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研究生
A. 北京师范大学 物理 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有哪几科考不考数学啊
普通物理,量子力学,光学,应该有可选的,不考数学,至少2004年硕士没考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一共有五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分别是课程教学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另外还有一个天文学,但是不属于物理系。
所有的专业考试均是这样科目:英语,政治,普物综合(力热电),量子力学。
不知道您要求的专业介绍是什么内容,还有考研方向,主要看你自己的兴趣,现在的基础,以及未来你想学点什么东西。
希望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补充。
B.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哪个专业最好
光学
凝聚态物理.
光学
本学科于1981年建立硕士点,开始从事激光光谱、信息光学、量子光学和X射线应用和光辐射测量等方向的研究,承担国家863项目、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获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其中关于X光透镜的研制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经过十多年的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开设了光学原理、激光物理、付立叶光学、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现代光学实验等较完整的研究生学位课程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成为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骨干力量。
本学科于2000年成立博士点,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列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我们在各研究方向上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努力开展实验课题研究和寻求科技开发,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本地区发展服务,在2002年获准成立北京市应用光学重点实验室,为博士点的发展提供了实验平台。在光学的基础研究方面,涉及到冷原子物理、纳米材料光谱、光子晶体、量子成像和关联光学、量子信息等国际前沿研究方向,我们的许多成果发表在国际最有影响的刊物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例如汪凯戈教授领导的小组率先提出热光亚波长干涉并在实验上证实,实现了用普通的实验条件在PRL刊物上发表实验成果。在光学应用研究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刘大禾教授领导的小组将激光布里渊散射方法用于激光雷达水下目标探测等应用,承担了国家“863”项目、总装备部武器装备探索重点项目和国防科工委基础研究项目。最近,他成为今年立项的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光学产业方面,由严一明教授研制的X光透镜技术已成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汇百万美元。此外,我们研制的光谱及光辐射测量设备服务于航天等科研部门,直接产值超过肆千万元。
凝聚态物理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的凝聚态物理学科点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辅仁大学物理学系低温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扩充至半导体物理、凝聚态理论等凝聚态物理学的传统领域。曾在低温物理、半导体物理、能带理论等研究方向上做出了贡献。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凝聚态物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1995年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点,1996年,物理学科被批准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2000年物理学科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2002年物理学科的凝聚态物理学科点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7年北京市中期评估。目前,北京师范大学的凝聚态物理学科点大致形成了三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拥有包含一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和三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在内的9名教授(均为博士生研究生导师),7名副教授等近20位研究人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结构较合理、素质较高的学术梯队。自2002年以来,本学科点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国家中长期规划中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关联电子系统的量子调控、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冷原子和玻色凝聚、量子霍尔效应、金属表面与界面、纳米材料物理特性、以及半导体物理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发表了近200余篇学术论文,并有实力在国际重要的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
关联电子系统的量子调控研究:该研究方向以冯世平教授、王甬军教授、宋筠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主要集中于高温超导材料反常物理性质与非常规超导机理、量子相变、分数和整数量子霍耳效应、无序系统物理性质等的研究方面,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2006年7月应邀在德国德累斯顿市举行的第八届国际超导大会上作分会邀请报告。该方向研究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研究工作中涉及凝聚态物理学中一些基本的物理问题,并且研究内容是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于2006年度首批启动的重大研究计划“量子调控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
介观物理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该研究方向以张向东教授、寇谡鹏教授、杨师杰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主要集中于研究电子、光和声在固态介观系统(纳米结构)中的输运行为以及相互作用系统的拓扑序和拓扑激发,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物理学界的关注,世界著名的physicsweb (Physics World) 曾以新闻故事的形式专门作了报道。
低维量子系统材料的生长及物理性质研究:该研究方向以聂家财教授、田强教授、涂清云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主要集中于研究低维量子系统材料、薄膜生长及其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在氧化物纳米结构薄膜的自组织外延生长和表征,CMR/HTS纳米复合膜和超晶格的自旋极化输运及其自旋电子学应用,纳米异质结构体系的可控生长及其量子效应和半导体量子点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方面,近年来发明并申请了四项国际专利(其中一项已获得授权),并被邀请参加国际会议20余次(其中被邀请作口头报告16次)。
C. 2025年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考研参考书、历年分数线及备考指导
学院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招收硕士研究生。
招生信息
2024年招生信息如下:
参考书目
715量子力学、813普物综合(力热电光)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赵凯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
历年分数线
以下是2024年、2023年、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详细数据如下:
2024年
理论物理:录取15人,录取最高分426,最低分338
凝聚态物理:录取21人,录取最高分414,最低分333
光学:录取8人,录取最高分384,最低分316
2023年
理论物理:录取10人,录取最高分392,最低分346
凝聚态物理:录取11人,录取最高分403,最低分379
光学:录取7人,录取最高分403,最低分381
2022年
理论物理:录取10人,录取最高分400,最低分362
凝聚态物理:录取12人,录取最高分403,最低分345
光学:录取9人,录取最高分382,最低分339
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复试形式为面试,包含外语口语、听力(满分60分)和专业知识问答(满分240分),面试总分为300分,180分以下为不及格。考生总成绩计算方式为初试总分加复试总分。
录取办法
理论物理根据专业分方向,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凝聚态物理按专业排序,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课程与教学论、光学按专业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情况下,按初试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特殊招生规定
如理论物理专业04引力理论与相对论(珠海)方向上线人数不足,考生可在面试结束后递交二次意向方向申请书,申请书需于指定日期前提交至指定地点。每位考生仅限申请一个二次意向方向,申请书经学院审核后,根据第一志愿录取后剩余计划,按二次意向考生总成绩单独排序录取。
如凝聚态物理04凝聚态理论(珠海)方向上线人数不足,考生也需在面试结束后提交二次意向方向申请书,申请书需于指定日期前提交至指定地点。每位考生仅限申请一个二次意向方向,申请书经学院审核后,根据第一志愿录取后剩余计划,按二次意向考生总成绩单独排序录取。
D.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考哪些科目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考研方向:
01物理课程与教学,02物理教育与心理发展, 03物理教育技术,04物理教育测量与评价。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42物理专业综合(普通物理、量子力 学)
参考书目:742物理专业综合(普通物理、量子力学)1.《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赵凯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量子力学导论》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