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专区 » 中山大学南校区宿舍181

中山大学南校区宿舍181

发布时间: 2025-04-28 10:47:36

1.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下属分院


珠江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医院,2004年8月随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医院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5.6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新医疗区建筑面积为16.4万平方米。1994年被评为军队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并获全军“白求恩杯”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被评为爱婴医院;2000年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2001年成为广东省首批社会医疗保险和 社会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现展开床位1128张,编设14个临床教研室,44个专业科室,有7个专科实验室。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神经外科为广东省重点学科和医学重点专科。拥有原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优生优育计划生育技术研究所,骨科、儿科、耳鼻咽喉科、肿瘤医学等专科中心。
医院现有工作人员208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为1323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81名,博士学位人员83名,硕士学位人员159名,医疗系列硕士学历以上人员占75%。
医院仪器设备总价值达2.8亿元,有飞利浦64排螺旋CT、核磁共振、ECT、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氩氦刀、脑立体定向治疗仪、细胞刀、癫痫刀、数字化电子内镜系统等大型诊疗设备,以及原子力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效液相等一批高精尖实验室设备,拥有比较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和现代化的远程图像会诊系统。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医院在心脑血管病介入放射学、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脑功能神经外科、腰腿痛和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微创手术、侧颅底肿瘤切除、人工耳蜗植入、肿瘤氩氦靶向治疗及综合治疗、器官移植(肾脏、肝脏、胰腺移植)、干细胞移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气化术、妇科内镜手术、新生儿疾病救治、医学整形美容、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等领域形成了明显专科技术特色,拥有一批医术精湛的知名专家。有4人在省级学会担任主任委员,13人担任副主任委员。
医院每年承担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大专等5个层次、9个专业近1000名学员的教学任务,接收进修生250余人。“十五”期间,共获得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点项目、省部级及其它科研基金等各类基金课题185项,获科研经费2478万元。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56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舒斯云教授的研究成果“一个学习记忆有关脑区的发现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2000年入选中国基础医学研究十大新闻,2001年入选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车小燕教授成功研制的全球首个“SARS病原诊断试剂盒”,获得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并被列入2004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首条。上述两个项目同时获得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医院开设了设施先进、服务一流的涉外医疗单位――谊侨楼,设内、外科病区和康复理疗中心、加拿大出境定点健康查体中心,有宾馆式病房70余套,1984年开诊以来共收治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胞和国际友人四万多人次。 “十一五”期间,医院将继续以“质量建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文化立院”为办院方针,进一步端正办院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强化以“质量、安全、服务、费用”为重点的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
周边公交:(总站)192 44 186
(珠江医院站)202、220、288A、288、29、309A、309、31、521、59、75、79A、79、9、夜3、夜7乘地铁二号线在江南西站D出口换乘29、44、192、186、220、222等路公共汽车均可到达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原广州邮电医院)是一所中等规模的综合医院,二甲医院,广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广州市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广州市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广东省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大道天河公园北侧,位于华景新城与加拿大花园之间,环境幽雅、宁静、舒适,占地面积21600平方米,拥有病床217张,分设内科 (含心血管、神经、消化、内分泌、血液病等专业组)、外科(分普外、脑外、泌外、骨科、胸外、手外科等专业组)、妇产科(分妇科、产科、爱婴病区专业组)、儿科、中西医结合科、针灸骨伤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中医科、整形美容科、肛肠外科、检验科、放射科、特检科(B超、心电图) 药剂科等科室,及体检中心、社区医疗中心。与中山大学医学院合作成立“中山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临床基地”,开设中山医学院专家门诊。南方医科大学华瑞医院是广东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行风评议满意医院,广东省直文明单位。薛漪波院长被评为“中国电信集团优秀管理者”、“中国职工医院优秀院长”。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全院卫生技术人员280余人,其中高年资中高级技术职称卫技人员130余人,硕士、博士多人。建院15年来已开展普外、泌外、脑外、骨科、妇产科、口腔、眼、耳鼻喉、肛肠等各种大、中型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脑肿瘤切除术、食道癌根治术、阴式子宫全切术、全膀胱切除及直肠代膀胱、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小儿麻矫形术、角膜移植、人工晶体植入术、舌癌根治术、巨大腮腺深叶混合瘤摘除术、椎间盘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内科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治方面有其特色。中医骨伤及肛肠、口腔、康复治疗等技术在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医院医疗设备先进配套,拥有近4000万元设备。装备有:核磁共振、日本东芝高档螺旋CT、日本岛津800及500mA X光机、彩色B超机、动态心电图(美)、动态血压(美)、遥测心电监护系统(美)、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全自动酶免仪和贝克曼各种检验设备,各种内窥镜(奥林巴斯纤维胃肠镜、电子胃肠镜、喉镜、进口胸腹腔镜、美国椎间盘镜等),胎儿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德)、红外线乳腺扫描仪(两台)、骨密度检测仪等;口腔科配备日本牙科椅及修复、正畸等一批进口设备。
病房均配有卫生间、空调、彩电、电话及24小时冷热水淋浴、中心供氧系统,中心吸引系统等设备,每个病区设有ICU观察急救室。还有安静舒适的特需病房,满足不同层次人员需求,配有空调、热水器、彩电、电话、冰箱、微波炉、消毒碗柜等;设有会客室、健身房及活动室,供病人选择使用;医院绿树成荫,病区整齐洁净,为花园式卫生先进单位。
医技科室有检验科、放射科、特检科(有B超、心电图、脑电图、脑地形图)、药剂科、病理科、骨密度测定室、内窥镜室、红外线乳腺检查室、心功能室等。
该院计算机网络覆盖各科室,病人从挂号、收费、取药、住院、出院结算等全部电脑化,服务快速、准确,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导诊系统进行查询。
医院集医疗、保健、康复、科研为一体。主要医疗指标达到或超过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医院开展上门或来院系列体检服务,体检已成为该院的优质品牌,包括高、中、低档各类套餐体检,配备X光、B超、心电图、内窥镜、红外线乳腺扫描、全套检验项目等服务,体检资料电脑化管理。另还派专家上门主讲保健知识讲座,指导疾病预防、治疗和生活保健。
该院开展健康体检业务已十余年,具有丰富的经验,优良的设备、星级的服务和优雅的环境,为您提供健康的保证,尽享您人生的价值。
2007年4月23日,创建于1953年的省邮电医院移交南方医科大学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简称“南医三院”),同时成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领头的硕士、博士生导师等近40人组成“专家技术指导委员会”实施技术指导。2008年6月19日,南方医科大学在我院成立骨科研究所,钟世镇院士担任名誉所长, 中国著名骨科专家、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金大地教授任所长、“南医三院”院长,同时从南方医院、珠江医院抽调大量骨干“空降”我院,提升我院医疗、教学、科研的综合实力,如今我院学科设置齐全,医师系列硕士以上学历达61.8%,能开展各种大、中型手术及微创手术,拥有先进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螺旋CT、彩色B超、高频乳腺X光机、胸/腹腔镜系统、关节镜、椎管镜系统、癫痫刀治疗仪、电子胃肠镜、体外碎石机、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平板运动及遥测心电监护仪等,在新建五百张床位的现代化住院大楼设骨科床位三百张,计划五年内把我院打造成国内一流,以骨科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我院骨外科系高等院校重点学科,脊柱外科为省医学重点专科、南方医科大学重点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骨外科分脊柱、关节、创伤和骨病四个专业组。金院长在国内、港、澳及东南亚享有盛誉,学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正副教授4人,讲师7人,在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骨科研究所与国际创伤、矫形外科学会、华裔骨科学会、国际椎间关节成形学会以及美、英、德等国著名大学有合作关系,每年互派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研究方向:脊柱功能重建、脊柱畸形矫治、微创脊柱外科、四肢脊柱创伤的救治、骨与关节软骨修复、生物材料及脊柱内植入物研制等。科研成果:获国际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军队及广东省科研基金18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解放军总后勤部”十五”重大科技进步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各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广东省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2项。
妇产科擅长妇科常见病、疑难杂症、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不孕不育的诊治成功率高,微创手术、无痛人流、无痛分娩等已经成为特色。普外科开展“三甲”医院普外的所有手术,擅长微创行胆囊、肝囊肿、阑尾等切除术,特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疤痕少。泌尿外科拥有先进的微创设备治疗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症、女性尿失禁、泌尿系肿瘤等。胸外科常规开展肺癌根治、食道癌根治,电视胸腔镜下各类胸部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皮CT引导氩氦刀肺肿瘤根治等。拥有氩氦刀治疗各种肿瘤也是我院特色之一。神经外科以南方医院专家团队为主组建神经外科,可以开展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的所有技术。尤其在颅脑损伤的综合救治和脑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具有明显优势。康复科拥有省内最具特色的“国际麦肯基力学诊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好,无创伤。体检科创建于1988年,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体检中心之一,多次被评为“广州地区百姓最信赖的健康体检中心”。
医院坐落在广州市中山大道西天河公园北面,邮电技术学院旁,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400平方米,环境优雅、宁静、舒适,住院大楼设施先进。是“省直公费医疗挂钩医疗单位”、“天河区公费医疗挂钩医疗单位”、“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管定点医疗机构”、“广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生育保险定点医院”,”、“从化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广州市对口帮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大医院之一。本院为广东省政府行风评议满意医院。
周边公交:(上社站)33、50、135、139、210、224A、224、227、235、240、242、242快、242、248、269、272、289、293、296、306、515、549、560、561、813、883大学城2线、大学城5线、高峰快线21、夜9、夜17、夜19、夜25、夜34、夜36、夜38、夜41、夜43、夜46、夜47、夜48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隶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一军医大学),是学校2005年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紧跟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计划,以中医药学院为依托,发挥学校中西医结合学科群优势,力求三年内办成具有1000张病床规模,融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国内一流的三级甲等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粤发[2006]3号)明确提出:“支持南方医科大学发挥中西医结合学科群优势,建设一所投资主体多元、医教研一体、国内一流水平的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将该项目作为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安排,计划在建设上给予经费支持。
医院坐落在广州市海珠区赤岗石榴岗路13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校区内。规划占地面积34000m2,规划建筑面积152300 m2,拟建设综合门诊楼、住院大楼、医技大楼、医学实验楼及行政大楼等。医院地处广州市发展中轴线,交通便利,有2号地铁赤岗站,距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琶洲)两站路程,紧邻广州新领事馆区。辐射广州大学城、番禺、南海等地。有14、20、37、264、189、252、264、298、568等十几路公交车经过医院,并连通火车站、各大商业点和旅游区。
医院I期建设项目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先期开业,该门诊部建筑面积5800 m2。1-3层为门诊部,开设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科室22个,辅助科室7个,有标准化手术室、体检中心以及宽敞舒适的候诊大厅。4-5楼为住院部。装修精美,环境优雅。
医院以西医为基础,中医为优势,中西医结合为特色,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我校中医中药、西医等中西医学科齐全的优势,在广东省率先创建第一家中西医结合大型现代化医院。我校中医药学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有35年的发展历史,是全军唯一的中医药医教研基地,是集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医、研于一体的特色学科群。现有中医药研究所和国家中药临床药理基地各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中医脑病学、中医肾病学、中药制剂学)、重点专病建设单位2个(风湿病、慢性头痛),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三级实验室各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中医学、中药学),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肝胆病),拥有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有一批包括中央保健局医生在内的中医老专家,他们技术精湛,在国内及港澳台、东南亚地区享有盛名。西医力量拥有附属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中西医强强联合,共同发展,创办和发展一批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雄据广州,辐射华南,吸引港澳台、东南亚。医院还将引进国外先进的现代医学技术和人才以及国内中医药知名专家,建立中医和西医共同发展的平台,力求建成国内一流、国外有影响的综合医院。
先期开业的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开设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科室22个,其中有中西医结合专科6个(风湿、脑病、肾病、肝胆、胃肠、肛肠),中西医结合联合科室5个(妇产科、骨科、儿科、五官科、肿瘤),中医科室3个(针灸理疗、皮肤美容、特色医疗),西医科室7个(呼吸、心内、神内、消化、内分泌、普外、口腔)、名医名家诊室1个。另设急诊科、体检中心。辅助科室有检验、影像、B超、心电、脑电及TCD、胃肠镜室、手术室等7个。住院中心分内、外科。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恒生医院资兴建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民营医院,地址位于深圳市宝安中心区西乡碧海湾,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医院由门诊大楼,住院大楼,急救中心,医技楼,后勤楼及宿舍小区组成,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000张。
医疗宗旨:恒生医院禀承“以质为本,以客为尊”的医疗服务理念 ,以“三心”(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六多”(上级对下级:多关心,多爱护,多沟通,下级对上级:多支持,多理解,多尊重,),“四要求”(高尚的品质,专业的 技能,沟通的艺术,耐挫的能力,)为医院文化核心,狠抓医疗护理质量,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把该院打造成为技术精湛,设备优良,服务到位,价格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百姓星级医院
医疗条件:恒生医院以国家三甲医院的要求为建设标准,投资4.5亿元进行建设深圳恒生医院和装修,引进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尖端医疗设备,如飞利浦16排螺旋CT 机,DSA,DR,CR,数字胃肠机,乳腺钼靶X光机,飞凡彩超,B超,阴式B超以及美国雅培系列的生化全自动分析仪, 免疫发光分析仪, 血气分析仪,血球分析仪, 腹腔镜,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宫腔镜,阴道镜,膀胱镜,电子胃肠镜,关节镜等, 医院设有 10 间层流净化手术室,一体化(VIP)产休区及2000多平米的“专业化”健康管理中心, 恒生医院坚持“高水平,高质量,高起点”的原则,面向全国招聘了各临床学科带头人及专业人才,建立起一支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专业医疗队伍,如今高级职称的各科专家占医务人员总数的60%以上,确保了高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设置了2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心血管内科,骨科,综合ICU,妇产诊疗中心,微创诊疗中心,中医养生康复中心等为该院的重点专科,同时建立了“急救绿色通道”和“会员诊疗通道”,为客户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

2. 考研求助

中山大学
图为中山大学校徽、校训及校园风光。
【广东省】

〓〓中山大学〓〓

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伟人手创 山高水长】

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1924年,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了这所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原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中山先生,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设立研究院,开始招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办学力量更为壮大。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学院医科大学,在医学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寄生虫学、内科肾脏病学、器官移植、传染性肝病、生物医学工程及分子医学等方面成绩显著。

中山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传统,中山大学的历史是和一批大师级的教授、学者联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延揽名师,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黄现璠、姜立夫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执教于中山大学。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等著名医学专家曾执教于中山医科大学。大师们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和开创学术新领域的勇气给中山大学这座科学殿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学科齐全 根深叶茂】

目前,中山大学是一所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在南方的一个重镇。全校设有33个学院(实体系), 89个本科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6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其中有25个本科专业是省级名牌专业,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的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拥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36个,还有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0个和广东省重点学科43个。

中山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职工近12000人,具有高级职称者近25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63人。教师队伍中各类学科人才辈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中山大学拥有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目前,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6个教育部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9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有着强大的医疗资源,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附属医院系统。全校共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等4所附属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专科医院。

中山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是教育部高教文献保障体系华南地区中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7个中心之一。馆内藏书488万册,除了提供传统的书刊借阅服务,还有互联网信息浏览、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等多种形式的电子信息服务,为师生员工迅速有效地利用电子资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中山大学四个校区均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四个校区之间的连接速率已达到千兆,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间实现了光缆连接,校园网的规模、用户数位居华南地区高校前列,是国内高校中网络铺设面最广、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园网之一,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山大学依托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迄今为止,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其中的4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其中包括7所学校的校际本科生交换协议,根据协议,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读期间,均可申请前往这些大学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

【学子风华 桃李芬芳】

中山大学现有各类在校学生6万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00多人,硕士研究生近12000人,本科生24000多人,外国留学生1000多人。

中山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素以“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宽松自主的氛围使得各级学生会和150多个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创意、尽情施展才华,营造了品位高雅、青春动感的校园生活。暑假“三下乡”活动、中外优秀文化讲座、医学人文讲座、艺术与人生讲坛、科技艺术节、维纳斯歌手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创意基金等几十个品牌活动已经成为中大学子彰显个性、拓展素质、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中山大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大学子频频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2年,获亚洲创业计划大赛会场冠军,并囊括所有单项冠军;2003年,获第27届国际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银奖,获香港举行的第四届投资策划ACCA大学生公开赛冠军;继2002年我校学生辩论队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2003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获得冠军;2004年,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总决赛银奖,在第2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获铜奖,成为大陆当年唯一获得奖牌的高校。

建校80余年来,中山大学为社会输送各类英才十余万人,校友遍及海内外,已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大”著称的中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统计,近年来,我校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全国知名企业、各大医院、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国、升学深造的毕业生人数始终保持在毕业生总人数的80%左右。随着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南中国经济圈的崛起必将为中大学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在教育部、广东省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中山大学这所伟人手创的中国名校,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中山大学的事业必将会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再铸鼎盛与辉煌。

【中山大学院系设置】

人文科学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哲学系 人类学系

岭南学院
国际商务系 经济管理系 经济学系 金融系 财政税务系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

国际商学院
应用经济学系 企业管理系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日语系 德语系 法语系 英培中心 澳大利亚研究中心

外语教学中心
大学英语教学部 研究生外语教学部 应用英语教学部 大学外语教育研究所

法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政治科学系 行政管理学系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国际关系学系 公共传播学系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系 会计学系 旅游酒店管理系 市场学系 财务与投资系 管理科学系

教育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所 社会科学教育系(两课) 心理学系 体育教育系

传播与设计学院
新媒体与影视制作学系 新闻传播学系 艺术设计学系

国际交流学院

旅游学院

翻译学院
翻译系 商务外语系 对外汉语系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数学系 统计科学系 科学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系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物理学系 微电子学系 光学与光学工程系

工学院
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广东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系 应用化学系 高分子与材料科学系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 国土资源与环境系(河口海岸研究所) 水资源与环境系
规划设计研究院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系 大气科学系 环境工程系

地球科学系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生物化学系 生态学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通信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系 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软件学院

资讯管理系

中山医学院
临床医学一系(长学制) 临床医学二系 麻醉学系 医学影像学系 康复治疗学系 医学检验系 眼科视光学系
法医学系 生物医学工程系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系 妇幼卫生系 营养学系 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光华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院

药学院
实验动物中心

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中山大学校歌】

白云山高 珠江水长 吾校矗立 蔚为国光

中山手创 遗泽余芳 博学审问 慎思不罔

明辨笃行 为国栋梁 莘莘学子 济济一堂

学以致用 不息自强 发扬光大 贯彻主张

振兴中华 永志勿忘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的。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

1931年中山大学设有文、法、理、农、医五个学科,同年将学科改称学院。1934年设工学院,1935年设研究院,始招研究生。1937年发展为文、理、法、工、农、医、师范7个学院和1个研究院,31个系。抗日战争期间,曾先后迁址广东罗定、云南澄江、广东坪石、东江、连县登地。1945年回迁广州石牌。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工、农、医、师范等4个学院从中山大学划出,中山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校址由广州石牌迁至康乐园。

中山大学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七十五年来,吸引了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郭沫若、鲁迅、冯友兰、陈钟凡、罗常培、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董作宾、周谷城、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刘节、梁方仲、冼玉清、王亚南、马采、容庚、商承祚、董每戡、詹安泰、王季思、王力、杨树达、钟敬文、朱谦之、杨成志、吴康、杨荣国、蒲蛰龙等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形成了以“严谨、求实”为特征的良好学术风气。中山大学也成为了中国南方文化与学术的重镇。

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山大学取得了较大发展,已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多科性综合大学。目前,中山大学设有人文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岭南(大学)学院、、管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拥有35个研究所、47个研究中心,37个学系,48个本科专业。共有5个国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5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96个,还有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还拥有物理学、生物学、化学、数学、历史学、管理学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古代文学、动物学、光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6个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有中国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全校有教职工3743人,其中教师1549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博士生导师210人,教授320人,副教授534人,讲师489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7人,近年来,共有9位教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校各类学生23070人,其中博士生550人,硕士生1776人,本科生9525人,外国留学生181人。

中山大学不仅师资力量比较雄厚,而且教学实验设备比较齐全。在全校77个实验室中,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实验室和生物防治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生经济动物繁殖、营养和病害控制实验室与植物基因工程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其设备和研究水平居国内外先进行列;近代物理、引力波探测、静电加速器、电子显微镜、同位素应用、计算、电化教育、测试等实验室(中心),拥有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334万册,各类期刊万余种,并开展国际联机检索服务。1995年底,顺利建成规模可观的学校校园网。

中山大学地处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其中有3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每年派出大量人员到国外及港澳地区讲学、进修、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先后授予邹至庄、霍英东、曾宪梓、何善衡等为中山大学名誉博士,聘请了杨振宁、邹至庄、陈省身、杨庆??、朱经武、丘成桐、沈元穰、钱庆文、饶宗颐、桥本初次郎、费尔班克、陈香梅、等一批知名学者、教授为中山大学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还聘请了许多外国专家、教师来校讲学、任教。

自国家设立重点大学制度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学校有权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中山大学已经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院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研究生院,是华南地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历年来,中山大学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其中既有国家一流的专家学者,也有各级党政领导,更有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以及一批遍及海内外的企业家。

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给予中山大学大力支持,捐建教学科研生活用楼、添置实验仪器设备、捐赠各类图书资料、设立奖教奖学金,累计各类捐助达3亿多元。霍英东、梁銶琚、何善衡、曾宪梓、姚美良、冼为坚、熊德龙、方润华、卢雪儿、朱孟依等分别捐资兴建了英东体育中心、梁銶琚堂、善衡堂、曾宪梓堂、永芳堂、冼为坚堂、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方润华楼、马文辉堂、外语学院大楼等,岭南大学校友筹款资助我校岭南(大学)学院,兴建岭南堂、伍舜德图书馆、林护堂、黄铭衍堂、黄传经堂,岭南行政中心等,香港何氏教育基金会、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美国岭南基金会,孔安道基金会以及美国、加拿大、澳门等地的中大校友会、岭南大学校友会,都给予中山大学很大支持。

1999年9月,中山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定协议,合作建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珠海校区面积3.3平方公里,为中山大学在下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拓展了办学的空间,以此为依托,中山大学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山大学坐落在广州珠江之滨,校园面积4.5平方公里,康乐园中树木葱笼,绿草如茵;珠海校区依山面海,幽静怡人,是不可多得的读书治学的胜境。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一,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

3. 昌岗中路102号大院是单位宿舍吗

海珠区是广州市的一个老城区,在广州市珠江的南面,总面积102平方千米。总人口84万人(2003年)。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510220.截至2005年12月31日,海珠区辖18个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历史沿革2000年,海珠区辖14个街道、1个镇。总人口人,各街道、镇人口:1237273 赤岗街道 102484 新港街道 74657 昌岗街道 91766 江南中街道 72314 滨江街道 58237 素杜街道 60215 海幢街道 61293 南华西街道 42349 龙凤街道 86144 沙园街道 54847 南石头街道 86848 风阳街道 72497 瑞宝街道 63476 江海街道 49610 新窖镇 260536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1年7月,调整新滘镇行政区划,设立南洲、琶洲两个街道。南洲街道辖12个居委会和6个村委会,琶洲街道辖7个居委会和3个村委会。调整后的新滘镇辖3个居委会和7个村委会。2001年底或2002年初,撤销新滘镇,设立华洲、官洲2个街道。调整后,海珠区辖18个街道办事处。2002年,海珠区辖18个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2004年,海珠区辖18个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赤岗街道:辖 下渡、鹭江、大江涌、客村、新市头、珠影、七所、赤岗、毛纺、赤塘、七星岗、石榴岗、大江苑、烟厂、电研、竹园、南贤、江景、鸿运、粤信、金星、怡雅、愉景雅苑、江丽、汇美、新鸿、珠江帝景27个社区居委会。新港街道:辖 立新、穗华、兴怡、海洋、中大东、中大西、江怡、怡乐、攀桂、南景、海康、祈乐、金雅、半岛、银禧、嘉仕16个社区居委会。昌岗街道:辖 穗花南、穗花北、昌岗东、晓港东、东晓、晓港中、晓南、晓西、青晖、晓园东、晓园北、晓园新、跃进南、跃进北、细岗东、细岗西、江南大道南、海富花园、江南雅居、昌岗中、慎德里、汇源、朝圣、隔山、信和25个社区居委会。江南中街道:辖 万松园、得胜北、得胜南、南园东、南园西、聚龙、万寿、中后街、青凤、青葵、聚源、紫金、紫龙、紫山、杏园、复兴北、复兴南、贵德东、江宝、紫来20个社区居委会。滨江街道:辖 海景、海印、海城、远安、海滨、仲恺、江湾、海岸、中海、草芳、海运、怡安、小港、华贵、益丰15个社区居委会。素社街道:辖 兰亭、稔岗、基立南、金汇、素社中、万寿北、基立新村、蟠龙、素社东、海联北、东翠、海印南苑、银珠、桥东、怡海、郭墩16个社区居委会。海幢街道:辖 寺前、南华中、溪峡、百睦、共和、堑口、宝贤、宏宇、仁厚直、杏坛、宝玉直、祈兴、南村、福仁、同庆、蒙圣、永龙17个社区居委会。南华西街道:辖 鳌洲、福安、敬和里、栖栅南、龙武里、兆龙里、福龙东、海天、洲头咀、德和新、后乐园、厚德、永兴、聚龙14个社区居委会。龙凤街道:辖 凤安、新民、富泽、革新、梅园西、金沙、凤宁、梅园南、凤凰、荔福、鹤洲、鹤兴、龙导、仁和、世昌、南北、状元、宝龙、环珠、昌盛、龙田、怡雅、马涌、康隆24个社区居委会。沙园街道:辖 广船、广重北片、广重南片、橡胶新村、港海、荔福、西华、沙园新村、奋勇、江南苑、光大花园11个社区居委会。南石头街道:辖 南箕一、南箕二、邓岗、纸南、纸北、岗园、南石西、南边、昌岗西、基建、福南、沙溪、石岗、山顶、泉塘、晓燕湾、红棉、雅致、保利、顺意、南景园21个社区居委会。凤阳街道:辖 翠怡、汇源、叠彩园、五村、泰新、逸景翠园、泰宁、富康、晓华、凤阳、康乐南、五凤、金紫里、南珠、润南、旧凤凰、西畔里、马岗顶、敦和、康乐东、鹭江、凤和、康乐西、康乐北、康乐中、康盛、和平家园27个社区居委会。瑞宝街道:辖 东约、南约、西约、北约、北街、瑞兴、瑞源、锦绣名居、晓港湾、侨城、宝通、瑞宝花园、名苑、万华、英豪、南洲、和辉、嘉鸿、金碧东、金碧西、工业大道南、石溪、东碧、富全、新溪、九亩洲26个社区居委会。江海街道:辖 金德、厚德、桂田南、桂田北、金影、江贝、敦和、德盛苑、大塘、红风、东明、金丰、绿茵、聚德北、聚德中、聚德东、坚真、聚德南、新村、富文、新安、台涌、石榴岗村、石榴岗24个社区居委会。琶洲街道:辖 磨碟沙一、磨碟沙二、磨碟沙三、磨碟沙四、磨碟沙五、大家庭花园、南园居、琶洲西南、琶洲东北、黄埔一、黄埔二、黄埔三、石基、广渔、渔村、新洲、雅郡花园17个社区居委会。南洲街道:辖 桥南一、桥南二、上冲西约、上冲中约、上冲东约、后滘一、后滘二、池滘一、池滘二、西滘一、西滘二、西滘三、北村、水基、环秀坊、东街、西村、南安坊、新渔、大沙20个社区居委会。华洲街道:辖 骏龙、聚龙、颖龙、万年西、万年东、土华东、土华南、土华西、土华北、华泰东、华泰西、瀛豪、瀛贤、瀛园、瀛南、瀛东16个社区居委会。官洲街道:辖 车站东、新村、海晏、青云、仁厚里、启明坊、南仑、渔司、学院、西约、龙吟、桃源、北约、茂兴北、南约、仁义16个社区居委会街道简介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办公地址南华西街道(同福西路兆龙里19号):鳌洲居委(南华西路87号)、福安居委(龙溪首约59号之一)、敬和里居委(岐兴一巷6号)、栖栅南居委(岐兴北4号)、龙武里居委(龙祥里10号)、兆龙里居委(龙庆里22号)、福龙东居委(龙溪南首约71号)、海天居委(滨江西42号115房)、洲咀居委(同福西路55号)、德和新居委(洪德五巷13号)、后乐园居委(洪德新七巷1号之一)、厚德居委(光德路34号之一)、永兴居委(永兴街114号之一)、聚龙居委(岐兴南约35号104房 34346421)。滨江街道(滨江东路逸民里15号二楼):海景居委((海景阁)怡海路60号二楼)、远安居委(远安新街55号105房)、草芳居委((椰城苑)江湾路78号地下)、海运居委(滨江中路302号地下)、小港居委(华贵坊17号地下)、华贵居委(华贵里34号地下)、怡安居委((怡安花园)怡安路228号地下)、海印居委(滨江东远安新街一巷2号之一)、仲恺居委(滨江中二巷15号之一)、江湾居委(滨江中406号之一)、海滨居委(滨江中一巷13号之三)、海岸居委(滨江中一巷12号之一)、中海居委((中海名都)名都一街3号首层)、海城居委((海城花园)海城街11号104房)、益丰居委(土地巷34号地下)。昌岗街道(昌岗东路晓港中马路147号二楼):穗花南居委(穗花三巷7号之二地下)、穗花北居委(穗花一巷6号之一)、昌岗东居委(昌岗东5巷19号)、晓港东居委(晓港东一马路一巷6号)、东晓居委(晓港东马路61号)、晓港中居委(晓港中马路91号102)、晓南居委(晓港中马路62号侧)、晓西居委(晓港西马路139号之一)、青晖居委(晓港西马路111号地下)、晓园东居委(细岗东区12号)、晓园北居委(晓园北6号104地下)、晓园新居委(晓园新5号之一)、跃进南居委(跃进一巷12号地下)、跃进北居委(跃进一巷2号之二)、细岗东居委(细岗东二街2号之一)、细岗西居委(细岗路十二巷12号)、江南大道南居委(江南大道南384号之一)、海富花园居委(南泰路533号)、江南雅居委(信裕路29号)、昌岗中居委(昌岗中路150号之四地下)、慎得里居委(慎德里中10号103)、汇源居委(石桥大街25号地下)、朝圣居委(朝圣大街4号)、隔山居委(隔山新街35号之一)、信和居委(昌岗中路241号)。素社街道(前进路基立北街18号):兰亭居委(前进北街兰亭颖园)、稔岗居委(学院巷2号之三)、基立南居委(基立南街8号之一)、金汇居委(群策三巷1号之二)、素社中居委(素社二巷7号)、万寿北居委(万寿北街25号之一)、基立新村居委(基立新村北一巷1号120)、蟠龙居委(塘边新街10号)、素社东居委(素社东三巷12号)、海联北居委(海联路55号之一101)、东翠居委(东翠南街34号地下)、海印南苑居委(海联路48号)、银珠居委(海联路10号之二)、桥东居委(桥东三巷10号2楼)、怡海居委(怡海路818号地下)、郭墩居委(基立下道北29号之一)。海幢街道(宝岗大道新凤祥大街33号):寺前居委(南华中路寺前街15号)、南华中居委(滨江西192号之三)、溪峡居委(南华中路同福新街9号)、百睦居委(福场路联珠直街11号)、共和居委(同福中路共和里21号)、堑口居委(同庆路文峰里20号之一)、同福中路宝贤北约1号之四)、宏宇居委(宝岗大道宏宇广场B座6楼)、仁厚直居委(宝岗大道)、杏坛居委(宝岗大道311号可逸名庭内)、宝玉直居委(同福中路宝应里5号102房)、祈兴居委(同福东路祈兴里30号101房)、南村居委(同福东路田心坊10号之一)、福仁居委(南华东路福仁直街17号之一)、同庆居委(同庆路低凼巷20号)、蒙圣居委(同福东路元门口47号)、永龙居委(江南大道 北永龙坊19号)。龙凤街道(工业大道北60号二楼):凤安居委(革新路凤安四街10号)、新民居委(新民四街34号之1)、富泽居委(革新路富泽三街4-8号)、革新居委(凤源里49号)、梅园西居委(梅园西26号203)、金沙居委(革新路121号之一地下)、凤宁居委(凤宁街5号地下)、梅园南居委(凤凰二街19号102)、凤凰居委(凤凰四街45号)、荔福居委(凤凰四街16号)、鹤洲居委(鹤洲直街11号之四)、鹤兴居委(工业大道十八亩直街15号)、龙导居委(南田路七间直街8号之二)、仁和居委(宝岗路175号)、世昌居委(宝岗大道122号之一)、南北居委(宝岗大道南北广场A幢4楼)、状元居委(南田路将军直街26号二楼)、宝龙居委(宝岗大道100号三楼)、环珠居委(同福中路环珠直街6号)、昌盛居委(南田路昌盛大街27号)、龙田居委(南田路西街口43号首层)、怡雅居委(马涌直街104号地下)、马涌居委(马涌直街104号地下)、康隆居委(宝业路248号201)。沙园街道(昌岗中路83号地下):广船居委(沙园五一新村二街北7号)、广重北居委(沙园六街北16号101房)、广重南居委(沙园三街南1号侧)、橡胶新村居委(昌岗中路110号大院2号103房)、港海居委(沙园八街10号侧)、荔福居委(西华二街1号102房)、西华居委(沙园西华街20号之一)、沙园新村居委(荔福路西基东103号之一)、奋勇居委(沙园村尾八栋109)、江南苑居委(宝业路576号之一)、光大花园居委(光大花园翠榕北6号地下)。江南中街道(江南西路青柳大街1号):万松园居委(前进路24号之一)、得胜北居委(得胜岗1号之一)、得胜南居委(江南东路39号)、南园东居委(南园大街14号之三)、南园西居委(南园大街32号之一)、聚龙居委(新兴街128号之四)、万寿居委(东华巷6号之二)、中后街居委(江南大道中后街15号)、青凤居委(青凤大街4号)、青葵居委(青葵大街9号)、聚源居委(紫来大街55号地下)、紫金居委(紫金大街86号)、紫龙居委(紫龙大街13号101房)、紫山居委(紫山大街18号)、杏园居委(杏园大街25号101房)、复兴北居委(复兴十巷24号地下)、复兴南居委(复兴六巷22号二楼)、贵德东居委(紫来后街14—16号)、江宝居委(国泰新里1号)、紫来居委(下田巷20号)。赤岗街道(下渡路128号):下渡居委(宜利街2号负一层)、鹭江居委(新港西路182号大院)、大江涌居委(大江涌路19号之一)、客村居委(客村东大街14号)、新市头居委(新市头大街19号)、珠影居委(新港中路354号大院)、七所居委(新港中路375号大院)、赤岗居委(新港中路477号)、毛纺居委(赤岗东二街26号地下)、赤塘居委(赤岗路1号大院)、七星岗居委(新港中路468号大院)、石榴岗居委(石榴岗路10号大院)、大江苑居委(大江涌大江直街2号)、烟厂居委(赤岗路89号大院12号104房)、电研院居委(新港西路206号大院)、竹园居委(赤岗二街10号103房)、南贤居委(樱花街50号)、江景居委(下渡路柏蕙街13号)、鸿运居委(新港路赤岗西二街13号地下)、粤信居委(石榴岗路2号院信裕街57号)、金星居委(石榴岗路海崖路15号之一)、怡雅居委(赤岗东路303号)、愉景雅苑居委(新港西路235号)、江丽居委(翠竹路42号)、汇美居委(汇美南苑)、新鸿居委(艺苑路东庆街19号102房)、珠江帝景居委。凤阳街道(江泰路康泰花苑16号二楼):晓华居委(兴南一街6号101房)、五凤居委(凤岗脚17号之一地下)、五村居委(五村迎祥大街7号)、旧凤凰居委(旧凤凰大街29号2楼)、马岗顶居委(泰沙路209号一楼)、西畔里居委(西畔里大街23号之一)、金紫里居委(金紫里直街20号一楼)、凤阳居委(凤阳街2号)、翠怡居委(翠怡二街一号之一)、南珠居委(江燕路南珠南街6号地下)、润南居委(润怡大街6号102房)、富康居委(富荣二街5号一楼)、泰宁居委(逸安街晓安苑42号)、泰新居委(泰沙路58号之一、之二、之三)、鹭江居委(新港西路鹭江西街2号)、汇源居委(鹭江西街大街2号2楼)、敦和居委(敦和路129号首层东一座)、凤和居委(鹭江南约新街19巷5号首层)、叠彩园居委(叠彩园彩棕街10号之2)、逸景翠园居委(逸景翠园翠羽居B座首层)、康乐中约南街一巷1号三楼)、康乐南居委(康乐东约南大街11号之二首层)、康乐西居委(康乐西约大街27号)、康乐北居委(康乐西约大街27号)、康乐中居委(康乐中约南街一巷1号三楼)、康盛居委(康乐西约新区20巷20号之2)。琶洲街道(新港东路86号四楼):磨碟沙一居委(新港东路52号48号铺)、磨碟沙二居委(新港东路74号大院)、磨碟沙三居委(新港东路致远街32号首层)、磨碟沙四居委(新港东路致远街32号首层)、磨碟沙五居委(磨碟沙大街商铺30号)、大家庭花园居委(庭园路95号105房)、南园居委(南园居C幢)、琶洲西南居委(跃龙大街19号之一)、琶洲东北居委(朝阳左四巷112号302房)、黄埔一居委(夏阳大街10号之一)、黄埔二居委(乐善里4号)、黄埔三居委(杨青外街)、石基居委(石基村口)、广渔居委(新港东路94号大院)、渔村居委(渔村大街1号之四)、新洲居委(新洲直街53号)。官洲街道(北山大街10号):北山龙吟居委(北山大街20号)、北山青云居委(北山大街29号)、北山桃源居委(北山村桃源大街老人活动室)、赤沙海晏居委(赤沙村综合楼二楼)、赤沙茂兴居委(赤沙村综合楼二楼)、赤沙南约居委(赤沙村综合楼二楼)、赤沙北约居委(赤沙村综合楼一楼)、赤沙西约居委(赤沙村综合楼一楼)、赤沙学院居委(广东商学院内(原幼儿园一楼))、仑头新村居委(仑头六社余庆里农民公寓村交通安全室)、仑头车站东居委(原仑头居委会办公室)、仑头启明坊居委(仑头社亭岗文化室)、仑头仁厚里居委(仑头村旧幼儿园)、仑头南仑居委(仑头市头大街旧茶楼)、官洲渔司居委(官洲码头原信用社办公楼)、官洲仁义居委(官洲村仁义新街陈家祠)。南洲街道(南洲北路398号):上涌东约居委(上涌东约一巷一号)、上涌中约居委(上涌中约大街二号)、上涌西约居委(上涌西约十二巷10号)、桥南一居委(桥南大街4号)、桥南二居委(汇源大街三号)、后滘一居委(后滘北大街133号)、后滘二居委(后滘北大街92号(拟建))、池滘一居委(南洲路47号)、池滘二居委(池滘北大街87号地下)、西滘一居委(西滘村南大街20号)、西滘二居委(西滘大街36号)、西滘三居委(西滘大街36号)、东街居委(沥滘东街二巷二号)、北村居委(南洲路74号旁)、环秀坊居委(环秀坊四号之一)、南安坊居委(沥滘大埗头5号)、水基居委(沥滘三约北41号之一)、西村居委(孖楼街7号之一)、新渔居委(沥滘新渔大街一号)、大沙居委(南洲路118号)。华洲街道(华洲路88号):聚龙居委(龙潭南约西街1号二楼)、骏龙居委(龙潭南约东街6号二楼)、颖龙居委(龙潭东环路42号二楼)、万年东居委(南约万年东街25号)、万年西居委(万年西街西12巷10号)、土华东居委(华洲路189号201)、土华南居委(华洲路189号202)、土华西居委(华洲路189号203)、土华北居委(华洲路189号301)、华泰东居委(华洲路189号302)、华泰西居委(华洲路189号303)、瀛东居委(小洲西园直街8号二楼)、瀛南居委(小洲拱北大街18号一楼)、瀛贤居委(小洲拱北大街18号二楼)、瀛豪居委(瀛洲北路108号二楼)、瀛园居委(瀛洲北路108号二楼)。瑞宝街道(南洲名苑怡居街59号):东约居委(瑞康工业区2号)、南约居委(南岸社桥头3号二楼)、西约居委(瑞宝南路牛路3号二楼)、北约居委(聚源大街4号)、北街居委(瑞宝北街24号)、瑞兴居委(瑞兴大街1号之1)、瑞源居委(瑞海市场20号铺)、晓港湾居委(晓港湾文华街98号二楼)、加怡雅居怡顺街11号旁)、侨诚居委(侨诚花园夏晖街88号)、宝通居委(宝通小区宝通街21号)、瑞宝花园居委(瑞宝花园宝和街30号102室)、名苑居委(南洲名苑怡居街93号)、嘉鸿居委(嘉鸿花园嘉鸿一街3号)、金碧东居委(金碧第一花园金碧二街250号)、金碧西居委(金碧第二花园金诚路42号)、万华居委(万华花园万华北街10号)、英豪居委(英豪花园英豪一街51号)、和辉居委(和辉花园和辉街52号)、南洲居委(南洲花园南燕中街65号二楼)、工业大道南居委(工业大道南421号)、石溪居委(石溪冲边路8号)、东碧居委(涌边街8号)、富全居委(蚝壳洲新街2号之1二楼)、九亩洲居委(南约东街南152号二楼)、新溪居委(蚝壳洲新街2号之1二楼(暂时))。江海街道(赤岗大塘解困小区聚德东路18号):金穗居委(广州大道南穗和北街4号106)、厚德居委(广州大道南897号)、桂田南居委(敦和路138号)、桂田北居委(桂田南约大街12号)、金影居委(艺苑南路266号地下)、江贝居委(艺苑南路266号地下)、敦和居委(敦和路282号)、德盛苑居委(敦和路282号)、大塘居委(大塘西华大街38号)、红风居委(大塘西华大街38号)、东明居委(大塘西华大街38号)、金丰居委(赤岗路181号地下)、绿茵居委(赤岗路181号地下)、聚德北居委(聚德西四街14号(K80栋))、聚德中居委(聚德路38号(G46栋)104)、聚德东居委(聚德路61号(D25栋)104)、坚真居委(聚德南路利和街16号一楼)、聚德南居委(聚德中路101号106)、新村居委(新村直街50号)、富文居委(新村直街50号)、新安居委(新安街B栋47号地下)、台涌居委(台涌新街一巷一号)、石榴岗村居委(石榴岗村东大街九巷1号)、石榴岗居委(海军基地内)。南石头街道(南箕路5号三楼):南箕一居委(南箕翔凤横1号门内)、南箕二居委(南箕中约大街12号)、邓岗居委(邓岗大院23号102)、纸南居委(广纸丙西街4号之一)、纸北居委(广纸东三街33号)、岗园居委(南边路汇翠街38号)、南石西居委(南石西西一巷4号)、南边居委(南边大街18号)、昌岗西居委(南边东五巷11号二门201)、基建居委(基建一街6号)、顺意居委(顺意二街28号)、福南居委(福南新街16号)、沙溪居委(燕岗街23号101)、石岗居委(石岗路34号大院)、山顶居委(石岗三巷7号之一)、泉塘居委(下泉塘大街11号)、晓燕湾居委(晓燕街12号)、红棉居委(江燕南一街14号)、雅致居委(工业大道373号之九)、保利居委(保利花园内)、南景园居委(南景街44号二楼)。新港街道(滨江东江怡路225号):立新居委(新港西立新街2号)、穗华居委(新港西142号大院10号)、兴怡居委(新港西152号大院内)、海洋居委(新港西164号36号—101)、中大东居委(中大东北区371号104)、中大西居委(中大蒲园区641号地下)、半岛居委(滨江东路71号)、江怡居委(新凤凰后街2号之一2楼)、嘉仕居委(嘉韵街7号)、金雅居委(滨江东路54号27幢2楼)、怡乐居委(怡乐九巷1号)、攀桂居委(新港西57号侧)、南景居委(新港西路68号9座地下)、海康居委(新港西151-11-201)、祈乐居委(怡乐路70号大院49号)、银禧居委(新港西路千禧二街S8栋)。补充:海珠区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73万,辖内有18条行政街。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较确切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遗迹旧址、名人故居和和纪念建筑众多,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立的大元帅府旧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形成历史的古海岸遗址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海珠区是广州市能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重要通道。区内河涌密布,水上交通方便,不仅是广州市区内的重要水路航道,还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内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区内有客运货运码头,船舶可直达汕头、海口、三亚、厦门等沿海城市。陆路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路网遍布全区,12座跨江大桥与市内各区相连,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和华南大疲乏横贯全区,地铁二三号线通过区内最繁华地段,路桥网络四通八达。目前,海珠区正致力于建设滨江路具有岭南特色和异国情调的旅游休闲、观光中心,江南大道、江南西路、宝岗大道的大型零售购物、商业服务中心,广州大道南地区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物流商品集散中心,琶洲赤岗地区的会议、信息、商贸服务中心,以中山大学为龙头,新港路沿线的科技中心,围绕万亩果树保护区的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旅游中心。这六大中心已初具规模。海珠区既有都市的繁华热闹,又有乡村的田园景色。以“江、涌、林、园”为特色的江岛生态系统,使海珠区成为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生态城区”。海珠区一贯坚持“经济强区,科教兴区,环境建区,文化立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思路,实施“优先发展服务业,优化提高工业,积极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的产业发展战略,以房地产为龙头,大力发展商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仓储运输业和高新技术无污染工业,促进全区经济健康发展。

4. 在中山大学读书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1. 气候

珠三角地区的气候与长三家和京津冀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中大,衣橱里大部分都是夏装,春秋装相对少些。至于冬季的衣服,也就只一两件,基本用来对付突然的降温。北方太过干燥,而长三角地区冬天又无暖气。所以在中山大学读书相对于其他地方要惬意很多。虽然偶尔会有回南天这样的灾难日,但和相对较长的舒适日相比,显得不值一提。

热点内容
石油大学教授被控 发布:2025-04-28 23:12:55 浏览:872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考点 发布:2025-04-28 23:12:04 浏览:558
如何给博士后导师套辞 发布:2025-04-28 22:53:24 浏览:181
美国读大学的好处 发布:2025-04-28 22:52:35 浏览:825
大学英语六级六月份报名时间 发布:2025-04-28 22:43:07 浏览:681
研究生叫导师什么意思 发布:2025-04-28 22:38:21 浏览:180
复旦大学自筹经费研究生调档 发布:2025-04-28 22:07:45 浏览:209
有多少人30岁上大学 发布:2025-04-28 21:58:02 浏览:993
农村孩子怎样上大学 发布:2025-04-28 21:41:24 浏览:676
大学生杨树 发布:2025-04-28 21:32:46 浏览: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