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⑴ 昆明最好的几家医院叫什么名字
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是昆明医科大学的临床学院。医院建于1941年,原为“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963年更名为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备案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
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泌尿外科、护理、烧伤、神经内科、儿科、消化、骨科、肾病、普通外科、产科、老年病科等。是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三、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医院内设30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28个职能部门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是昆明市官渡区一所省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四、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院设有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妇科、儿科、中医科、老年病科、骨科、肿瘤科、胃肠甲状腺疝专业科、乳腺科、皮肤科、口腔科、麻醉科、介入科、整形美容科、康复科、ICU科、超声科、核医学科、检验科、输血科等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肝胆外科、神经外科、ICU科、检验科是市级重点学科,骨科、心内科、妇产科是院级重点学科。
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昆明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和昆明地区“十佳医院”。
五、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现设医疗业务科室61个。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代谢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肝胆外科、胸心外科、普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生殖遗传科等。
2018年12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为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
⑵ 微创血管外科学作者简介
汪忠镐,1937年出生,浙江籍。196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是我国血管外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终身名誉主任委员、国际血管外科学会副主席、国际脉管学会副主席、国际血管联盟顾问和前副主席、美国和印度血管外科学会名誉会员、前亚洲血管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脉管杂志》副主编、国际布加综合征学会创始主席。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院士在血管外科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包括研制用于封堵食管瘘、肠瘘、膀胱瘘的球囊导管,以及在动、静脉系统中的成功应用,以及在布一加综合征、大动脉炎、颈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和人工血管生物化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1989年就做出了自骨髓到血管内皮细胞的转化。在国内,他首先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脑缺血以及血管重建术治疗糖尿病肢体缺血等研究工作。
杨镛,1965年出生,云南籍,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昆明医学院,后分别在重庆医科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获得血管外科学的博士学位。现任云南省血管外科中心主任、昆明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专注于周围血管病的微创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及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他担任多个学术职务,并在多个医学期刊担任编委。他承担着多项国家级、省级及厅级的科研课题,获得多项科学技术奖励,主编及参编了多部血管外科学论著,在核心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王深明,1953年出生,广东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申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血管甲状腺外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他担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委员,如国际脉管学会委员、国际外科学会委员等,并担任多个国内学术职务,如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副会长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70多篇,主编专著6部,参编专著30部,获多项科技成果奖和发明专利。主编了《甲状腺外科学》等六部专著,主译了《周围血管外科学》和《血管外科手术图谱》。
徐克,1954年出生,辽宁籍,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影像研究所所长、辽宁省介入治疗与器材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在肝胆与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方面取得了多项创造性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项。主编专著3部,主译著作1部,参编专著7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200余篇论文,承担并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部分课题多次获得国家等各级部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