,已经有近百余商家正式入驻,同时还有数家服装商家将陆续进场装修。现开业率已达80%,吸引了永辉超市、GAP、热风、屈臣氏、满记甜品、沁园、鲁西肥牛等百余个国内外品牌全面入驻大学城。更难能可贵的是,在U城天街开业之后,基本上每个月平均就有2到3家商家选择入驻,从而为U城天街带来更加丰富的商家资源,为大学城带来更加多元化的商业选择。目前U城天街二期主体商业已经开始动工,最快预估17年正式投入使用,体量达到20万方,将集大型超市、影院、冰场、主力品牌店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点内容
武汉大学古代文学考研教授 发布:2025-02-19 07:59:46 浏览:525
漳州市医院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2-19 07:51:15 浏览:121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专业介绍 发布:2025-02-19 06:54:46 浏览:42
美国研究生可以双录取的大学 发布:2025-02-19 06:49:47 浏览:133
厦门大学社会学考研参考书 发布:2025-02-19 06:15:32 浏览:150
大学新生电影里老师 发布:2025-02-19 06:13:46 浏览:191
大学生的自我简介 发布:2025-02-19 06:12:23 浏览:61
河南大学2016暑假时间 发布:2025-02-19 06:06:54 浏览:612
合肥南站到大学城的公交 发布:2025-02-19 05:51:43 浏览:502
经济史考研武汉大学 发布:2025-02-19 05:43:17 浏览: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