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专区 » 顶替上大学怎么判决

顶替上大学怎么判决

发布时间: 2025-02-22 07:13:53

Ⅰ 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怎么判刑

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涉嫌冒名顶替罪。本罪是指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行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一)本罪行为必须发生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
公民在办理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等事项时,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公民出境入境时应当向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交验本人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等出入境证件。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
(二)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是指将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作为真实的身份证件而使用
使用是指使身份证件的内容处于相对方认识或者可能认识的状态。使用的方法没有限制,包括出示、提供等。但是,单纯提供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复印件的,不宜认定为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单纯携带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的,也不属于使用。
(三)盗用他人的身份证件,是指将他人的身份证件当做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而使用
违反身份证件持有人的意志而使用的,显然属于盗用。盗用不是相对于身份证件的持有人而言,而是相对于验证身份的一方而言。
在我国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冒名顶替的行为都是视为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尤其是冒名顶替他人的名额上大学的更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犯罪行为。如果出现冒名顶替罪的犯罪嫌疑人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对他人造成的损失支付一定的赔偿。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Ⅱ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案件怎么判

冒名顶替上大学之举,涉嫌多重刑事或民事违法情况。
在刑事领域,冒名者可能触犯使用虚假身份证件以及盗窃身份证件罪。
对于这样的案例,法院会根据行为性质、所引发的后果及社会影响等因素进行量刑。
若冒名行为致使被顶替者丧失重要权益如教育、就业机会等,则可能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在民事层面,被顶替者有权要求冒名者承担侵犯权益的赔偿责任,这其中同样包含精神损害赔偿。
此外,涉事有关单位与个人将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总的来说,裁决取决于案情和证据,依法处理。

Ⅲ 顶替上大学触犯了什么法律

顶替上大学的应当构成冒名顶替罪,行为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考试罪】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顶替上学的要求有哪些
1、被开除学籍的学生,由学校发给学习证明。学生按学校规定期限离校,档案由学校退回其家庭所在地,户口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迁回原户籍地或者家庭户籍所在地;
2、除开除学籍处分以外,给予学生处分应当设置6到12个月期限,到期按学校规定程序予以解除。解除处分后,学生获得表彰、奖励及其他权益,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

Ⅳ 高考被冒名顶替怎么办

高考冒名顶替罪名的处罚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高考冒名顶替可以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网友咨询:

高考被冒名顶替怎么办?

北京市盈科亏昌(惠州)律师事务所罗利民律师解答:

高考冒名顶替罪名的处罚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高考冒名顶替可以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高考考试的时候冒名无替考的,是属于犯罪的行为,会构成代替考试罪,则就构成了犯罪,具体还需要根据案件的情形来判定。

冒名顶替罪的追诉时效是5年,冒名顶替罪的最高量刑标准是三年有期徒刑。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5年,但是,报冒名顶替这种犯罪行为一般处于连续状态,对于樱唤处于连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追诉时效从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算。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北京市盈科(惠州)律师事务所罗利民律师解析:

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指使他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直接对冒名顶替者的刑事责任予以规定,同时对于起到组织、指使作用的人从重处罚。

从量刑幅度来看,冒用他人身份上大学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罚金。法定最高刑为三年,刑法的追诉时效是五年。如果冒用他人身份上大学在事发超过五年的时间再发现,就不再受到本罪的追溯了,仍需要考察是否符合行为当时已有的法律规定。

冒名顶替罪构成要件:

1.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正常管理秩序,侵犯对象是他人接受的教育,工作、待遇的权利。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假冒他人的姓名,冒领录取通知书、伪造档案、户籍等代他人或窃取他人的利益,享受他人应当接受的教育及取得的学籍,工作,身份及待遇。

3、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要是掌握教学,学籍管理,户口管理的相关人员。

4、主观方面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法律法规】

《刑法》第八十七条根据不同的法定刑格和刑种,分别确定了不等的追脊空凯诉期限。根据法律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检核准。

罗利民律师简介

本律师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为基本原则,重点研究行政诉讼、婚姻家庭、刑事辩护、公司法务等主要方向。

热点内容
2014年清华附中美国大学录取情况 发布:2025-02-22 21:26:27 浏览:557
英国肯特大学专业 发布:2025-02-22 21:26:20 浏览:624
大学生裸贷事件 发布:2025-02-22 21:25:31 浏览:474
北京大学教授赵杰 发布:2025-02-22 21:24:39 浏览:914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2014分数线 发布:2025-02-22 21:22:59 浏览:136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2025-02-22 21:22:08 浏览:904
为了郭老师考上了集美大学 发布:2025-02-22 21:22:05 浏览:812
东北州立大学入学时间 发布:2025-02-22 21:14:50 浏览:402
海南大学有教钢琴的老师吗 发布:2025-02-22 21:05:42 浏览:665
豆瓣大学生 发布:2025-02-22 20:50:36 浏览: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