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自主招生面试
『壹』 北京科技大学大学自主招生的自荐信怎样写
一、自我介绍重在展示综合实力
首先,同学们要在自荐信的开始部分进行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一般包括你的姓名、性别,来自哪个省市地区,在哪个学校读书。除了这些最基本的信息之外,重点要介绍课内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科竞赛获奖情况、课外活动情况、性格、兴趣爱好等等方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学校的特点或者要求进行酌情的加减。
1.课内学习情况
如果是高中成绩非常稳定的同学,在这里你可以选择将每学年年终期末考试的成绩,或者简要地将校内或者市内的名次展示出来,向老师表明自己的学习成绩非常稳定。如果是高中前两年成绩并不非常理想,但是高三上学期的成绩都不(华夏高考网)错的同学,则可以选择落笔于自己的进步,以表明自己的努力和决心等等。
不同的情况同学们还需具体分析,但是请同学们记住,展示自己的成绩是为自荐信的整体服务的,例如通过以往的成绩可以表现自己的性格。成绩稳定的同学可以可以给人踏实、认真的印象;成绩进步非常大的同学可以展现自己的刻苦、努力等。同时这一部分也可以表现自己对于考入该校的决心或者向往。
2.学科竞赛获奖情况
参加过学科竞赛,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名次的同学可以选择将这一块进行着重介绍。可以描写自己努力学习取得成功的过程,或者自己在钻研竞赛的过程中对于这一科目的热爱等等。同学们请记住,这一部分最根本的目标也是服务于整(华夏高考网)篇自荐信,所以这部分内容最终要表现的是:同学们努力的精神,踏实刻苦的性格,或者对于该学科的热爱而所申请的学校该学科非常的出色等等。
3.课外活动情况
对于平时课外活动比较多的同学,这一块可以作为抓住老师眼球的“闪光点”。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同学们在班级、团委或者学生会担任的(华夏高考网)职务。如果可以的话,尽量突出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等。同学们曾参加过的社会性、公益性活动。(例如去敬老院关怀老人,参与植树活动,在世博会、大运会等做志愿者等。这一块不要单单罗列自己曾经参加过的活动,更重要的是描述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学到了什么。同学们参加或者举办过的具有代表性的活动,最好是作为组织者。例如:组织同学们为山区小朋友们捐书,成为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组织志愿活动等等。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最容易抓住老师眼球的部分进行着重介绍,然后通过这些活动,向审核自荐信的老师们展现一个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果这一块能够出色地表述,那么一个全面发展,心系社会的形象便会留在老师的心中,赢得加分是必然的。
4.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与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可以在介绍自己性格时顺便一起介绍,用兴趣爱好来说明自己的性格特征。介绍兴趣爱好关键要有特点(华夏高考网),要具体,有相应的例子或者事件来佐证。例如某位同学爱好弹钢琴,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取得钢琴十级的证书,曾经参加过某些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么这位同学就可以描写自己练钢琴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比赛过程中体会到的东西来进行深入的介绍。反之,如果没有突出的特点,只是泛泛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一两句话带过,不要多写了。
二.对所考高校的认识
这一部分写对于所报考的高校的认识。通常,自荐信中都会包括这两部分:
一是该高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其校训,这是体现考生对该高校文化和精神取向认识的关键;一是你决心报考该高校的原因。一般来说,审阅自荐材料的老师们当然倾向于录取对本高校精神有着深刻了解的同学,或是有强烈的决心考入该高校的同学。所以这一部分同学们的主要任务是:展现自己对于该高校精神深刻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强调自己与该高校某种精神品质的契合;以及自己的报考的决心和信念。
1.如何从校训中认识高校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理解高校的校训是写自荐信的重中之重。对于校训的理解,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查找有关资料,但是,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校训的理解,切忌直接从网络等资料网站或者该校的官网上直接摘抄,就算是写出来的效果差不多也要自己写。因为审读自荐信的老师,他们肯定比同学们更清楚这些网站的介绍,直接抄写只会降低老师的好感,他们会认为这些同学是在敷衍,或者不是真心实意的想申请这所大学。
这里以清华大学校训的校训为例看看如何理解。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原句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般的解释是.天之运行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华夏高考网)奋图强;大地之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应该说,要真正理解这句周易的卦辞并不容易,同学们只要把握两点:一是积极向上、永不停息的精神,二是以厚德容载万物的胸襟。把握了这两点,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就可以了,如果发挥得精彩当然更好。由于整体字数限制,这部分的字数不宜过多,同学们尽量将字数控制在100字左右。
2.决心报考该校的原因
报考该高校的原因可以写两点第一点,在理解高校校训的基础上强调自己与该高校精神理念的契合;第二点,通过这些特殊的经历强调与该高校的某些因缘。
第一点前面已经说过了,只要把该高校的校训的理解写好,再强调自己与校训的契合就可以了。第二点要强调某些特殊经历.如参加该高校的冬今营、夏令营或是其他机构组织的去该校游览的经历,或者看过介绍该高校的一本书,或者读过该高校某个大师的传记,或者强调自己的父母或亲戚是从该校毕业。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经历表达对该高校的喜爱和向往,表达自己强烈的愿望。当然这一部分还有其他写法,这主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自由发挥。
3.对所考专业的认识
对所考专业的认识也是报考高校的重要理由,因为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如果你对该高校的某个专业有强烈的兴趣,相信你的学习会加(华夏高考网)倍努力,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并且,从今后的发展来说,选择好专业比选择高校的名声更为重要,因为专业直接关系着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的规划和理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很多同学在填报专业志愿的时候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不了解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在报考专业时也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或者对(华夏高考网)所报考的专业,自己的理解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差。建议同学们在写自荐信之前,一定要多多收集资料,深入地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或者多多咨询有关专家和老师,也应该省视自身的特长和条件,看看什么专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
『贰』 北京科技大学自主招生
1、笔试题目不会太难,抄考纲和高考大纲是一样的,所以也是考些平时考试的那些东西,高考的难度每年都不一样,更何况还有省份的差异所以不好说。
2、综合能力测试不是理综,是一些与时事和乱七八糟的选择题。你可能会问难不难,这就因人而异了,不过没关系的,反正是选择题,可以乱蒙。
3、去年我面试的时候老师根本没问时事,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对所报的专业了解多少,问了一些高中的知识(和我报的有关的),所以你一定要好好了解下你报的专业。至于今年会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叁』 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一般都会问什么
本文主要为考生提供“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常见问题解答”,希望对参加2013年自主招生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从总体上来看,各大名校的面试题不论是类别还是内容都可以算得上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很多问题可以被称之为“刁钻”,考生面对这样形形色色的题目往往会有手足无措之感。其实各高校自主招生面试的考查形式和考查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其作用和考查目的是相对一致的,即通过面试的考查,总结出考生笔试部分考查不到的内容,如应试者的知识、能力和其他多方面的素质等,并弥补笔试的失误或不足之处,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考生的真实情况。根据各高校面试考查的基本特点,下面就为广大考生归纳总结了一些面试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基本情况的考察
这是一项在面试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考察题,主考官一般是根据考生在申报表或个人介绍中呈现的个人信息(如家庭、兴趣、特长、潜力、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等)来出题。
例如:
请你用一句话(或在一分钟内),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请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或父母、朋友);
你在某次获奖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你有什么特长、兴趣和爱好;
你最喜欢《百家讲坛》中的那些教授,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二、考察你对所报考高校的了解
学校的历史、校训、专业选择、人生规划都是这类题型中的常考试题。如:你怎么理解我校的校训?你对“水木清华”怎么理解?你为什么要选择考古这个专业?你最崇拜我们学校的哪一位教授,为什么?你打算怎样在我校实现人生理想?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高校都会问到,尤其是像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名牌大学,非常在意考生是否对自己的学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在面试之前,一定要对你所报考的高校做一个详细的了解。
三、考察基础知识
虽然有些高校在面试时题目出得花样百出,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因为他的特别才引起了人们关注。其实,对高中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的考察和运用才是面试的重要内容,这些试题可能就是高中平时考试中经常接触到的试题,例如:
巴金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请阐述一下你对“闹”字的赏析。
你是否喜欢做物理实验?测电阻时,实验的误差从哪里来?如果电源是交流电,该怎么测电阻?
……
只要平时基础打得牢,回答好这些问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四、考察思维能力
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智力活动水平的高低。
同样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一些主考官会出一些脑筋急转弯、辩论,或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此来考察考生的思维灵敏度了随机应变能力。例如:
用3、4、5、6算24点;
辩论:大学里应该培养专才还是全才;
请分析举办奥运会的利与弊;
……
五、考察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注
每一年的高考试卷中都离不开对时事政治的考察,自主招生也不例外。如今的社会,关注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收集分析信息是人才必备的素养。所以,在面试环节中,很多高校会针对一些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问一些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和热点议题。例如:
说出全国政协常委委员的名字。
你对医保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中国迟迟没有新闻立法,为什么?
请说出“两会”是哪两个会议?
有人用一个“涨”字形容2007年的中国,你是否同意这一特点?为什么?
六、考察生活常识
几年前,关于刚入大学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折被子、不会洗衣服,生活难以自理而退学的新闻比比皆是。近几年,此类新闻虽然有所减少,但很多考生在生活常识面前还是“一头雾水”,特别是这些生活常识背后的理论原理,而经他人一提醒就恍然大悟。各大高校对考生这方面也是相当重视的,面试中都不约而同的在生活常识这方面涉及了大量的考题。如:
1.洗衣机由哪几部分组成?(复旦大学)
2.南方遭受雨雪冰冻灾害,为什么在结冰的道路上要撒一些盐?(兰州大学)
3.我要去伦敦观看一场晚上6点的足球比赛,从上海飞到伦敦要16个小时,请问我乘几点的飞机比较合适?(复旦大学)
4.电铃打铃的频率低,应该怎么调整?(电子科技大学)
5.如果做饭过程中,菜太咸怎么办,太酸又怎么办?(北京科技大学)
看了上面的题,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但又说不出为什么?我们经常使用的洗衣机是哪几部分组成的,估计没几个能回答完整。这类题,生活中常见,而所支持的原理也是课本上老早就学过的。只是很多考生只知这些理论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能力和自理能力,如果你不会,马上从现在开始了解。多看,多想,多动手。学问都是来自于生活的。
七、考察道德判断和情感价值观
在中国的各大企业中,提到员工素质时常常会用一句话来总结——德才兼备,而且大多数的企业还要强调德在前,才在后,以德为重。企业培养人才如此,高校培养人才更是如此,因此,他们会常常出一些考察学生的道德意识、价值判断能力和成熟度的问题。例如:
俗话说“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违反了“择善而从”的规则吗?
如果你在政府部门身居要职,有公司因第一次审批不合格,就暗中塞钱给你,你又因为结婚、搬家等事着急用钱;反之,现在不收钱,这个企业也会把质量搞好,但要等个把月,你的选择是……?
虽然在面试中一些主考官提的问题看似难度很高,好像是故意刁难,其实,这类试题都是主考官在了解了考生的详细情况之后,根据考生的爱好和特长量身订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