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①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如何写,格式是什么
本人刚刚写完本科生毕业论文,关于开题报告如何写这个问题,我总结的基本步凑如下:
开题报告的步骤具体包括:选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对课题进行初步研究;确定题目;开题报告的书面写作;向导师、评议小组汇报;进行论文写作或重复上述步骤。
1、关于选题。
(1)选题应是本人熟悉的内容,应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内容应是与本专业相关的,部分本科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时不自觉地写其他专业的题目,这应是极力避免的。
(2)选题的题目要小,即讨论问题的范围要小,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较之“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在选题范围上要小,而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资金的筹集、运用或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其中的一个方面则更有针对性。
(3)选题要有时效性,而实效性是相对的,如现在“三农问题”是热点,分析唐宋时期的土地制度可能对我国未来的土地改革有借鉴意义,但分析1955~1978年之间我国的土地制度可能就过时了。
(4)题目的名称要规范、简洁、无歧义。
2、关于资料的收集。
(1)在资料的收集上,前期面亦广,后期亦窄,故应尽快确定题目;
(2)论文写作需要参考与课题相关的各种文章书籍资料,一般而言,学士、硕士、博士论文可能分别需要10、30、100篇左右。从已经出版成书的博士论文看,参考文献有30篇的,也有300多篇的。
(3)重要的资料可采取复印的方式保存,看到与论文相关的资料时,可记录下该资料的名称、观点、页码等,以在以后的写作中参考。同时,收集资料时要记录下对参考文献要求的各个项目。
开题报告的格式:
我们学校是这样要求的~~
1、文献综述
2、主要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3、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4、预期目标
5、课题研究进度计划
6、参考文献
具体一点,开题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选题意义。选题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前者指能够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观点或用具体的数据验证某种尚待证明的已有理论,后者则涉及研究问题的现实背景、能够对有关的经济主体和政策当局提供建议或做出评价。
2、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包括理论的渊源、国内外在该课题上已有的研究,本人对有关理论演进过程的评价等,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的欠缺之处,并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
3、研究方法。即论文写作涉及的研究方法,具体的名称很多、含义不等。在开题报告中可以简略陈述自己的“研究方法”,因为这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而方法论又与哲学相联系,往往难以表达清楚而容易导致歧义。
4、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与可能遇到的困难。应清楚地写出预期的成果或创新之处,这是开题报告的重点,有创新、有成果才能让别人觉得你的工作有价值。同时对已经具备的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客观的陈述,以获得评议小组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5、论文提纲。对于论文提纲有两种看法:一是粗略的提纲即可,一般具体到章;二是详细的提纲,细化到章下面的每一节。详细的提纲可能更好,因为这表明报告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开题报告更容易通过。
6、参考文献。列出的参考文献应包括:①已经看过的;②已经搜集到但没有看过的;③尚未搜集到但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需要别人提供的。论文定稿后,参考文献则只涉及引用或借鉴过的。参考文献的引用要规范。
② 求“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专业硕士)。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 培养目标
集成电路工程专业是一个横跨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综合性学科。要求硕士学位获得者掌握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材料物理及微电子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数学、外语、材料物理和半导体理论基础、电子线路及计算机等)和较强的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熟练掌握集成电路和其它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掌握有关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主要测试分析技术,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专业的发展动向,能在导师指导下,深入开展与本专业有关的科研方向专题的研究工作, 具备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取得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能用一种外文比较熟练地阅读专业资料并撰写论文, 并具有初步的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实事求是、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和科学道德,具有为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本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在有关研究所、工厂等单位从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应用、半导体器件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等技术工作或在高等院校任教。
二. 学习年限
本专业为全日制教学, 学制为三年。学生提前修完规定的课程并提前完成硕士论文, 可提前毕业; 也可延期毕业, 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
三. 培养方式
全日制脱产学习。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教学实践、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硕士论文研究。其中课程学习1年,教学实践要求研究生独立讲授1门课程(40学时以上),生产实习不少于1个月,科研训练包括每学期参加学术活动2次以上,公开学术报告1次以上,参加本专业其他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活动。用于硕士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少于1年。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举行。硕士论文答辩时要求研究生至少提供1篇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第一作者论文,或第二作者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或作为项目参与人员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或地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的证明。硕士论文涉及国家机密不宜公开发表的除外。
四、研究方向
01 集成电路设计
02.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
03. 固体电子材料与器件
五. 课程设置
1. 政治理论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理论),按贵州大学研究生部统一的教学计划执行。
2. 外语课, 本专业要求英语为第一外语。课堂教学时数为周学时4共一年, 即144学时。课堂教学完成后, 采用自学与指导教师相结合的形式, 继续提高。最终达到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用英语撰写本专业论文, 听、说能力基本达到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水平。考试分为笔试(包括阅读)、口试、作文三部分。学生在申请硕士论文答辩时, 必须提交通过国家六级或相应水平的其它考试的成绩证明。第二外语为任选课。
3.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见课程设置表)
六、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
1. 选题
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有关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开发性研究课题要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 可望直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题目。论文研究要突出创新性。为保证论文选题正确和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求学生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
2. 文献阅读和科研过程管理
硕士生在学位论文研究期间,应不断从阅读中外当前学术期刊文献中吸取营养,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适时调整研究路线和方法。开题报告后,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本硕士点同级全体学生的研讨报告会,交流科技文献阅读体会,报告课题进展状况。文献阅读量,每周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
好的研讨报告,可在全系教师和全系研究生大会上进行,以便依靠全系教师的力量提高把握研究生论文的研究方向,确保论文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本硕士点的主要阅读文献有:IEEE系列汇刊,物理评论B(Physical Review B), 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传感器和执行器(Sensors and Actuators), 欧洲Elsevier系列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 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 中国科学,中国物理,中国物理快报,电子学报,电子科学学刊,半导体学报,以及其他本专业的二级杂志等。
七、答辩及学位授予
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必须在毕业当年4月30日前提交学位论文审阅稿, 供省内外同行专家三人以上评审。半数以上专家认为论文已达到硕士论文水平, 无原则性错误,并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对论文修改后,可提出答辩申请。论文答辩时, 应提交至少一篇已经发表或已经被录用的第一或第二作者的省级以上学术期刊论文。硕士论文涉及国家机密不宜公开发表的除外。论文答辩的程序按贵州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附: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时
学分
教学方式
学期
考核方式
任课
教师
备注
一
二
三
学位课
公共课
英语
10657M101
60
3
讲课
√
考试
自然辩证法
10657M104
36
2
讲课
√
考试
专业课
数值分析
10657M202
54
3
讲课
√
考试
固体物理学II
080903M02
54
3
讲课
√
考试
光电子学II
080903M03
54
3
讲课
√
考试
非学位课
必修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657M201
36
1
讲课
√
考试
微电子器件物理II
080903M04
54
3
讲课
√
考试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
080903M08
36
2
讲课
√
考试
工程实践教学
430110M30
600
6
实践
选修课
微电子系统导论
080903M17
36
2
讲课
√
考查
数字逻辑系统设计
080903M10
36
2
讲课
√
考查
微电子工艺
080903M15
36
1
实验
√
考查
半导体器件数值模型
080903M11
36
2
讲课
√
考查
电子工程系统技术实验
080902M10
36
2
实验
√
考查
量子力学II
080903M01
54
3
讲课
√
考查
功能材料
080903M07
36
2
讲课
√
考查
材料科学导论
080903M09
36
2
讲课
√
考查
微观分析基础
080903M12
36
2
讲课
√
考查
半导体材料
080903M13
36
2
讲课
√
考查
超导物理学
080903M14
36
2
讲课
√
考查
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
080903M16
36
2
讲课
√
考查
第二外语
10657M103
36
2
讲课
√
考查
培养环节
在校期间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 1学分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答辩时间(第二学年开始两周内完成) 1学分
公开做学术报告至少1次 1学分
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本专业领域学术论文1篇,或有效案例、或技术报告、或产品设计等
③ 复旦大学在管理学和经济学这两方面做得怎么样是它的强项吗在国内排名又怎么样
经济学大概三四名,管理学七八名左右。
不算复旦的强项,不考虑学科热门程度只考虑复旦科研水平的话,估计把复旦专业排个八九个才能轮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