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生排名 » 大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大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24-03-21 12:18:18

①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1. 2012东北师范大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

好专业啊 建议到学院的主页 找电话 问问他们的研究生秘书

2. 我也是东北师范大学研修班学员,数学专业的,要考试那四门,请问你那有答案吗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现

课堂管理艺术试卷
一、名词解释(共12分,每题3分)
1.课堂纪律;
答: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

2.教师课堂管理问题行为;
答:教师课堂管理的问题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意在维持课堂秩序却引发教育秩序混乱的行为,其行为特征表现为或者违反教育法律规范,或者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或者违反学校对教师的制度要求,或者违反日常的教育惯例等。从其结果上,则表现为侵害学生的法定权利,或者导致学生的身心伤害,或者背离教育的基本宗旨等。

3.教学机智;
答: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比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 *** 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尽管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教学机智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
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偶发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就能使偶发事件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

4.课堂交往
答:发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间通过信息交流而达到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

二、简答(共40分,每题10分)
1.简要回答课堂要素的基本构成。
答:(1)物理要素,声、光、温度、颜色、气味等是课堂环境的物理性素,这些因素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活动。(2)人的要素,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①学生群体的构成:有人把学生群体划分为四种类型:创造课堂喜剧的学生群体;高傲的学生群体;玩世不恭的学生群体;服从的学生群体。
②教师。教师的三种领导方式影响课堂管理:注重团体规范的教师;注重个人情意的教师;强调动态平衡的教师。

2.课堂纪律的类型包括哪些?
答:依据课堂学习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3.举例说明教师课堂管理中的不当行为。
答:教师课堂管理的问题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意在维持课堂秩序却引发教育秩序混乱的行为,其行为特征表现为或者违反教育法律规范,或者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或者违反学校对教师的制度要求,或者违反日常的教育惯例等。从其结果上,则表现为侵害学生的法定权利,或者导致学生的身心伤害,或者背离教育的基本宗旨等。
教师课堂管理的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样态:
1.时间战看守2.恶语中伤3.体罚、变相体罚4.惩罚自尊心5.罚款6.利用座位
[案例]:2000年12月2日《法制日报》:
2000年11月20日,辽宁省沈阳市第22中学的初一学生金岩在向老师询问自己的月考分数时,竟惹得教师火冒三丈,当着全班同学连扇该学生4个耳光,将其鼻口打得流血。
同月14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小学的一名二年级小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因与另外一个同学打闹,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单独谈话”,并被打了两个耳光。该学生家长向有关部门投诉,该同学已被打成中耳炎。为此,北京西城区教育局负责人在紧急召开的该区各中小学负责人会议上指出,当前要正视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本校是否存在不尊重学生和体罚学生的现象。

4.简答促进课堂交往,调节课堂气氛的策略。
答:1 、培养良好的教师风度以感染影响学生;2 、建立良好的教师的领导方式;3 、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与艺术、积极性的引导语言代替消极性的引导语言;4 、利用课堂群体动力,调节学生之间情绪的相互影响;5 、善于利用课堂提问,营造健康的课堂交往氛围。

三、简述(共21分,每题7分)
1.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
答: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是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密不可分,课堂管理可以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施,保障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课堂管理的功能如下:
(1).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经常会出现各种新的问题,发生各种偶发性干扰事件,因此,教师及时预见并排除各种干扰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利因素,有效采取课堂管理措施,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2).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课堂管理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励学生的参与精神,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从而圆满地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有效的课堂管理对教学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平和稳定的课堂环境中,心态自然会处于轻松的状态,所以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敏与思考,将新知识内化到本身的知识系统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4).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
教师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课堂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意识到并且明确良好的自制能力能够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
(5).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教师在课堂要尽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采用激励的手段,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常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动态和心理变化情况。良好的课堂管理可以形成和谐民主、团结合作的师生关系。
(6).促进学生人格成长
课堂管理可以帮助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在学生间形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懂得和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培养他们合作的意识。

2.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答: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 *** 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 *** 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社会学习理论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2)、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
(4)、主张奖励较高的自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

3.简述学生课堂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从心理学的研究看,对问题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行为主义认为,问题行为是习得的,是由于环境或强化失误带来的;认知心理学则认为,问题行为源于学生的错误的行为观念和自我认识;人本主义则认为问题行为主要是由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失衡带来的。
从社会学的研究看,主要是从环境、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虽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大体上看来,对问题行为产生进行理论解释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1)文化剥夺或社会处境不利(2)教育剥夺(3)与环境优越的孩子相比,背景较差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较弱,出身较差的孩子比出身优越的孩子更可能发觉自己能力不足。起点高,成就动机强。
以下还可以从学生的自身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来分析学生课堂问题产生的原因。
(1).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1)儿童的需要和对教师的期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2)孩子之间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3)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渴望在全班同学面前赢得地位与特权的需求与日俱增。4)孩子年龄增长的同时,也会变得更强大。5)孩子的年龄越大,对成人的行为越挑剔。6)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犯错误或失望的时候,更愿意把问题归咎于成人。7)随着年龄的增长,智慧能力提高,注意的时段和处理工作的能力也在提高。
(2).儿童心理发展不均衡性
1)能力不同的孩子对学校活动的内心动力有显著差异。2)能力水平不同的孩子,对教师提出的个人素质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样。3)成败标准随能力水平而异。失败成自然的孩子易把责任推给教师,以维护自己的尊严,评估孩子的标准必须符合现阶段孩子能力所及的水平。4)能力不同的孩子依赖仪器、书籍的特点不一样。5)同一的标准与不均衡的心理成熟。
(3).心理特征的差异
1)不同的人格特征带来的差异2)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3)学生自我认识的差异
(4).儿童特殊年龄阶段的心理表现
1)限度检测2)团体动力3)误设行为4)推延满足感5)学生对于教师的反映形式
(5).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学方法、内容及教师的个性特征对课堂秩序有很大的影响。
(6).环境方面的因素:
课堂教学大多在教室中进行,教师环境可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也可能透过对教师行为的影响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也是决定课堂秩序的重要因素。

四、案例分析(共27分,其中第一题12分,第二题15分)
1.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台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用仿宋体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的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怕你呢?”落款是“为你最讨厌的、等待你处罚的学生”。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个课堂事件?请用理论加以说明。
答:对于这个事件,首先教师应该不动声色的正常进行教学活动,如果该生没有出格的行为,那么在上课结束后,教师私下与其交流,指出作为老师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不是压服学生、让学生怕你,通过这样的交流来转化该生对老师的错误观点。
如果该生在课堂上进一步出现捣乱、不守纪律等现象,教师就要通过语言阻止、谴责。如果不能奏效,甚至可以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例如罚站等。但是在进行处罚的时候要声明处罚的原因是因为课堂上的违规行为,而非其“等待的处罚”。同时在课后要与其充分交流,对其进行教育、转化。
这个处理方法体现了斯莱文提出的四步反应计划。课堂管理的四步反应计划以最小干预原理为理论基础。斯莱文认为,当正常课堂行为受到干扰时,应该采用能够发生作用的干预方式中最简单的、干扰性最小的一种来纠正违规行为。如果干扰性最小的干预没有发生作用,教室可以升级到干扰性更强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采取有效的行为处理问题行为,同时要避免对教学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干预的结果应该是尽可能使教与学的活动继续下去,而问题行为也得到控制。

2. 在河南新安县高中,当王老师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时候,他教的班级有个淘气的学生。每当教师讲课时,他总爱低头玩他桌子里放的“宝贝”横笛儿。有时候还会轻轻地吹一声“嘟——嘟——”令人恼火。
有一次,王老师刚隐约听到“嘟—”声,便猛地回转身来,以严峻的目光盯住他,准备当场“抓获”,没收其“宝贝”。只见他吐了一下舌头,马上装模作样的端正坐好,不露半点声色。同学们都抿起欲笑的嘴唇,眼里射出神秘的光,似乎在看着老师怎么办。王老师怒不可遏,嘴唇直发抖,勉强抑制住冲动的感情,继续讲课了。一下课,王老师立即找个有经验的赵老师“诉苦”,请他帮忙狠狠地教训这个顽童。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顽童上课真的不再捣蛋了,睁着两只充满求知欲的大眼睛,聚精会神地听讲,课外作业做得也很认真,期中考试成绩有很大提高。更奇怪的事在学校举行的一次文娱晚会上,竟有他《横笛独奏》的节目,他吹了两只歌曲,优雅动听,全体师生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王老师抱着惊奇而又疑虑的心情去问赵老师,赵老师用诚挚的目光看着王老师,慢慢地说:“你反映他不遵守课堂纪律后,我没有马上去找他,等到星期日,我笑着对他说,“听说你很爱吹横笛,我也很喜欢这种乐器,把你的笛子拿来,吹个歌听听吧!”他非常高兴,取来笛子,吹了一支曲子,我赞扬他吹得不错,接过笛子我也吹了一支曲子,还教他一些吹笛子的指法和技巧。就这样,我们亲热地交谈起来。我问他功课如何,他惭愧地低下头说不好。我告诉他,吹笛子是正当的文娱爱好,但学习与娱乐的位置要摆好。他愉快的接受了我的建议。连续几个星期日,我都要问问他的功课,还教他练吹几个歌曲。就这样,他转变了。”

(1)这则案例揭示的主要纪律问题是什么?
答:根据其严重性,这属于课堂干扰;按照程度的差异,这属于不适当行为;按照行为的类型,这属于行为型;按照问题行为的“所有者”即问题行为相对于谁,这属于相对于教师的问题行为;等等。该生在课堂上活跃过度,干扰了其他学生正常上课,教师对此反应剧烈也属正常。

(2)王老师和赵老师对待这位学生的态度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王老师和赵老师对待这位学生的态度不同,说明两个老师对于这个学生课堂上违反纪律事件的处理原则不同。关于课堂问题行为处理,可以参考的原则有许多,以下的原则是要特别强调的:1.预先建立课堂常规,明确学生的行为标准;2.处理学生外在的问题行为;3.激励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避免强化问题行为;4.尽量避免惩罚问题行为;5.体现一致性、公平性和个别差异性;6.寻找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王老师对于该生的错误行没有找到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一筹莫展;而赵老师则另辟蹊径,从该生喜爱音乐,擅长乐器这里入手,采取鼓励的策略,使该生将精力放到了学习上。问题宜疏不宜堵,该生受到了鼓励,增强了自信和自尊,违反纪律的行为自然就收敛了。

(3)在处理这一问题上,你还有什么其他好方法吗?
答:教无定法,处理这一问题还可以这样:专门抽时间举行一次有关才艺展示的班会,在班会上邀请有才艺的同学特别是这个淘气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在为他们提供了这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后,进行全班的讨论,话题为如何发展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特长应该运用在何处等等,特别要邀请展示过才艺的学生来发言,用他们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来约束自己。

3.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试题及答案及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试题及答案。请网友上传,谢谢

需要到本部校区购买,没有电子版。

4. 急求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复试流程!!谢谢!!

别吓唬人哦!!不是小语种,一共招15个!教育科学学院的课程教学论,不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5. 我想当高中数学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教学论(数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科教学数学哪个好专硕更好吗

北京来师范大学的课程教学论自(数学)好,是的,专业硕士以前就有,但都是分非脱产(周末上课)和脱产(全日制)两种,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不过从09年的时候开始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以前的专业硕士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也就是说你的学历还是本科学历。只是有个硕士的学位而已。如果单位要就研究生才能上的工作你就没法去,因为你没有学历证。 09年国家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能考的专业硕士,有学历,也有学位,也就是所谓的双证,但要有证件才行,但主要证件难拿。

6. 考东北师范大学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进

回复 楠楠在考研 的帖子我同学去年考上了,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听她说复试笔试挺难的,复试线是338。需要辅导可以联系。

7. 东北师范大学有没有数学课程教学论博士点

东北师范大学抄没有数学课程教学袭论博士点。
东北师范大学(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建校于1946年,原名东北大学,是中国 *** 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 ;教育部批准设置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111计划”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校之一;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教育部直属的六所综合性师范大学之一;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本部和净月两个校区,23个教学单位,71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点覆盖了除军事学和医学以外的11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格局,是全国重要的师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6627人,其中,本科生14,55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1,488人,外国留学生588人。

8. 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招生情况

今年招5个人~加油哟。

9. 我想跨专业考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生、想知道这个专业考研时分不分方向什么的

我很你一样。不过我13年考试。
方向的话你可以去东北师大研究生院看专业目录。

② 2011年全国课程与教学论4月考题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
1.(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
2.《礼记》中的《学记》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3.《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军事)教育和雅典的(文雅)教育。
5.(布鲁纳)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6.博比特的(《课程》)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理智训练的内容)(理智训练的方法)(理智训练的工具)。
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教学过程运行)和(发展)的动力。
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对学生课程进行评价。
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学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
二.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
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多媒体教学)。
A.全班上课B.班内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内个别教学
2.教学媒体分为(单项教学媒体、双项教学媒体、自学媒体)。
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
3.讲授法的类型(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
4.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益智功能、健体功能、美育功能、养德功能)。
A.益智功能B.健体功能C.美育功能D.养德功能
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A.均衡性B.双向性C.综合性D.选择性
6.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书本中心D.课堂中心
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中观结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
A.整体结构B.中观结构C.宏观结构D.微观结构
8.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A.①②③④⑤)。
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
A.朋友关系B.业务关系C.学习关系D.伦理关系E.情感关系
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
A.导向功能B.评价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
三.判断题
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
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X)
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X)
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
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X)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
答:①辅助师生的教与学②提供学生训练或实践的机会③有利于发现学习④有利于个性化教学⑤有利于教学互动
2.教学环境有哪些功能?
答:①益智功能②体健功能③美育功能④美德功能
3.研究性学习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①发挥主体性,促进学生相应的发展②通过合作和协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③提供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④个性与民主性的统一
4.课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①以培养目标为标准②以课程内容或范围为标准③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④以管理方式为标准⑤以课程开发为标准
五.论述题
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
答: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要点:(一)目标分解①进行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②进行学习任务选择③进行学习任务的组织④单元目标的表述和归类
(二)任务分析
①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②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③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三)起点确定①分析新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先备知识和,技能②目标能力的分析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四)目标表述
2.试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
答:论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要点:第一,综合课程建立了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的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更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上的联系,综合的方式和观念。第二,综合课程超越了分科课程的学科局限,强调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为课程提供了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更强的吐故纳新的能力,同时,提供了多学科方法和视野,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综合课程强调各类知识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结构相互沟通的机会,强调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更好的完成学科课程内容的教学,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相同的活动方式,但他的目标是服务于学科教学内容。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开展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六.材料题
材料一: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且获得优异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05级中文班的同学在九小见习时,九小的王进老师向他们面授教学技巧,王:“教学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效果,但是我们选择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
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说教学方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谈谈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这次见习的心得体会,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知识谈谈自己对教学技能的认识或对教学方法的看法。
答:1.教学方法的作用:①沟通师生教与学的中介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③实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途径
2.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①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②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③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④依据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
⑤依据教师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3.教学技巧:①采取点名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开小差②不断向学生强调学习的重要部分③联系回忆,即时温故知识④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小组竞赛,提高教学的效率⑥教学方式创新,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做游戏,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学习⑦教师应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建立自己的权威,使学生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

答案一.填空题
1.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2.《礼记》,《学记》3.《大教学论》4.军事,文雅5.布鲁纳6.《课程》7.理智训练的内容理智训练的方法理智训练的工具8.教学过程运行发展9.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对学生课程进行评价10.教学背景教学任务学习者
二.选择题
1.C2.ABC3.ABCD4.ABCD5.ACD6.ACD7.BCD8.A9.BDE10.ABCD
三.判断正误
1.√2.X(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3.X(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是的表现)4.√5.X(探索——失败——纠正——再探索)
四.简答题
1.①辅助师生的教与学②提供学生训练或实践的机会③有利于发现学习
④有利于个性化教学⑤有利于教学互动
2.①益智功能②体健功能③美育功能④美德功能
3.①发挥主体性,促进学生相应的发展
②通过合作和协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
③提供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④个性与民主性的统一
4.①以培养目标为标准
②以课程内容或范围为标准
③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④以管理方式为标准⑤以课程开发为标准
五.论述题
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要点:(一)目标分解①进行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②进行学习任务选择③进行学习任务的组织④单元目标的表述和归类
(二)任务分析
①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②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③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三)起点确定①分析新知识的学习所需要的先备知识和,技能②目标能力的分析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四)目标表述
2.论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要点:第一,综合课程建立了教学与学生经验,社区生活的联系,可以给学生提供考察世界的整体观念,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更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上的联系,综合的方式和观念。第二,综合课程超越了分科课程的学科局限,强调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为课程提供了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具有更强的吐故纳新的能力,同时,提供了多学科方法和视野,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整合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综合课程强调各类知识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结构相互沟通的机会,强调开展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更好的完成学科课程内容的教学,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着相同的活动方式,但他的目标是服务于学科教学内容。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开展研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
六.材料分析题
1.教学方法的作用:①沟通师生教与学的中介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手段③实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途径
2.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①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②依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③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④依据教学环境选择教学方法
⑤依据教师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3.教学技巧:①采取点名的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开小差②不断向学生强调学习的重要部分③联系回忆,即时温故知识④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小组竞赛,提高教学的效率⑥教学方式创新,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多做游戏,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学习⑦教师应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建立自己的权威,使学生能很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

③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闭卷部分
一、 填空题 (10选7,每题1分)
1. 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 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4. 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6. 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 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
8.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9. 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二、 选择题(10选4,每题2分)
1. 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
A. 红又专人才
B. 理论人才
C. 职业型人才
D. 技术型人才
2. 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
A. 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
B. 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
C. 高等教育决定文化
D. 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 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
A.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B. 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C. 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
D.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
4. 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
A. 政治思想教育
B. 培养能力
C. 素质提高
D. 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5. 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
A. 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 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 灵活性差
D. 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
6. 中国高等学校实( C )。
A. 通才教育
B.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
C.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D. 专才教育
7.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
A. 大众化发展
B. 英才教育发展
C. 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 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8. (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A. 搞好宣传
B. 发展校园文化
C. 培养专门人才
D. 发展科学
9. 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
A. 教学
B. 发展素质
C. 科研训练
D. 生产劳动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A. 社会活动频繁
B. 人际关系好
C. 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D. 教学成绩突出
三、名词解释 (每题4分,15选3。)
1.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
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P5
2. 我国的教育方针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P31
3.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P29
4. 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
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P31
5.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比较) —— 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
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P64
6. 大众高等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 —— 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或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存在明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目的是培养少数治国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受教育者分布广泛,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也可以上大学。教育规模扩展,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也包括一部分未来的国家管理人员。P69
7. 课程 ——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
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到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广义的课程突破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界线,使教育活动克服了以学科、智育为转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P235
8. 教学计划 —— 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
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P240
9. 教学大纲 ——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
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P242
10.教材 —— 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
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的基本构成包括目录、正文、作业、实验、图
表、附录、索引和注释。正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P245
11.班级授课制 —— 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
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
学时间表,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P253
12.学分制 ——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
或学习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一般是将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的总体分解成各“小单元”,并分别确定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和取得该专业毕业应修满的总学分,作为学生毕业或获得学位的业务标准。P263
13.教学和教学过程 —— 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它是由教师、
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动态过程而展开就称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
的引到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有三个特点:其一,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二,学生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其三,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形成的过程。P218-219
14.教学原则 —— 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
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P226
15.学制 ——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
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P85
四、简述题 (每题8分,18选4。)
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5
答:(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
4.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
1.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 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9
答:(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4.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2.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
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17
答:(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
2.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4.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
1.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 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P25
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研究职能)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针对社会)
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
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
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P32
答:(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P48
答: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
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P171
答: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尽管高校教师的作用与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教师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及时地、直接地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教师劳动的观念,以为教师的工作是简单的重复,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没有关系。但是政府通过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教师社会地位的确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都有所规定。
高校教师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尚欠发达,经济待遇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应意识到,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要有默默无闻的准备。
8.当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P185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方面:
1、大学生的气质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能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并能克服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使其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扬长避短,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更好地发展自己。
2、大学生的性格正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具有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与理智情感特征。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性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以形成完善的人格。
9.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P236-237
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1)要加强基础课,以有利于学好专业课,也有利于专业变换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加强基础课并非愈宽愈深愈好,要适度,使学生在普通课的基础上实现高度专业化;
(3)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的职业倾向课。着眼于拓宽专业眼界,提高专业理论思维层次和掌握科学的一般方法论。
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1)两类课程应比例适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主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增加教育计划的灵活性。
(2)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适当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和教学内容。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的学业能反映本专业的规格和要求;
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要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倾向,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2)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克服忽视实践的倾向,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能力。
10.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P213
答:(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和偏低
(三)培养要求应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
(四)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可比性。在学习年限、课程体系、学分、教材、学位水平方面,尽可能地和国际公认的标准接近。
11.简述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P266
答: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一)有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
(二)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使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
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的校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
(三)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12.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是什么?P223
答: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独立性增强意味着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已经减弱;自主性增强意味着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选择发展方向;学习探索性的增强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他们也以直接知识为认识对象。
13.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 P297
答:(一)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三)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四)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五)科研是学校直接为和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六)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14.简述社会实践活动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意义 P325
答: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三)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四)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15.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P353
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毛邓来教育和武装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主要有:
(一)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大学生认识、改
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保证和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四)引导、培养和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16.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意义有哪些。P113
答: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地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地局面,一是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二是优化了高校教师的队伍结构,对加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聘任制有利于形成竞争上岗的局面。

1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P92-93
答: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中央部位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中。高校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够保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 进入各层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实行严格、规范而统一的考试制度。
――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加强改革,增强灵活性,但总体上比较刻板、划一。
18.简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个模式 P116
答:人们通常将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
(一)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下,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权力在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直接调解高等教育活动。以法国为典型代表。
(二)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又称分权制,一般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以美国为典型代表。
(三)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简称结合型管理体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各自在不同层次行使其职能,并满足各方利益需要的管理体制,以德、日、英等国家为代表。

开卷部分
一、分析、论述题 (8选1)
1. 谈一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的看法和想法?P171
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
(1)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
(2)在我国现今条件下,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的提高要有一个过程;
(3)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与自己对社会贡献与作用的大小,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出色地履行教师职责,才能真心赢得社会的尊重。
2.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析大学教学方法的特点P266
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
(1)大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由教师直接控制转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
由于大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④ 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填空:1、教育学是研究( )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2、教育现象包括( )和( )(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 )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4、教育规律是( )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教育经验)5、我国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 》)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6、1632年,著名的( )国教育家( )出版了(《 》),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7、广义教育包括( )、( )、(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8、狭义教育既是( )有时可以作为( )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 )、( )、(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 )和( )。学校始建于( )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 )、( )、( )、( )、( )、( )。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和(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和( );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 )、( )、( );四学( )、( )、( )、( )。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 )、( )、( )、( )、(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12.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13. 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14.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5.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径、体操、球类、游泳、军事体育;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19. 美育的任务是__、___、___。(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20. 美育的途径是___、___、___。(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曰常生活实施美育。21. 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__,培养__,发展学生的___。(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智力)22. 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__的双重任务。(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23.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4. 广义的教育制度即__,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__和___。(国民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有关规章制度)25.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__,简称学制。__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26. 建立学制的依据是___、__、___、___。(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政治经济制度;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27. 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___年,称为__。(1902年,壬寅学制)28. 中国实行的第一现代学制是__年,张之洞、荣庆、张伯熙三人重新修订的__。体现了“中学为体,__”的精神是。(1903年、癸卯学制、西学为用)29. 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__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壬子癸丑学制)30. 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___学制,又称__或新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壬戌学制、“六三三制”)31. 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___年。(1951年)32. 1958年9月19日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确定了“___”的方针和“___”、“____”的具体原则。(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六个并举)33.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主体)34. 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三个方面。(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35. 学生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式的一般的__、__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典型的、本质的)36.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具体任务包括___、___、___。(教书育人、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37. 教师的劳动特点是__、___、___、__。(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38.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作用。(领导者、主导作用)39.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___,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___作用。(传递者、承前启后的桥梁)40. 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41. 教学是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42. 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施教育目的的___。教学是学校工作的__,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_,全面安排。(基本途径、中心环节、教学为主)43.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学校的教育任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的__。(指导性文件)44. 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___。__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学大纲、教科书)45.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___,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基础知识和___,发展学生的___,形式科学世界观及培养__。教学过程是一种__。(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基本技能、智力和体力、道德品质的过程、特殊的认识过程)46. 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__和___曾有过长期争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派是____。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的学派是__。(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者、形式教育论者、实质教育论)47. 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__规律。(教育性)48. 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___。(基本要求)49.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___和____。(启发式、注入式)50.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__提出来的。中国在__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__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1862年、京师同文馆)51. 课的类型分为__和___。(单一课、综合课)52.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__、___、___、___、___几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53. 教学的辅助形式有___、___、___。(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5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5.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56.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__、和__。(平时考查、考试)57. 考试一般有___、___和__三种(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58. 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一般有__、__。等级记分法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为__,另一类为__等。(百分制记分法、等级记分法、文字等级记分法、数字等级记分法)59.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_的活动,它一般包括__、___、___三个方面。(品德、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60. 道德和品德不同。道德是__,品德是__。(社会现象、个体现象)61.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__,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转化为___的过程。德育过程区别__的过程。(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受教育者品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62. 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__。(教育者提出的德育 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63. 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___、___、__。(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64.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___、__、___、___的培养和提高过程。(知、情、意、行)65. 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___。德育原则来源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__。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___原则,英国洛克提出___,法国的卢梭提出___,德国赫尔巴特提出__,美国的杜威提出__的原则。(基本要求、总结和概括、因材施教、环境教育的原则、自然后果原则、爱的原则、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社会化活动)66.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67.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___、___、___的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68.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___。(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69.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自愿、灵活、实践)70. 三结合教育指的是___、___、___。(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71.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___、___、___,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的__,也是沟通学校与__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__。(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纽带、家庭、带好班级、教好学生)72. 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书面材料分析法)73.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级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全面了解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单项选择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 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B.1986年;C.1987年; D.2006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
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p;C.怀特海p;D.克伯屈
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 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

多项选择题
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 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E.学历教育
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B.文法;C.修辞;D.辩证法;E.论语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区教育
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
A. 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
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
A. 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
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C.潜在课程;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

简答题
1. 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 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 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论述题
1.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无私奉献; (2)对学生,真诚热爱;
(3)对同志,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热点内容
大学生女发型 发布:2025-01-12 01:03:45 浏览:306
景德镇陶瓷大学老师吧 发布:2025-01-12 01:03:04 浏览:837
吉首大学张景龙教授 发布:2025-01-12 00:40:09 浏览:577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田琳简历 发布:2025-01-12 00:37:04 浏览:248
淮安大学城申通快递电话 发布:2025-01-12 00:23:11 浏览:262
上海开放大学老师诸杭 发布:2025-01-12 00:11:39 浏览:950
中山大学副教授周建华 发布:2025-01-12 00:03:52 浏览:100
重庆大学杨宇教授 发布:2025-01-11 23:59:32 浏览:403
第一届南开大学社会学班成员名单 发布:2025-01-11 23:54:49 浏览:209
陕西省大学生退住宿费 发布:2025-01-11 23:47:38 浏览:634