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专区 » 周口冒名顶替上大学

周口冒名顶替上大学

发布时间: 2025-03-31 03:45:52

1. 《幸福到万家》冒名顶替风波爆发,现实中是否早有原型

是有原型的,和秀玉的经历相似的现实原型有很多,不过比较有名的便是湖南女生罗彩霞。罗彩霞是因为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直接通知自己已经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等到她办理网上银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信息被盗用了,后来查到用她的信息冒名顶替的女生是她的高中同学王佳俊。

最后还是何幸福帮助秀玉要回了身份,通过记者以及打官司让万传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秀玉最终也回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学,完成了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上大学的机会。对于秀玉的行为,网友们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秀玉应该努力要回自己的身份,但是有些人则是认为秀玉不应该校正。

秀玉一直都是一个很努力的人,想要通过考会计证书让自己的工资待遇高点,没想到最后居然牵扯中大学名额被顶替的事情,毁了秀玉的一生,王家人的做法直接寒了秀玉的心,也让秀玉看清了自家人的面孔。

2. 17年前被顶替上大学的王娜娜向顶替者索赔13元是怎么回事

近日,河南17年前被顶替上大学的王娜娜,经过3年专科学习,如今从洛阳理工学院顺利毕业。37岁的她仍希望能圆教师梦,但因年龄、学历原因,只好报名西部支教。因被冒名顶替了13年,她向顶替者索赔13元,目前正等待开庭。

2003年,王娜娜参加高考后,因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为落榜便外出打工,之后结婚生子。2015年,她偶然发现自己当年并非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被人顶替,顶替者已经成为一名教师。

5年时间过去了,王娜娜说至今没有一个人给她道过歉,这件事至今还没有一个结果。2018年,王娜娜将顶替者、顶替者的父亲以及招考办等告上法庭,向顶替者张莹莹索赔13元,案件至今还未开庭。

(2)周口冒名顶替上大学扩展阅读

3年脱产学习圆了大学梦

5月29日,经过3年多的者悉专科学习,王娜娜顺利从洛阳理工学院毕业,拿到了毕业证书,圆了本该在17年前就该实现的大学梦。

与其他同学相比,王娜娜的3年求学之路充满艰辛。同学们二十多岁,无忧无虑地享受大学生活,但王娜娜入学时已经34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这三年的时间,王娜娜每天都是急匆匆地过,急匆匆地赶往学校,下课后再急匆匆地赶回家。迅竖

她自己圆梦的同时,对家人有很多亏欠,尤其是对小儿子。早上王娜娜8点上课,小儿子幼儿园7点半才开园。她骑着电动车将小儿子第一个送到幼儿园后,就急匆匆地赶往学校上课。晚上儿子4点半放学,王娜娜的晚课6点才下课,幼儿园又只剩儿子一个人。每当把孩子放到幼儿园,自己转身离开的那一刻,王娜娜心中都有很多不舍,尤其是冬天,王娜娜的心里很难过。

从入学的那一天起,王娜娜就很珍惜,这3年的校首昌乎园生活过去了就不可能再回来。她在学校里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基本上没请过假,认认真真地听每一堂课,各科成绩也令自己比较满意。真的成为一名大学生,踏上了大学这趟列车,王娜娜才意识到被顶替这件事让她失去了很多。

3. 王娜娜的官方回应

2003年,河南姑娘王娜娜高考后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然而去年她发现,高考后自己被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上学的却是用她身份信息顶替的陌生人!2016年2月27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证实王娜娜被顶替事件属实,具体情况在调查中。
根据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初步调查结果,假王娜娜冒名顶替真王娜娜上学的事实成立。2016年2月27日晚,该学院注销了假王娜娜学历信息。学院表示,事件中是否有人存在故意违法乱纪行为,仍在调查中。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紧急通知称,据学籍档案显示,该院往届毕业生王娜娜2003年8月被该院现代农艺专业录取,后调整至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习,2006年7月毕业。由于此事发生于13年前的学院合并之初,历经院系调整和人事变化,为便于调查组尽快掌握情况,要求负责招生、学生报到、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有关当事人查找资料、回忆情况,并写出证言。
通知称,学院以党委副书记赵振然为组长成立专题调查组进行调查。如果查证属实,坚决按程序注销虚假学历信息,追回毕业证书。如果学院工作人员有徇私舞弊行为,坚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绝不姑息 。
2016年3月19日,联合调查组公布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调查结果,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属实,9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分,假“王娜娜”(原名张莹莹,周口川汇区人,其父母均为下岗职工)学籍、学历信息已被河南省教育厅按规定注销,毕业证书被宣布无效,假“王娜娜”岩誉段被河南省商水县教育体育局解聘。
9名相关责任粗誉人进行党纪政纪处理:其中,现任周口市农科院院长杜纪格、现任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周文一等3人,因在当时的招生和学生工作中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被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时任周口市公安局沙南分局副局长侯长建、时任周口市公安局沙南分局纺织路派出所所长潘子建等3人,同样因负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被分别给予诫勉谈话、行政警告等处分虚祥;王娜娜当年所在班的班主任及所在学校的收发员、教务处工作人员也被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等处分。

4. 王娜娜考上大学被顶替,现在34岁的她重新高考结局如何

王娜娜考上大学被顶替,现在34岁的她重新高考,随后以高出专科录取分数线的十几分被洛阳理工大学录取了,在上大学期间还一边兼顾家人一边完成了学业。

5. 父亲砸锅卖铁供她读书,录取通知书却被人冒名领走,后来怎样了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点,也是改变命运的金钥匙,在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竞争何其激烈?然而,河南女孩王娜娜却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中意外“落榜”,但实际上,她不是没考上大学,而是被人冒名顶替了。

王娜娜,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新安集镇新西行政村,她是一个农村女孩,从小就知道以后要考上大学,带父母过上好日子。但在高考之后,在家等成绩的王娜娜却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王娜娜心里很难受,她觉得多年来的努力都白费了,于是就外出打工,赚钱养家。此后十几年里,王娜娜已经结婚生子,还和丈夫开了一个广告店维生。

可是,直到事情被调查清楚之前,张莹莹一直没向她道歉,但王娜娜却一直没有透露出张莹莹的个人信息,甚至是照片,她不想张莹莹承受其他伤害与指责。最后,王娜娜这起事件有了结果,张莹莹的学历信息被注销,同时也被工作单位解聘,在涉嫌造假的人中,有人被移交司法机关,相关责任人受到处分。

事情平息后,王娜娜曾向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递交《学籍恢复申请》,但是学校却以“找不到恢复入学资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由,拒绝了王娜娜的申请。于是,王娜娜决定重新拾起书本,再战高考,完成当年的梦想。最后,王娜娜收到了洛阳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终于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她不再后悔,不再遗憾。

6. 被昌名顶替上大学有哪些人

在中国,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时有发生,多与教育系统腐败和监管不力相关。知名案例如:

1. 陈春秀案

2004年高考后,陈春秀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在外打工。2020年她报名成人教育时发现当年已考上大学,名额被陈艳平顶替。此事引起广泛关注,促使相关部门调查。

2. 王娜娜案

2003年高考后,王娜娜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多年后,她发现自己当年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名额被他人顶替。此事件引发强烈反响,涉事人员受到处罚。

3. 罗彩霞案

2004年高考后,罗彩霞被同县女生王佳俊顶替大学名额。罗彩霞在办理银行卡时发现身份信息被使用,揭露了冒名顶替事件。

4. 苟晶案

1997年和1998年苟晶两次参加高考,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发现成绩和身份被同学邱小慧冒用,后者以苟晶名义上了大学。2020年事件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些案例只是冰山一角,未曝光的冒名顶替事件也大量存在。这些事件侵犯受害者权益,损害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为防止此类事件,需加强教育系统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违规惩处力度。同时,提高公众法律意识,鼓励受害者揭露真相,确保公平竞争,实现教育公平。

7. 王娜娜怎么发现自己被冒名顶替的

王娜娜2003年在沈丘县二高复读并参加高考,分数为399分,王娜娜填报“高职高专二批”志愿时选择“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信息当年可通过学校、网络或电话查询。王娜娜被录取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将其录取通知书寄往沈丘县二高,收件人为其班主任秦淼,沈丘县二高收发员王素华收到后未将录取通知书及时送交秦淼。
2003年,在商水县二高就读的张莹莹(原籍商水)高考落榜,其父张合停(商水县电机厂下岗工人,现已退休)托其妻侄王子胜(时任周口建行人民路第二分理处主任,现任新郑市金谷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帮忙给张莹莹找学校上。王子胜找到朋友胡筱林(现任沈丘县二高党总支副书记)帮忙找一个张姓或王姓女生的录取通知书。胡当时在沈丘县二高教务处工作,负责高考报名、考生档案整理、考生通知书发放和保管。9月初,胡筱林在未被领取的录取通知书中找到王娜娜被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通知书,按照王娜娜预留的电话联系(0371-8618814,当年该机装机地址在郑州市西环路1号,系郑州经贸学院内IC卡公用电话),电话打通后,对方说是公用电话,没有要找的王娜娜。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已于9月2日开学,胡筱林就认为王娜娜已放弃入学,将王娜娜的录取通知书交给了张合停,并告诉张合停、王子胜凭录取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到沈丘县高招办领取学生档案。
张合停、王子胜拿到王娜娜的录取通知书后,在沈丘县城找到一家打字店,与店主议价,商定做假事宜。打字店制作了王娜娜的假准考证、假身份证。张、王二人持王娜娜录取通知书和假准考证、假身份证,从沈丘县高招办领走王娜娜高考档案材料。二人再次到打字店,由打字店人员制作了带有张莹莹扫描照片、加盖假印章的《2003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报名登记表》、《河南省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和空白的《河南省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之后,张莹莹比照王娜娜档案内容填好空白的《河南省高中毕业生登记表》,替换王娜娜的真实材料后重新密封。
2003年9月9日上午,张合停和张莹莹到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报到,当时新生正在军训。张莹莹在新生报到处递交了录取通知书,填写新生信息,张合停递交了学籍档案。张莹莹将录取通知书上的“现代农艺专业”调换成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通知书上允许新生入学一周内调一次专业)。上学期间,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未对张莹莹入学资格进行复查。
2004年5月10日,张莹莹的父亲张合停到原周口市公安局沙南分局纺织路派出所(现荷花分局),以张莹莹户口与学籍档案姓名不一致为由,申请将其女“张莹莹”的姓名随其母姓变更为“王娜娜”。当时提供的有张合停的户口簿、变更户籍申请书、张合停和王某某的结婚证复印件等材料,但未提供学校学籍证明,且张莹莹已年满18周岁,按规定应亲自到现场办理户籍变更。派出所户籍民警郭爱华受理后,经派出所长潘子建和分局副局长侯长建签字同意后为其办理了户籍变更,由“张莹莹”变更为“王娜娜”,备注曾用名“张莹莹”。
张莹莹以王娜娜名字上学毕业后,在教育部学信网中专科毕业证所使用的信息为王娜娜的名字及身份证号(学信网中的身份证号是王娜娜高考报名时采集的),使用的照片是张莹莹本人(照片及所学专业等信息是张莹莹以王娜娜名字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时采集的)。之后,张莹莹以王娜娜名字通过考试所取得的《教师资格证》,以及其通过自学考试于2009年12月取得的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使用的是张莹莹本人的身份证号及照片。经查,王娜娜和冒名上学者张莹莹两人户籍中的身份证号没有交叉过,张莹莹也未用王娜娜的身份证号到公安机关办理过身份证。
2006年7月,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毕业时,通过自愿报名、学校组织选拔,被推荐到团省委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成员,经团省委统一体检、培训后,被派遣到淮阳县城关镇三中开展为期两年的支教志愿服务活动,于2008年7月服务期满。
2010年12月,淮阳县为解决淮阳师范1998级定向生、周口体校2003级定向生、“三支一扶”人员和共青团服务贫困县志愿者等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公开招聘,从上述三类人员中选聘一批农村中小学教师。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报名参加,其普通专科毕业证在教育部学信网上有注册备案(此备案表上不显示身份证号码),当时审查认定为真实毕业证书,有资格参加招聘考试。此次招教考试共有201人参加,录用了157人,并按照程序进行了公示。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以笔试58分、面试73.8分,总成绩62.74分,在参加考试的18名“三支一扶”和共青团服务贫困县志愿者人员中名列第6名,被聘为淮阳县教师,分配至原来支教过的淮阳县城关镇三中工作。
2013年7月,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以离家较远、工作不便的原因,向商水县教体局提出从淮阳县调入商水县任教的申请。因师资紧缺,商水县教体局研究后拟同意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调入商水县任教。经商水县编办审核同意,当年12月,淮阳县人社局、淮阳县编办、商水县人社局为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办理了调动手续。
调查组认为,“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是发生在2003年周口市高招过程中一起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调查组要求相关部门依法依纪对13名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目前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2人涉嫌违法线索已移交司法机关;张合停涉嫌违法线索也已移交司法机关。
2016年2月26日,商水县教体局作出了对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予以解聘的决定;2月26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向河南省教育厅请示注销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的学历信息,2月27日河南省教育厅请示教育部,注销了张莹莹(已更名王娜娜)学籍、学历信息,宣布毕业证书无效(包括其通过自考取得的本科学历)。

由于经办人张莹莹的舅舅王保合已经去世,线索中断,导致谁拿走了王娜娜的录取通知书,谁将王娜娜的学籍档案修改成张莹莹的学籍档 案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不同,这次调查出现“反转”:录取通知书是通过张莹莹表哥王子胜,找当年负责沈丘二高考生通知书的发放和保管的胡筱林帮忙拿走的;而 伪造了王娜娜的身份信息和准考证,修改王娜娜的学籍档案,以及伪造带有张莹莹扫描照片、加盖假印章的考生报名登记表、考生体检表和空白的河南省高中毕业生 登记表,是由张莹莹父亲张合停和王子胜找一个打字店一手操办的。
这件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似乎已经水落石出,也有舆论称真相还原,惩处 分明,结果基本符合公众期待。可是,相比前一次调查的语焉不详,这次调查只交代清楚了录取通知书是怎样到张莹莹之手,材料是怎么伪造的,而当地招办、教育 部门、招生高校的责任还是不清楚,事件依旧有诸多蹊跷之处:这么简单粗劣的伪造,为何就可以骗过沈丘县高招办,领走王娜娜的高考档案材料?又怎么可以轻易 骗过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办好入学手续?按照调查公布的结果,只要拿到一张录取通知书,只需再找一间打字店,伪造准考证、身份证,就可从当地招办领走高考档 案材料,再到高校报到、完成学业,冒名上大学如此easy。不需要去派出所改名、改身份信息办一张身份证,也不需要打通关节去找考试部门改准考证信息,只 要电脑制作、打印,然后就以假乱真,有关部门就信以为真了。这是造假者高明,还是有关部门太好骗了?
据报道,调查组对调查很“负责 任”,还想追查打字店,但“由于时间久远,目前并没有找到当时的这家打字店”,说实在的,这是故弄玄虚的“负责任”。真正负责任的调查,应该是沿着造假线 索,去调查为何当地招办会看到假准考证、假身份证,也给高考档案?难道招办对假准考证、假身份证没有任何识别?难道这仅仅是工作疏忽、失误,而不是这背后 有权钱交易?同样,应该调查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是怎样对新生入学材料进行审核的?按照报道所提供的信息,一名学生在路边捡到一张准考证,随便去找一个打字 店,花几千元钱编辑、打印出学生的档案,就可轻松到大学报到,这样的招生管理,入学信息审核就成了儿戏。
考生父母、亲属偷拿其他考 生的录取通知书,并伪造准考证、身份证、学生档案,这毫无疑问是违法犯罪行为,可是,给制假一路绿灯,当地招办、招生高校,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其 危害性比个体的造假更严重。如果不调查清楚招办、招生高校在这起事件中的具体作为,这起事件就难言水落石出,而耐人寻味的是,调查组已急匆匆宣布这是最终 调查结果。
笔者在之前针对这一事件的评论中曾谈到,由于生源困境,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招生时无法招满学生,于是,高校主动做“假 大学生”的生意。由中介向落榜学生贩卖放弃录取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再由考生自己伪造身份证、准考证,拿着这些假身份信息、档案材料去学校报到,完成这一流 程,没有有关部门、高校的“配合”是难以完成的。当地调查组的调查否定了中介的存在,但是,后面的链条是否存在,这是需要深入调查去挖掘出真相的。
报 道提到一个细节,张合停问胡筱林有没有一个姓张的女生不愿意上大学,后来,胡筱林找了找没有这样的姓张的女生,而是给了姓王的女生(即王娜娜)的录取通知 书(胡筱林当初认为王娜娜已放弃入学)。这其中蕴含的信息是,在当地,拿放弃入学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去冒名上大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路径”非常清楚,这显 示这起事件很可能并非个案。要调查清楚这起事件,不能仅由当地的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其独立性和公信力都让人怀疑,而应该由上一级机构组成独立的调查组进行 调查才能彻查,进而铲除冒名上大学、假大学生屡禁不止的利益链和土壤。

8. 王娜娜只需要13年前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人赔偿13元,你怎么看

她要的不是金钱的赔偿而是一句对不起,是真心实意的道歉。钱可以再挣,但是被偷走的人生是怎样都还不回来了。

热点内容
问他大学生 发布:2025-04-02 03:46:33 浏览:260
大学生创业想法新意 发布:2025-04-02 03:30:30 浏览:41
美国大学教授开学典礼 发布:2025-04-02 03:23:01 浏览:50
太原大学宿舍区 发布:2025-04-02 03:16:27 浏览:351
山东有法语专业的大学 发布:2025-04-02 03:01:18 浏览:383
大连工业大学清华教授 发布:2025-04-02 02:48:33 浏览:354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调查 发布:2025-04-02 02:48:33 浏览:400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宿舍 发布:2025-04-02 02:45:42 浏览:397
广州和武汉上大学 发布:2025-04-02 02:45:42 浏览:11
吉林大学博士复试 发布:2025-04-02 02:33:04 浏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