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2014招生计划
1. 2014年福建高考本一录取多少人
1、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文史理工类本科一批录取工作于7月15日开始投档,7月24日结束。本批次的招生院校共264所,招生计划35379人,约占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28.8%,实际录取35952人。
2、2014年福建省本科一批录取工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985”、“211”高校受到高分考生青睐。 “985”、“211”高校“名牌”效应明显,高分生源较去年明显增多。理工类录取最低分高于本一线100分的高校有39所,文史类录取最低分高于本一线50分的高校有48所,这些高校绝大多数是“211”高校,其中超过半数为“985”高校。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985”、“211”高校更受我省高分考生偏爱,这些地区高校的录取分相对更高。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的理工类最低录取分均高出本一线160分,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理工类最低录取分均高出本一线140分。广州、天津、西安、武汉、长沙、成都等大城市知名高校也受到高分考生的追捧。但考生对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偏远地区高校的报考热情相对较“冷”,如“985”高校中的兰州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理工类录取最低分均仅分别高出本一线70多分和50多分;“211”高校中的广西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延边大学的理工类录取最低分均仅高出本一线40多分,而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理科最低录取分均接近本一线。从院校类型来看,“985”、“211”高校中的财经、医学类院校相对热门,农林类、地矿类院校相对冷门。以理工类为例,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录取最低分高出本一线130分左右,北大医学部、复旦医学部、上海交大医学部均高出本一线140分以上,南方医科大学也高出本一线90分以上,而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南京林业大学的理工类录取最低分仅高出本一线20至30分左右。
(二)经济金融类、建筑类、临床医学类等依然是最热门专业。与往年相同,由于报考高分考生众多,经济金融类、建筑类、临床医学类等专业几乎都是高校的录取最高分专业。以理工类为例,北京大学的录取最高分专业为工商管理类(含经济类),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为经济学类,中国人大为金融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深圳大学和河北大学为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福州大学为会计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北大医学部、复旦医学部、上海交大医学部和中山大学为8年制临床医学。但农林地矿、护理、社会工作、软件工程、地理信息、纺织、化学等专业相对冷门,大都是高校录取最低分的专业,个别高校的这些专业还需要通过征求志愿才能完成招生计划。
(三)招生改革新措施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将本一批的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的院校志愿数由原来的4个增加至6个。从实施效果来看,这项措施增加了考生选择院校的机会,使院校之间的生源分布更趋均衡,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考生的常规志愿满足率和录取率,常规志愿满足率达97.8%。同时,院校生源分布均衡、没有出现断档现象,参加征求志愿的院校与专业较往年明显减少,仅有1000多个计划因考生不服从调剂等原因需要征求志愿。二是本一批院校原则上不执行降分录取政策。这项措施实施后,院校除了农林类以及护理专业外,各专业均在本一线上完成了招生计划,有效确保了高校生源的质量,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三是实行两次征求志愿。这一措施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也有利于院校完成招生计划,受到招生院校和广大考生的欢迎。
(四)省内高校生源质量较往年好。在本一批招生的12所院校(不含中外合作和闽台合作办学项目)线上生源充足,录取分数均比去年均有所提高。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的理科录取最低分分别高出本一线109分、70分、40分,而去年这4所院校的录取最低分分别高出本一线105分、66分、25分。去年厦门大学医学护理类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需经征求志愿才完成计划,厦门大学医学类与护理类均单独设置招生代码,在常规志愿录取阶段就完成了计划,医学类、护理类录取最低分数分别为584分、562分,均高出本一线46分以上。2013年才列入本一批招生的闽南师范大学,去年经降分录取才完成招生计划,而2014年常规志愿线上生源充足,理工类最低录取分还高出本一线7分。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今年新列入本一批招生的专业均在线上完成招生计划,理工类专业的录取最低分均超过本一线12分以上。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的生源也好于去年,临床医学专业特别是7年制本硕连读专业录取分数较去年更高,但护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仍需要征求志愿。为了提升办学质量,今年省内院校闽台合作项目首次不执行降分录取政策,部分专业经过两次征求志愿后仍有未能完成招生计划。
(五)按大类招生的名校专业录取分差明显缩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名校实行大类招生,这项改革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生源质量。这些大类招生项目主要有理科实验班、工科实验班、技术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人文科学实验班、医学实验班、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大等知名高校的所有专业全部实行大类招生,录取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分差呈现缩小的趋势,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大的高低分差分别为7、8、11、12、15分。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大多数专业实行按大类招生,高低分差也呈现缩小趋势,分别为15、13、23、20、23分。而未实行按大类招生高校的高低分差要明显大得多,如中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高低分差分别为39、35、30分。
另外,今年“985”、“211”高校在我省的招生工作也全面结束。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今年“985”、“211”高校招生计划全面向中西部省份倾斜,面向东部沿海省份的招生计划普遍减少。经多方努力,今年“985”、“211”高校继续扩大在我省招生规模。据统计,今年“985”、“211”高校在我省计划招生13458人,实际录取15251人,增加招生1793人,增幅13.32%。其中,“985”高校计划招生4978人、实际录取5555人,增招577人、增幅11.59 %。
2.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的招生计划
北大2013年招收建筑学研究生20人 80%免试推荐
从2011年起,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和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内划与容设计学院联合招收建筑学研究生,并将招生计划列入深圳研究生院的总计划之中。 2013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将招收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生20人。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为80%。
北京大学发布2015年博士生招生简章,城市与环境学院招生显示,2015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博士生,招生专业为人文地理学,导师为世界著名设计师张永和教授。
3. 历年各高校在北京市东城区招生人数
错了 这是分数线 这是 06年的 我再找找其他的
确定在京招生计划的有:人民大学229人北京理工大学270人复旦大学65人
今天上午,记者在部分重点高校了解到,各院校将陆续公布今年在京招生计划,今年清华北大不扩招,在京招生人数在620人左右,基本与去年持平。
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部分重点院校在京招生规模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北京大学2007年招生总数为3300人,其中本部招生计划多年连续稳定在2650人,投放在北京的计划是300人,和去年相当。北大医学部本科计划招生640人,医学部今年招收护理学高职专科计划200人,高职招生计划仅限北京生源。
清华大学今年招生总数不会超过3300人,和去年持平,计划在京招收人数在320人上下。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招生2750人,其中在京招生229人,比去年增加4人。据介绍,这些招生计划都是统招计划,不含自主招生、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名额。
北京理工大学计划在京招生270人,其中文科26人,理工科235人,艺术类学生9人。对生源较好的专业,如自动化、信息、车辆等方面的专业保持或增加了计划招生名额。
复旦大学在京招生计划为65人,其中文科20人,理科45人。复旦大学招办负责人表示,该校对北京招生专业覆盖面很广,达到36个,其中文科招生专业15个,理科招生专业21个。同时,为突出公平原则,复旦大学取消优惠加分政策,使每一个考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在奖学金方面,复旦大学调整了新生奖学金方案,在“复旦水平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获得新生奖学金的申请机会。
北京各大院校招生报考详细资料总汇
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线上完成计划院校统考录取人数及录取分数线(本科一批)
高校编号及名称录取人数 文史类 理工类
101 北京大学 291 626 661
102 清华大学 336 620 666
103 中国人民大学 222 603 643
104 北京师范大学 130 586 623
105 北京理工大学 290 524 606
106 北京科技大学 369 554 585
107 北京化工大学 226 519 545
108 北京交通大学 338 553 591
109 北京邮电大学 467 556 590
531
(国际合作项目专业)
1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95 571 627
111 中国农业大学 240 538 570
112 北京林业大学 411 541 534
114 中国传媒大学 108 559 565
115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40 556
116 北京大学医学部 128 645
117 北京中医药大学 149 527 547
119 中国政法大学 161 570 585
120 北京外国语大学 93 587 622
12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722 516 528
122 北京语言大学 105 574 591
1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36 582 621
12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88 519 528
125 中央民族大学 78 537 546
126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 532 548
127 北京工业大学 1880 520 545
128 首都医科大学 476 556
129 首都师范大学 1629 522 528
1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90 525 539
131 南开大学 73 585 619
132 天津大学 77 564 593
13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57 516 548
134 大连理工大学 40 531
135 东北大学 45 522 528
136 大连海事大学 87 518 532
138 中国医科大学 20 533
139 吉林大学 100 536 558
14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2 544
142 哈尔滨工业大学 86 527 599
143 燕山大学 9 531
144 哈尔滨工程大学 46 525 528
146 复旦大学 83 601 624
147 同济大学 38 601
148 上海交通大学 69 633
149 华东理工大学 56 538
150 东华大学 20 529
15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18 610
152 华东师范大学 12 550
153 上海外国语大学 16 525 578
154 南京大学 71 573 603
155 东南大学 40 519 587
15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2 518 558
157 南京理工大学 78 516 532
158 中国矿业大学 71 516 530
159 河海大学 50 516 528
16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5 530
161 南京农业大学 72 521 528
162 中国药科大学 41 530
163 江苏大学 20 517 528
165 浙江大学 81 632
16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8 624
168 厦门大学 71 574 596
170 山东大学 56 537 564
171 中国海洋大学 28 532 542
17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0 528
173 武汉大学 131 558 572
174 华中科技大学 155 538 549
17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9 525 528
176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30 517 529
181 湖南大学 116 516 532
186 中山大学 61 534 595
187 华南理工大学 42 547
192 西南交通大学 100 516 528
196 西南政法大学 60 516 533
197 电子科技大学 36 548
199 西安交通大学 53 583
200 西北工业大学 40 556
2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0 518 531
205 兰州大学 50 516 533
208 四川大学 232 542 545
209 重庆大学 35 543 528
210 西北大学 8 530 531
21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0 517 537
213 华中师范大学 24 516 534
214 东北师范大学 30 518 533
215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420 516 528
216 上海中医药大学 33 528
217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 608 528
224 广西医科大学 10 529
226 南方医科大学 26 553
231 香港中文大学 28 606 645
232 香港城市大学 32 591 634
300 北京工商大学 1107 517 528
301 北方工业大学 348 528
307 中央财经大学 230 570 615
308 华北电力大学 128 530 564
31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019 525 545
31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350 528
340 天津医科大学 20 570
348 河北工业大学 10 530
374 哈尔滨医科大学 36 533
381 上海财经大学 52 526 573
389 江南大学 45 516 528
4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0 543 544
435 暨南大学 10 531 531
444 西南财经大学 90 520 546
44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6 532
490 福州大学 10 535
560 南京师范大学 17 517 541
575 郑州大学 24 517 528
607 苏州大学 35 516 532
61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46 516 528
北京市普通高校招生线上完成计划院校统考录取人数及录取分数线(本科二批)
2006-07-28
高校编号及名称 录取人数 文史类 理工类
012 解放军理工大学 6 539
020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5 482 509
111 中国农业大学 104 497 521
116 北京大学医学部 61 623
117 北京中医药大学 56 505 507
128 首都医科大学 60 530
129 首都师范大学 286 501 500
144 哈尔滨工程大学 19 489 479
192 西南交通大学 14 494 479
269 泸州医学院 2 476
292 湖南中医药大学 10 516
300 北京工商大学 993 510 511
301 北方工业大学 1400 485 499
305 南京中医药大学 5 522
306 北京物资学院 1130 495 495
309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995 483 486
311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1183 476 476
31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246 503 540
52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31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900 476 476
318 北京农学院 1370 478 476
327 长春税务学院 30 478 489
332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205 476 476
335 滨州医学院 2 482
337 天津科技大学 118 491 508
338 天津工业大学 80 494 502
339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91 506 521
341 天津商学院 30 480 484
342 天津财经大学 133 515 528
343 天津农学院 20 476 482
344 天津中医药大学 55 480 506
347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30 476 476
350 石家庄铁道学院 25 479 476
353 太原理工大学 60 483 491
355 山西财经大学 32 477 481
362 沈阳药科大学 20 513
363 东北财经大学 30 550 595
367 东北电力大学 11 485
371 哈尔滨理工大学 60 477
378 上海理工大学 33 500
379 上海海事大学 49 491 497
380 上海水产大学 20 476 478
384 山东师范大学 20 477 479
385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 508 483
386 江苏科技大学 30 483 477
387 南京工业大学 35 479 480
388 南京邮电大学 40 500 476
391 浙江师范大学 20 491 492
397 南京财经大学 50 494 507
399 南京审计学院 38 486 487
40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40 486 480
403 浙江工商大学 16 476 489
404 中国计量学院 40 489 476
405 宁波大学 22 480 476
409 集美大学 16 481 480
411 江西财经大学 32 485 478
412 青岛科技大学 20 478
413 济南大学 10 490 495
414 青岛理工大学 20 486 478
426 武汉科技大学 15 478
427 郧阳医学院 10 491
428 河南中医学院 5 479
442 重庆邮电大学 15 476
451 西北政法学院 25 499 503
452 西安理工大学 21 477
454 西安财经学院 20 477 479
461 江西中医学院 24 483 476
46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5 486
465 南昌大学 2 488
471 上海电力学院 25 477
473 广东商学院 5 494 488
476 大连交通大学 10 484 477
477 成都理工大学 27 478 478
478 山东科技大学 20 480 482
487 辽宁大学 43 478
489 四川外语学院 5 502 495
497 天津师范大学 34 476 492
498 天津外国语学院 20 506
525 浙江工业大学 20 495
542 浙江传媒学院 11 479 477
549 上海商学院 5 485 492
560 南京师范大学 3 478
590 温州医学院 15 488
593 山东经济学院 10 479 500
601 天津理工大学 55 480
606 华东政法学院 22 508 534
611 泰山医学院 5 480
612 大连外国语学院 10 510 520
617 湘潭大学 6 480 481
628 上海师范大学 6 486
629 扬州大学 20 476 477
632 山西大学 20 480 477
636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10 477
65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110 476 477
4. 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建筑学研究生毕业比较哪个好找工作都说考研要考211,但是又听说北京
建筑学方面,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各有所长,
北京建筑大学虽然不是211重点大学,但特版色很足,被誉权为建筑“新八所”高校之一,在建筑业尤其京内影响很大。考虑到行业内校友资源,无疑是值得考虑的。
建筑学专业是北京建筑大学的拳头专业,包括本科生在内,近年签约率都在95%以上,就业无需忧虑。
至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的研究生2014届招生仅3人,学校公布就业率为100%,也是完全可信的。但建筑设计及理论专业签约率不足90%。
PS:如果确定建筑学本专业,可考虑北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